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印度雕鴞體長50-56厘米,翼展雄性364-390毫米,雌性375-425毫米,體重1100克。
面盤顯著,黃褐色、棕色至棕黃色,雜以褐色細斑;
眼先和眼前緣密被白色剛毛狀羽,各羽均具黑色端斑;眼的上方有一大型黑斑,面盤餘部淡棕白色或栗棕色,滿雜以褐色細斑。皺領黑褐色,兩翈羽緣棕色,頭頂黑褐色,羽緣棕白色,並雜以黑色波狀細斑;耳羽特別發達,顯著突出於頭頂兩側,長達55-97毫米,其外側黑色,內側棕色。後頸和上背棕色,各羽具粗著的黑褐色羽乾紋,端部兩翈綴以黑褐色細斑點;肩、下背和翅上覆羽棕色至灰棕色,雜以黑色和黑褐色斑紋或橫斑,並具粗闊的黑色羽乾紋;羽端大都呈黑褐色塊斑狀。腰及尾上覆羽棕色至灰棕色,具黑褐色波狀細斑;中央尾羽暗褐色,具6道不規整的棕色橫斑;外側尾羽棕色,具暗褐色橫斑和黑褐色斑點;飛羽棕色,具寬闊的黑褐色橫斑和褐色斑點。頦白色,喉除皺領外亦白,胸棕色,具粗著的黑褐色羽乾紋,兩翈具黑褐色波狀細斑,上腹和兩脅的羽乾紋變細,但兩翈黑褐色波狀橫斑增多而顯著。下腹中央幾純棕白色,覆腿羽和尾下覆羽微雜褐色細橫斑;腋羽白色或棕色,具褐色橫斑。
虹膜橙黃色至橙紅色,嘴和爪鉛灰黑色。
棲息環境
棲息於有灌木叢的山坡、土堤、峽谷中樹木繁茂處、有岩石和灌木叢的半沙漠。它們也棲息在靠近人類種群的老芒果園中。海拔高度可達2400米左右。
生活習性
行為:一般為夜間活動。飛行緩慢、從容地拍打翅膀,其間穿插著伸展翅膀的長時間滑行。通常靠近地面飛行。在為了保護幼鳥免遭天敵侵害時,成鳥經常採取轉移注意力的策略,例如假裝翅膀受傷,以引走天敵。
聲音:雄性發出低沉、洪亮的雙叫聲“bu-whooh”,每隔幾秒鐘重複一次。雌性鳴叫聲類似,音調稍高。在巢中,雄性和雌性都會發出咯咯的聲音,或一系列呼呼呼呼的聲音——同樣,雌性的音調略高。
食性:印度雕鴞通常在棲息處捕獵,但也會進行低空覓食飛行,潛入獵物。它們主要捕獵老鼠,但也會捕食孔雀大小的鳥類。它們也會吃爬行動物、青蛙、螃蟹和大型昆蟲。
食丸顆粒最大尺寸為150毫米×40毫米。
分布範圍
分布於西喜馬拉雅山、巴基斯坦、印度、克什米爾、尼泊爾和緬甸。
繁殖方式
繁殖期通常在2-4月,巢通常是在裸露的土地上淺淺的刮擦一個坑,也會將巢安放在受保護的岩石壁架、河岸或峽谷中懸崖的凹處。也在灌木叢下的地面上或斜坡上的岩石之間築巢。每窩產2-4枚白色的卵,平均尺寸53.6毫米×43.8毫米。由雌性單獨孵化35天。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附錄Ⅱ和附錄Ⅲ》(CITES)2019年版附錄Ⅱ。
種群現狀
印度雕鴞的全球種群規模尚未量化,但據報導該物種普遍不常見(del Hoyo 等人,1999年)。趨勢理由:在沒有任何下降或重大威脅的證據的情況下,認為種群數量保持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