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個體化

去個體化

《中國大百科全書 ·心理學卷 》提出,去個性化是指群體中個人喪失其同一性和責任感的一種現象,導致個人做出在正常單獨條件下不會做的事情。鄭雪等人將去個性化定義為個人自身同一性意識下降,自我評價和控制水平降低的一種現象 。鄭艷認為去個性化,是指在某些情況下個體喪失其個體性而融合於群體當中,此時人們喪失其自控力,以非典型的、反規範的方式行動。也有學者指出去個性化 (deindividualization) 是指處在群體中的個體不是以個人的方式來行動而是融合於群體中,喪失個體可辨別性的一種狀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去個性化
  • 外文名:deindividualization
  • 特點:匿名性
提出概述,表現,原因研究,發展歷程,影響,

提出概述

去個體化是由社會心理學家費思廷格(Festinger)等人提出的。他們認為,在群體中,人們有時會感到自己被淹沒在群體中,於是個人意識和理解評價感喪失,個體的自我認同被群體的行為與目標認同所取代,個體難以意識到自己的價值和行為、自制力變得極低,結果導致人們加入到重複的、衝動的、情緒化的,有時甚至是破壞性的行動中去,這種現象叫做去個體化。

表現

人們在群體中,一旦面臨群情高漲,情緒激動,就很容易處於去個體化的狀態,當個體處於去個體化狀態時,個人的行為就較少的受自己的個性和意志的支配,而傾向於依從整個群體的狀態,群體的規模越大,氣氛越強烈,越易於引發人的去個體化狀態。投入群體暴亂活動的個人,往往忘乎所以,處於去個體化狀態。去個體化狀態使人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自我觀察和自我評價的意識,降低了個人對於社會評價的關注,因而通常的內疚、羞愧、恐懼和承諾等行為控制力量都被削弱,從而就使平時制約與社會規範下的行為不受規範的制約,使人表現出通常狀態下不會表現的行為,甚至使個人的侵犯行為增加。

原因研究

眾多心理學家認為引發去個性化的因素包括了以下幾點:
1、匿名因素,由於匿名,群體中的個體認為外人不知道其“廬山真面目”,其反社會行為不會被別人發現,這樣就助長了個人為所欲為。2、責任分散,一個人單獨行動時,往往能從倫理的角度考慮自己的行為。在群體行為中,個體往往認為反社會行為的責任落在群體身上,個人可以推卸責任。3、自我意識因素,匿名因素和責任分散因素會誘發去個性化行為或反社會行為,但都不是決定因素。當個體自我意識水平很高,他就能做出正確的自我導向,選擇正確的行為方式。4、自信心不足,學生在群體活動和交往中因感到自信心不足、力量有限,就會不顧判斷標準去迎合群體的心理,喪失責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Zimbardo 認為 , 助長去個性化過程的條件包括:(1)匿名;(2)重視群體;(3)期望避免道德責任的消極評價;(4)群體大小;(5)情緒喚醒水平;(6)模糊情境的新穎性;(7)亂用藥物;(8)捲入群體活動的程度等。

發展歷程

早在1896年,法國的社會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古斯塔夫·勒龐(Gustave Le Bon)就發現,個體常迷失在群體中,做一些他們獨自一人時不會做的事。他發現:不論是組成它的個體是誰,不論是否像他們的生活模式、他們的職業、他們的性格或他們的智力,他們被捲入一個群體中這一事實使他們擁有一種群體思維(1895)。
除了有群體思維,集群還是不理智的,它的智力水平常常低於單獨的個體。勒綁也描述了集群的情緒性。他說在集群中,個體便感到和表達一種原始狀態的情緒。根據勒綁所說,三個機制對形成集群有貢獻。第一,因為個體是匿名的,他們丟失了個體的責任感,並因此參與他們通常不會捲入的行為中。第二,傳染性使集群中的個體以他們在別的場合中不會表現的方式行動。傳染性減少了個體的抑制性,並容許他們按照榜樣的行為活動。第三,人們在集群中變得更加易受影響。集群使個體催眠,他們會按其他的成員或群體領導的意見行事。
其他研究者擴展了去個性化過程的視角,並提出了三個模型。一個認為,一些條件,如大群體、匿名性和高水平的喚醒是去個性化的前提。這些條件導致個體淹沒在群體中,丟失了自己的身份感(Zimbardo ,1970;Taylor,O'Neal Langley&Butcher,1991)。當身份丟失發生,人們不再感覺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他們的注意力指向群體,並且行為開始由當時情境中短暫的線索指引。當人們喪失了對自己行為的責任感,他們不再受多數情境下的常規和抑制的控制。他們的行為變得衝動、情緒化並很難阻止。
最後,這個觀點認為,去個性化減少了每個人心中的恐懼。當沃森(Watson,1973)研究200多個國家的武器類型時,發現被面具和塗料去個性化的戰士相比那些不使用這些軍備的文化中的戰士更傾向於虐待戰俘。沃查爾(Worchel)和安德烈奧利採取略有不同的方法發現,侵略者在迫害受害者之前,將他們去個性化。當侵略者選擇性地會議信息時,被害者的去個性化便發生了,他們消除了被害者的身份和唯一性。進攻一個去去個性化的受害者比進攻一個個性化的受害者要容易得多。
後來迪納爾、費雷澤、比曼和凱樂姆發現萬聖節的化妝騙子,當他們戴著面具保持匿名時,比能被識別出來時更有可能偷東西。
第二個觀點也認為,人們在群體中喪失了個人身份。但它認為這不是由不受限制和約束導致,而是人們採取了一個新的身份,這個身份由他在群體中的角色定義。根據後來的實驗研究中,被試由於穿著制服而被去個性化,他們認為這個新的身份引導被試的行為。但在一些情況下,實驗者指出,他們的制服同庫可勒斯可蘭——一個暴力團伙的制服相似。在另一些情況下,實驗者強調製服同護士的制服相似,他們是非暴力團體。然後被試有權力在一個習得的情境中攻擊另一個人。制服與庫可勒斯可蘭相似的人攻擊行為較多。而當制服與忽視的相似時,進攻的強度明顯“降低”。即當個體原有身份的顯著性被降低時,被試道德表現更像他們所代表的群體。
為了理解第三個觀點,想像你在一個大群體時的自身感受。我們中的很多人可能會發現在群體中喪失自己的身份是令人煩惱和不快的。在很多大學,學生們抱怨迷失在群體中,他們像成員一樣被對待,沒有人了解或關心他們。感到迷失在群體中會促使人們為了獲得身份並被識別出來,做出一些使自己在群體中突顯的事。因此,激動、誇張、有時甚至是反社會行為可能表示人們希望獲得識別。因此我們可以通過迷失個人責任感的角度解釋雪球投擲者的行為。群體釋放了他對不投擲雪球的抑制。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認為,在群體中被淹沒,促使他們做出一些事以得到識別,將球投出去可以把他和其他人區別開來。
顯然,去個性化是個複雜的過程,這三種假設都只能部分解釋它。但是去個性化也有另一方面。我們已經證明了去個性化會導致反社會行為,但其實去個性化也有其積極的一面。它常常導致人們降低對組織規範的順從。有時,將個體從組織規範的束縛中釋放出來能提高可能被一致的創造性。例如,一些作家使用筆名是因為當他們這樣寫作時,會感受到更少的限制。最後,在一些去個性化的專業領域,其中的個體必須打破社會常規來進行他們的工作。比如,外科醫生必須處理和切割患者的身體。很多年以來,人們一直相信外科醫生不應該和病人很熟,當手術開始時,外科醫生從頭裹到腳,而病人也被大衣裹起來以至於僅僅讓有些部位可見。我們也許推測,這裡的去個性化會消除可能影響醫生工作的擔心和恐懼。但是許多患者和醫生也抱怨說,這種沒有感情的互動令人很不舒服。如今,許多醫生在手術前要花一些時間了解他們的病人。可見,雖然去個性化有它不利的一面,但也有積極的一面。

影響

去個性化的消極表現現實情境中去個性化的消極影響。
1、去個性化狀態可能導致無知心理的影響擴散
對於處於去個性化狀態的個體,群體的行為極具導向性,由群體中極少數人的不道德行為引發整個群體的不道德行為的可能性就很大。如果此時群體中存在少數對某種道德無知的個體,就會將無知心理影響擴大到整個群體。由於處於去個性化狀態的個體“喚醒水平”較高,容易對錯誤心理行為產生內部認同,以後即使脫離了原有群體,仍然會保持這種不道德行為。
2、去個性化狀態使從眾心理合理化
從眾心理的產生往往是自信心不足,不能確定自己的思想行為的正確性,從而轉向群體尋找依據,來支持或修正自己的思想行為。或者雖然能夠肯定自己思想行為的正確性,但是在群體中因個人的行為不能扭轉大局而屈從於群體。尤其當這種屈從能給個體帶來某些利益時,從眾心理更容易產生。
3、去個性化狀態容易引發僥倖心理
去個性化狀態存在很強的“匿名性”。個體感覺自己只是整體的一部分,以為“法不責眾”,此時的個體就容易產生僥倖心理。網路情境由於其特殊的匿名性、缺乏監督和道德自律,也常常出現去個性化現象,其消極影響主要有三種:自我控制水平下降、羞辱感淡化、違規行為增加。
4、去個性化的積極影響
《中國大百科全書·心理學卷》指出,“去個性化現象”更多的是與反規範的消極行為聯繫在一起。儘管在像包括愛與創造等種類較少的行為中也可能出現此種現象。 對於現實情境下的去個性化的積極影響幾乎沒有學者研究,因此以下就網路情境下的積極影響進行討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