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照群體認同

參照群體被定義為個人在精神上將自己與之聯繫起來或者希望自己成為其中之一的人的群體或人的類別,參照群體的概念導致了特定群體和同伴規範的出現,個人就是根據這種群體和同伴來評定自我和他人的。參照群體的選擇和認同影響著人們對自我社會階層的評價程度。正確選擇認同參照群體有助於維護社會穩定,增加人民的主觀幸福感和公平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參照群體認同
  • 外文名:Reference Group Identification
參照群體,參照群體與社會認同,我國參照群體認同現狀,中間階層的參照群體認同,

參照群體

參照群體被定義為個人在精神上將自己與之聯繫起來或者希望自己成為其中之一的人的群體或人的類別。 參照群體的概念導致了特定群體和同伴規範的出現,個人就是根據這種群體和同伴來評定自我和他人的。當一個人在探求自己在一組人或一群同伴中所處的地位時,這一群體在社會組織中的相對地位以及他自己在這一群體中所處的地位就被用作他評定自己及他人行為的標準。
查普曼(Chapman)和沃爾克曼(Volkman)指出,一個人的抱負水平取決於他自己的參照組同其他參照組的相對地位。如果同測試大學生們相比的群體分別”劣於”或”優於”他們各自的參照組時,這些大學們就自然而然地提高或降低了他們對自我的預測。

參照群體與社會認同

社會認同(Social identity)是自我概念的組成部分,它源於個體的社會群體成員身份,以及與此身份相關的價值觀和情感。社會認同理論側重研究個體對其所屬群體的認知與歸屬感,以及群體中個體間互動與分化、整合的趨勢。所謂的群體認同,包括村屬或家族認同、地域認同、族群/民族認同、公民身份以及國家認同、文化認同等群體意識。
對參照群體的選擇,影響著人們對自我社會階層的評價程度。如果人們以周邊生活水平較差的群體為參照系,就有可能提高對自己社會地位的評估。那么處於不發達地區的人,以自己身邊的人為參照系時,有的社會成員有可能認為自己處於較高階層。雖然事實上與發達地區相比,他的生活水平在客觀劃分上屬於較低階層。這種情況在無形中使社會成員的階層認同感上升。

我國參照群體認同現狀

研究發現我國社會成員的普遍階層認同”向下偏移”,這是由於:
(1)資訊時代的來臨使人們的空間距離縮小
資訊時代的來臨,工業化文明的進程推進到了每一個角落,哪怕在天涯海角,也能知道世界的聲音。人們在選擇自己的”參照群體”時,已不再限於自己身邊的人。通過信息傳遞,理想中的生活模式跨越空間出現在面前。與理想中的生活相比,”相對剝奪感”的產生是必然的。這種情況,在經濟發達的東部地區反而更明顯,因為他們擁有更豐富的信息資源。這導致了一種現象,越是收人較高,受教育水平較高的群體,越是認為自己所處的階層”向下偏移”。
(2) “消費社會”的導向性宣傳
從西方馬克思主義者開始,對資本主義的批判進人了消費領域。我們處於一個以消費促生產的時代,消費不再僅僅是經濟活動的一個環節,而是更加深人的進人了文化領域,引導著人們的價值觀。人們的參照群體超越了本身階層的客觀標識,趨向於擁有更高階層消費標識。消費的引導基於物質因素是以”富有”為目標的。以這樣的宣傳基礎為參照體系,社會成員產生”相對剝奪”感是顯而易見的。
(3)利益格局的快速變化
從”核子彈不如茶葉蛋”到”知識就是財富”的轉變,僅僅在10年之間;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到”改革開放的最大受益者”,乾群矛盾在不斷上升。改革開放20年來,這樣的天地轉變發生在每一個角落裡。利益格局的變化使人們的參照群體也在不停地變化,也許10年前人們與賣茶葉蛋的比物質利益,10年後人們就在與造核子彈的比社會地位。這些比較,對人們的主觀認同感的偏移、轉變密切相關。參照系在短時間內的天旋地轉很容易使社會成員產生”相對剝奪”感,對生活方向的不確定性也使人們對自身階層的認同向下偏移。”參照群體”的選擇使人們的”相對剝奪”感的產生處於不穩定的環境因素中。僅從地區經濟劃分、消費分層劃分、代際資本劃分等幾個方面關注社會成員的”相對剝奪”感,不能深人地解釋我國社會階層主觀認同較低的現狀。

中間階層的參照群體認同

中間階層是指以腦力勞動謀生,主要以薪金工資為收人,擁有較好的工作環境、生活環境、以及相應的家庭消費力。他們應當能夠推動現代化社會的發展,引導社會消費,穩定社會形勢,定型社會規範及主流價值觀。中間階層不僅僅在收人財富上具有客觀的劃分標準,更重要的,他們應當能夠定型社會規範引導主流價值觀。在體現這一功能時,具有一定的階層認同是相當重要的。
我國的中間階層認同僅占社會就業人口的80%。在客觀標準上達到中間階層認證的社會成員在主觀上也並不認同自己屬於中間階層,這當然與參照體系的選擇有相當大的關係。所以,客觀的中間階層並不一定能起到社會穩定器的作用。在對自身階層的主觀認同過程中,參照群體所起到的作用及其影響已顯而易見了。對引導參照群體的選擇傾向從而引導中間階層產生自身的認同感,是建立中間階層主觀認同感的一種渠道。
(1)受教育程度與中間階層的客觀劃分
在我國改革開放之初,由於恢復綜合國力及國民經濟建設迫在眉睫,我國採取了粗放式的經濟發展路線。20多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一些粗放式經濟的隱患也隨之顯現。在對中產階層的客觀劃分標準中。收人的多少是具有重要影響度的標準,但很多在經濟基礎上達到中間階層標準的社會成員在受教育程度上屬於弱勢。這將帶來一個問題:這些所謂的中間階層成員是否能擔當樹立社會風尚引導主流價值觀取向的功能性任務?對物質的單線推崇是否會擴大社會不公平感、加劇衝突意識的產生呢?受教育程度較弱的群體容易以物質利益為目標選擇參照系,而受教育程度較高,但在客觀生活標準上卻得不到應有滿足的群體也容易產生”相對剝奪”感。這些都不利於中間階層主觀認同的建立。
(2)“欲求不滿”與”需求不滿”
以物質利益為目標選擇參照系的結果是導致”欲求不滿”。我國人民生活水平雖然得到極大提高,但”欲求不滿”滋生的階層認同下移卻阻礙著中間階層的擴大。生活本就貧困的人群並不具備更強烈的衝突意識,而對生活標準的期望得不到滿足的人群才是衝突意識產生的主要群體。正確確立個體自身的”欲求觀”不僅僅需要個體自身的良好素質,也需要社會宣傳的有利引導。盲目誇大財富的作用,或者以經濟利益代替文化效應的作法都將使中間階層過高地選擇參照體系,從而產生認同下移的情況。
(3)穩定社會發展方向,穩定參照群體的選擇
建國以來,受益群體的幾經震盪,使人們對社會發展方向產生了不確定感。”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變化使人們不斷地變化著參照系。如此這般,社會群體很難產生較高的認同感。中國已經走在健全法制、健全體制的道路上,什麼樣的人將會在今後的發展中獲利,每個人心中都有著概念。穩定社會發展方向,使中間階層的客觀標準穩定下來,這樣才能使在客觀標準上劃人中間階層的成員產生安全感,並客觀認同自身的階層歸屬。社會地位、財富占有、自身的受教育程度,這些與階層認同密切相關的客觀因素如要得到階層成員的主觀認同,就必須使三者在對階層認同的影響度上相差無幾,或互相關聯。這三者的相對穩定,使人們在選擇參照繫上也不會過於偏離實際生活,不會只以一條為標準擴大社會不公平感,而這有助於真正小康社會的形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