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及其意義:探索中國法律文化之道第三版》是2021年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原理及其意義:探索中國法律文化之道第三版
- 作者:張中秋
- 類別:法律
- 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1年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膠訂
- ISBN:9787562098317
《原理及其意義:探索中國法律文化之道第三版》是2021年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原理及其意義:探索中國法律文化之道第三版》是2021年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這是一部探索中國法律文化原理及其意義的原創性著作。作者從法史中抽繹法理,用法理來解讀法史,揭示了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道德原理,指...
《原理及其意義》是2010年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中秋。內容簡介 《原理及其意義:探索中國法律文化之道》是一部探索中國法律文化之道的新銳之作。作者從法史中抽繹法理,用法理來解讀法史,揭示了傳統中國法律文化的道德原理,指出道德原理紮根於萬物有序與生生不息的自然之理,符合人類的理想追求。...
作者介紹 張中秋,男,1962年生,法學博士,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史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研究方向為比較法律文化與中國法律文化理論:代表作有《中西法律文化比較研究》、《中日法律文化交流比較研究》和《原理及其意義——探索中國法律文化之道》。
18、張中秋著:《原理及其意義──探索中國法律文化之道》,19萬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19、張中秋編:《中國法律形象的一面──外國人眼中的中國法》,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國出版社2012年版。20、張中秋著:《原理及其意義──探索中國法律文化之道》(第二版),20萬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我對中國傳統法的認識(代後記)作者簡介 張中秋,男,法學博士,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主要著作有《中西法律文化比較研究》《中日法律文化交流比較研究》《原理及其意義一一探索中國法律文化之道》;曾獲得全國青年優秀社會科學成果最高獎優秀專著獎1項,合作獲得教育*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獨立獲得...
主要講授中國法制史、中國法律思想史、法史的研究方法 社會兼職 人民大學歷史與社會高等研究所合作教授。中國法律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律思想史研究會副會長,董必武法律思想研究會常務理事,儒學與法律文化研究會理事,北京市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明德法律文化論壇主持人,《法律文化研究》執行主編。曾擔任...
42、李德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與當代普世價值》,載《學術探索》2011年第5期。43、李德順:《什麼是種子一樣的價值和價值觀念》,載《人民論壇》2011年第36期。44、李德順:《關於首都公民價值觀的核心——首都主體意識的調查與研究》,載《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12年第1期。45、李德順:《怎樣理解法治文化》,載...
46.《法律文化的釋義》《法學研究》1992年第5期 47.《法律文化的結構與功能分析》《法律科學》1992年第5期 48.《法律行為的概念及其特徵》《長白論叢》1992年第5期 49.《法律行為的結構分析》《社會科學》1992年第12期 50.《市場經濟與法制建設三論》《中國法學》1993年第3期 51.《市場經濟與法理學的...
中國農村法律發展道路研究與探索 《中國農村法律發展道路研究與探索》是一本2016年5月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岩福。
南宋時期的司法推理 從“類”字的套用看中國古代法律及律學的發展 晚清公羊學與變法維新 法制現代化進程中的儒家法哲學 法與人:中西法文化人格差異的解讀 “善良”為何如此重要?——中西人治思想的一個比較觀察 中華法系與羅馬法的原理及其哲學比較——以《唐律疏議》與《法學階梯》為對象的探索 ...
法律史專業的研究方向有中國法制史、外國法制史、中國法律思想史、西方法律思想史、比較法律文化等。中國法制史是研究中國傳統法律制度的內容、形式、本質、特點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它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對中國歷史上各種具有代表性的法律制度進行闡述、分析和對比,...
法律文化的交流是一項嚴肅、複雜的社會工程,需以理性的精神和不捨的毅力來對待。因此,透視中國法律文化傳統,比較中外法律文化類型,關注當下中國法律文化實踐,攝取人類關於社會不同模式的經驗、智慧與理想,是一項有意義的學術工作。內容簡介 學術的進步使我們無法停止下來,除非你放棄思考。現代社會的發展還使學術成為...
拙作《當代中國農村法律發展道路探索》,是在筆者博士論文(1989年)基礎上增刪而成,於1991年由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轉眼14年過去,小書中提出來研究的“法律本土化”問題仍在,且日漸成為人們的熱門話語,這倒有些始料不及。相反,作者卻離此載負著豐富文化情感、本土意蘊的主題漸行漸遠,偶也涉足,主要是...
2002年第二版)。代表性論文:《描述性的法史學與解釋性的法史學》《先秦名家學派法律觀闡釋》《試論中國傳統訴訟文化之特質》《中國調解傳統研究》《二十世紀前期中國之民商事習慣調查及其意義》《東方宗教法概觀》《作為立場和方法的法律文化》《論法律源於道德》《論法的理想》《法學的層次分析》《守法論綱》
論中華法制文明的幾個問題 權利換和諧:中國傳統法律的秩序路徑 傳統中國法的道德原理及其價值 中國傳統法典作用的再探討 法律制度中理性的衝突與調整 試探“斷獄”、“聽訟”與“訴訟”之別——以漢代文書資料為中心 中國法律文化心理之初探 儒家法律文化的現代價值 個人獨立意識與我國傳統社會治理模式的變遷 從社會...
在歷史沿革上按照新民主主義法制時期、人民民主法制時期、1957 年反右擴大化至“文化大革命”時期、社會主義法治觀基本形成時期的線索,闡述法律思想發展、演變的內在規律,總結歷史經驗和教訓,從而昭示“現代社會必須實行法治”的主題,對當代中國法律思想史研究領域做出了可貴的創新性探索。
9月,論文《論篆刻刀法的“三性”——兼談當代篆刻刀法的三大發展方向》,應邀參加中國美術館主辦的“文化傳承與形式探索——中國美術館篆刻理論研討會”。11月,論文《民俗書法芻論》在《北京大學學報》發表。2007年 1月,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聘為客座教授。5-6月,為首師大美院04級新媒體、05級教育一班講授“...
為研究生開設主要課程是:法理學研究、中外法律思想比較、法律社會學研究、法學經典著作、公民權利研究等。1997年獲王寬誠獎、1998年獲上海市育才獎、1999年獲全國寶鋼獎。2000年獲省級科研2等獎等多項獎勵。專業論文 (1)論哲學的當代轉向 學術月刊1993 (2)中國法律文化的特點及轉型 陝西人民出版社論文集1995 ...
有關萊布尼茨二進制與中國古代典籍《易經》關係問題的討論涉及如何看待近代中西文化的各自特質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問題。雖然二進制只是一種算術記數法和計數法,但它實際上是特定文化(包括數學、語言、符號、邏輯和哲學等)的產物。現有觀點中的一個明顯不足是把與二進制相關的概念、理論(原理、符號等)的形成與...
12.《政治體制改革芻議》《探索》1987年第2期。13.《人民調解制度與中國傳統文化》《法律學習與研究》1987年第3期。14.《試論技術引進的法律調整》《當代經濟》1989年第2期。15.《民事訴訟時效制度初探》《河北法學》1987年第5期。16.《法律手段在經濟運行綜合機制中的地位和作用》《政治與法律》1987年第6期。...
32 從文化概念到法律文化概念——“法律文化”:一個新文化概念的取得及其“合法性” 劉作翔 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 1998/02 33 法治化:中國企業集團發展的必由之路——對中國企業集團法治化的幾點思考 劉作翔 當代經濟科學 1998/03 34 論法律解釋的客觀性 陳金釗 學習與探索 1997/03 35 法律責任的概念分析 ...
2014年9月,專著《從詞典出發:法律術語譯名統一與規範化的翻譯史研究》獲上海市第十二屆哲學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著作類一等獎 2013年9月,專著《普通法令狀制度研究》獲第三屆“中國法律文化研究成果獎”二等獎 2009年9月,論文《普通法令狀研究綜述:淵源、人物及文獻》獲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2008年度優秀論文...
鄧正來是中國青年學術人才培養的不懈探索者。他秉承“走向學術本身”的理念,通過西學原典精讀、讀書小組、大師思想Seminar、暑期講習班、暑期翻譯班等獨特方式,全心致力於青年學術人才的培養。無論是作為民間學者,還是作為大學研究生和博士生導師,鄧正來均以蘇格拉底式的對話、批判、辯駁方式及源於自身治學實踐的“研究...
64、新人文主義與中國民法理論,載《學習與探索》2006年第6期 65、《菲爾德及其紐約民法典草案——一個半世紀後再論法典編纂之是非》,載《河北法學》2007年第1期 66、再論民法中人格法的公法性 ——兼論物文主義的技術根源,載《法學》2007年第4期 67、權利能力制度的理想與現實——人法的英特納雄耐爾之路,...
第一節 法律推理概述 第二節 法律推理的方法 第十五章 法律論證 第一節 法律論證概述 第二節 法律論證的方法 第三節 法律論證與其他法律方法的關係及其意義 第四編 法理學簡史 第十六章 中國法理學的歷史 第一節 中國古代法理學思想的產生和發展 第二節 中國近代法理學的探索與變革 第三節 新中國的法理...
48.《校注舉隅》,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編:《中國古代法律文獻研究》第九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12月版,第200-234頁。49.《涉公誹謗罪存廢的歷史傳統與現實考量》,《學習與探索》2016年第1期,第60-62頁。50.《問題的多面性及其對策——中國法律史學困境的知識運行解讀》,《江蘇社會科學》...
5、自1983年開始涉足文化和法文化研究領域,在國內外高校和重慶市舉辦的學術論壇上作過多次有關文化問題的學術講座。1987年在碩士研究生中開設“文化與法文化”的選修課, 2003年,將這方面的研究心得和學術成果集結出版了《文化與法文化》一書。6、自1981年起為西南政法學院的各屆本科生講授“中國法律思想史”,...
本領域圖書強調廣見與雜聞,注重趣味性,關注風土人情、歷史掌故等傳統文化中饒有興味的細節,同時涉及自然、地理、歷史等方面的博識,讓學生在“悅讀”中開闊視野,產生探索外部世界的興趣,逐漸培養其開放的胸襟與通達的情懷。基本書目 《中國細節》,孫歡主編,上海咬文嚼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中國風土人情》,程麻...
司法學(Justice Studies)是指對司法現象與事實進行系統的組織的研究所獲致的原理、法則和方法等系統知識。簡介 內容介紹 司法學是指對司法現象與事實進行系統的組織的研究所獲致的原理、法則和方法等系統知識。所謂原理是指司法理念,它對司法具有普遍指導意義。所謂法則是指司法規範。所謂方法是指具體的司法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