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貝滿女中建築

原貝滿女中建築

原貝滿女中建築,位於北京市東城區燈市口大街55號,原為嚴世蕃宅邸,清同治三年(1864年)改建為貝滿女塾,現為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學

原貝滿女中建築現僅存由南至北的三座小樓分別為邵氏樓、貝氏樓和貝滿中齋。三座樓均為磚木結構,一層距地面一米,鋪設棕色木質地板,外牆面均為灰色。原貝滿女中建築具有典型的時代和地域特徵,是近代中國教育機制改革的重要實物見證,見證了近代中國教育機制改革、學堂取代傳統私塾、西學在中國傳播的歷史進程,是近代文化遺產的重要實證,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

2021年8月19日,原貝滿女中建築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北京市第九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22年8月26日,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學教學樓(原育英中學和貝滿女中舊址)被中國文物學會中國建築學會聯合公布為第六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原貝滿女中建築
  • 地理位置:北京市東城區燈市口大街55號
  • 所處時代:清至民國
  • 保護級別:北京市第九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主要建築,邵氏樓,貝氏樓,貝滿中齋,文物價值,文物保護,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路線,

歷史沿革

明朝時期,此處為嚴世蕃宅邸。
清順治年間,嚴世蕃宅邸被賜予佟圖賴,改稱佟府。
清同治三年(1864年),基督教公理會的艾莉莎·貝滿為紀念亡夫,出資購得佟府,改建為貝滿女塾。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貝滿女塾設立四年制女子中學,改為貝滿中齋。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義和團運動爆發,貝滿中齋校舍被全部焚毀。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基督教公理會在原址重建貝滿中齋。
民國十二年(1923年),貝滿中齋改為三三制完全中學。
民國十六年(1927年),貝滿中齋改為北平私立貝滿女子中學。
1951年5月1日,貝滿女子中學更名為北京私立五一女中。
1952年,北京私立五一女中正式為北京市人民政府接管,改稱北京市第十二女子中學。
1963年,北京市第十二女子中學國中部改組為北京市燈市口女子中學。
1971年,北京市燈市口女子中學改為北京市第一六七中學
1978年,北京市第一六七中學併入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學,原貝滿女中建築劃歸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學使用。
1992年,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學修繕原貝滿女中建築。

建築格局

原貝滿女中建築現僅存由南至北的三座小樓分別為邵氏樓、貝氏樓和貝滿中齋。三座樓均為磚木結構,一層距地面一米,鋪設棕色木質地板,外牆面均為灰色。

主要建築

邵氏樓

邵氏樓位於南側,始建於民國十九年(1930年),為二層磚木結構,坡頂,一層二層東側和北側帶圍廊,方木柱和傳統式木欄桿及倒掛楣子、花牙子等。樓梯窄而陡,有閣樓和地下室,原為育英學校副校長邵作德的私人住宅。後修繕時用水泥瓦替換了原本的青石板,外牆經過防震加固。

貝氏樓

貝氏樓位於邵氏樓北,始建於清同治九年(1870年),為二層磚木結構,北側是圍廊,有方木柱、傳統木欄桿、倒掛楣子以及花牙子。有閣樓和地下室。原為貝滿中齋教師和學生宿舍,現西側部分已拆除,房頂用水泥瓦替換了青石板瓦。

貝滿中齋

貝滿中齋位於貝氏樓北,始建於清宣統二年(1910年),平面形狀像是一個直角曲尺,中間的位置是一個帶有西方基督教風格的鐘樓。建築4層高,上面是圍著女兒牆的平台,兩側是二層磚木結構。南側中間有一道門下面是高台階,門上有一個刻著“貝滿中齋”4個字的磚刻門額,北側部分在1989年已被拆除。

文物價值

原貝滿女中建築具有典型的時代和地域特徵,是近代中國教育機制改革的重要實物見證,見證了近代中國教育機制改革、學堂取代傳統私塾、西學在中國傳播的歷史進程,是近代文化遺產的重要實證,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

文物保護

2021年8月19日,原貝滿女中建築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北京市第九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022年8月26日,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學教學樓(原育英中學和貝滿女中舊址)被中國文物學會、中國建築學會聯合公布為第六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原貝滿女中建築位於北京市東城區燈市口大街55號。
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學

交通路線

  • 公交
北京市內乘坐104、108、111路公車,在燈市西口站下車前往。
  • 捷運
北京市內乘坐捷運5號線,在燈市口站下車前往;
北京市內乘坐捷運8號線,在金魚胡同站下車前往。
  • 駕車
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距離原貝滿女中建築約1.6千米,駕車約6分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