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動是漢字詞語,拼音fǎn dòng,在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釋義。在物理學中指反向運動;在歷史學中指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倒退行為,或者逆於正常歷史進程的行為;在中國的政治話語中,主要指反對進步、反對社會變革的集團或個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反動
- 拼音:fǎn dòng
- 注音:ㄈㄢˇ ㄉㄨㄥˋ
- 出處:《道德經》
詞語讀音,詞語出處,基本解釋,引證詳解,
詞語讀音
【拼音】:fǎn dòng
【注音】:ㄈㄢˇ ㄉㄨㄙˋ
詞語出處
基本解釋
(1) [reactionary]∶維護舊制度,破壞新制度,反對變革。
(2) [counteraction]∶相反的作用。
引證詳解
2.反對;反抗
彭芬《辛亥遜清政變發源記》第二篇:“而此項股本, 鄂不及三百萬兩, 川 則壹千貳百數十萬兩,人民反動,何怪其然耶?”
魯迅《三閒集·無聲的中國》:“這運動一發生,自然一面就發生反動,於是便釀成戰鬥。”
彭芬《辛亥遜清政變發源記》第二篇:“而此項股本, 鄂不及三百萬兩, 川 則壹千貳百數十萬兩,人民反動,何怪其然耶?”
魯迅《三閒集·無聲的中國》:“這運動一發生,自然一面就發生反動,於是便釀成戰鬥。”
3.相反的作用
蔣伯潛《十三經概論·經學歷史·清代經學復興》:“經學至清代而復興。經學之所以復興於清初,其因,為明末王學之反動。”
毛澤東《反對黨八股》:“從歷史來看,黨八股是對於五四運動的一個反動。”
示例出自——毛澤東 《反對黨八股》
蔣伯潛《十三經概論·經學歷史·清代經學復興》:“經學至清代而復興。經學之所以復興於清初,其因,為明末王學之反動。”
毛澤東《反對黨八股》:“從歷史來看,黨八股是對於五四運動的一個反動。”
![示例出自——毛澤東 《反對黨八股》 示例出自——毛澤東 《反對黨八股》](/img/2/473/cGcq5yYiZTOiZWN1UmMjdDZiRDO3kDOzM2NwU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