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食抗、感水稻的褐飛虱中腸組織比較蛋白組學研究》是依託湖北大學,由楊之帆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取食抗、感水稻的褐飛虱中腸組織比較蛋白組學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楊之帆
- 依託單位:湖北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褐飛虱是水稻的重要害蟲之一,其中腸組織是褐飛虱與水稻互作的重要界面。利用同位素標記的相對和絕對定量(iTRAQ)技術,對取食感蟲水稻TN1和抗蟲水稻Mudgo的I、II生物型褐飛虱的4齡若蟲中腸組織進行比較蛋白組學分析;對差異蛋白的基因進行實時定量PCR分析;挑選1-2個差異蛋白進行Western印跡雜交和免疫原位雜交驗證;選擇一個受Mudgo誘導的I型若蟲中腸組織的重要功能蛋白,利用轉基因水稻表達其相應的amiRNA分子,進行褐飛虱飼餵試驗及抗蟲效果評價。本研究有助於加深人們對褐飛虱與水稻互作機理的認識,包括①在對水稻品種抗性的短期應激反應中,中腸組織蛋白質組的變化規律,間接獲得有關水稻抗性機制的重要信息;②不同生物型褐飛虱中腸組織的蛋白質差異,為生物型的劃分及揭示特定生物型形成的分子機制提供一定的參考;③確定重要的中腸組織蛋白,作為設計新農藥的靶標,為探索治理褐飛虱的新途徑奠定基礎。
結題摘要
褐飛虱是水稻的重要害蟲之一,對褐飛虱蛋白組學的研究有助於為尋找新的防治措施提供線索。利用同位素標記的相對和絕對定量(iTRAQ)技術,對取食感蟲水稻TN1和抗蟲水稻Mudgo的I、II生物型褐飛虱的4齡若蟲中腸組織進行了比較蛋白組學分析;對27個差異明顯的蛋白的基因進行了實時定量PCR分析;挑選表達差異較大的蛋白脂肪酸合酶和蛋白激酶進行了Western印跡雜交和免疫原位雜交驗證;選擇受抗性水稻Mudgo誘導的I型的重要功能蛋白谷胱苷肽轉移酶基因,利用轉基因水稻表達其相應的amiRNA分子,進行褐飛虱飼餵試驗。結果表明,褐飛虱體內GST基因的轉錄本顯著下降,而且若蟲的生長受到抑制,若蟲成活率和成蟲產卵率分別降低到36%和40.5%。本研究有助於加深人們對褐飛虱與水稻互作機理的認識,包括①在對水稻品種抗性的短期應激反應中,中腸組織蛋白質組的變化規律,間接獲得有關水稻抗性機制的重要信息;②不同生物型褐飛虱中腸組織的蛋白質差異,為生物型的劃分及揭示特定生物型形成的分子機制提供一定的參考;③確定的谷胱苷肽轉移酶基因,作為設計新農藥的靶標,為探索治理褐飛虱的新途徑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