口述史學

口述史學

口述史學也稱口碑史學,主要指一種蒐集和利用口頭史料研究歷史的方法和流派。口述史學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荷馬史詩、希羅多德的《歷史》和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19世紀以前,口頭傳說一直是很重要的史料來源,直到德國蘭克學派興起,檔案庫的資料被看作最可信的記錄,口述資料才遭到冷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口述史學
  • 外文名:oral history
發展,傳統和當代口述史學的不同,重要作用,缺點,

發展

20世紀初年,蘭克學派的治史主張開始受到各國史學家的批評,口述資料又重新受到史學界的重視。1938年,美國歷史學家A.尼文斯出版了《通往歷史之路》一書,首次發出開展口述史學研究的呼籲。二戰以後,也就是1948年,尼文斯在哥倫比亞大學建立了口述史料學研究室,1960年出版了第一部《口述史料彙編》倒1971年,已收集到2500種各界人士的談話記錄,達2425000頁之多。在尼文斯的帶動下,口述史學不僅在美國而且在整個西方發展起來。

傳統和當代口述史學的不同

總起來看,當代西方的口述史學和傳統的口述史學已有明顯不同:傳統史學只把口頭傳說當作一種輔助性的東西,而當代口述史學則把口述資料作為研究寫作歷史的主要依據;傳統史學記載口述資料主要靠一支筆和一張紙,當代口述史學記錄資料則廣泛套用了打字機、謄寫機、錄音機、電影、電視等現代化手段;傳統史學對口頭資料的蒐集,是一種比較粗糙和簡單的活動,當代口述史學則已經有了專門的理論探討,比較著名的成果有美國歷史學家W.鮑姆的《口述史料的抄錄與編寫》、S.柯蒂斯的《口述歷史指南》P.湯普森的《往昔的回聲:口述史學》等等。另外,當代口述史學也逐漸有了自己的組織。1966年,美國口述史學的研究機構已超過90個,1967年,成立了美國口述史學協會,1971年出版了《口述歷史評論雜誌》;傳統史學的口述資料主要來自社會的上層,當代口述史學則把注意力集中在社會的下層。例如在美國,以往不受重視的黑人和印第安人的口述史學得到較大發展,口述資料在社會史、地方史、企業史、勞工史、城市史等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運用。從這一點上來看,口述史學的出現適應了當代西方史學發展的趨勢。

重要作用

口述史學在西方史學研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第一,口述資料可以作為文獻資料的補充。當代西方的口述史學家都強調指出,口述資料和文獻資料在歷史研究中各有利弊。文獻資料的優點是排除了心理因素,從時間上看,事件發生當時的檔案和書信比後來記載下來的口述資料更可靠一些。但如果文獻資料遭到有意無意的曲解,任何人都毫無辦法,因為一些文獻當事人已經死亡,而口述資料的當事人卻是活的,歷史學家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立場對口述資料作必要的修正。因此,在一定條件下,口述資料反而比文獻資料更加真實。
第二,口述史學恢復了普通人民民眾在歷史上的地位。傳統史學所以忽視人民民眾,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資料不足,而口述史學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一缺陷。另外,口述資料的套用還使歷史學家對歷史的認識更加全面。過去的文獻資料大都來自統治階級,往往是一面之詞,而口述史學則揭示了被統治階級的看法。
第三,口述史學再現了落後國家的歷史,有助於打破歐洲中心論的傳統模式。比如非洲歷史上就幾乎沒有什麼文獻記載,在殖民者的歷史著作中,非洲史不是一片空白,就是遭到污衊和歪曲。非洲獨立以後,一些研究非洲歷史的學者到各個部族收集口述資料,取得了豐碩成果。通過對這些資料的分析,最終恢復了非洲歷史的基本輪廓,肯定了非洲人民對世界歷史的巨大貢獻。
第四,口述史學還是一種動態的歷史教育方法,其通俗、生動、形象的特點容易引起教師和學生的興趣。美國許多大學和中學都把口述史學作為正式的歷史課程,有的大學還設定了口述史學的學士和碩士學位。

缺點

但是口述史學存在的問題也是很明顯的,比如口述資料往往帶有一定的片面性,採訪誰不採訪誰都是由口述史學家決定的。史學家的立場是否公正,材料來源是否可靠,這些都值得懷疑。口述資料有時可能脫離歷史實際,因為口頭傳說往往都是一代人一代人傳下來的,難免有些誤差。另外,口述史學只適用於缺少文獻資料的特定領域和細小的問題,對於研究比較龐雜的問題就不太適合。對於以統計為主的經濟史和以原始檔案為主的政治制度史,口述史學也難有用武之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