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目革囊星蟲(學名:Phascolosoma scolops Selenka,De Man et Bulow),分布於廣泛分布在印度一西太平洋海域和紅海。福建、廣東、海南島、台灣;日本,朝鮮半島,菲律賓群島,印度尼西亞,加羅林群島,洛亞爾提群島,富納富提島,塔斯馬尼亞,紐西蘭,夏威夷群島,蘇伊士灣,坦尚尼亞,馬爾地夫群島,拉克代夫群島,南非納塔爾港,大西洋加勒比海,德國,英國,法國亦有分布。
異名信息:
Phascolosoma dunwichi,Edmonds,1956
Phascolosoma scolops,Chen,1963
Phymosoma scolops ,Selenka,De Man et Bulow,1883
Phymosoma scolops,Shipley,1898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厥目革囊星蟲
- 拉丁學名:Phascolosoma scolops Selenka,De Man et Bulow,1883
- 界:動物界
- 門:星蟲動物門
- 綱:革囊星蟲綱
- 目:革囊星蟲目
- 科:革囊星蟲科
- 屬:革囊星蟲屬
- 亞屬:革囊亞屬
- 原始屬名:Phymosoma
- 模式標本產地:菲律賓群島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分布範圍,分類討論,
形態特徵
體長25—45毫米,體色棕黃,半透明,可見縱肌束。體表面分布有稠密的錐形乳突,棕褐色,越趨向吻基部和體末端逐漸增密、加大而色深。每突直徑0.13—0.16毫米,近中央腺孔處的角質板最大,趨向邊緣則逐漸變小。吻部約為體長的1/3,其背面有棕色或棕紅色橫斑,遠端有吻鉤13—18環,環間分散著小形鉤間乳突,每鉤黃色,高0.05毫米,主齒輕度後彎,副齒不顯。透明中溝和三角區皆清晰,中溝遠端尖細,深入主齒,中部增寬,底部稍細。角質橫桿較粗短,緊貼溝底,其後有小疣突數個。觸手12—14個,在口的背側圍繞項器呈馬蹄形排列。
縱肌層分離為16—20束,體後部稍有分支,環肌連續。收吻肌2對:腹對粗長,始自體中下部3—6或2—5縱肌束;背對細短,始自腹對的稍前方4—6或3一6縱肌束。紡錘肌始自肛門前方,兩端均固著體壁。固腸肌1條,發自神經索左側,另一端分為2個根,分別固著於第1和最後1個腸螺旋。腸螺旋20—25轉,普利氏管簡單無細管。直腸盲囊小,圓形,著生在最後1個腸螺旋上,位於固腸肌附著點的後方。2個腎管棕黃色,約為體長的1/2,後1/3游離,腎孔開在2—3縱肌束間,與肛門同一高度。腦神經節有2個明顯的眼點。
棲息環境
多生長於熱帶和亞熱帶海域,屬世界性分布。潮間帶至水深5220米,通常穴居於珊瑚礁石之中,或棲息在礁石縫隙,牡蠣縫隙和底部,或與群體海綿共棲。
分布範圍
廣泛分布在印度一西太平洋海域和紅海。福建、廣東、海南島、台灣;日本,朝鮮半島,菲律賓群島,印度尼西亞,加羅林群島,洛亞爾提群島,富納富提島,塔斯馬尼亞,紐西蘭,夏威夷群島,蘇伊士灣,坦尚尼亞,馬爾地夫群島,拉克代夫群島,南非納塔爾港,大西洋加勒比海,德國,英國,法國亦有分布。
日本,朝鮮半島,菲律賓群島,印度尼西亞,加羅林群島,洛亞爾提群島,富納富提島,塔斯馬尼亞,紐西蘭,夏威夷群島,蘇伊士灣,坦尚尼亞,馬爾地夫群島,拉克代夫群島,南非納塔爾港,大西洋加勒比海,德國,英國,法國亦有分布。
福建、廣東、海南島、台灣。
分類討論
1939年Sato報導中國台灣標本,鉤環15—20環,每鉤高與寬為0.04—0.07毫米,深棕色,觸手約20個,腸螺旋15轉,無直腸盲囊。對於采自廣東、海南島的標本,均發現有直腸盲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