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審美文化的發展》是由雲南教育出版社於2000齣版的圖書,本書作者是王建。內容簡介 雲南省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出版。本書作者從雲南少數民族的各種生產工具、住房、服飾和考古發現、各種崖畫以及各種民族調查資料中,概括出他們的神話...
原因之一,也是對春秋前的審美觀念的發展缺乏必要的研究和了解,未能從審美發展的總趨勢中把握美學家的思想特點。探源知流,《春秋前審美觀念的發展》就是試圖將春秋前審美觀念的發展理出個初步輪廓,使讀者對我國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的審美...
原始壁畫是藝術嗎?/034 巫術崇拜/036 樣式不等於藝術 /038 人的生命力在勞動中被認識/040 圖騰崇拜/042 跨越歷史的長河 /045 後原始時代的宗教迷戀/046 第二章 奴隸制社會審美觀的形成、發展和演變 051 “強力”時代精神的形成/...
第二節 與良渚文化圖像對話 第三節 文明的曙光 第五章 物化形態的原創之美 第一節 原始審美中的抽象思維 第二節 中國文化史上的原始神像 第三節 琢玉工藝之美 第六章 良渚原始審美文化的傳播與發展 第一節 “神徽”、饕餮紋與...
作者認為,從文化人類學角度研究審美發生問題是一種試驗性的工作。原始文化不可能一次就被開墾完畢,隨著科學和技術的迅猛發展,一些更加精確,更為完善的理論必然會不斷出現。出版信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8年出版,62.1萬字,...
一、文化和審美文化二、中國傳統審美文化發展概況三、中國傳統審美文化的思想基礎四、審美文化研究方法探討第一章 太極審美文化第一節 中國原始社會的一般概況一、鴻蒙初開,人猿揖別二、中國原始社會審美意識的起源...
中國美學的文脈歷程分七階段。一、春秋戰國之前,原始審美意識在以原始巫術文化為主導文化形態的中國古老文化中孕育,原始巫術文化向“史”而不是向宗教方向的發展,決定了此後中國美學的文化品格與基本路向。二、春秋戰略時期,諸子學的...
三 人與世界審美關係的展開87 第三節 人的發展價值的審美辯證93 一 人的發展價值問題的甄別94 二 人的發展價值的內涵規定96 三 人的發展的功利價值和審美價值106 第三章 人的發展歷史形態的審美考察110 第一節 原始全面發展的...
人們有理由期望,審美學將成為未來的倫理學,因為它致力於實現個體人格的完滿和群體生存的和諧,這既是社會發展的方向,也是倫理學所企求接近的理想境地。首先,審美學引導人們造就完整人格。嚴格意義上的美是在審美過程中建構起來的體現...
第四節 中國藝術形象發展史的範圍 第五節 中國藝術形象發展史的方法 第一章 中國前藝術時代的形象特點和美學載體 第一節 色彩崇拜、原始圖騰與審美對象 第二節 象形文字、易象之象與審美對象 第三節 青銅文化的前美學性質 第四節 ...
《中國古代審美文化論第三卷·門類卷》是於2003年1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中傑。內容介紹 本書對中國古代審美意識的形成與發展作追根溯源式的梳理和研究,其中既有對中國原始藝術起源與中國古代審美意識形成的挖掘,也有自先秦到近代各個...
中國古代學術及審美等文化的原創性都是打著古人聖賢的旗幟下進行,中國的政治改革也大多是“托古改制”式的。同樣中國的審美文化,也具有濃厚的歷史積澱。這種歷史主義傳統也導致了兩個趨向的發展,一方面是忠實於真實歷史的歷史主義,另...
《舞蹈文化與審美》是2005年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於平。內容簡介 舞蹈是人類最早發生的文化現象之一。舞蹈是原始人類生命情調最充足的表現,舞蹈是原始社會中拔高了的簡樸生活,舞蹈隨著原始人類身體的進化而發展,舞蹈又作為...
木教程主要從中國文化、哲學切入,研究、揭示中國美學史的發展歷程。這一歷程分為四期:一、審美意識與審美理念的醞釀,自原始巫文化、史文化、先秦子學到漢代經學文化時期。二、審美理念與民族美學品格的建構,從魏晉六朝至隋唐佛學文化...
在文學自身的發展過程中,文學與文化的相對分離,只是一定階段時期的產物,二者之間的關係仍然是密不可分的。諸如文化衝突導致文學觀念、形式的變革等等,都說明文學與文化之間難捨難分。在全球化語境當中,讓文學批評走向文化審美層面,其...
本書凸顯了鄂倫春族審美文化的生存、生命、生活與生態層面,保護並傳承了鄂倫春族文化,填補了中國少數民族審美文化研究之空白,促進了當代中華民族文化的多元發展。作者簡介 王丙珍(1972.5~),女,漢族,山東濰坊人。哲學博士,牡丹江師範...
《文化產業與城市發展——文化產業對城市的作用及中國的發展模式》《世界文化產業導論》《走進民族神秘的世界》《詩性與理性》《民族文化學》《民族藝術與文化產業》《文化資源與文化產業》《世界文化產業概要》《實用美學》等著作十餘部...
《中國美學史新著》運用文化人類學關於巫學的理念、方法、論證中華原始審美意識起源與原始巫史文化傳統的關係,進而由文化哲學進入,研究自先秦到現代各個時期中國美學史的發展軌跡,文化品格及其影響。所論尤為注重文脈的歷史聯繫,富有獨立...
作為審美的一種,性審美是對人類精神的提升,它更多地通過文藝作品傳達出來,為此,《中國古代性審美觀研究:華夏之魅》將對中國古代大量文學作品中存在著的性審美觀予以全面的歷史觀照,發微和考察中國古代性審美觀發展嬗變的歷程,從而...
綜合文學、藝術、美學、哲學、史學、地學等多種學科一從審美文化視域和現代生態學角度,對明代山水審美思想、山水審美創造等問題進行整體觀照和深入探析,從中引出一系列符合實際而富有創意的見解,顯示了有明一代山水審美的總體面貌、發展...
《中國菊花審美文化研究》是2011年5月巴蜀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榮東。內容介紹 《中國菊花審美文化研究》,本書採用歷時態的研究,縱向梳理菊花題材的起源、發展狀況,揭示菊花由物候特徵、食用、藥用對象向審美對象演變的過程。作者介紹...
《美學》作者對審美活動的各個方面都作了深入的考察,內容包括審美的哲學基礎和方法論原則、審美的本質、審美的起源、審美意識、審美符號、審美文化、審美範疇、審美解釋、審美的歷史發展、審美的功能和美育等,全面揭示了審美活動的性質、...
因此,原始社會末期就有了“作為藝術的建築術的萌芽”。建築一直沿著實用與審美相結合的軌道發展而來,成為社會物質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史 最初形態 穴居 《易·繫辭》曰:“上古穴居而野處”。舊石器時代原始人居住的岩洞在北京、...
《意象與鏡像:中西繪畫的審美與文化比較》採用比較研究的方法,以中、西方繪畫及其相關文化的發展歷程為基本線索,梳理和剖析了中西繪畫在世界觀、價值觀、審美觀、繪畫形態、語言形態等多方面的異同及成因。同時也以人類文化發展的規律為...
第一章 人類物質生產勞動與服飾工具化的潛在審美文化特徵 第一節 人類物質生產勞動與服飾緣起的勞動工具化 第二節 舊石器和新石器時期服飾審美意識萌芽與發展 第三節 原始服飾文化的工具性與審美性的統一 第二章 祭服的“濫觴時期”和...
《中國前期文化:心理研究》是《詩歌史》的拓展和延伸:以人猿揖別為邏輯起點,追溯到原始人類文化心理的萌生、各民族文明的發展及其分流;對中華文明而言,迄至封建社會的鼎盛期——盛唐(故曰“中國前期”)。從中西神話思維特點的比較中,從...
12、《原始圖騰與民族審美意識》,《文藝研究》1997年第1期。13、《當代中國美學的歷史與現狀——中國實踐論美學問題發展史》,《學術月刊》1998年第9期。14、《從人類學的角度看藝術》,《民族藝術》1998年第1期。15、《審美文化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