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太平洋單色拉制玻璃珠,即印度-太平洋珠,可簡稱為印太珠。印太珠由Peter Francis Jr.於1986年定義,因廣泛發現於印度及太平洋沿岸地區而得名,屬於拉制玻璃珠。這類珠子很小,直徑通常小於6毫米,它們的顏色多為不透明的紅色、橙色、綠色、黃色和黑色,透明的深藍色和藍綠色,以及很少見的透明紫色、琥珀色和不透明的白色。根據直徑、珠長和邊緣圓滑度等特徵,主要分為管狀(tubular)和扁圓狀(oblate):管狀珠形似圓柱,兩端邊緣處可能未經處理或略平滑;扁圓狀經過熱處理,輪廓平滑圓潤且珠長小於直徑。它們顏色鮮艷、尺寸小、生產規模大,這些特點可能促使了此類珠子在舊大陸各地流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印度-太平洋單色拉制玻璃珠
- 外文名:Indo-Pacific bead
- 別名:印太珠
- 外文全名:Indo-Pacific monochrome drawn bead
- 出現時間:公元前4世紀
起源,製作工藝,分析方法,成分類型,典型遺址,
起源
一般認為,印太珠起源於南印度地區。因為在該地區的帕特南(Pattanam)和阿里卡梅度(Arikamedu),以及斯里蘭卡的吉里巴瓦(Giribawa)等遺址發現了大量的印太珠、少量廢料以及玻璃熔爐遺蹟,時代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千紀的下半葉。然而有研究表明,在印度北部也發現了一批印度-太平洋珠,其年代與南部遺址年代相近,這對印太珠的起源提出了挑戰。
製作工藝
拉制技術是印太珠的主要特徵。具體製作工藝是先使用格達帕魯(gedda paru) 將窯中加熱的玻璃塊攪拌至完全熔化,隨後用特殊的空心管拉達(lada) 將熔融的玻璃挑起旋轉,將其捲成圓錐狀,然後將內桿(cheatleak) 插入拉達中直至穿破玻璃錐,使玻璃從底部到頂部形成一個貫穿的孔洞,再將鐵鉤從窯爐的另一側進入,鉤住錐尖後拉出空心細管的雛形,後退拉伸約5米,除去鉤子,將其分成1米左右長的細管,最後切割成微珠,整個拉制過程大致需要3小時 。
根據珠子兩端的圓潤度可將珠子分為兩類:一種是兩端皆圓潤(圖a),也是最標準的印太珠形狀,在東南亞、南亞及我國都有發現;另一種是一端圓潤一端扁平(圖b),泰國Thung Tuk、東非Zanzibar與新疆阿斯塔那墓地有發現。圓潤度的差異說明存在著不同的後處理方法。
分析方法
常見的無損或微損元素分析方法包括質子激發 X 螢光光譜分析法(PIXE)、攜帶型 X 射線螢光光譜法(pXRF)、和電鏡匹配的能譜儀(EDS)、雷射剝蝕電感耦合電漿原子發射光譜法(LA-ICP-AES)、雷射剝蝕電感耦合電漿質譜儀(LA-ICP-MS)等。LA-ICP-MS 因為破壞性小、檢出限低以及較高的橫向解析度和足夠的深度解析度等特點,現已成為測定古玻璃化學組成的主要方法。
研究古代玻璃珠的製作工藝,需要對珠子的形貌和顯微結構進行綜合觀察。光學顯微鏡可用於觀察玻璃珠表面的加工痕跡。然而許多玻璃珠是不透明的,難以肉眼或藉助光學顯微鏡觀察到內部氣泡的形狀,此時可以採用計算機斷層掃描(CT)來解決這一問題。使用顯微CT分析古代玻璃珠的內部結構,可以較好地區分出模鑄法、拉製法和纏繞法三種工藝。
成分類型
根據使用的助熔劑類型,印太珠可分為礦物鈉鋁(m-Na-Al)玻璃、礦物鉀(m-K)玻璃、植物灰鈉鈣(v-Na-Ca)玻璃與混合鹼玻璃等。
礦物鉀玻璃依據鋁、鈣的含量可分為3種,(1)高鋁低鈣類型(m-K-Al),Al2O3含量3-8%,CaO含量低於1%;(2)高鈣低鋁類型(m-K-Ca),CaO含量3-8%,Al2O3含量低於1%;(3)中等鈣鋁類型(m-K-Ca-Al),CaO 和Al2O3含量均為1-4%。
礦物鈉鋁玻璃共有6種子類,其中m-Na-Al 1型在中國及東南亞最為常見,該類型具有低鈾和高鋇、鍶、鋯含量的特點,原產於南亞,在公元第一千紀廣泛流行;m-Na-Al 2型具有較高的鈾含量和較低的鋇、鋯和鍶含量,時間集中在公元 9-19 世紀,分布於印度西岸和非洲東岸;m-Na-Al 3型的鍶、鋇、鈾和鋯含量與m-Na-Al 2型非常相似,但銫含量較高於m-Na-Al 2型,時間集中在公元前4-前3世紀;m-Na-Al 4型具有低鈣的特點,時間在公元 15 世紀之後;m-Na-Al-5型發現於土耳其,鈣含量較高,而鉀含量較低;m-Na-Al 6型發現於公元9-13世紀的遺址,鈾含量與m-Na-Al 3型接近,銫含量介於m-Na-Al 2型和m-Na-Al 3型之間。
典型遺址
泰國的考三愷(Khao Sam Kaeo,公元前4-前2世紀)遺址位於克拉地峽東岸,以面積大而聞名。在這裡發現了m-K-Ca-Al、m-K-Al和混合鹼類型的銅藍和鈷藍色印太珠。在泰國之外尚未發現同時期的這種混合鹼玻璃珠,因此應該是本地生產,這為東南亞的拉制珠生產提供了實質性證據。
泰國中部偏西的班東枚菲(Ban Don Ta Phet,公元前4-前2世紀)遺址中,發現了與考三愷遺址相似的混合鹼和m-Na-Al 類型的拉制玻璃珠, 顏色有銅藍色、紅色、鈷藍色和黑色。此外,在班東枚菲還發現m-K-Ca類型的玻璃,而在考三愷遺址未找到此類型玻璃的任何蹤跡,體現出東南亞玻璃生產的多樣性。
我國台灣出土的印太珠年代較早,且早期多分布於其東部地區。台灣最早的印太珠發現於大約在公元前4世紀的卑南遺址上層地層,在花岡山上層還發現墓葬中有600多顆珠子,其時間可追溯到公元前100年至公元400年之間。
日本出土的印太珠,最早出現在彌生時代早期(公元前3世紀),隨後在彌生中期(公元前2世紀到公元1世紀)的墓地中再次出現,到彌生晚期(公元2世紀上半葉),陪葬印太珠的墳墓數量激增。地點主要集中在九州島和本州島。由於日本當地未發現生產加工的遺址,因此日本彌生時代的印太珠應是從其他地區進口而來。
(圖片說明:實線:古籍中記載的航海路線;虛線:基於考古發現的航海路線)
我國兩漢時期出土的印太珠以鉀玻璃最為常見。在我國廣西合浦漢墓和嶺南漢墓均出土大批量印太珠,成分以m-K-Al和m-K-Ca-Al為主,但在嶺南漢墓中也發現有m-Na-Al類型。在雲南廣南縣牡宜木槨墓出土的句町古國時期的5顆銅紅玻璃珠,科學分析結果表明屬於東南亞進口的印太珠,但相比於m-K-Ca-Al型玻璃具有更高的 Ca、Al 含量。
河南南陽漢墓中發現的印太珠屬於m-K-Al和m-K-Ca-Al類型,其中藍綠色珠與廣西出土玻璃器成分十分相似,說明當時廣西已經具備製作印太珠的能力。其他顏色印太珠是從南亞或東南亞進口的,經海路運至中原地區,是中原地區出土的反映早期海上絲路的重要實物證據。
(圖片說明:1 益陽,2 長沙,3 永州,4 合浦,5 廣州,6 徐聞,7 玉庵,8 俄厄(Oc Eo),9 班東枚菲(Ban Don Ta Phet),10 奧吉(Aw Gyi),11馬里旺(Maliwan),12 考三愷(Khao Sam Kaeo),13 考賽(Khao Sek),14 富考通(Phu Khao Thong),15 空統(Khlong Thom),16 阿里卡梅度(Arikamedu),17 吉里巴瓦(Giribawa),18 洋海墓地)
法國和比利時的公元5-6世紀墓葬中也出土了大量m-Na-Al1型印太珠,這反映出墨洛溫王朝與南亞的貿易往來。河南洛陽北魏永寧寺出土了上萬顆印太珠,顏色有黑色、綠色、磚紅色、深藍色、天藍色、白色、紫紅色等,經成分分析判斷為m-Na-Al。佛寺中印太珠的發現證明印太珠的傳播可能與佛教相關。
新疆阿斯塔那墓地發現的晉唐時期印太珠顏色有深藍色、黃色、綠色等,罕見南亞及東南亞盛行的m-Na-Al類型,而是以v-Na-Ca類型為主,這種具有薩珊成分類型的印太珠證明薩珊地區工匠也應掌握印太珠的製作工藝,也展現出這一時期薩珊帝國與中國的緊密聯繫。在台灣龜山遺址(公元第一千紀中晚期)也有印太珠的發現,表明台灣內部及與東南亞和其他地區之間存在動態的玻璃珠交換網路。
非洲南部在公元8-16世紀也出土了大量印太珠,依據尺寸、成分及分布區域可歸為三類:K2 Indo-Pacific (K2-IP),East Coast Indo-Pacific(East Coast-IP)和 Khami Indo-Pacific (Khami-IP)。成分均屬於m-Na-Al類型,與南亞緊密相關。前兩種類型中均未出現鈷藍色珠子,僅在Khami-IP中出現。非洲不同地區出現珠子的類型組合有明顯差異,說明幾種類型的珠子是經過不同的貿易路線達到非洲大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