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鄉悲

《去鄉悲》是唐代詩人元結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是《系樂府十二首》中的第七首。此詩寫一群孤苦的老人離鄉外奔的情景。開頭一個“悲”字為全詩奠定了悲悽的感情基調。接著寫老人攙扶而來的不正常現象,引起的詩人的詢問和深思。老人的回答觸及了社會現實,然後寫老人的願望。最後寫詩人無話可說,揭露了現實的黑暗和殘酷。全詩語言平實質樸,感情真摯。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去鄉悲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元次山文集》
  • 文學體裁:七言古詩
  • 作者:元結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評價,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去鄉悲
躊躕古塞關,悲歌為誰長
日行見孤老,羸弱相提將
聞其呼怨聲,聞聲問其方。
乃言無患苦,豈棄父母鄉
非不見其心,仁惠誠所望
念之何可說,獨立為淒傷。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去鄉:離開家鄉。
⑵躊躕(chóu chú):一作“踟躕”,猶疑,徘徊。
⑶長:增長,這裡可理解為吟唱。
⑷孤老:孤苦的老人。
⑸羸(léi)弱:瘦弱。提將:攙扶。
⑹乃言:才說道。
⑺豈:怎么。
⑻仁惠:仁政,德政。

白話譯文

我在古老的邊塞關口徘徊,吟唱著悲傷的曲調。我在白天走路時遇見一群孤苦的老人,他們個個瘦弱不堪,互相攙扶著走來。聽到他們的號呼和抱怨,我就走過去詢問其中的原因。他們回答說要不是承受不了官患匪患,又怎么會這樣背井離鄉?他們雖然哀號抱怨,但心裡還是非常渴望能有仁惠的政治的。我想到這些也無話可說,只能獨自站在那裡為他們的不幸而悲傷。

創作背景

這組《系樂府十二首》詩有序言曰“天寶辛末(疑辛卯之誤)中,元子將前世嘗可稱嘆者,為詩十二篇,為引其義以名之,總命曰系樂府。”可知這首詩很可能作於天寶十載(751年),時詩人三十三歲,見一群孤苦的老人離鄉外奔有感而作此詩。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元結的《系樂府十二首》是一組以揭露現實深刻而著稱的作品,此詩為其中的第七首。
作者一開始兩句就以驚人的語凋,提出自己為什麼要放聲悲歌。這兩句以“古塞關”開頭,讓人一下置身於荒遠的邊關,頓生蒼涼之感,一個“悲”字緊扣詩題,為全詩奠定了悲悽的感情基調。而這樣的起筆,是很危險的。如果承接的敘述,不能做出滿意的回答,那這一論文就必然要失敗。可是作者對這一驚險的發問,卻做了滿意的回答。
下邊八句,正是作者的回答。作者說他看到一些“羸弱相提將”的“孤老”,怨聲栽道,苦難深重,他們無法再在水深火熱之中生活,才不得不離開父母之鄉。這樣流離失所,老弱轉乎溝塹的問題,作者毫不隱諱地把它歸結為政治問題。仁惠的政治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只有政治上不仁惠,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但作者對此說得極為婉轉:他說:“非不見其心,仁惠誠所望。”作者同情人民疾苦,為人民疾苦呼籲,是十分清楚的。
未了兩句,作者進一步表明自己的態度。他以為自己是一個知識分子,對於這樣問題,又說不了什麼。問題是說深說透了,既不好說,也不敢說。因此,作者只能獨自個為這事淒楚與悲傷了。當然這樣的態度是沒力量的,對問題的解決是毫無補益的。
這一不好說、不敢說的問題是什麼可以在起首兩句可以得到回答。作者放聲悲歇是在“躊躕古塞關”的時候,這就說,作者所見的“羸弱相提將”的“孤老”當是從古寨關那邊離鄉背井而來的。這和開元天寶年間統治階級挑起的無止的而非正義的邊塞戰爭有關。詩中所謂“乃言無患苦,豈棄父母鄉”的患苦,正指這種邊塞戰爭給人民帶來的患苦,所謂“非不見其心,仁惠城所望”的仁惠,正是希望統治階級體恤他們,停止這種非正義的邊塞戰爭。所以這首詩也是一篇為時、為事而作的詩篇,它表達了作者反對唐王朝窮兵黷武的反動政策的情懷。不過作者寫得十分隱晦,這與作者怕招惹禍端的想法是分不開的。
這首詩通篇都是客觀的描述,並沒有對社會現實大發議論,但其悲憤之情及對當時社會的深刻體察隱含於字裡行間,言簡意豐,引人深思。全詩語言平實質樸,感情真摯,是一篇較好的新樂府作品。

名家評價

青海師範大學教授聶文郁:“詩寫得痛人心,是元集中優秀的新樂府作品。”

作者簡介

元結(719—772年),唐代文學家。字次山,號漫郎、聱叟,曾避難入猗玗洞,因號猗玗子,河南(今河南洛陽)人。公元753年(天寶十二年)登進士第。曾參加抗擊史思明叛軍,立有戰功。後出任道州刺史,政績顯著。其詩注重反映社會現實和人民疾苦,諷諭時政,抨擊官吏的橫徵暴斂,敢於為民請命。山水詩作也清新自然。在散文上也頗有成就。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輯有《元次山集》。又曾編選《篋中集》行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