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纂方式
一、叢書是按照一定的原則,從用相同的物質形式把一些著作彙刊在一起的系列書籍。早在戰國時代,人們就已經按照一定的原則把一些書組織在一起了。譬如儒家學派把《詩》、《書》、《禮》、《樂》、《易》、 《春秋》總稱之為六藝或六經。傳說它們都是經過孔子編訂的,都是如家學派的教材。如果說,從這一點上講,六藝或六經就是中國最早的叢書。
二、按照一定的原則,通過統一的物質形態,把一些書集中在一起,並取一個統一的名稱,這就比較晚了。
(一)今天所能查到的最早的叢書是南宋寧宗嘉泰年間(1201~1204年)俞鼎孫刻的《儒學警務》。
(二)宋鹹淳九年(1273年)左圭刻《百川學海》,其書計分十集,多收唐宋以來短書小品。
(三)這兩部書的刊行,表明了叢書在晚宋已經實際存在,而叢書之名卻出現得更早。唐代陸龜蒙德文集即命名《笠澤叢書》。
三、明代是叢書蓬勃發展的時期,明代叢書可以說是各體具備。
(一)包羅四部的綜合性叢書如《漢魏叢書》、《唐宋叢書》、《格致叢書》、《寶顏堂秘笈》等相繼刊行。同時《子匯》、《二十子》、《古今逸史》、《五朝小說》等專門性的叢書,也陸續出現了。
(二)第一部郡邑叢書《監邑志林》,刊行於天啟年間(1621~1627年)。
四、到了清代中葉,輯刻叢書之風更盛,不但種類多,而且內容精。由於這個原因,叢書目錄的編纂也就應運而生。
(一)嘉慶四年(1799年),顧修編《匯刻書目》是第一部叢書目錄。此書隨手摘錄叢書二百六十一種,體例不嚴。
(二)光緒二年(1876年),傅雲龍續編、胡俊章補遺成《續匯刻書目》,才按照四部分類收錄叢書五百種。
五、體制完備,極其便於使用的叢書目錄,要推上海圖書館編的《中國叢書綜錄》。此書分三冊,共收全國四十一個大圖書館現藏叢書二七九七種:
(一)第一冊是《總目分類目錄》,附《全國主要圖書館收藏情況表》;
(二)第二冊是《子目分類目錄》;
(三)第三冊是《子目書名索引》、《子目著者索引》。
(四)此書優點:
1、網羅完備,儘可能反映了中國叢書的全貌;
2、便於檢閱者,無論從總目、分類、書名、作者等任何一種角度去檢尋,都可一索即得;
3、反映了叢書的收藏情況,以便於研究者即目求書,就近借閱。
(五)價值:作為一部目錄學的空前巨著,《中國叢書綜錄》一出,前此出版的絕大多數叢書目錄據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
代表類型
中國
最早的叢書目錄
清代顧修編纂的《匯刻書目》,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叢書目錄。
《匯刻書目》又名《匯刻書目初編》。書目共十卷,初刻於嘉慶四年(一七九九年),後來又有增補,共收錄叢書二百七十種,以叢書書名為綱,注錄每部叢書編輯刊印者姓名、出版年代,並附叢書的子目,各注錄書名、卷數、時代、著者姓名等。這部書雖然著錄簡單,蒐集不廣,編排無一定次序,不便檢索,但確定了叢書備列子目的原則,為後世叢書目錄開創了一個良好的先例。
最大的叢書目錄
《四庫全書》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套圖書集成(其次是明朝的《永樂大典》)。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開始編纂,歷時9年成書。共收書3503種,79337卷,36304冊,近230萬頁,約8億字。整套書收錄了從先秦到清乾隆前大部的重要古籍(一部分被列為禁書),涵蓋了古代中國的幾乎所有學術領域。
《四庫全書》介紹
整套書分為經、史、子、集四部,44類,其中也包括了《論語》、《大學》、《孟子》、《中庸》、《周易》、《周禮》、《禮記》、《詩經》、《孝經》、《尚書》、《春秋》、《史記》、《爾雅註疏》、《說文解字》、《史記》、《資治通鑑》、《孫子兵法》、《國語》、《水經注》、《戰國策》、《本草綱目》、《茶經》等其他經典著作,還有日本、朝鮮、越南、印度以及來華歐洲傳教士的一些著作,為後代學者研究中國古代文化提供了較完善的文獻
資料。
清乾隆38年(1773年)2月朝廷設立了“四庫全書館”,負責《四庫全書》的編纂,由乾隆皇帝的第六個兒子永瑢負責,任命皇室郡主于敏中為總裁,大學士以及六部尚書、侍郎為副總裁,召著名學者紀昀為總纂官開始編纂這套卷帙浩繁的叢書。陸錫熊、孫士毅、戴震、周永年、邵晉涵等其他學者也參與了編纂。曾參與編撰並正式列名的文人學者達到3600多人,而抄寫人員也有3800人。
《四庫全書》收錄了當時在全國各地徵收的流通圖書、清內廷收藏的圖書以及《永樂大典》中輯出來的珍本善本。據統計,光是徵收得的圖書就達13501種。這些書篩選後按“著錄書”及“存目書”分別收入,其中“存目書”不錄全書,只摘部分內容,而“著錄書”則經過整理、校勘、考證後,按特定格式重新抄寫存入,謄寫完成後,還要與原本反覆校勘。最後收錄的圖書有3461種。
《四庫全書》為了美觀與便於識別,採用分色裝潢,經部綠色,史部紅色,子部月白色(或淺藍色),集部灰黑色。四部顏色的確定,依春夏秋冬四季而定。《四庫全書總目》因為是全書綱領,採用代表中央的黃色。
《四庫全書》完成
乾隆49年(1784年)四套書陸續完成,全書共抄7部,分別貯於北京紫禁城皇宮文淵閣、京郊圓明園文源閣、奉天故宮(今瀋陽)文溯閣、承德避暑山莊文津閣,合稱“內廷四閣”(或稱“北四閣”)。又在鎮江金山寺建文宗閣,揚州大觀堂建文匯閣,杭州西湖行宮孤山聖因寺建文瀾閣,即“江浙三閣”(或稱“南三閣”),各藏抄本一部。副本存於京師翰林院。其中文淵閣本最早完成,校勘更精、字型也更工整。
乾隆52年(1787年)乾隆皇帝抽查《四庫全書》時發現一些書有詆毀清朝的字句,因此下令重檢《四庫全書》,並最終刪除《諸史同異錄》等11部。但這11部書雖然從《四庫全書》中刪除,但是依然存在宮中,沒有銷毀,這11部書中的9部還流傳到今天。
嘉慶八年(1803年)由紀昀主持進行了《四庫全書》最後一部分官修書籍的補遺工作,進一步完善《四庫全書》。
西方
《叢書子目──圖書館員和學生用手冊》
西方較
著名的叢書目錄有美國E.A.貝爾編的《叢書子目──圖書館員和學生用手冊》(第3版,1978)。該書收錄了美國及其他國家以叢書形式出版的近7萬種圖書(截止到1975年1月),第一、二卷按叢書編排,第三、四卷是著者、子目書名和叢書名索引。未收錄出版商叢書、年鑑、
政府出版物和重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