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牧夫

原野牧夫

原野牧夫主要從事詩歌創作及漢詩文化研究,兼寫小說。代表作:《兩隻蜉蝣和一個童話》《愛情和麥子一起成熟》《七月流火》《重慶寶貝》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原野牧夫
  • 出生日期:1965年
  • 職業:詩人,作家
  • 原名:張雁
  • :祖豪
  • :明清居士,湖南郴州
簡介,詩人履歷,詩歌檔案,重要貢獻,重要著作,愛情和麥子一起成熟,長詩《重慶寶貝》,長篇小說《紅狐傳》,名篇賞析,獲獎作品,大愛精神,

簡介

【原野牧夫】。當代著名詩人,作家。唐代名相及嶺南詩祖張九齡公第47世孫,1965年8月出生於永興縣七甲鄉西廊村。21世紀漢詩文化復興·新漢詩運動倡導者、策劃及發起人。第三條道路詩歌派重要代表詩人。海南省作家協會會員,省青年詩人協會副主席。
自詡“一個原野上的自由牧放者”,也被人稱為“荒原上的詩歌王子”。從小熱愛詩歌,年少經歷坎坷,浪跡中國大江南北,行吟天下。著有兩千多首詩,坊間被稱為“中國民間詩人第一人”。網路臨屏詩作《愛情和麥子一起成熟》作為名家名作被選入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大學教材《文學欣賞》及大學語文教程、國學研究等,連同《七月流火》被選入中學語文教輔書《中學生作文指導》及語文教師工具書等。獲獎作品有:《五月,我的悲傷長出幾棵青苗》《老屋》《重慶寶貝》。創立新漢詩學,著《新漢詩理論與漫談》。此外,著有長篇小說《紅狐傳》等。
他奉行“用經商掙的錢來養活貧寒的詩歌,同時也用詩歌來拯救自己孤獨的靈魂”的信念。他的座右銘是:“從誕生的那一刻起,我就成為這個世界的獨一無二。而我生命的全部意義,是要讓世界傾聽到漢語言時代最真切的聲音。”

詩人履歷

1965年8月出生於湘南山村西廊,從小喜歡音樂、文學、畫畫、書法等,尤愛詩歌。在永興縣第五中學讀書就開始偷偷投稿並發表作品,有散文習作《土地在春風細雨下泛綠》曾獲團中央、中學生雜誌社聯合主辦的“為中華之崛起”全國徵文比賽三等獎。後來,因為家境貧困斷斷續續完成學業,經歷十分坎坷。
1992年3月8日來到海南,身無半文,舉目無親,先後從事過業務員、部門經理、自由撰稿、報社記者、電視編導、刊物常務副總編、創意策劃人、公司總經理\董事長等,一直堅持業餘詩歌文學寫作、從事漢詩文化研究至今。定居海口。
原野牧夫家鄉西廊村原野牧夫家鄉西廊村
2003年底接觸網路,開始網路詩歌寫作。主要作品有:《致無詩歌時代的倡導者》《那是一條河流》等。
2004年創作了大量詩歌,大部分作品是在中國情詩網、詩歌報、火鳥、華夏文藝等論壇發表。在此期間創辦《紅狐詩坊》詩歌交流頻道,贏得廣大詩歌朋友青睞和喜歡。比較有影響的作品有:長詩《古樓蘭的愛情秘箋——給LY的99封書簡》《兩隻蜉蝣和一個童話》等。組詩《風再起時》《四月江南》《西廊記憶》等。
2005年先後擔任中國情詩網、詩歌報、華夏文藝、千成詩歌論壇等版主,在華夏文藝時間比較長。大部分詩歌作品是臨屏完成,6月25日參加華夏文藝第十六屆臨屏詩歌大賽獲得銀獎,寫了四首詩,其中《七月流火》《愛情和麥子一起成熟》,後來分別入選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大學公共基礎教材《文學欣賞》及中學語文教輔書、國學研究等。
2006年創辦潮流詩歌論壇,年底創辦大型世界華語詩刊《潮流·島》(後因多種原因而停刊),在創刊號發表《潮流:新漢詩運動的定位和思考》,成為他創立新漢詩學說及其理論的奠基文章之一,由此倡導發起21世紀漢詩文化復興——新漢詩運動。詩作《愛情和麥子一起成熟》入選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文學欣賞》、《七月流火》被選入國學研究等,《那根叫心骨做的簫是誰在吹》《一個春天的早上》,入選譙達摩主編《第三條道路》(第三卷,九州出版社出版,97-98頁)。比較有影響的作品還有:《零點寫作:一個孤旅詩人的獨白》等。
原野牧夫
2007年,在生病期間,完成了長達九千多行、近10萬字的詩集《重慶寶貝》,在各大網路詩歌論壇發表後引起極大反響。有《一片羽毛的吶喊》等十八首詩歌入選譙達摩、亦言、朱赤主編《穿旅遊鞋的舞神們:第三條道路代表詩人作品集》(九州出版社出版,546-560頁),同時被推為“第三條道路”詩歌流派代表詩人,譙達摩在《第三條道路:後現代女性主義詩學的漢語之舞》一文中,稱他是 “第三條道路”詩派同時具有後現代符號主義和後現代先鋒主義的詩人。另外,詩作《請別把那些日子翻找出來》入選《2007年中國最佳網路詩歌》。
2008年第2期澳門《華文百花》曾經從原野牧夫長詩《半個太陽和半個月亮》系列選編出10首愛情詩,以及相關詩歌評論文章,做了特別推介。另有詩作《從一條漂木聯想到楚王》《夜祭烏江》入選《中國當代漢詩年鑑》(由貴州省文聯主辦,詩人張景主編,南鷗任執行副主編,詩人海嘯與詩評家譚五昌擔任常務副主編);詩作《回家》《空房子》《流動的水聲》被選入海南建省二十周年文學作品選集·詩歌卷《雲起天涯》(海南省作家協會編、南海出版公司出版));另有《原野牧夫的詩》入選《詩屋2008年度詩選》、《面向太陽的辯詞》入選《2008年中國最佳網路詩歌》等。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爆發後,一場裡氏8.0級5.12汶川特大地震,瞬息間給這個正在雄起的東方國家和民族帶來了巨大災難,無情地摧毀了千千萬萬同胞的家園,殘酷地奪去了無數的生命。他馬上在潮流詩歌論壇發起徵集愛心詩歌活動,在短短不到半個月時間內,策劃並主編汶川大地震詩選《五月的祈禱》,在贊助商食言後抵押房產出版使得詩選出版。這是迄今為止中國汶川大地震發生以來最具權威的詩歌精選本,也是一部凝聚了中國詩人愛心和情感的詩選。
2009年曾策劃並主編潮流·新漢詩代表詩人作品精選《大國文化的崛起》和新漢詩庫叢書。參與策劃海南省委宣傳部主導、海南省作家協會實施的“詩歌島”計畫。詩歌《五月,我的悲傷長出幾棵青苗》《老屋》《重慶寶貝》榮獲2009年海南詩歌大獎賽一等獎。
2009年底突然宣布引退於詩歌界之外,潛心公司創業及業餘小說創作。《七月流火》《愛情和麥子一起成熟》被選入中學語文網及中學語文輔導教材《中學生作文指導》,有詩作《老屋》入選《詩屋2009年年度詩選》。
2010年2月詩歌創作停筆,已完成《青梅竹馬》181首,即《一個春天的咒語》。有詩作《兩隻蜉蝣和一個童話》(節選)入選《詩屋2010年度詩選》。
詩歌頒獎典禮詩歌頒獎典禮
2011年年底,最終完成百萬字長篇小說《紅狐傳》。 有詩作《面向太陽的辯詞》入選《民間詩人一百家》(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游承林黃少群主編)。
2012年重新開始詩歌創作,完成長詩《陽光下的紫金城》,最終完成百萬字長篇小說《紅狐傳》。現授權新浪讀書獨家連載,並將正式出版;同時連載的還有詩集《愛情和麥子一起成熟》、《重慶寶貝》等。
已有快30多年的詩齡,但一直都自認為還是那個赤足踩在詩箋上的長不大的孩子。5歲開始接受古體詩歌教育啟蒙;10歲因讀到一本普希金而愛上現代詩歌,試著開始練筆,並寫了第一首小詩。在許多人都為詩歌而瘋狂的年代,曾經非常迷戀艾略特、波特萊爾,甚至為寫荒原詩,19歲那年獨自行走大西北,足跡抵達沙漠小城格爾木……上島數年後棄筆經商,與詩分離多年,痛感肢體麻木與失去靈魂一般。後因觸網而重新業餘寫作,開始了鍵盤上的文字舞蹈。

詩歌檔案

著有兩千多首詩、小說、詩歌理論若干。主要作品有:長詩《古樓蘭的愛情秘箋》《兩隻蜉蝣和一個童話》,《半個太陽和半個月亮》系列《重慶寶貝》《青梅竹馬》《美人魚》三部曲,詩集《絕響》《零點寫作》《愛情和麥子一起成熟》《原野牧夫詩選》等,詩歌理論專著《新漢詩理論與漫談》,長篇小說《紅狐傳》等。
《文學欣賞》《文學欣賞》
其中臨屏詩作《愛情和麥子一起成熟》被選入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大學教材《文學欣賞》。詩歌作為典範例文入選這本中國最高學府出版社編選的權威大學教材的,包括:詩經作品、屈原曹操王勃王之渙張若虛李白杜甫、芩參、李煜蘇軾李清照辛棄疾毛澤東聞一多戴望舒徐志摩舒婷、原野牧夫,以及外國翻譯詩歌拜倫的作品,可謂大都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此詩是惟一作為“網路詩歌”來入選的。著名台灣詩歌泰斗洛夫先生讚嘆稱之為“現代田園詩歌的經典之作”和“現代詩經”。
此外,與《七月流火》同被選入國學參考、語文教輔書《中學生作文指導》、全國語文教師工具書《新詩全鑑賞》等。其他作品入選《中國當代漢詩年鑑》《中國最佳網路詩歌》《第三條道路》(第三卷)《穿旅遊鞋的舞神們——第三條道路代表詩人作品選》、海南建省辦特區二十周年文學作品集·詩歌卷《雲起天涯》等多種詩歌選本。獲獎作品有:《五月,我的悲傷長出幾棵青苗》《老屋》《重慶寶貝》。
原野牧夫和洛夫先生在一起原野牧夫和洛夫先生在一起
比較擅長創作長詩,最為突出也頗受爭議的是他的“半個太陽和半個月亮”愛情三部曲,一部是以長江文化和巴渝文化為背景的《重慶寶貝》,一部是以湖湘文化和鄉土文化為背景的《青梅竹馬》,一部是以海島文化和移民文化為背景的《美人魚》。三部詩歌均為333首,總共為999首,每首單獨成篇,連讀起來又分別是一部長詩。其中《重慶寶貝》是2007年4月因生病在床上躺下三個多月構思並完成的。他一邊忍受著病痛的煎熬和日夜咳嗽不止,一邊堅持在鍵盤上寫作,最終完成了一部長達九千多行、10萬餘字的詩集《重慶寶貝》,在各大網路詩歌論壇發表後引起反響。現該書在新浪讀書獨家連載,並將計畫單獨出版。

重要貢獻

他一直研究漢詩文化,寫下並發表《潮流:新漢詩運動的定位和思考》,從歐洲文藝復興和中國當今所處的偉大變革時期,從中國幾千年的詩歌文化和新詩的啟蒙發展及商業大潮後邊緣化,從令人驕傲的唐詩宋詞築起的兩座頂峰和實現本民族的詩歌變革創新後超越,首倡提出“通過提倡新漢詩寫作在全球產生的影響力來帶動中國文化的崛起,最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一構想,在詩歌界引起極大的關注,也為21世紀漢詩文化復興——新漢詩的崛起拉開序幕。
他給溫總理的信里寫道:“這些年來詩歌在經濟商業大潮中雖然慢慢淪落走向邊緣化卻並沒有完全被人們遺忘和丟棄,詩歌也永遠都不會被遺忘和丟棄。”因為“對於一個有著數千年詩歌文化歷史的國家,丟棄了詩歌就等於丟掉了文化根本,丟掉了一個民族的尊嚴和信仰。對於一個熱愛詩歌的國家和民族來說,丟棄詩歌應該可以說會讓子孫都感到是一種莫大的悲哀。” 而且“這又是提倡和諧的時代,和諧的根本就是心靈的和諧,而自古以來詩歌是讓心靈得到滌盪、平靜、慰撫的和諧文化藝術,可以說,詩歌就是和諧世界真正的核心文化。”
詩人原野牧夫詩人原野牧夫
不久又寫下《新漢詩的真正覺醒——駁季羨林先生新詩“失敗論”》《試談新漢詩的血統及其他》《新漢詩:大國文化的崛起》《漫談新漢詩語言藝術規範的探索和實踐》等系列理論文章,由此而創立新漢詩學的基本架構,後來整理成專著《新漢詩理論與漫談》一書(待出版)。這部理論的誕生,應該說具有開創性的里程碑意義,她從“大國文化的崛起”這一高度,大膽提出“新漢詩”的詩學概念,確立新漢詩三大基本審美特徵:含蓄美、張力美和意境美,明確提出中國詩歌必須走中國自己的創新發展道路,中國新詩的現代化必須回歸漢語詩歌傳統,在繼承中國古典詩歌含蓄美和意境美的兩大詩歌美學原則的前提下,廣泛吸納西方國家和世界各地民族詩歌語言技巧,而後加以全新的獨立而頗有個性的漢詩創作,由此,實現漢詩文化在世界範圍的影響力。這不但是一種理論概念上的創新,更是一種漢文化的歷史突破。
2006年創辦潮流詩歌論壇及大型世界華語詩歌生活刊物《潮流·島》,提出“詩歌就是生活,文化就是時尚”的理念口號,主張平等、自由、獨立、包容、尊重,提倡新漢詩個性寫作和多元化,反對非詩主義、下半身主義、個人主義和形式主義等;提倡真誠對話、切磋、溝通和交流,反對互相吹捧、敷衍、攻擊、謾罵等;提倡關注時代和現實生活,注重生命體驗與根文化,反對無病呻吟、裝腔作勢和全盤西化移植。一個有良知的中國詩人應該關注人類本身生存和生命,關注時代變革所帶來的人的命運和未來,關注這個世界和自己最真實的情感,而且責無旁貸的是,必須通過自己母語的獨立創作,引領一個漢語言詩歌世界的偉大時代的到來,從而讓中國的詩歌文化發揚光大。
《大國文化的崛起》封面設計《大國文化的崛起》封面設計
2006年11月,原野牧夫策劃並發起新漢詩運動, 這一運動和新漢詩理念很快得到廣大詩人紛紛回響,旗下論壇的詩駐站人現達四千五百多人。而且,大批詩歌愛好者從潮流詩歌論壇走向詩界,先後在《人民文學》《詩刊》《大家》《星星詩刊》《綠風》《詩選刊》《詩歌月刊》《花城》等各大官方刊物發表,不少優秀作品入選各種詩歌年度選本,也有不少詩人出版有個人詩集,並且加入各地作家協會,部分駐壇詩人獲得過全國及省級詩歌大獎,活躍於當今詩壇。
到2009年為止,通過新漢詩運動的核心平台——潮流詩歌論壇,先後連續舉辦了十五屆潮流·新漢詩臨屏詩歌大賽及各種詩會活動。同時,成功地舉行了十二屆潮流·新漢詩代表詩人線上研討會,共推出二十多位新漢詩代表詩人,每次研討會參與人數眾多,詩人們暢所欲言,通過多角度交流和切磋,讓大家對新漢詩有了更深的了解,通過共同探討達成共識,從而引領21世紀漢詩文化復興事業。無疑,這場產生於網路詩歌論壇的詩歌文化運動具有深遠意義和影響。
他全力提倡新漢詩寫作,策劃並主編潮流·新漢詩代表詩人作品精選《大國文化的崛起》和“新漢詩庫”叢書,開創中國漢詩文化的新時代;首次提出成立世界新漢詩聯盟和世界新漢詩文化發展基金會,設立“新潮流詩歌獎”,獎勵和扶持對世界新漢詩運動作出傑出貢獻的人;舉辦世界漢詩文化節和新漢詩國際高峰論壇,擴大漢詩及其文化在世界範圍的影響力。最終,他主張通過詩人的創新帶動整箇中國文化的創新和思想的解放,實現中華民族文化的偉大復興。

重要著作

原野牧夫長期從事業餘詩歌創作及漢詩文化研究,兼寫小說、評論。主要著作有:

愛情和麥子一起成熟

這是當代著名民間詩人、新漢詩運動的倡導者原野牧夫,以其入選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大學教材的代表作《愛情和麥子一起成熟》為書名所選的一部重要詩歌自選集。
詩人繼承了中國傳統詩詞意境美與含蓄美的傳統特色,藉助大量明朗、清新的原生意象融入自己的情感展開抒情。從結構章法到手法,從節奏和內在旋律,從頗具張力的個性語言到傳統的詩歌審美,都充分體現了詩人主張新漢詩寫作的創新精神,既是對當下詩壇民族特色游離狀態的一次反拔,又是漢語詩歌與西方現代詩歌技巧的完美結合,浪漫主義情懷的營造與藝術手法上的延伸。
整部詩選反映了他追求傳統土著風格並適度兼容其他異域風格的藝術理念。作品包蘊了道、釋、儒家思想所影響的文藝美學理念。另外,作者還在形式因素上做了民族化的傳承與變革,所選作品全部三行一節,一節一場景,且以意入象、以象入景,情景結合,意境優美而獨特,接近於《詩經》與古律詩中格式化的寫法,但也絕不株守定式,既突破了中國古代民謠復沓式詩歌的單一,也突破了古韻的瓶頸之限,詩的結構趨向自然的完整。應合了中國傳統文學發展的時代需求,是對現代詩歌民族歸位的一次成功實踐。
詩選中大部分作品都是詩人參加論壇臨屏詩歌大賽完成的。他的代表作《愛情和麥子一起成熟》是一首典型的網路詩歌,卻作為名家名作被選入大學公共基礎教材《文學欣賞》及“大學語文”教程、國學研究等。這是一首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結合的詩歌,詩中境界明媚,遐思飛揚,筆法獨特,虛實結合,給人以極大的欣賞空間。這首經典詩作的一些藝術指向上的意義遠非一般文本所能替代,著名詩歌泰斗洛夫先生讀罷此詩,稱它是一首現代“詩經”,現代田園詩歌的經典之作。對於網路詩壇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訊息。

長詩《重慶寶貝》

《重慶寶貝》是一部關於長江和嘉陵江的情詩,也是一部令人打開後不得不讀的長江流域文化的史詩。詩人以厚重的長江文化和巴渝文化為背景,以獨特的心靈感受,恢宏壯闊的氣勢,淋漓酣暢的敘述風格,儒雅高貴的詩歌氣質,向我們描述了一個關於重慶關於長江,關於詩歌關於現實,關於愛情關於夢想的童話愛情故事。全詩分為:邂逅重慶、走進重慶、愛在重慶、煙火重慶、煙花重慶、重慶傳說、陽光重慶、雨過重慶、月照重慶、走出重慶等十篇,總共九千多行,近10萬字。
《重慶寶貝》雖然是一部以長江為題材的愛情詩,但詩人並沒有脫離現實,單純抒寫情愛世界。而是極力讓主人公融入現實,在現實生活中經歷他們的情感。詩中大量介入重慶一些地名和風景名勝,如朝天門、南濱路、嘉陵江、磁器口、江津四面山、大足石刻、合川釣魚城、烏江、神女峰。將童話故事融入現實環境中,更加真實可感,也拉進了詩人與讀者的距離,讀來令人倍感親切。同時對當前某些社會現實進行折射與呈現,讓我們看到繁華的大都市背後,隱藏著大農村貧窮落後的真實現狀。使整部詩集具有現實性和人文性,增加了詩集的厚重度和質地感,使詩集更具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
全詩內在結構嚴謹,每首獨立成詩,手法各異。融東方古典浪漫主義、西方超現實主義、現代主義、現實主義為一體,又融入個人獨特的風格,堪稱21世紀新漢詩運動代表性作品。這是一部融古典與現代、浪漫與現實、夢幻與真實為一體的難得之佳作。

長篇小說《紅狐傳》

紅狐傳》是詩人原野牧夫以他的家鄉和小時侯聽說的家族傳說為題材,有著古老而美麗傳說的家鄉為背景,用八年時間構思而精心創作的百萬字長篇小說“家族·女人·命運”系列之一。
小說講述的就是中國偏遠山村最後一個大家族,一個男人和幾個女人的情感恩怨,幾個出身地位低下的女人掙掙扎扎的故事。都說自古紅顏多薄命,單為天下狐媚子樹碑立傳。因為這是個男權主義的國家,崇向一種以龍為圖騰文化的民族,是絕不會讓女人成為這個現實世界的主宰的,但女人完全可以成為男人愛情世界的主宰。一個男人,七房女人,楊家老爺心中愛的是自己的初戀,想娶的是二少爺的奶娘,喜歡糾纏的卻是老太太身邊一個丫鬟。偏是老太太把她許配給了管家的兒子。在這個病態社會,這個千年家族,這個慾壑難填的世界,幸虧戰亂年代還有那絕塵中火狐仙子生命之愛……
新浪版《紅狐傳》封面新浪版《紅狐傳》封面
同時,《紅狐傳》又是一部寫母愛、獻給天下母親的小說。如題記所說“所有母親和母親一樣因真誠善良而美麗的女人。這個世界上有一個聲音是永恆的,那就是母親的聲音。母親的聲音永遠都不會陌生,不會重疊在別人的世界裡。”重點是寫民國時期古老衡州一位富家女孩,因父親生意失敗,很小就被父親送往一個遠房親戚家躲債避難。在寄人籬下的日子裡,她遇上一個好心人,陰差陽錯發生的愛情,讓她為他生下一對雙胞胎兒子,無奈卻被送到兩個大戶人家,從而成為別人家的少爺。事隔三十幾年後,一個兒子在父親臨終時才知道,當年外祖母家楊家府上那丫鬟那才是自己的母親。由此踏上千里迢迢的尋親之路。作者通過這個母親的命運寫出一個中國普通家族的歷史性悲劇命運。
小說有著《紅樓夢》似的結構和韻味,詩歌一樣的語言,山村土語和白描手法結合為敘事風格,故事時間跨度很大,人物眾多達一百人左右,成功地塑造了白湘蓮、羊紫兒、梅玉嬌、楊風霞、溫碧玉、柳蘇、喜鵲等,以及楊家老太太、老爺、老管家、長工老柳頭,楊家三姊妹等主要人物形象,個性鮮明,躍然紙上。這部小說應該說是作者詩歌停筆三年潛心小說創作的成功嘗試。

名篇賞析

這是一個全新的歷史時期,也是中國詩歌文化經歷多年蕭條冷落期的大轉折點——上個世紀末,世界文化在全球範圍內發生了一場大革命,那就是網路文化的誕生——其結果是網路詩歌文學的興盛。以原野牧夫為重要代表的一批新漢詩詩人開始反思詩歌文化的走向,並在詩歌創作上默默進行探索,一方面承襲這個古老的詩歌國度的漢文化衣缽,一方面又在廣泛獵取來自西方和其他國家地區民族文化土壤上生長出的現代詩歌技巧,並逐漸在新時期以網路文學為主要特徵的領域裡形成自己獨有的西方式文體、東方本土化詩歌語言藝術,多元化創作——新漢詩。以下提供兩篇詩歌代表作及賞析文章,供大家閱讀。
◎原野牧夫
河灘上沒有風。麥田裡的收穫季節
隨著石頭的呢喃早早來臨。而你
是那隻透視空氣的青鳥,站在石頭邊的麥垛上
那么多鐮刀的聲音。水車在忙碌。趕在雨季之前
汗水還是從臉龐上流淌。低落的鹽
扎進泥地里,讓一陣子風吹的到處亂跑
我怎能說出那句話。讓雨點羞紅著五月的荷花
懸浮於睡眠的水面,那是田田荷葉
掩蓋在麥穗里的心思。水看出這是沒有成熟的愛情
來年還是這樣一塊麥田,還是這樣的鐮刀
發出收割的聲音。而你讓我過早
就將一個童話安插在河岸,讓石頭默默無語
我想我會是什麼。我是你前世丟失的麥粒兒
從上帝的掌心上滑落,讓風吹到
這條小河邊,停止了流浪。而我卻不是麥田的寵幸
還有一些心思,藏在睡眠的荷葉與水底下
我不想讓自己沉落。卵石和游魚。鳥翅
在運送許多馬路上逐跑的訊息。雨季終於來臨
那就這樣吧,讓愛情和麥子一起成熟
那已經是來年的事情,卻讓人們等到一個收割的願望
我看見了每天守望在河邊的姑娘,她收攏著一個童話
【賞析】
讀原野牧夫的詩感覺是:清馨,抒情。這的確是值得借鑑和學習。《愛情和麥子一起成熟》,詩恰好就具有這兩種特徵。雖然它的形式是命題詩歌,但是對擅長抒情的牧夫來說,他輕車熟路,寫起來洋洋灑灑如行雲流水。
這個題目應該是牧夫熟悉抒情的題目。他詩歌的底蘊和對詩歌的新鮮感受,帶給讀者直抒胸臆的愉悅和感受。詩人獨有的情懷可以在他的詩里來感受:“河灘上沒有風。麥田裡的收穫季節/隨著石頭的呢喃早早來臨。而你/是那隻透視空氣的青鳥,站在石頭邊的麥垛上//”,無意於細緻的描摹,只是一些心境的捕捉,寄託著詩人對愛的諸般思索和慨嘆。
直接抒情,“我怎能說出那句話。讓雨點羞紅著五月的荷花/懸浮於睡眠的水面,那是田田荷葉/掩蓋在麥穗里的心思。水看出這是沒有成熟的愛情//”,還沒成熟的愛深埋在心底,輕易不肯表白,這是全詩的主旨所在,構成他詩慣有的風格情調,構成靈活而生動的整體。語言寧靜依情感和思維的波動自然而然變動著。“來年還是這樣一塊麥田,還是這樣的鐮刀/發出收割的聲音。而你讓我過早/就將一個童話安插在河岸,讓石頭默默無語//”。這裡有許多意象,都是為愛情提供註解的,愛情已經接近成熟,但還需要時間的濡染。“我想我會是什麼。我是你前世丟失的麥粒兒/從上帝的掌心上滑落,讓風吹到/這條小河邊,停止了流浪。而我卻不是麥田的寵幸//”對自己的愛沒有信心,或者說對自己所深愛的人給予了希望,希望自己成為“麥田的寵幸。”其實只要付出真情就會有豐厚的收穫。
詩的結尾:“那就這樣吧,讓愛情和麥子一起成熟/那已經是來年的事情,卻讓人們等到一個收割的願望/我看見了每天守望在河邊的姑娘,她收攏著一個童話//”。詩的結尾試圖讓讀者真的看到了麥子成熟和希望,但不是今天而是來年的事情了,詩人在等待,在等待真的愛情的成熟,等待一個收割的渴望,等待她心怡可愛的姑娘,這應該不是童話,即使是童話,那也是美麗的童話,因為有河邊姑娘的日夜守望。愛情一定會和美麗的願望一起成熟。希望看到一派豐收的場面。相信只要付出勞動和心血,那收穫的就不僅僅是愛情還有成熟的讓讀者為之心動的詩歌。牧夫的詩里,融進了對愛的渴望和深情的嚮往,有執著的等待,有美好的祝願,有深情的表白。詩寫得激情而洋溢、多情而溫婉,顯得瀟灑從容、詩意連貫、深情款款,給讀者以詩意的回味和情感的共鳴。(文/覓雪嫦晴)
(選自:清華大學出版社《文學欣賞》,新世紀高職高專實用教材,公共基礎系列,93-96頁。張子泉、黃維主編,2006年8月第1版,12月第2次印刷。)
【七月流火】
◎原野牧夫
看見一條河流。風景和水車。我只是一個七月出生的
上帝的孩子,或許也只是一隻逃生的火鳥
太陽的翅膀上曳動的羽毛,或許只是一小片兒
從看不見盡頭的河灣里飄浮上岸。我的愛情使命
和生命一樣簡單。不再是飛翔。天空中輪迴
已經沒有劃落過翅膀的河流
我的家也不知道究竟安置在哪裡。叫不出來名字
我赤足站在沙灘上。不遠處的垂柳
懨懨地掛滿了夕陽和人們所有的日子,水早就流淌無聲
知了。知了。也就在這樣叫喊,在叫不出名字的河流中
月光下站直雙腿。我便淪為你唯一的風情鳥
焚燒自己最後的羽毛。引那堆篝火無意間受騙上當
七月。流火。河面上的白色雲朵
也終於被無端點燃,羽毛嗶剝作響的聲音
一直在睡眠的水底下飄搖。我看不見浮藻和水蚤
一隻火鳥。一片羽毛。而我的柔弱生命
永遠都不做替身。誰的召喚和輕撫
在一道傷口上邊懸浮。讓鹽穿越水面月光翅膀
我不再哭泣。上帝滿手都是血跡
在一個焚燒羽毛的夜晚我
扯動母親二十七歲的髮絲降生。看見一條河流
【賞析】
反覆閱讀原野牧夫的這首《七月流火》,驚嘆於他詩的激情,心智的成熟。在詩中,感情的真摯。詩意的流暢,真是令人感嘆和佩服。
在他詩的抒唱里,語言的常新性往往見諸於如音樂在自然流動中,“看見一條河流。風景和水車。我只是一個七月出生的/上帝的孩子,或許也只是一隻逃生的火鳥/太陽的翅膀上曳動的羽毛,或許只是一小片兒”,節奏是舒緩的,但是用“一隻逃生的火鳥”來象徵自己的愛情,卻是形象而又生動的。“從看不見盡頭的河灣里飄浮上岸。我的愛情使命/和生命一樣簡單。不再是飛翔。天空中輪迴/已經沒有劃落過翅膀的河流”。感覺愛情明顯的受阻,愛情的使命,不在飛翔,那隻愛情鳥的翅膀是被雨水淋濕了,還是在暴風雨折斷了,這裡詩人沒有說,但能明顯的感覺到詩人的隱寓在裡面。這是一種技巧,就在牧夫的指尖上,他把這種技巧濃縮到他的詩情里去,甚至可以說變成感情了。
“知了。知了。也就在這樣叫喊,在叫不出名字的河流中/月光下站直雙腿。我便淪為你惟一的風情鳥/焚燒自己最後的羽毛。引那堆篝火無意間受騙上當//”,我不知道別人看了這些詩句有何感想,但我當讀到它時,靈魂深處受到極大的震撼,儘管我對牧夫的詩可謂很熟悉。
這首詩語言熾熱,觸物生情,詩人直抒胸臆地抒發自己的情懷,對愛給予了無限的關注和深情,“一隻火鳥。一片羽毛。而我的柔弱生命/永遠都不做替身。誰的召喚和輕撫/在一道傷口上邊懸浮。讓鹽穿越水面月光翅膀//”寓情於形,融形入情,一再升華詩意,“永遠都不做替身”,這表明了詩人對愛的專一和執著的追求。不作愛情的替身,追求完美,追求生死相守,不離不棄的愛,這樣美好的願望融進了詩里,為美好的愛唱一首讚歌。
“真正的詩往往是心底的詩,往往是心底的歌。”詩結尾愛在升華,是詩人的希望所在,看見那條河流,那是一條愛的河流,那隻愛情鳥在一個夜晚焚燒了自己的羽毛之後又重新誕生,詩讓我輕易想起了郭沫若的“鳳凰涅磐”,那隻為愛焚燒自己後又重獲新生的鳳凰就如詩中的愛情鳥一樣。“我不再哭泣。上帝滿手都是血跡/在一個焚燒羽毛的夜晚我/扯動母親二十七歲的髮絲降生。看見一條河流//”,可謂緣境生情,情動於衷,讓人體會到詩人從心底迸發出的熱情和希望。整首詩的表達是流暢的,情感是炙熱的。(文/覓雪嫦晴)
(文獻出處:《中學生作文指導》國中版《中學生作文指導》國中版,《中學生作文指導》雜誌社編,2007年7月 出版。另見:中學語文網,現代詩:原野牧夫《七月流火》原文與賞析)
【零點寫作:一個孤旅詩人的獨白】
◎原野牧夫
1.
這是一個牆內世界。我的文字攀緣於牆上
像一隻黑螞蟻一樣,從那些
蝙蝠的羽毛上跌落下來。風無端吹進
飄落一地。順手從視窗朝外扔出去
那個帶字的火焰中紙團兒
沾滿了它濃黑的血跡。剛剛凝固下來
我看見它在濕漉漉的地下拚命掙扎
我想具體地說點什麼,從那些傷口
我試圖想打開這個世界
我固執地認為,它已經死亡
我甚至敢肯定它死在詩歌的心臟部位
我知道自己這個時候頭腦裡面
還是一團亂麻。剛剛從二樓摸了上來
喘著粗氣,但我覺得我的思想有些道理
我把一隻弄髒的手擱在它的毛孔上邊
我的指紋貼近它細膩的皮膚
我沒法逃避。我已經呼吸有些困難
已經感覺到天氣突然太寒冷。這個鬼天氣——
2.
你就幫我仔細打聽一下它的下落。它的去向
它最先的症狀是南方感冒,比較流行
感冒的這個季節,它的臉色
呈現出魚肚一樣的白。我認為它太飢餓
許多人都認為它悄悄離開了
這個世界。是不幸死亡;或者是
假死亡。像一條
剛剛死去的鯨,擱淺在海灘。至少
在剛剛死去的那一刻,心臟是跳動的
那么,詩歌離它死亡的時間
離我打開這扇門,窗。總共還不到十分鐘
——喔,這是多么可怕的夜晚啊
3.
還是讓我點一支煙吧。想想你
不會在這個時間向我提出戒菸的忠告。我看見
那兩個字走在朝著回家方向的路上
逃出了你以往的那些記憶。不過牆外
它已經不屬於詩歌。或者死亡
對它來說,已經不構成威脅
對你來說,也失去全部意義
只對我,還有一定利用的剩餘價值
很多人都在逃亡的路上看見過它
流浪。在那些燈紅酒綠的世界
街頭和巷尾。三個賣唱為生的男孩女孩
和一個瘋子無意間撞見了它,撞傷它半條腿
它跌跌撞撞,沒個人敢上前扶住它
它無法活到天亮,我想是。我分明看見
它只剩下一根會走的靈骨。它仿佛看見
這個夜晚,無端就吞沒了三個孩子的身影
都是無家可歸。而它卻是
在我扶著牆體走回來的路途上,一不小心就
打盹了。這小鬼頭啊
4.
喪魂;失魄。我真不願意看見它會蜷縮
在古城牆角。我看不清這個世界
它會藏身在哪一處。這個世界
太幽深、黑暗,尤其是夜晚。這個世界
已經沒有了它容身的角落。想必流浪
是它唯一的出路。最終無法逃脫的命運
是它的歸宿。我想了想終歸還
是它不該在我設計的路上走丟了。丟了整整一晚
是它讓我在牆角的某處,幸好還發現有一條
德國或法國獅子狗,遍身都長滿雪白的捲毛
沿途嗅著饅頭的香味,讓人想起海子的麥地飄香
想必它也是走丟了。丟失了狗
在這個世界不成罪過。何況它走丟的
那個時間,離我現在蟄伏寫作
究竟有多久,也就是說
有多長的時間,它和我的文字一起
流浪。會呆在一起。別問我——
我也說不清楚。可以說是我已經不小心弄掉了
一直都引以為憾,感到罪孽深重
一直陪伴在你身邊的那條小狗,那么可愛
一直到剛才為止。我看見那些紙團上
滲透鮮紅的血跡
5.
這整個夜晚,多么漫長。死寂的世界
我本是從那個被人盜竊打開的牆體逃出來
我的腦里始終處在一種興奮狀態
我在紙上面亂畫一通。試圖想
在那條純毛狗身上找到,哪怕一點點
蛛絲馬跡。我想它和我的文字
整個晚上都呆在一處。它們的生命
多么渺小。多么微不足道。沒有人會真正知道
它生前究竟來自哪一個國度。哪一個民族
它的主人給它取過什麼名字,讓他們感到特別驕傲
它或許就在美國紐約帝國大廈出生,或許就在繁華無比的
唐人街頭。它幾乎讓所有華人感到氣憤和丟臉,想揮揮拳揍它
它幸虧被一個留學生帶在了身邊,在回國的船上
天哪,它在一個漆黑的夜晚,竟然
來到了我身邊,伏在我的足前。據說它
連連撞傷了華爾街好多人。他們的膚色和頭髮
和我們有著明顯不同,和我們說著不一樣的語言
讓人想不通的是,它居然
還撞傷了華人。他們祖先發明的漢字
早在數百年前這些文字就以唐宗宋祖的姿態流傳到了
那些人的國家。而它今天
會有誰想到,現在它失蹤了
如同我弄丟的那兩個字,被人在街邊恃強打傷
剛剛已經死在我的詩歌夾縫牆角裡面
我的精神再度處在一種高度緊張狀態
讓我連同那張揉皺的雪白的紙
被扔出了窗外。我停止寫作
6.
零點十分。這個世界在牆外
還是那樣喧譁無比,讓我無法靜下心來
我的世界和它隔著一堵牆,兩堵牆
我甚至感受不到外面世界的精彩
我開始在一天天懷疑這堵牆的厚薄,和它真實的意義
它究竟代表什麼,或不代表什麼
壓根兒我就毫無興趣知道這些
我的指尖觸摸到鍵盤的時刻
我開始感受到心臟部位的跳動與不安
我努力想用熱啟動的方式來激活全部記憶的存儲
我在緊盯住一個漢字又一個漢字復活的過程
我只想把這些文字以生命狀態
喚醒過來,讓牆內黑暗極度鬱悶
像大鳥的翅膀一樣。盤旋在我的頭頂
7.
這個夜晚開始復甦。已經經過零點。大概時間
超過十分鐘左右。我胡亂地敲打
我的腳邊有那隻小愛犬跑動的聲音
那些文字跌落在它的舌尖上
接受它的甜吻,我想彎腰下去
伸手撫摩它雪白的捲曲毛髮
我看見了我回家的那兩個字和它的皮膚
我不想再問及它的過去和丟失的日子
我也無法確切地知道一些什麼
我想,這一夜
天氣太冷。我不會讓你的獅子狗
躺在屋檐下階台上
它就躺在我的皮膚下面,月亮
照著它那雙明亮的眼睛,就像高原湖泊
那隻船頭戰慄的魚鷹,不時地
想起一位孤獨的旅人
【賞析】
原野牧夫先生的新詩《零點寫作:一個孤旅詩人的獨白》象時鐘一樣不緊不慢的、恰到好處的、準時為詩人們敲響了警鐘,他提醒詩人們要關注新詩的發展,他用詩歌的語言為人們展現了詩歌的魅力所在,帶給我們一些清新的感覺。給了我們一個新穎的話題,帶給人們的思考是深遠的。
在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時代,是物慾橫流的時代,也是詩歌風起雲湧的時代。人們浮躁的心靈正在尋找一個寧靜的家園,想在這個家園中安置自己的靈魂。這個時候,多如牛毛的詩歌流派就冒了出來,一些人想出奇出新,這個不能否認,但如何讓新詩找到自己應有的位置,如何把握詩歌的內在風格和表現形式,這是我們應該探索的。
在我看來,原野牧夫先生正是這樣一位孜孜以求的現代詩人。他是少數能卓然獨立於任何群體和宣言之外的默默前行的詩人,是少數構建著“新漢詩運動的定位和思考”詩學理論體系,同時在詩歌寫作中踐行“新漢詩運動的定位和思考”詩學理念的詩人。我想強調的是,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在中國詩壇,有那么多缺乏個人詩學理念而只知道追趕潮汐的風頭詩人,有那么多標榜個人性寫作同時又大搞小圈子小幫派的兩面詩人。那么我閱讀原野牧夫的許多詩作時,發現他的詩學理論與詩歌寫作之間存在明顯的互動互補互證的關係。
原野牧夫和著名作家韓少功在一起原野牧夫和著名作家韓少功在一起
原野牧夫的《潮流:新漢詩運動的定位和思考》就象平靜的水面丟了一快石子。濺起漣漪的同時也給我們的詩歌變革敲起了警鐘,為我們詩歌鋪墊了許多基石。破繭成蝶,從此讓我們的詩歌飛躍起來也未必不可呢。
他在《潮流:新漢詩運動的定位和思考》里明確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作為一個詩人,我知道詩歌歷來就是這樣一種藝術,不但為了協調動作、消除疲勞,而且它最大的作用就是淨化心靈世界,撫慰受傷的心靈和內心的浮躁不安,更何況中國作為一個古老的詩國,詩歌歷來是可以喚起一個國家的覺醒和民族的崛起,詩歌是中華文化的本原和這個民族的文化的根本象徵。”在這裡我們看到了一個純真的弘揚新漢詩文化的先行者。不僅使我們看到了詩人執著地追求新漢詩樸實真誠的感覺。同時也看到了詩人在深入詩歌核心,將自然和人生、人性巧妙地結合起來。更看到了他對詩歌的熱愛和追求,以及他對生活的感悟和感慨。
原野牧夫和許多詩人一樣崇尚精神的高潔,尤其在現代漢詩的推廣上,他提倡“個性化”寫作,要寫出有生命力的好作品貢獻這個世界。儘管“這個世界。是不幸死亡;或者是/假死亡。像一條/剛剛死去的鯨,擱淺在海灘。至少/在剛剛死去的那一刻,心臟是跳動的/那么,詩歌離它死亡的時間/離我打開這扇門,窗。總共還不到十分鐘/——喔,這是多么可怕的夜晚啊。”隱含在這個世界和這個世界的詩歌死亡或者是假死亡,這個雙向轉換的具象與抽象,在相互對峙、預示著詩歌已經瀕臨死亡、有一種令人震撼的衝擊力。這首詩中的“死亡”、“假死亡”與“我打開這扇門”、“窗”等隱喻得以建立,是直接依賴於或生或死相互鉸合的邏輯歸謬:在“死亡之前”我要打開這扇門和窗,讓詩歌重新看到希望,探索出詩歌的新路途,在讓你看到思想的風景之時,讓你猛然省悟,它就是新漢詩的思想之路。追求很探索出一條新路,適合新漢詩發展的新路來,這個很重要。
原野牧夫和周文彰部長在一起原野牧夫和周文彰部長在一起
有許多所謂的前衛試驗者,給詩歌這方樂園栽進不少雜草,還不知道是綠地還是荒原,這些有待後人去鑑定。有果木的地方就一定會有雜草,也會有果木的高低粗細的不齊。在高低粗細不齊的果園裡,我們看見《零點寫作:一個孤旅詩人的獨白》,真正用心靈灌溉的果木長勢良好,讓人們倍感欣慰。
讀過原野牧夫的詩歌,靈魂會得到淨化。他是真正領悟繆斯的神韻,是對傳統文化的發揚光大。在推廣現代漢詩的寫作方面,他提倡:詩性化和多元化寫作。“這是一個牆內世界。我的文字攀緣於牆上/像一隻黑螞蟻一樣,從那些/蝙蝠的羽毛上跌落下來。風無端吹進/飄落一地。順手從視窗朝外扔出去/那個帶字的火焰中紙團兒。”牧夫的詩歌給我們留下許多思考的空間,他把感性和理性完美的結合起來,動靜結合,寫技嫻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丟失了狗/在這個世界不成罪過。何況它走丟的/那個時間,離我現在蟄伏寫作/究竟有多久,也就是說/有多長的時間,它和我的文字一起/流浪。會呆在一起。別問我——/我也說不清楚。可以說是我已經不小心弄掉了/一直都引以為憾,感到罪孽深重/一直陪伴在你身邊的那條小狗,那么可愛/一直到剛才為止。我看見那些紙團上/滲透鮮紅的血跡。”詩里所呈現的文字境界高遠,它裹卷著一股深入骨髓的漩渦,但它又不是渾濁的“急流”,而是在偶然的迷失中具象與堅定的必然的抽象之間錯置、游離,精確而敏銳的直觀,內斂而強勁的語勢,這裡的丟失的狗是直抵詩人心中的絕對真實的感受,詩歌和小狗都是作者最喜愛的東西,他們那么可愛,本真之物出場、逼近,讓讀者自然的走進詩的核心。
原野牧夫說得好:“詩歌,是一種超凡脫俗的文化,是一種讓人心靈世界得到震撼、滌盪和平靜的語言藝術。這是一個物慾橫流普遍出現信仰危機的迷茫時期,而詩歌卻可以拯救人們迷失或不安的靈魂,可以喚起人們的良知和真誠,可以讓人在浮躁和迷茫中尋找到精神的出口。”
詩歌。首先應該是生活和精神的高度和諧和統一,其次是凝練的,經過反覆錘鍊的語言精華,還有應該有它深刻的內涵,詩歌繆斯的靈魂應該是高尚的,而非所謂的逆轉傳統。我們要傳承我們祖國幾千年優秀文化的同時,不斷去偽存真,把我們燦爛的文明繼承下來,發揚光大。詩歌的藝術是應該耐得了寂寞,詩歌是應該個性化、詩性化和多元化並存;個性和共性並存,能夠真正體會詩歌魅力的人才是詩歌擁有者的精靈。
讀原野牧夫的詩歌,你可以體會到這些風格,那就是大氣和大度並存、思想的純真和明朗並存,不斷給人們積極向上的精神,他運用抒情的方式卻不是濫情成災,他的詩歌功底厚重,將我們祖國的詩歌文化底蘊用個性表達了出來,給人的感覺是天然合成,沒有刻意雕琢的痕跡。
從這些詩歌里我們可以看出他的性格是爽朗的,他的詩歌理念是高尚的,不僅有男性的陽剛美,也有剛中帶柔的韻律美,他的詩歌裝滿淳樸和激情。我們可以坦言:沒有睿智的人生感悟是寫不出這樣的詩歌。原野牧夫先生也正是以提倡新漢詩寫作的方式,努力向人們反映些什麼,揭示些什麼,以引起人們對現代漢詩的關注,以體現詩人的魅力。
我想,不管原野牧夫的這個目的是否達到,但他的詩歌已具有很深刻的意義。翻開詩歌的歷史,早在數百年前詩歌就以唐宗宋祖的姿態流傳到了現在。“而它今天/會有誰想到,現在它失蹤了/如同我弄丟的那兩個字,被人在街邊恃強打傷/剛剛已經死在我的詩歌夾縫牆角裡面/我的精神再度處在一種高度緊張狀態/讓我連同那張揉皺的雪白的紙/被扔出了窗外。我停止寫作。”這裡作者捕捉和確立自己的詩歌意象,使之獲得永恆的魅力,儘管精神仍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這也是每一位詩歌寫作者的精神迷茫的原因所在。就原野牧夫而言,詩歌的生存和死亡顯然就是他在詩歌中刻意重現的生命意象,我隱約看到了他對詩歌寫作的那種關注和熱愛,詩歌是他生命潛意識中的底色,是一種生命交融的圖像,兩者構成了他生命空間中時時關注的意象和命題。他無數次在詩中強調寫作,其實可能就是在闡述一種對詩歌不可割捨的情結,一種埋藏在靈魂深處極不願觸及的美好和感傷。背離往往是由於更深刻地靠近,在我對原野牧夫詩歌的閱讀中,常可看到他藉助無意識的運用對內心世界的躲閃,由此給予一種滲透到骨髓的深切疼痛的效果。
詩人原野牧夫詩人原野牧夫
在詩人中,有不少是因有了被現實生活所激化的靈感後才被動寫詩的,可悟性較高的智慧者,則不是被動地為詩而詩,而是無為而詩,自然而詩,自覺而詩。我想原野牧夫正是這樣的詩人,他始終強調,詩人要能到達人類靈魂的最深處,必須去探採到心靈的寶藏,開啟神秘的詩歌大門,進入無限廣闊和美好的詩歌世界。“我想,這一夜天氣太冷。我不會讓你的獅子狗/躺在屋檐下階台上/它就躺在我的皮膚下面,月亮/照著它那雙明亮的眼睛,就像高原湖泊/那隻船頭戰慄的魚鷹,不時/想起一位孤獨的旅人。”如果內心浮躁,功利性強,是寫不出這樣的詩句的。“我的指尖觸摸到鍵盤的時刻/我開始感受到心臟部位的跳動與不安/我努力想用熱啟動的方式來激活全部記憶的存儲/我在緊盯住一個漢字又一個漢字復活的過程/我只想把這些文字以生命狀態/喚醒過來,讓牆內黑暗極度鬱悶/像大鳥的翅膀一樣。盤旋在我的頭頂。”每一位真正具有純粹意義的詩人,都必將在自己的作品中寄託自己對世界的關注,這些在寫作中逐漸凝聚的關注如磁場般深深地吸引著讀者,詩人以一種熱啟動的方式,漸次激活自己對文字的記憶。正如人世的文字精靈游於天地之間,它必將在作者的強力呼喚中甦醒過來,必將在它即將死亡的之前被重新喚醒。原野牧夫正是滿懷著對詩歌的熱愛,使我在閱讀他的詩歌時,清楚看到了一種來自詩人靈魂深處的呼喚,這種呼喚在詩歌園地里猶如強勁的春風迎面吹拂而來……
許多具有優秀文學天賦的詩人,在藝術水平上停足不前,熱衷於名利,醉心於吹捧,玩轉於文字。我們強調“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不靜下心來,是寫不出好作品的。詩人在創作觀念和態度上,要澹泊寧靜。原野牧夫的個人詩觀是:詩歌無路,惟有天成;天成無時,惟有勤奮。我用經商掙的錢來養活貧寒的詩歌,同時也用詩歌來拯救自己孤獨和不安的靈魂。“要靠經商來養活我貧寒的詩歌”,讓我為之心動甚至落淚的話語。
最後還是用原野牧夫的話作為結束語:“說實話,我不怎么喜歡太考究或過於雕琢的文字,但也不喜歡缺乏詩性的闡述或毫無意義的沉吟。但我說過,“我不拒絕任何人的詩歌,只是我照樣愛走自己的路。”因為再賞心悅目的文字,假如沒有自己的個性化和獨特的心靈世界,來作為詩歌背後的承載,它會很快就被時間淹沒的……所以,我一直都主張詩歌文字的個性化、詩性化和多元化,提倡心境中的特殊情感寫作。我想:原野牧夫在這方面做得很好,期待他走得更堅實。(見覓雪嫦晴:《一種來自詩人靈魂深處的呼喚》)

獲獎作品

◎五月,我的悲傷長出幾棵青苗
五月長出幾棵青苗
我的悲傷又齊刷刷長出來
遠方的土地入夜開始顫抖
所有傷口
一如鐮刀掛在天上
我不想再去
割開那層層苦痛結下的疤
只想從瓦檐上飄出炊煙白
只想陽光探進體內打開的視窗
只想河邊雲兒影子喊住對岸擺渡人
把昨天的淚水全部裝滿
碼頭過往船隻
這個早上我獨獨只守住
獵莊太陽
摸著爬上你靈魂的屋頂
那么多樹上落著我家園的寂寞
那么多小小翅膀在巢里折合
那么多眼睛在驚恐
站在村口守望稻田的麻雀
祖母坐在門檻
小時候夕陽下炊煙總是很像
一片片白雲墜下了河
夏天數星星的夜
就聽到我的青苗拔節的聲音
◎老屋
多年來表情一直沒變
這個季節常常在我的日子裡打盹
身上棉襖是夜裡早就準備好
披在肩上。體內
風一直向北
一把把獵刀
磨了多少個不眠之夜
我的痛注定最終還是走向
鋒利的刃
去年四月梨花滿枝的毒
從這裡一點點飄散
檐下的炊煙剛剛返回屋內
一如白雲伏在夜的肩上
獵莊站起來
緩緩把一串風鈴掛在檐邊
讓遠近飛來的小鳥
樹上和鳴
座北朝南。你的院落總是
保持住一種愛情姿勢
幾時門口搬出一把舊椅
階台,綠蘚。楓葉落地
歸家的人不曾記得
梧桐雨紛紛
黃昏路過的馬車停在哪裡
◎重慶寶貝
房間。浴室。帶上我的乾糧
就這樣溫柔進入
門窗開啟
性感的雙唇擊打著三月乾旱的天空
雨水餵養的江心島啊
這個夜晚就只剩下最後一隻小酒杯
斟滿女兒紅
兩岸桃花也就開了
我真是進入一場夢了
我不願意就此停留
太陽下竹筏
百折千回
旋轉出峰谷在嘉陵江迷濛的月光里
讓一隻船篙插入深水
沿著小山峽的航道任意
穿行。秦嶺、摩天嶺、米倉山……崇山峻岭之中
山川起伏河谷深切水流湍急。我的河道
漸寬。激流開始迂迴。愛情的河床中
有卵石漫灘出現。河岸邊有斷續延伸的
階地,和嶺谷。泥沙最多的河流水土流失嚴重
而我大汗淋漓只想做一隻野性的鳥用翅膀夜行千里
尾隨著雨點
把重慶後半生的路全部走完
太陽受傷的翅膀在月光輕撫之下
開始閉合又輕起
從午夜的朝天門碧淨上空
你落地成仙子
用半隻琵琶和春天做伴
一做就做了我
狂風暴雨上岸時枕邊閉月羞花的
重慶寶貝
從這個荒原島上四下張望
遠處江堤邊,一片燈火
但沒有村莊。沒有
我也堅決不再做那些夢了
我拋卻命定的三月桃花就守住
你在江心島琵琶屋裡
每一個夜晚
讓你牽手把一個堅挺的詞語扶起目光對視
守住你潮濕的紅。玫瑰的
紅。酒的紅。火鳳凰的紅。紅狐的紅
就是死上一千回
也不願意刪掉生命任何一個細節
而化成骨灰
潮起潮落。你數完天上
最後一顆星星告訴我
聽到母親哭泣
半條長江在巴山夜雨里喘息。呼吸
和彈奏
父親激越的心跳
你是他們掌心上寶貝
和前世王子手持的玫瑰交換
這個夜晚數你
夢最多
註:進入新世紀以來,海南詩人的創作取得了越來越突出的業績,在國內被譽為“詩歌海軍”。為更好地激勵詩人和詩歌愛好者的創作熱情,推動海南詩歌乃至整個文學事業走向繁榮,由海南省委宣傳部作為指導單位,省文聯、省作家協會主辦,海南日報報業集團、海南廣播電視總台及南海網協辦,共同聯合舉辦了“2009海南詩歌大獎賽”,原野牧夫以上作品《五月,我的悲傷長出幾棵青苗(外二首)》獲得新詩一等獎。

大愛精神

由著名詩人原野牧夫主編,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汶川大地震詩選《五月的祈禱》一書,先後榮獲第二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抗震救災特別獎”,第二屆海南省優秀出版物政府獎特等獎。
發生於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是人類歷史上一次罕見的災難。本論壇站長、著名詩人原野牧夫在5月15日23點零5分在《潮流》詩歌論壇,向全國發起了“關注四川大地震,愛心賑災·汶川大地震詩選《五月的祈禱》大徵稿”啟事,很快得到了全國作者的熱烈回響。論壇馬上組織成立臨時編委會,由原野牧夫擔任主編兼總策劃,臨荷、亦言、張愛國為副主編,重慶子衣、晴寶兒、紅線女、蝶雨馨蘭擔任執行主編,論壇版主西北龍、鳴砂火等參與推薦、選稿。他們在沒有任何溝通、又是全部在網路上操作的情況下,幾乎是在第一時間內默契地開始著手幫助組稿、轉帖和整理投稿,矯正初編稿子、審稿,等等。尤其是重慶子衣、紅線女,她們每天都周圍人們擔心著臨近四川的重慶時有餘震發生的恐慌狀態下靜下心來完成組稿工作;晴寶兒接連幾天晝夜奮戰、到後來弄到生病發高燒,仍然還在堅持選稿;蝶雨馨蘭一直帶病堅持在新漢詩聯盟部落格圈選稿;西北龍則是每天都在論壇認真閱讀每位發帖者的詩歌,一有好的詩歌就馬上推薦,原野牧夫前期選稿幾乎每天清早六點工作到轉鐘三四點,在後期編編定稿過程中連續日夜奮戰六七個通宵,大家爭分奪秒、馬不停蹄,毫無怨言。
汶川大地震詩選《五月的祈禱》整體封面汶川大地震詩選《五月的祈禱》整體封面
可以說,該詩選創造了中國出版史上一個神話。從策劃到徵稿組稿完成不到5天,到拿出一部厚達六百六十多頁詩選的書稿交給出版公司,總共還不到10天時間。該詩選是從海內外1009位詩人、3000多首詩歌來稿中遴選出來,總共選入全國309位詩人的地震詩歌精品,成為迄今為止地震詩歌最具有權威的典藏讀物選本。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原海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周文彰先生揮毫親筆題詞讚賞:“詩集《五月的祈禱》匯集了309位詩人對四川災區人民的感情,是文藝百花園的又一奇葩”。
周文彰部長主持詩選首發式周文彰部長主持詩選首發式
據有關報導,海南省委宣傳部等有關部門單位對該詩選的出版高度重視。7月2日下午2點50分左右,在海南省委4號樓會議室由海南省委宣傳部、海南省作家協會聯合舉行首發式暨座談會,會議由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周文彰親自主持並發表重要講話,對主編原野牧夫及其愛心詩選給予了充分肯定和極高評價。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張松林,省文體廳副廳長柳松華,省文聯副主席、作協主席孔見,海南省委宣傳部文藝處處長劉曦,海口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張偉斌、海口市文聯副主席鐘南平等領導,出版部門負責人,以及部分詩人作者代表、編委成員和文藝界人士等參加。
周文彰在座談會上說,這本厚重的詩選,見證著中國309位詩人的心血和對災區人民的深厚感情。它是海南及全國詩人對地震的深切感悟,也反映了海南社會各界對汶川的關注以及愛心;它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先進體現,也是海南文化事業的重要成果,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亮點。海南日報、今日海南、海南廣播電視台、南國都市報、海南特區報、南海網、海口晚報、閩南日報、海口廣播電視台等數十家媒體及各大網站對該詩選的出版進行了新聞報導,在全國乃至海外已引起極大關注。
8月5日由海南省委宣傳部、海南省作家協會等單位聯合在明珠廣場舉行愛心簽名售書活動,南國都市報A3版以《詩人抵押房產為災區出愛心詩集》整版重磅新聞報導,人民網、鳳凰網、新華網、中新網、新浪、搜狐、騰訊網等紛紛進行了轉載,社會反響很大。
作者接受記者採訪作者接受記者採訪
主編原野牧夫認為,本詩選能夠獲獎實屬不易,同時又是實至名歸。而它本身的價值在於,它見證了這場災難,以極快的速度反映出了文化界的聲音;它見證了中國詩人的愛心和感情,詩句中真情流露,足以感動天地;見證了中國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愛心,上至國家領導,下至愛心捐助者,其致力賑災的拳拳之心均在詩作中得以體現。這不是一部平常意義上的詩選,她是一場巨大地震災難的歷史見證,也是在大災難面前中國詩人愛心和情感重磅出擊的歷史見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