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取與不和
- 拼音:qǔ yǔ bù hé
- 釋義:指用不正當的手段獲取財物
- 出處:《故唐律疏議》
《故唐律疏議》卷四:“取與不和,雖和,與者無罪。”
《故唐律疏議》卷四:“取與不和,雖和,與者無罪。” ...... 《故唐律疏議》卷四:“取與不和,雖和,與者無罪。”參考資料 1. 取與不和 .線上漢語字典[引...
謂天賜良機,不可錯失。原文為“天與弗取,反受其咎”。語出《史記。越王句踐世家》: 范蠡曰:“會稽之事,天以越賜吳,吳不取。今天以吳賜越,越其可逆天乎?...
《人生是施與不是索取》是2009年航空工業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施宇。本書在原記錄基礎上補充整理,全面反映了吳大觀艱苦樸素、助人為樂、為祖國的航空...
選自《莊子外篇·山木第二十》。莊子行於山中,見大木,枝葉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問其故,曰:“無所可用。”莊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
人棄我取,人取我與,成語,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原指商人廉價收買滯銷物品,待漲價賣出以獲取厚利;後用來表示自己的志趣、見地與他人不同。...
確認財產所有權的取得和喪失,總是基於一定的法律事實,即能夠使所有權法律關係發生、變更(主體變更)和消滅的法律事實。沒有一定的法律事實,是不能產生財產取得或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