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長補短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qǔ cháng bǔ duǎn,意思是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 也泛指在同類事物中吸取這個的長處來彌補那個的短處。出自《孟子·滕文公上》。
基本介紹
出處,解釋,用法,示例,詞語辨析,成語故事,
出處
《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為善國。”
解釋
汲取他人的長處,來彌補自身的不足之處。 也泛指在同類事物中吸取這個的長處來彌補那個的短處。
用法
示例
詞語辨析
【近義詞】揚長避短
【歇後語】長衫子改夾襖;瞎子背跛子
【燈謎】截了大褂補短褲
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滕文公從楚國路經宋國時會見孟子,孟子給他講一些人性本是善良的道理,勉勵他要以堯舜之道治理天下,還要他截長補短,發揮地區優勢,以仁政來治理天下,滕國可以成為一個強國。滕文公聽了孟子的言論未置可否,只是微笑應付。
當時的滕國是個非常弱小的國家,很多大國都想欺侮它。滕國實在沒有辦法,只好去尋求大國的保護。滕文公覺得一味讓大國保護也不是長久之計,只有讓滕國真正富強起來,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所在。可是,他不知如何才能使國家富強起來。於是,他就和大臣們商量這件事,但討論了半天,一直沒有想出一個令人滿意的辦法。
後來,滕文公從楚國路經宋國時會見孟子。孟子給他講一些人性本是善良的道理,勉勵他要以堯舜之道治理天下。
孟子首先勉勵滕文公,要想使國家真正富強,就必須實行仁政。孟子說:“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為善國。”意思是說,現在的滕國,如果把長的地方去掉,然後補到短的地方,方圓大概有百里吧!若以仁政來治理,滕國肯定能變得富裕強大。
滕文公聽了孟子的言論未置可否,只是微笑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