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厘竹
- 外文名:(pseudosasa amabilis(McGLure) kengf
- 別稱:茶桿竹
- 高:10多米
- 徑粗:3~5厘米
- 類型:禾本科植物
- 居住環境:溫熱濕潤、光照多的氣候環境
主產地,有關歷史,銷往地區,性能,
主產地
厘竹又名茶桿竹主要生長在懷集縣東部,南部的山嶺之中,集中產地是東南部綏江沿岸。坳仔區有茶桿竹50000多公頃,共占全縣茶桿竹林面積的70%以上。坳仔區的坑口村、羅大、坳仔、大同、璃玻、仙溪等鄉和大坑山農林場的盤布、高龍等鄉的茶桿竹,山連山,片連片,正宗的坳仔茶桿竹就出產在這一帶。
有關歷史
19世紀前,產地農民只用茶稈竹製作竹床、竹椅等家具,或搭棚、圍籬笆、當燃料,間或也有木商、竹農砍運一些出縣銷售。據口碑資料稱,清道光年間,發現,坳仔一農民砍野生茶稈竹1捆,隨木排放運到至廣州擺賣,一個英國商人見此竹色澤鮮黃竹質堅韌,便買了幾支帶回英國,受到許多人讚賞。後來,該商人便托中國商人大量收購,供應英國市場,並聲明非懷集坳仔茶稈竹不買。由此引起中國人有關方面關注,組織了調查隊到廣東、廣西、雲南、福建、浙江等省調查茶稈竹,發現質地最好的還數廣東懷集縣的坳仔茶稈竹,謄為“鋼竹”、“竹中之王”。民國14年(1925年),美國植物學家莫古里(MCGLURE)慕名專程到坳仔大同村,住了10多天,對茶稈竹的生態環境、質地和出口情況進行了考察,回去後寫成資料,並附有竹林和竹株照片,編入《世界竹子研究》一書。後來美國曾用懷集坳仔茶稈竹塑化作飛機油箱的零部件。50年代。蘇聯用懷集坳仔茶稈竹製成“古比雪夫”牌滑雪桿,曾風靡一時,乃至國際滑雪比賽也規定用中國懷集坳仔茶稈竹製作的滑雪桿。1974年莫古里的學生、國際地理學家、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地理學會副主席馬丁(MARTIN)遵照老師遺囑,偕夫人遠涉重洋來到懷集坳仔,又一次對桿竹進行考察。回去後,在《世界竹子研究》一書中作出了詳盡的介紹。懷集坳仔茶桿竹的名聲更噪了。
銷往地區
懷集縣是廣東省重點林產區,其中坳仔鎮的厘竹更是名聞中外。在那裡,厘竹長滿山頭,密密麻麻,連綿不絕。厘竹具有桿形通直,材質堅韌,粗度均勻,節長適中,回彈力強,不易蟲蛀的特點,故又稱“鋼竹”。懷集厘竹是製作釣魚桿、滑雪桿、高檔家具和雕刻工藝品的上乘材料,遠銷歐、美、澳等40多個國家。
性能
茶桿竹有竹桿通直、壁厚、枝細、葉疏、節平、環細、光滑、堅韌、彈性強、不易蟲蛀、耐腐蝕等特點,有“鋼竹”美謄;沙擦曬乾後呈淺黃色。坳仔茶桿竹性能最佳。50年代、蘇聯以坳仔茶桿筆製成“古比雪夫”牌滑雪桿;國際滑雪比賽曾指定使用中國坳仔茶桿竹製作的滑雪桿,據美國哈佛大學馬丁教授(1974年8月曾來坳仔考察茶稈竹)介紹,懷集茶稈竹銷往美國後,價值很高,製成的釣魚桿每支市場售價最低100美元,高的200—300美元。
由於茶稈竹竹質優良,外形美觀,被廣泛用於製作台、椅、書架、屏鳳、鳥籠、釣桿、禽舍等家具、用具以及花藍、竹畫、竹簾、花盆等工藝品,同時也是建築,園藝、造優質紙張的上等材料。
茶稈竹屬多年生禾本科物,氣候適應性較強,引種到江蘇、浙江、山西等地,在零下低溫也能生長,但更適宜於溫熱濕潤、光照多的氣候環境。對土壤條件要求則較高,必須土層深厚、鬆軟,含有機質礦物質豐富的酸性的沙壤土,海拔高度150—700米。坳仔、大坑山一帶的土質和氣候最適合茶稈竹的生長,因而竹質最好,單位面積產量也最高。
茶稈竹移植較難成活,種竹挖起後不宜久貯,不宜遠途運送。但移植成活後的萌芽衍生長能力卻較強,生長快,竹根、竹竿、鞭根均可萌芽出筍,鞭根滿山串,“龍(鞭根)生龍,龍出筍,筍成竹,竹又生龍,”是其衍生特點。種後3—5年即郁蔽成林,即可間伐,一年種植,可多年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