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芻思維是指經歷了負性事件後,個體對事件、自身消極情緒狀態及其可能產生的原因和後果進行反覆、被動的思考。反芻思維作為一種認知,對情緒也有重要的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反芻式思考;反芻思維
- 外文名: ruminative thinking
一、反芻思維的概念,二、關於反芻思維的理論,2.1反應風格理論,2.2自我調節執行功能模型理論,2.3 目標進程理論,三、反芻思維的測量,
一、反芻思維的概念
首先對反芻思維(rumination)進行研究的是 Nolen-Hoeksema,她和同事們對反芻思維進行了長期的大量研究,她把反芻思維定義為一種非適應性的應對方式,它是一種被動、重複的思考負性情緒、專注於抑鬱症狀及其意義的無意識過程。反芻包括專注將注意力放在他的消極情緒和這種情緒可能帶來的結果的行為或想法(Lyubomirsky and Nolen-Hoeksema 1995)。一些反芻的個體會隔離自己,使自己處在抑鬱症狀中並擔心 這 些 症 狀 可 能 帶 來 的 後 果 (Koole et al. 1999 ; Nolen-Hoeksema 2000 ;Nolen-Hoeksema et al. 1994)。當個體在生活中遭遇負性事件時總會在想,“這是為什麼呢?”“我總是這樣想很多”“我無法控制我的思想,沒有辦法集中精神來做事情”,個體對所遭受事件的原因、結果和對事件的感受進行重複性的回想,這不但不利於事件的解決反而使個體再次陷入消極的情緒和行為中。編制悲傷反芻量表的 Conway 指出當個人經驗到自己所重視的事沒有達到預期目標時,個人的專注力會鎖定在獲得重要目標有關的想法上,腦海里不斷思考的內容具有彌散性、不具體,且多是指向自己的負性信息。
前人關於反芻思維結構的研究,使用廣泛的是 Nolen-Hoeksema & Morrow(1991)的反芻思維量表,大部分研究都認為反芻思維是單一維度的,只有少數研究的量表里認為反芻思維是多維的。即使是一維結構,反芻思維的定義也被多種方式概念化,例如有目的的對思想法、感受和症狀的分析(Nolen-hoeksema,1987),是一種壓 力 應 對 時 的 思維闖入。關於反芻思維的後一種定義在理論上和經驗上更接近思維闖入。為了驗證這個關係,Connor-Smith 和他的同事(2000)對壓力反應問卷進行因素分析發現思維闖入與反芻思維都與無意識因素顯著高相關。這種無意識因素無需意志努力,在個體意識之外,指導個體應對壓力情境。反芻思維可以作為 Nolen-Hoeksema 定義的反芻反應的一個分量表,它是對問題和情緒的一種更有目的的洞察(Lyubomirsy&Nolen-Hoeksema,1995)。反芻思維和思維闖入都與憂慮、思慮特性有關,兩者都可以被看作是對壓力的非適應性反應。
以往的研究中大多數學者都把反芻思維看成是病理性的,它與多種消極情緒相關。但是很多學者對於反芻思維構成的問題提出了不同看法。例如Treynor等(2003)認為反芻思維由傾向於認知性的問題解決的適應性反省深思(reflective pondering)和傾向於關注負面刺激的非適應性的強迫思考(brooding)兩個因素組成。前者可以減輕個體的抑鬱症狀而後者會使個體沉溺在消極的情緒狀態中。Martin等(1996)提出了狀態說觀點區分出兩種反芻狀態:正常反芻是一種適應性的反應風格,它能縮短目標距離,接收來自環境間接的暗示,促進目標行為;而病理性反芻則是適應不良的反應風格,阻礙目標的達成。
反芻思維是一種伴隨認知、情感、行為的複雜現象,它出現持久且難以擺脫,關於反芻思維的概念界定研究者們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大多數學者都認為反芻思維是一種心理病理性的認知風格,表現為對消極情緒和經歷的反覆思考。採用韓秀(2010)對反芻思維的定義:“反芻思維是個體反覆思考消極事件和消極情緒的症狀、原因、結果的思考方式”。
二、關於反芻思維的理論
2.1反應風格理論
反芻思維的主要研究者之一的Nolen-Hoeksema 將反芻思維定義為“個人在無知覺的狀態下傾向於對個人消極情緒一直循環思考,把目光聚焦在事件的原因和後果而不能積極地去面對和解決問題。” Nolen-Hoeksema(1987)在反應風格理論中提到兩種不同的反應風格:非適應性的反芻反應和分心式的轉移反應。反芻反應如前文所描述的那樣不斷回想消極事件的前後經過與原委及自己的感受,易增加個體的消極記憶,對事件的消極歸因也會使扭曲其對事件的解釋,降低解決問題的能力。後者中的個體能從消極情緒中轉移出來參加其他活動,這種方式是適應環境的,有利於個體向他人尋求解決現狀的幫助,積極情緒也會產生更多的創造性。
對反芻思維和心理障礙問題關係的大量研究也支持了反應風格理論即發現個體的抑鬱會因反芻思維而被加重和延長;研究也發現與男性相比,女性更易陷入反芻思維,且女性的反芻思維多發生在抑鬱、悲傷的時候而男性的反芻思維多發生在憤怒的時候,可知性別差異存在於反芻思維中,社會角色可能是導致性別差異的原因。
2.2自我調節執行功能模型理論
Wells 和 Matthews(1996)認為把自我調節加入到對反芻思維的解釋,從認知角度來看,個體對外界刺激進行登記編碼再在腦中對此進行評估最後形成指導個體行為的認知。該理論看重反芻思維元認知和負性情緒的關係,認為個體產生負性情緒的根源是對反芻思維的元認知。在臨床半結構訪談中發現絕大部分病人都對反芻思維持積極和消極的元認知。前者將反當思維看成是一種適應性的應對策略(如“反芻思維可以幫助我對已經發生的事情的認識,防止我在以後犯同樣的錯誤”),後者認為反芻思維是有危害的,具有不可控性,使人不舒適 (如“一旦反芻我就不能做其他的事情了”“一旦反芻人們就會拒絕我”)。當面對負性事件的時候,對反芻元認知阻礙了對積極應對策略的使用和適應性自我認知的重構,因此,反芻思維得以繼續使人陷入無盡的煩惱當中。Papageorgiou & Wells(2003)對此作出理論結構圖,“對反芻思維的積極元認知會促使個體持續處於反芻狀態,而一旦引發反芻,個體通常會評價這種思維加工是有害而且不可控的(消極信念 1),並造成不良的人際社交後果(消極信念 2),消極元認知的激活直接導致了抑鬱。因此,反芻思維、抑鬱、元認知信念形成惡性循環,影響身心健康”。
2.3 目標進程理論
目標進展理論(goal progress theory)認為個體的反芻思維是因理想目標不能實現而產生的一種自我管理的認知方式。當個體覺察到理想目標的實現受到阻礙的時候就會在頭腦里不斷地進行思慮,試圖藉由此種反芻來降低目標受阻的落差狀況。反芻思維可以使與目標相關的信息變得更加清楚,促使個體向這個目標努力從而使目標與現實的距離得到縮短。如果個體放棄了目標或實現了目標,那么反芻思維就結束了。
Matin等人用思維鎮壓實驗證明了目標進程理論,實驗要求A組被試想像北極熊,其他兩組禁止想像北極熊,B組沒有任何反饋信息,而C組是被告知他們成功控制了自己的思想的。之後讓三組被試快速指出電腦螢幕上與北極熊有關的詞(例如“白雪”等)。結果符合實驗預期,單純抑制想像且沒有任何反饋的B組其反應速度比其他兩組都要快,這個實驗表明思維鎮壓適得其反,越是試圖控制的信息反而越容易闖入到意識里來。把反芻思維看成是蔡加尼克效應的一個實例,與已經完成的事情相比,未完成的事情更容易被個體記憶。從這個理解,目標進程理論認為反芻思維的可能性會因個體達到目標或者放棄目標而降低或結束。
三、反芻思維的測量
關於反芻思維的測量,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問卷調查法,一種是實驗法。研究以問卷法居多。被廣泛用來測量反芻思維的量表是Nolen—Hoesksema(1991)研發的反芻反應量表(ruminative responses scale,RRS),該量表區分了三個反芻維度,採用從“從不”(1分)到“總是”(4分)的四點計分方法,以得分高低表明反芻思維傾向的嚴重程度,得分越高越表明該傾向越嚴重。國外在對臨床和健康人群的研究里廣泛使用這個量表,國內許多研究也表明RRS在中國高中生、大學生群體裡試用時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由於對反芻思維的定義不同,此外還有一些在研究中表現出較高信效度但沒有廣泛使用的量表,比如Conway編制的悲傷反芻量表(rumination sadness scale,RSS)測量包括反芻思維強度和反覆性的13個項目。Sukhodolsky憤怒反芻思維量表(ARS),包括報復想法、事後記憶、憤怒記憶和理解原因四個維度。Butler & Nolen-Hoeksema(1994)反應風格量表(RSQ)共有20個條目,10條測量反芻思維,10條測量分心。Robinson& Alloy(2003)提出壓力-反應性反芻思維(SRT),注意個體在面對壓力時的特定反芻思考傾向。Treynor等人(2003)把反芻反應細分為反思(reflective pondering)、憂思(brooding)和憂思想法(depression-related)。但因憂思想法分量表與憂慮量表的題目有重疊受到質疑,後續的研究大多用反思與憂思兩個分量表進行研究(Harris,2008)。
實驗法設計的過程是先讓被試聽一個悲傷的故事,再把被試分為兩組:反芻任務組、轉移任務組。前者被“我是多么無助”等文字誘導產生悲傷的情緒,而後者的注意力則被轉移到其他情境。最後在任務結束的時候由專業人員對兩組被試進行反芻思維的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