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經失常諸喻

這是由屈原開創的一種修辭手法,在《九歌》中廣泛運用,極大地提升了詩歌的表現力,開拓了詩歌意境。

釋義,舉證,範例,

釋義

屈原的《九歌》當中描寫的那些反常的、違背事理的怪事,這些詩句運用的是比喻修辭手法,著重是顛倒事物的正常關係和正確特性,這種修辭手法可稱之為“倒反”,”倒反“的內容即”倒反辭“。這一手法是屈原借鑑、模仿民間顛倒歌而產生的生花妙筆,其來源據考證應當與湖湘民間的顛倒歌有所關聯。
”反經“和”失常“在此構成互文結構,意即改變和扭曲一般事實,以超現實的方式表現現實中的具體事物。構成這種聯繫的方式就是比喻。
在《錢鐘書論幽默喜劇笑的創造》對“反經失常諸喻”有所解釋,該文指出,這一手法的實質是反面筆法,“是一種反面著筆法,即是‘與故為新,從反面著筆’。取‘世界顛倒之象’,‘反經失常’之喻,使不可能者變為可能。”
從錢锺書先生的文藝學理論來看,反經失常之喻是從反面著筆,即是以荒唐悠謬失正背理之事創造喜劇笑。但《九歌》中這一手法的運用並不是為了實現“幽默”,而是一種反諷,表達作者的無奈。錢锺書在《管錐編》中評點《湘夫人》說:“采荔寨芙之喻尚涵自艾,謂己營求之誤,此則徑嘆世事反經失常,意更危苦。”繼而又及《卜居》等篇命意與《九歌》兩章相通之句。

舉證

湘夫人》:“鳥萃兮菠中,督何為兮木上?”原文註:“夫鳥當集木顛而言草中,曹當在水中而言木上,以喻所願不得,失其所也。”錢锺書先生評點說:“解尚未的。夫鳥當集木,曹當在水,正似薛荔生於山、芙蓉出乎水也;今乃一反常經,集木者居藻,在水者掛樹,咄咄怪事,故驚潔‘何為?’。與下文‘糜何食兮庭中?蛟何為兮水裔?‘相貫。采荔寨芙之喻尚涵自艾,謂己營求之誤,此則徑嘆世事反經失常,意更危苦。”

範例

駕飛龍兮北征,邅[zhān]吾道兮洞庭。
——《九歌·湘君
分析:作者在此引入”飛龍“這一意象表達一種自在的心理狀態,將千里之遙化為咫尺,以超自然的力量突破現實對自己的束縛。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為兮水裔。
——《九歌·湘夫人》
分析:以”麋食庭中“和”蛟為水裔“這兩件反常事例表達對朝廷重用的渴望,作者強調自己是正統,卻被排斥在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