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內容以出席第三屆反貧困與兒童發展國際研討會代表發言為主體, 同時收入了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近年來在兒童早期發展領域開展的卓有成效的社會試驗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以及本屆研討會面向社會徵稿中湧現出的優秀學術論文。全書內容展現了兒童發展領域的最新政策動向及研究動態, 能對兒童發展研究及我國貧困地區兒童早期發展有所推動。
基本介紹
- 書名:反貧困與中國兒童發展
- 作者:王夢奎 編
- ISBN:9787802348851
- 頁數:481
- 定價:80.00元
- 出版社:中國發展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3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 語言:簡體中文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反貧困與中國兒童發展》編選了2012年在北京召開的第三屆“反貧困與兒童發展”國際研討會的相關文獻,包括會議代表的發言和為會議提供的專題研究報告,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在兒童發展領域的部分研究成果,以及從本屆研討會面向社會徵稿中評選出的優秀學術論文。書中可以看到兒童發展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也可以對現階段中國兒童發展問題有更深切的認識。
作者介紹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理事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主任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是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起成立的全國性基金會法人組織,其宗旨是支持政策研究,促進科學決策,服務中國發展。
作品目錄
【一】
近年來,中國教育、衛生、扶貧等部門為我國兒童的健康成長不斷努力,實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策措施。而兩位諾獎學者提出的重視和投資於兒童早期發展的理念,為我國相關政策的制訂與完善提供了有益借鑑。
▲王夢奎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理事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主任:
促進兒童發展是反貧困的重要途徑
在反貧困的實踐中,人們逐漸形成這樣的共識:可以把人力資本開發作為反貧困的一種重要手段,把兒童發展作為一個重要的突破口。
▲魯 昕 教育部副部長:
發展教育是對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巨大貢獻
有關科學研究和國際經驗表明:兒童早期發展至關重要,科學的學前教育是消除貧困、打破貧困代際循環的重要社會幹預手段,可以有效減少由於家庭貧困、親情和親職教育缺失等對人終生髮展帶來的不良影響。
▲劉 謙 衛生部副部長:
改善貧困地區兒童營養和健康狀況,提高民族健康素質
衛生部將繼續以深化醫改為契機,認真貫徹落實《母嬰保健法》和《中國兒童發展綱要》,以提高兒童健康水平為目標,以實施婦女兒童健康行動計畫為抓手,積極與相關部門協作,全面促進兒童健康水平的提高。
▲范小建 國務院扶貧辦主任:
促進兒童發展是中國減貧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扶貧開發的主要任務已經從解決溫飽轉向促進發展。在這個新的階段,兒童發展必將成為各方高度關注的議題。《扶貧開發綱要》頒布實施以來,有關部門配合連片特困地區扶貧攻堅規劃的實施,陸續出台了一系列促進兒童發展的政策措施。
▲蘇 寧 青海省委常委、省總工會主席:
聚力深化交流合作 促進兒童健康成長
我們在全省範圍深入實施兒童早期發展項目,取得顯著成效,項目區10萬餘名學前兒童和45萬名中小學生受益。我們深深體會到:實施兒童發展項目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業,是從根源上消除貧困的重要舉措。
▲盧 邁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秘書長:
兒童早期發展與反貧困
人力資本開發扶貧日益得到關注,從兒童早期發展入手,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健康、教育等成長條件,對從根源上消除貧困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未來扶貧事業的新的發展方向。
▲詹姆斯?赫克曼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
創造與測量能力
中國在制訂人類發展相關政策時,應運用能力形成的經濟學新觀點來制訂綜合性政策措施。在政策制訂過程中,必須明確認識到哪些能力很重要,如何創造這些重要能力,以及如何最佳化公共政策來促進能力培養。
▲阿瑪蒂亞?森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哈佛大學教授:
為何要特別擔憂兒童發展
兒童營養需求問題並不只依賴強勁的收入增長,收入增長儘管有幫助,但它的作用並不充分,還需要系統性的公共干預以及更大的社會公平,特別是性別之間的公平。
【二】
生命最初1000天(-9~24個月)的母嬰營養狀況影響人一生的健康。世界各國都著力投資於嬰幼兒的營養改善,提高國民素質。切實提高我國貧困地區兒童早期營養、縮小城鄉兒童發展差距,是中國未來競爭力的保障。
▲秦懷金 衛生部婦幼保健與社區衛生司司長:
中國0~6歲兒童營養改善策略
兒童營養改善是一個永恆的課題。把兒童營養問題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規劃、完善法律法規和政策的保障、加強扶貧開發戰略、實施一批改善兒童營養干預的項目是四項重要的政策措施。
▲蔡建華 國家人口與計畫生育委員會培訓交流中心主任:
營養:嬰幼兒早期發展項目的關鍵部分
中國人口的結構正在發生一個很大的變化。現在我們要思考的問題是,中國未來的競爭力會在哪裡?或者說,如果中國只是一部分孩子能夠受到很好的教育,他們能否支撐未來中國的競爭力?人口計生委在嬰幼兒早期發展方面具有優勢,可以藉助遍布全國的70萬個服務站,將工作重點放在為父母提供更多育兒指導上。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項目組:
雲南尋甸兒童早期發展試點評估報告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貧困地區兒童早期發展”項目試點,充分利用農村基層現有的公共衛生、基礎教育資源,動員地方政府、社區、學校、家庭等多方力量,取得了嬰幼兒營養不良狀況改善、學前教育基本覆蓋、貧困農村幼兒與城市幼兒早期發展差距縮小的預期效果,有力推動了國家兒童營養和學前教育政策制訂。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項目組:
青海樂都兒童早期發展試點評估報告
青海試點中期評估對樂都縣開展兒童早期發展項目一年半後的效果進行了全面總結,並客觀反映了青海農村和城鎮地區0~6歲兒童的早期發展現狀。基金會開展的貧困地區兒童早期發展項目試點為青海全省推廣兒童早期發展項目,為國家制訂西部貧困農村地區嬰幼兒營養改善、推廣幼兒學前教育政策提供了參考依據。
▲陳春明 何 武 王玉英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食物與營養監測項目工作組
黃 建 李文仙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食物強化辦公室:
青海省樂都縣社會公平項目早期兒童營養保障效果評估
我們認為嬰幼兒營養保障可以從根本上消除貧困,為社會公平打下基礎,是一個投入成本最低而對未來社會收益最高的人力資源投資。嬰幼兒營養保障項目實施的監測已經為之提供的科學證據——項目期間的兒童營養狀況提高、貧血減少、疾病發生率下降以及低出生體重兒減少,都可以預見到人力資源發展的最佳化。
▲詹姆斯?格里芬 美國國家兒童健康與人類發展研究所兒童發展和行為部副主任:
學齡兒童健康干預措施將教育的效益最最佳化
美國聯邦政府資助的一些大型研究和評估項目顯示,提高學前教育質量可以並且已經對兒童早期識字能力發展作出貢獻。學前教育的有效開展可以提高兒童閱讀能力和識字能力。
▲楊一鳴 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高級顧問、全球健康與兒童發展諮詢顧問:
投資於兒童營養改善,確保中國早期營養干預的質量
作為兒童發展的實踐者和擁躉,我們不能僅僅因為有紮實的研究結果證明兒童早期發展的重要性,就期待對兒童早期發展的支持從天而降。成功地推行兒童早期發展項目取決於支持者的政治技巧,而不僅僅是政治意願。
▲陳雲英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全國人大代表:
兒童早期干預社區支持策略
兒童發展干預策略要針對每一個兒童,一個都不能少。引導兒童和他們的家長獲得與兒童早期發展有關的知識, 並對已經發現的存在發展危機的兒童實施早期發展干預,對於每一個兒童, 對於每一個家庭都是急迫的問題。
▲朱 玲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強化激勵機制,確保農牧藏區母嬰健康管理落實到戶
對於我國的農牧戶特別是貧困戶,免費和補助性孕產婦服務措施,無疑也是顯而易見的福利。可是,藏區農牧民對此反應並不積極。這種看似反常的現象,與知識、信息和服務的供給不足直接相關。
▲王 震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母親就業與兒童營養:基於中國農村的證據
對於農村5歲以下兒童的營養狀況而言,相比於收入效應,母親的照料、餵養和撫育更加重要。家庭收入雖然是農村兒童營養狀況改善的重要影響因素,但是隨著中國農村居民收入的不斷提高,收入帶來的正向效應面臨邊際遞減趨勢;而母親照料的重要性日漸突出。母親的照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低收入對兒童營養狀況帶來的不利影響。
【三】
在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發展中,西部農村是個難點,也是對幼兒教育需求最為迫切的地區。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試驗表明,“走教”是適合西部農村發展水平、政府財力可以承受、廣受當地民眾歡迎的學前教育的推廣模式。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項目組:
走教是推廣農村學前教育覆蓋率的有效方式
由於正規幼稚園的學前教育成本高,同時西部農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學前教育在西部農村仍然是個難點。走教試驗為這部分幼兒的學前教育覆蓋提供了有益借鑑。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項目組:
在西部農村普及學前教育的建議
走教方式作為一種非正規幼兒教育形式,在西部農村是否可行,在管理和財務方面是否具有可持續性?與正規幼稚園相比,走教方式是否可以達到相同或相近的教育效果?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的兩年試驗,給出了圓滿答案。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項目組:
走教方式的新發展:山村幼稚園計畫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近三年的實踐探索,證明“山村幼稚園”具備低成本、廣覆蓋、高效率、有質量等基本特點,且能克服中西部人居分散、交通不便等制約因素,為暫時無法享受學前教育的山區孩子提供入園機會。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項目組:
走教對兒童在學表現提升作用明顯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於2012年9月主持開展了一項診斷性評估調查,以在學表現作為兒童遠期發展水平的衡量,通過比較不同學前教育情況兒童的在學表現,探索學前教育產生的遠期惠益。調查結果顯示,獲得學前教育的兒童在課程成績、身體健康、社會性發展等多方面優於未接受過學前教育的兒童,獲得2年及以上學前教育的兒童表現尤其突出。
▲王 莉 劉文玲 北京大學心理學系:
走教活動對學前兒童發展的作用
擁有學前教育專業技能的早教志願者開展的走教活動,對貧困地區學前兒童的認知、語言和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提高了兒童參加活動和與人交往的興趣和主動性。
▲周念麗 華東師範大學學前教育學系:
提升巡迴走教幼兒教師專業素質的必要性和策略性研究
山村幼稚園採取的巡迴走教模式是推進中國偏遠貧困農村地區學前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舉措,值得在貧困農村地區全面推廣,它為貧困地區3~6歲幼兒帶來福音。保證山村幼稚園巡迴走教模式的可持續性,提高教師專業素質和能力是關鍵因素。
▲何曉雷 浙江大學教育學院:
依託社區教育構建三維立體的幼教師資培養模式
我國現有幼教師資培養(培訓)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和滿足貧困地區發展學前教育的需求;社區及其教育將是我國政府、社會和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點,因此,依託社區教育、構建三維立體的幼教師資培養模式,對於解決貧困地區幼教師資問題的價值與意義重大。
▲李敏誼 北京師範大學學前教育研究所:
通過優質的學前教育提高貧困兒童的綜合素質
無論從數量比例還是從貧困程度上看,中國的兒童貧困問題都以農村為主體和重點。由此可見,保障農村貧困兒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是國家反貧困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終結“兒童貧困”現象的重點。
【四】
學齡兒童的營養狀況不僅影響孩子們的出勤率和學習成績,還關係到他們的認知潛力和一生的健康。2011年11月起實施的覆蓋22個省699個貧困縣的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畫,是我國改善兒童營養狀況、推進教育公平的又一里程碑。
▲田祖蔭 教育部財務司副司長:
中國政府改善貧困地區學生營養健康水平的偉大探索
享受營養改善計畫政策的6~11歲農村小學生將近1800萬人,11~14歲農村國中生800萬人,累計2600萬人。從國小6歲的學生開始到國中畢業14歲,基本上都在範圍之內。
▲盧 邁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秘書長:
應在西部農村學校普遍實行學生營養保障
有同志認為,學生吃飯是家長的責任,國家最多只需給困難學生補助。教育部門擔心學校供餐若管理不當可能引起食物中毒,財政部門擔心中間過程的“跑冒滴漏”。這些看法都不無道理,但其共同點是缺乏對保障學生營養的重要戰略意義的認識。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項目組:
學生營養改善計畫綜合效益顯著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長期關注學生營養問題,經過三年試驗和兩年定點評估,研究表明營養改善計畫不僅對學生身體素質提高和人力資本提升效果顯著,而且對增加就業崗位,擴大消費等也會產生促進作用。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項目組:
農村學校供餐與學生營養評估2010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2010年調查發現,“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在各地得到初步落實,對維持貧困寄宿生在校基本生活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對於營養改善的效果還取決於各地資金的使用方式和管理水平。解決貧困農村學生營養不良、生長發育遲緩等問題,關鍵在於建立健全學校供餐機制。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項目組:
農村學校供餐與學生營養評估2011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2011年調查和評估發現,“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政策和營養餐對促進學校供餐和學生營養狀況改善,以及對學生身體素質提高有明顯效果。應明確“一補”資金是用於改善學生營養的經費,要建立統一的學校供餐和資金監管制度,同時選擇合適的供餐模式。這樣才能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達到改善學生營養狀況的目標。
▲唐納德?邦迪 世界銀行總部健康、營養和人口首席專家
卡門?布爾巴諾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總部政策法規司學校供餐政策處專家:
萊斯利?德雷克 兒童發展合作夥伴組織執行主任:
國際視野中的中國“營養改善計畫”
中國的營養改善計畫作為教育政策的一部分,無論從規模還是從質量來看,對於支持和保障兒童發展,都讓人驚喜。下一步,可著重提高營養改善計畫的質量與效果。
▲齊良書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趙俊超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
營養干預與貧困地區寄宿生人力資本發展
應把為貧困地區中國小寄宿生提供校園餐納入國家義務教育發展規劃,制訂明確的推動貧困地區寄宿制學校校園餐項目發展的時間表,注重培育地方政府部門和農村寄宿制學校提供校園餐的能力,並在適當條件下以校園餐項目帶動貧困地區農副業發展,促進農戶增收。
▲董宏偉 寧夏教育廳副巡視員、財務處處長:
寧夏:實施營養改善計畫 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2011年以來,根據國家部署,我區率先在全國啟動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畫,標準為每生每天4.6元,保證每天早晨為每生免費發放一個熟雞蛋,中午免費提供一頓符合民族習慣的、突出地方特色的合理營養膳食。
▲劉文奎 中國扶貧基金會秘書長:
中國扶貧基金會在兒童營養與發展方面的認識和實踐
扶貧基金會的使命是幫助貧困地區的人民提升能力,幫助他們改善生產和生活條件。兒童營養項目是我們健康項目的一部分,這個項目有兩個方面內容,一個是針對學齡兒童的“愛加餐”項目,一個是針對0~24個月嬰幼兒營養干預的試點。
▲賈恩?卡洛?奇里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政策、規劃和戰略部部長:
學校供餐項目在全球的新發展
2012年我們開展的全球調查顯示,至少有3.3億兒童參與了學校供餐項目。中國正在推行的學校供餐項目在規模上位列全球第三。印度的項目覆蓋了1.13億兒童,在全球居首,巴西次之,覆蓋了4700萬兒童。全球每年投入學校供餐項目的資金至少有300億美元。絕大多數投資都來源於政府預算。
▲萊斯利?德雷克 兒童發展合作夥伴組織執行主任:
學校供餐:連線教育、衛生及農業發展的橋樑
學校衛生和營養改善方面的干預措施綜合實施,將使衛生和教育方面的相關效益成倍增加。學校供餐計畫不僅有利於兒童發展、保障兒童的經濟社會權利,而且能為整個社區的發展作出貢獻。
▲阿琳?米歇爾 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農業發展部副部長:
結構性需求:一個跨部門合作平台
執行良好的結構性需求項目(如全國性的學校供餐項目)有助於提高農業生產率和消除貧困,同時實現其他重要目標,如讓兒童安心上學,使他們未來成為素質更高的家長。結構性需求還可以為改善教育、營養、清潔用水、衛生和增加就業等領域的工作搭建起有效平台。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項目組:
全球學校健康和營養項目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借鑑《重新思考學校健康》中學校健康和營養項目的成功範本,以及基金會在過去五年里推行校園供餐和兒童早期發展試點的經驗,我們建議:以學校為平台開展學校健康和營養項目,充分覆蓋貧困學生;提升學校健康和營養項目的內涵,明確相關部門的職責範圍;進一步完善兒童早期發展,抓住提升人力資源和切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機會窗。
【致謝】
近年來,中國教育、衛生、扶貧等部門為我國兒童的健康成長不斷努力,實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策措施。而兩位諾獎學者提出的重視和投資於兒童早期發展的理念,為我國相關政策的制訂與完善提供了有益借鑑。
▲王夢奎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理事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主任:
促進兒童發展是反貧困的重要途徑
在反貧困的實踐中,人們逐漸形成這樣的共識:可以把人力資本開發作為反貧困的一種重要手段,把兒童發展作為一個重要的突破口。
▲魯 昕 教育部副部長:
發展教育是對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巨大貢獻
有關科學研究和國際經驗表明:兒童早期發展至關重要,科學的學前教育是消除貧困、打破貧困代際循環的重要社會幹預手段,可以有效減少由於家庭貧困、親情和親職教育缺失等對人終生髮展帶來的不良影響。
▲劉 謙 衛生部副部長:
改善貧困地區兒童營養和健康狀況,提高民族健康素質
衛生部將繼續以深化醫改為契機,認真貫徹落實《母嬰保健法》和《中國兒童發展綱要》,以提高兒童健康水平為目標,以實施婦女兒童健康行動計畫為抓手,積極與相關部門協作,全面促進兒童健康水平的提高。
▲范小建 國務院扶貧辦主任:
促進兒童發展是中國減貧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扶貧開發的主要任務已經從解決溫飽轉向促進發展。在這個新的階段,兒童發展必將成為各方高度關注的議題。《扶貧開發綱要》頒布實施以來,有關部門配合連片特困地區扶貧攻堅規劃的實施,陸續出台了一系列促進兒童發展的政策措施。
▲蘇 寧 青海省委常委、省總工會主席:
聚力深化交流合作 促進兒童健康成長
我們在全省範圍深入實施兒童早期發展項目,取得顯著成效,項目區10萬餘名學前兒童和45萬名中小學生受益。我們深深體會到:實施兒童發展項目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業,是從根源上消除貧困的重要舉措。
▲盧 邁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秘書長:
兒童早期發展與反貧困
人力資本開發扶貧日益得到關注,從兒童早期發展入手,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健康、教育等成長條件,對從根源上消除貧困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未來扶貧事業的新的發展方向。
▲詹姆斯?赫克曼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
創造與測量能力
中國在制訂人類發展相關政策時,應運用能力形成的經濟學新觀點來制訂綜合性政策措施。在政策制訂過程中,必須明確認識到哪些能力很重要,如何創造這些重要能力,以及如何最佳化公共政策來促進能力培養。
▲阿瑪蒂亞?森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哈佛大學教授:
為何要特別擔憂兒童發展
兒童營養需求問題並不只依賴強勁的收入增長,收入增長儘管有幫助,但它的作用並不充分,還需要系統性的公共干預以及更大的社會公平,特別是性別之間的公平。
【二】
生命最初1000天(-9~24個月)的母嬰營養狀況影響人一生的健康。世界各國都著力投資於嬰幼兒的營養改善,提高國民素質。切實提高我國貧困地區兒童早期營養、縮小城鄉兒童發展差距,是中國未來競爭力的保障。
▲秦懷金 衛生部婦幼保健與社區衛生司司長:
中國0~6歲兒童營養改善策略
兒童營養改善是一個永恆的課題。把兒童營養問題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規劃、完善法律法規和政策的保障、加強扶貧開發戰略、實施一批改善兒童營養干預的項目是四項重要的政策措施。
▲蔡建華 國家人口與計畫生育委員會培訓交流中心主任:
營養:嬰幼兒早期發展項目的關鍵部分
中國人口的結構正在發生一個很大的變化。現在我們要思考的問題是,中國未來的競爭力會在哪裡?或者說,如果中國只是一部分孩子能夠受到很好的教育,他們能否支撐未來中國的競爭力?人口計生委在嬰幼兒早期發展方面具有優勢,可以藉助遍布全國的70萬個服務站,將工作重點放在為父母提供更多育兒指導上。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項目組:
雲南尋甸兒童早期發展試點評估報告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貧困地區兒童早期發展”項目試點,充分利用農村基層現有的公共衛生、基礎教育資源,動員地方政府、社區、學校、家庭等多方力量,取得了嬰幼兒營養不良狀況改善、學前教育基本覆蓋、貧困農村幼兒與城市幼兒早期發展差距縮小的預期效果,有力推動了國家兒童營養和學前教育政策制訂。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項目組:
青海樂都兒童早期發展試點評估報告
青海試點中期評估對樂都縣開展兒童早期發展項目一年半後的效果進行了全面總結,並客觀反映了青海農村和城鎮地區0~6歲兒童的早期發展現狀。基金會開展的貧困地區兒童早期發展項目試點為青海全省推廣兒童早期發展項目,為國家制訂西部貧困農村地區嬰幼兒營養改善、推廣幼兒學前教育政策提供了參考依據。
▲陳春明 何 武 王玉英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食物與營養監測項目工作組
黃 建 李文仙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食物強化辦公室:
青海省樂都縣社會公平項目早期兒童營養保障效果評估
我們認為嬰幼兒營養保障可以從根本上消除貧困,為社會公平打下基礎,是一個投入成本最低而對未來社會收益最高的人力資源投資。嬰幼兒營養保障項目實施的監測已經為之提供的科學證據——項目期間的兒童營養狀況提高、貧血減少、疾病發生率下降以及低出生體重兒減少,都可以預見到人力資源發展的最佳化。
▲詹姆斯?格里芬 美國國家兒童健康與人類發展研究所兒童發展和行為部副主任:
學齡兒童健康干預措施將教育的效益最最佳化
美國聯邦政府資助的一些大型研究和評估項目顯示,提高學前教育質量可以並且已經對兒童早期識字能力發展作出貢獻。學前教育的有效開展可以提高兒童閱讀能力和識字能力。
▲楊一鳴 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高級顧問、全球健康與兒童發展諮詢顧問:
投資於兒童營養改善,確保中國早期營養干預的質量
作為兒童發展的實踐者和擁躉,我們不能僅僅因為有紮實的研究結果證明兒童早期發展的重要性,就期待對兒童早期發展的支持從天而降。成功地推行兒童早期發展項目取決於支持者的政治技巧,而不僅僅是政治意願。
▲陳雲英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全國人大代表:
兒童早期干預社區支持策略
兒童發展干預策略要針對每一個兒童,一個都不能少。引導兒童和他們的家長獲得與兒童早期發展有關的知識, 並對已經發現的存在發展危機的兒童實施早期發展干預,對於每一個兒童, 對於每一個家庭都是急迫的問題。
▲朱 玲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強化激勵機制,確保農牧藏區母嬰健康管理落實到戶
對於我國的農牧戶特別是貧困戶,免費和補助性孕產婦服務措施,無疑也是顯而易見的福利。可是,藏區農牧民對此反應並不積極。這種看似反常的現象,與知識、信息和服務的供給不足直接相關。
▲王 震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母親就業與兒童營養:基於中國農村的證據
對於農村5歲以下兒童的營養狀況而言,相比於收入效應,母親的照料、餵養和撫育更加重要。家庭收入雖然是農村兒童營養狀況改善的重要影響因素,但是隨著中國農村居民收入的不斷提高,收入帶來的正向效應面臨邊際遞減趨勢;而母親照料的重要性日漸突出。母親的照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低收入對兒童營養狀況帶來的不利影響。
【三】
在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發展中,西部農村是個難點,也是對幼兒教育需求最為迫切的地區。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試驗表明,“走教”是適合西部農村發展水平、政府財力可以承受、廣受當地民眾歡迎的學前教育的推廣模式。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項目組:
走教是推廣農村學前教育覆蓋率的有效方式
由於正規幼稚園的學前教育成本高,同時西部農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學前教育在西部農村仍然是個難點。走教試驗為這部分幼兒的學前教育覆蓋提供了有益借鑑。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項目組:
在西部農村普及學前教育的建議
走教方式作為一種非正規幼兒教育形式,在西部農村是否可行,在管理和財務方面是否具有可持續性?與正規幼稚園相比,走教方式是否可以達到相同或相近的教育效果?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的兩年試驗,給出了圓滿答案。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項目組:
走教方式的新發展:山村幼稚園計畫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近三年的實踐探索,證明“山村幼稚園”具備低成本、廣覆蓋、高效率、有質量等基本特點,且能克服中西部人居分散、交通不便等制約因素,為暫時無法享受學前教育的山區孩子提供入園機會。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項目組:
走教對兒童在學表現提升作用明顯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於2012年9月主持開展了一項診斷性評估調查,以在學表現作為兒童遠期發展水平的衡量,通過比較不同學前教育情況兒童的在學表現,探索學前教育產生的遠期惠益。調查結果顯示,獲得學前教育的兒童在課程成績、身體健康、社會性發展等多方面優於未接受過學前教育的兒童,獲得2年及以上學前教育的兒童表現尤其突出。
▲王 莉 劉文玲 北京大學心理學系:
走教活動對學前兒童發展的作用
擁有學前教育專業技能的早教志願者開展的走教活動,對貧困地區學前兒童的認知、語言和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提高了兒童參加活動和與人交往的興趣和主動性。
▲周念麗 華東師範大學學前教育學系:
提升巡迴走教幼兒教師專業素質的必要性和策略性研究
山村幼稚園採取的巡迴走教模式是推進中國偏遠貧困農村地區學前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舉措,值得在貧困農村地區全面推廣,它為貧困地區3~6歲幼兒帶來福音。保證山村幼稚園巡迴走教模式的可持續性,提高教師專業素質和能力是關鍵因素。
▲何曉雷 浙江大學教育學院:
依託社區教育構建三維立體的幼教師資培養模式
我國現有幼教師資培養(培訓)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和滿足貧困地區發展學前教育的需求;社區及其教育將是我國政府、社會和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點,因此,依託社區教育、構建三維立體的幼教師資培養模式,對於解決貧困地區幼教師資問題的價值與意義重大。
▲李敏誼 北京師範大學學前教育研究所:
通過優質的學前教育提高貧困兒童的綜合素質
無論從數量比例還是從貧困程度上看,中國的兒童貧困問題都以農村為主體和重點。由此可見,保障農村貧困兒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是國家反貧困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終結“兒童貧困”現象的重點。
【四】
學齡兒童的營養狀況不僅影響孩子們的出勤率和學習成績,還關係到他們的認知潛力和一生的健康。2011年11月起實施的覆蓋22個省699個貧困縣的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畫,是我國改善兒童營養狀況、推進教育公平的又一里程碑。
▲田祖蔭 教育部財務司副司長:
中國政府改善貧困地區學生營養健康水平的偉大探索
享受營養改善計畫政策的6~11歲農村小學生將近1800萬人,11~14歲農村國中生800萬人,累計2600萬人。從國小6歲的學生開始到國中畢業14歲,基本上都在範圍之內。
▲盧 邁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秘書長:
應在西部農村學校普遍實行學生營養保障
有同志認為,學生吃飯是家長的責任,國家最多只需給困難學生補助。教育部門擔心學校供餐若管理不當可能引起食物中毒,財政部門擔心中間過程的“跑冒滴漏”。這些看法都不無道理,但其共同點是缺乏對保障學生營養的重要戰略意義的認識。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項目組:
學生營養改善計畫綜合效益顯著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長期關注學生營養問題,經過三年試驗和兩年定點評估,研究表明營養改善計畫不僅對學生身體素質提高和人力資本提升效果顯著,而且對增加就業崗位,擴大消費等也會產生促進作用。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項目組:
農村學校供餐與學生營養評估2010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2010年調查發現,“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在各地得到初步落實,對維持貧困寄宿生在校基本生活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對於營養改善的效果還取決於各地資金的使用方式和管理水平。解決貧困農村學生營養不良、生長發育遲緩等問題,關鍵在於建立健全學校供餐機制。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項目組:
農村學校供餐與學生營養評估2011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2011年調查和評估發現,“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政策和營養餐對促進學校供餐和學生營養狀況改善,以及對學生身體素質提高有明顯效果。應明確“一補”資金是用於改善學生營養的經費,要建立統一的學校供餐和資金監管制度,同時選擇合適的供餐模式。這樣才能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達到改善學生營養狀況的目標。
▲唐納德?邦迪 世界銀行總部健康、營養和人口首席專家
卡門?布爾巴諾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總部政策法規司學校供餐政策處專家:
萊斯利?德雷克 兒童發展合作夥伴組織執行主任:
國際視野中的中國“營養改善計畫”
中國的營養改善計畫作為教育政策的一部分,無論從規模還是從質量來看,對於支持和保障兒童發展,都讓人驚喜。下一步,可著重提高營養改善計畫的質量與效果。
▲齊良書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趙俊超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
營養干預與貧困地區寄宿生人力資本發展
應把為貧困地區中國小寄宿生提供校園餐納入國家義務教育發展規劃,制訂明確的推動貧困地區寄宿制學校校園餐項目發展的時間表,注重培育地方政府部門和農村寄宿制學校提供校園餐的能力,並在適當條件下以校園餐項目帶動貧困地區農副業發展,促進農戶增收。
▲董宏偉 寧夏教育廳副巡視員、財務處處長:
寧夏:實施營養改善計畫 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2011年以來,根據國家部署,我區率先在全國啟動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畫,標準為每生每天4.6元,保證每天早晨為每生免費發放一個熟雞蛋,中午免費提供一頓符合民族習慣的、突出地方特色的合理營養膳食。
▲劉文奎 中國扶貧基金會秘書長:
中國扶貧基金會在兒童營養與發展方面的認識和實踐
扶貧基金會的使命是幫助貧困地區的人民提升能力,幫助他們改善生產和生活條件。兒童營養項目是我們健康項目的一部分,這個項目有兩個方面內容,一個是針對學齡兒童的“愛加餐”項目,一個是針對0~24個月嬰幼兒營養干預的試點。
▲賈恩?卡洛?奇里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政策、規劃和戰略部部長:
學校供餐項目在全球的新發展
2012年我們開展的全球調查顯示,至少有3.3億兒童參與了學校供餐項目。中國正在推行的學校供餐項目在規模上位列全球第三。印度的項目覆蓋了1.13億兒童,在全球居首,巴西次之,覆蓋了4700萬兒童。全球每年投入學校供餐項目的資金至少有300億美元。絕大多數投資都來源於政府預算。
▲萊斯利?德雷克 兒童發展合作夥伴組織執行主任:
學校供餐:連線教育、衛生及農業發展的橋樑
學校衛生和營養改善方面的干預措施綜合實施,將使衛生和教育方面的相關效益成倍增加。學校供餐計畫不僅有利於兒童發展、保障兒童的經濟社會權利,而且能為整個社區的發展作出貢獻。
▲阿琳?米歇爾 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農業發展部副部長:
結構性需求:一個跨部門合作平台
執行良好的結構性需求項目(如全國性的學校供餐項目)有助於提高農業生產率和消除貧困,同時實現其他重要目標,如讓兒童安心上學,使他們未來成為素質更高的家長。結構性需求還可以為改善教育、營養、清潔用水、衛生和增加就業等領域的工作搭建起有效平台。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項目組:
全球學校健康和營養項目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借鑑《重新思考學校健康》中學校健康和營養項目的成功範本,以及基金會在過去五年里推行校園供餐和兒童早期發展試點的經驗,我們建議:以學校為平台開展學校健康和營養項目,充分覆蓋貧困學生;提升學校健康和營養項目的內涵,明確相關部門的職責範圍;進一步完善兒童早期發展,抓住提升人力資源和切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機會窗。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