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衝擊

原油衝擊是1973年10月開始,石油輸出國組織通過調整原油價格,引起的國際金融市場的激烈波動。西方金融界稱為“原油衝擊”。原油是西方國家的主要能源,經濟繁榮的支柱。西方國家對進口原油的依賴日趨增加。西方消耗原油的一半,都是中東提供的。西方已開發國家過去一直壟斷著中東等採油地區的原油開採、煉製和銷售權,以此左右世界原油市場,壓低原油價格,以掠奪中東的石油資源,嚴重損害了產油國的利益。

中東產油國為了維護自己的權益,保護本國的資源,先後於1960年和1968年成立了石油輸出國組織和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組織,以加強石油控制方面的合作,共同對付西方世界。原油衝擊經歷了如下幾個階段: 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以原油為武器,採取聯合行動,迫使西方改變對以色列的態度,不斷提高原油價格,限制、完全停止對親以色列的國家的原油供應。在原油供應短缺和油價激漲的雙重夾擊下,西方經濟一度陷入混亂,此即第一次原油衝擊。1980年9月22日,兩伊戰爭爆發,世界能源市場再次受到衝擊。原油短缺,油價復漲,1981年10月石油輸出國一致同意把油價定為34美元,引起第二次原油衝擊。1983年3月,石油輸出國組織決定把原油價格從34美元降為29美元,形成所謂的逆原油衝擊。兩次原油價格上升引起的原油衝擊和一次油價下降形成的逆原油衝擊,對世界經濟和國際金融影響極大。原油價格上升的影響: ①西方已開發國家經濟受到嚴重打擊。②加劇了西方金融市場的不穩定和動盪。③給非採油的開發中國家帶來了困難。原油價格下跌帶來的影響: ①使產油國的經濟發展受挫。②為非產油的開發中國家帶來了直接或間接的好處。③促進了西方工業國的經濟成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