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撥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猶言反抗;抵抗。出自夏衍《我這樣的寫了<心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反撥
- 外文名:washback
- 性質:詞語
- 拼音:fǎn bō
反撥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猶言反抗;抵抗。出自夏衍《我這樣的寫了<心防>》。
反撥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fǎn bō,意思是反抗;抵抗。解釋猶言反抗;抵抗。1出處夏衍《我這樣的寫了心防》:“也許是由於感情上的反撥……我把場面安放在鬥士們的一邊。” 樓適夷《痛悼傅雷》:“孩子在父威下所受壓抑愈重,反...
《反撥》羅曼·波蘭斯基執導,凱瑟琳·德納芙/ 伊恩·亨德里/ 約翰·弗拉瑟/ 伊馮·弗奴克絲/ Patrick Wymark主演的愛情電影。內容簡介 從布魯塞爾來到倫敦的卡蘿爾(凱瑟琳·德納芙 Catherine Deneuve 飾)是當地一家美容沙龍的員工。在...
《高考英語反撥效應實證研究》是2020年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董曼霞,探討了高考對高中生英語學習的影響。本書量化研究工具為封閉式問卷,質化研究工具包括學習日誌和對教師、學生進行的半結構性訪談。內容簡介 本書基礎為作者的...
《CSE對大學生思辨能力的反撥效應研究》是一本2022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海艷。 內容簡介 本書選取浙江一所高校作為樣本對象,以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改編形成的語言能力評估量表為量具,運用教育學相關認知理論和反撥模型開展...
《客群反撥與媒介變局》是文化與傳媒博士張春林的一本學術著作,它是國內第一本系統研究以黨報為代表的主流媒體的民眾工作的學術專著。內容簡介 國內第一本系統研究以黨報為代表的主流媒體的民眾工作的學術專著。從黨報所處的發展環境入手,...
全國高考北京英語考試對高中英語教學的反撥效應研究 全國高考北京英語考試對高中英語教學的反撥效應研究是董連忠創作的圖書。
意象派的產生最初是對當時詩壇文風的一種反撥。首先,在19世紀後期英國文壇,象徵主義、唯美主義與浪漫主義結成一體,形成新浪漫主義。意象派是在其基礎上演變而成的。到20世紀初,傳統詩歌,尤其是浪漫主義、維多利亞詩風蛻化成無病呻吟、...
軟現實主義作為“軟”現實主義,是對“硬”現實主義的一種反撥。根據它的倡導者的看法,以“革命現實主義”為代表的長期占據中國當代藝術主流和正統地位的美術思潮,是以“硬朗、豪邁、激進、激烈、鮮明、粗暴、敵對、極端、高大全、紅光...
《正面的還是負面的》是2007年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辜向東。內容介紹 《正面的還是負面的: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反撥效應實證研究》內容簡介:本研究把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CET)的反撥效應界定為CET為大學英語教學的影響。研究的...
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反撥效應歷時研究”(07BYY030),擔任重慶市精品課程《綜合英語》負責人。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基於證據的四六級、雅思、托福考試效度對比研究”(14AYY010)。1996.9在重慶大學...
意象化是詩歌創作構思的一種審美趨向。它是對傳統式具象化的直述其事和直白式抒情的反撥。詩的意象化,包括意象的捕捉,意象間的有意斷續和脫節,意象的靈活組合和自由疊加,以及意象的變形、暗示等內容。在構思中,主要表現為詩人以...
全書共分為十五章,從新中國刑法學的創立到現代刑法學研究的發展,從犯罪論體系由四要件到三階層的轉變到構成要件論的反撥,都進行了歷史流變的分析,並對因果關係論、不作為犯、違法阻卻論、過失犯、未遂犯、共犯、罪數等刑法學研究中...
浪漫主義文學:對古典主義的反撥 從1789年法國大革命的爆發,直到1815年拿破崙政權的最終顛覆,法國人都專注於對外界事物的觀察。這是法國政治歷史上最為風雲變幻的年代。若不是因為政治變局過多的吸引了法國人的注意力,浪漫主義運動在...
丹尼爾·貝爾較為別出心裁地採取了“對話體”的形式。在理論專著越來越難讀越來越專業化的當今,貝爾的這種方式,算得上是一種反撥,至少是跟古代的聖賢柏拉圖的《理想國》接了軌。在《理想國》里,蘇格拉底根本就不需要這么多的氣勢...
與方位角的關係,而且由於放樣點與控制點的位置關係,導致水平角將來也會出現正撥和反撥兩種情況,這就使得不同情況下水平角的計算也不完全相同,本文將圍繞角度交會法放樣水平角正撥和反撥兩種情況下如何正確進行水平角的計算進行簡要闡述...
三、教育測量研究:注重研究大規模高風險考試的內容效度和反撥效應,以及教學過程的形成性評價。代表性項目和成果:“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反撥效應歷時研究”(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07YYB030)、“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新題型內容效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