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鴞是鴞類中體形最大的,體長56~89厘米,體重1400~3950克。面盤顯著,為淡棕黃色,雜以褐色的細斑。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菲律賓雕鴞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綱:鳥綱
- 目:鴞形目
- 科:鴟鴞科
- 屬:雕鴞屬
名稱類別,形態特徵,生態習性,分布範圍,保護級別,
名稱類別
【拉丁學名】Bubo philippensis
【命名時間】Kaup, 1851
【英文名稱】Philippine Eagle-owl
形態特徵
眼先密被白色的剛毛狀羽,各羽均具黑色端斑。眼的上方有一個大形黑斑。皺領為黑褐色。頭頂為黑褐色,羽緣為棕白色,並雜以黑色波狀細斑。耳羽特別發達,顯著突出於頭頂兩側,外側呈黑色,內側為棕色。通體的羽毛大都為黃褐色,而具有黑色的斑點和縱紋。喉部為白色,胸部和兩脅具有淺黑色的縱紋,腹部具有細小的黑色橫斑。虹膜金黃色或橙色。腳和趾均密被羽,為鉛灰黑色。
體型:體重♂1410-3959g,♀1025-2200g;體長♂555-732mm,♀650-890mm;嘴峰♂40-49mm,♀44-50mm;翅♂430-480mm,♀410-500mm;尾♂225-300mm,♀260-295mm;跗蹠♂66-99mm,♀73-84mm。
生態習性
雕鴞棲息于山地森林、平原、荒野、林緣灌叢、疏林,以及裸露的高山和峭壁等各類環境中。在新疆和西藏地區,棲息地的海拔高度可達3000~4500米左右。通常活動在人跡罕到的偏僻之地,除繁殖期外常單獨活動。白天多躲藏在密林中棲息,常縮頸閉目棲於樹上,一動不動,但它的聽覺甚為敏銳,稍有聲響,立即伸頸睜眼,轉動身體,觀察四周動靜,如有危險就立即飛走。飛行時緩慢而無聲,通常貼著地面飛行。
分布範圍
分布於太平洋諸島嶼,包括中國的台灣省、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島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10年鳥類紅色名錄——易危(V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