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背景
50年代,為了和擁有“巴頓“中型坦克的巴基斯坦對抗,獨立的印度開始致力於建設自己國產的裝甲兵力量。不過當時這個年輕的國家並沒有足夠的工業水平去支持他們的想法。為了研發一款合適的坦克,他們決定改變思路,將目光投向了他們心目中世界上最好的坦克設計師——德國。德國工程師開始在瑞士以高昂的熱情為印度研發坦克。在戰後倖存圖紙的基礎上,他們把在二戰中獲得的所有經驗都用於改進原有的設計,於是-----”印度坦克計畫“誕生了。
在戰後倖存圖紙的基礎上,他們把在二戰中獲得的所有經驗都用於改進原有的設計。按照印度人的要求,新型坦克的重量應該在36~39噸左右。但是德國人,或者說是
瑞士人,還是讓它超重了,車體的重量達到了40噸。顯然,工程師們覺得對於這樣的一個重要項目,超重並不是一個致命的問題。但是誰也不知道這個印度-瑞士合作項目仍然不被印度人接受的原因。
這個項目的基礎資料已經沒法考證了。單從外觀來說,德國的工程師已經進行了許多改進。甚至比二戰時期的原型——“獅子”要更出色。比如它比原型
獅式坦克在重量上減輕了50噸,而防護卻更好;它的炮塔還參考了一些IS重型坦克的設計(比如炮塔後面的機槍座)。
個項目是在瑞士開發,坦克的整體設計是由保時捷公司完成的。底盤和傳動系統是由弗里德里西港ZF股份公司( Zahnradfabrik AG of Friedrichshafen)完成。炮塔則是由魯爾鋼鐵設計。在印度進行總裝的,則是未來以生產汽車聞名的塔塔(TATA)公司。
其實早在20世紀50年代初,聯邦德國的民間企業就對研製二戰後的德國坦克表現出濃厚興趣,但是由於德國陸軍已經大量裝備性能相對先進的M47與M48,所以無法再國內打開市場,所以在1955年,保時捷與戴姆勒賓士公司藉助印軍大規模換裝之際,參與了印度1955年坦克的投標計畫“Indie Panzer”,直接翻譯即為“印度坦克方案”。
目前知道印度坦克方案參與方至少包括德國和英國,另外可能包括法國和美國。“Indie Panzer”從1954年開始到1956年結束,德國提出的方案包括至少3種,因為已經十多年沒有研製任何一種坦克,所以德國保時捷與戴姆勒賓士最早期聯合提出的方案基本上就是二戰期間在1944年與
黑豹2競標失利的E-50方案,(可能是20-1號方案)其中包括直接來自於黑豹F焊接炮塔,70毫米/60度的首上裝甲,交錯負重輪,還有那個88毫米坦克炮(可能是88mm L71,但是也不排除是88mm L100)。
似乎印度在關鍵時候沒有被其打動,清楚地認識到裝備E-50可能會付出多大的代價。保時捷與戴姆勒賓士眼看敗北,於是又提出了第二個方案(可能是20-2)。2號方案在
E-50的基礎上進行了大量的修改,主要將E-50的炮塔更換為T-34/85式的半卵形炮塔。此外2號方案將E-50的交錯負重輪修改為5個大直徑,大厚度的雙層負重輪。可以看成是將交錯負重輪2個疊為一個,這樣保持了一部分交錯負重輪的性能,又降低了維修的難度。此外,88炮的炮口制退器似乎改為了類似D-54T/TS和M-62T2式的蘇式設計。
似乎印度對2號方案並不滿意,所以保時捷與戴姆勒賓士又拿出了增強防護和火力的3號方案。3號方案的改進程度之大,以致於一般人甚至無法看出3號方案來自於E-50,新型的3號坦克方案將首上修改為類似IS-3的箭簇形裝甲,但首上防護似乎依然保持在紙一樣的70mm,炮塔更換為類似
IS-3的倒鍋型炮塔。
另外為了應付空中火力的威脅,順便對付步兵,在炮塔頂部還裝有雙20mm或者雙30mm遙控防空炮塔。但這種設計似乎依然沒有修改E-50的傳動前置,和其導致的在作戰中極容易損壞傳動的毛病。此外似乎為了降低研製成本,3型坦克並沒有使用二戰時期的88毫米L71或者L100火炮,而是修改為了德軍廣泛使用的90毫米M36坦克炮。
技術特點
在1955年西方接觸
T-54坦克之後,T-54對西方構成了實實在在的威脅,在1957年,亨舍爾公司再次提出了新的坦克設計方案,也就是後人稱作“圖紙坦克”的設計方案 “Paper Panzer”。車重40噸級,成員5人,安裝了戴姆勒賓士的8缸柴油機,最大速度達到50KM/小時,炮塔正面裝甲最厚的位置達到130mm。安裝一門仿造的90mm火炮,似乎車體並未有大的修改,依然保持70亦或者是90mm裝甲,但是因為這種坦克與他的前輩VK3002DB一樣,因為太像蘇聯的
T-34/85或者
T-44坦克而未被德軍所採納,另外90mm火炮確實無法有效威脅到T-54/55系列坦克,所以這種坦克從頭到尾只停留在圖紙階段.
性能數據
配備一台戴姆勒-賓士產670馬力的MB-837A 8缸柴油引擎。使用這種引擎可以使40噸的坦克以50km/h的速度前進。裝備的武器則是一門瑞士制改裝自M36/巴頓裝備的90mm PzKan 48 坦克炮。車體有不錯的裝甲,首上裝甲90mm;側面和後方的裝甲比較薄弱,不過也有40mm。炮塔的正面則更厚,正面炮盾有130mm,而側面和後方有70mm。
總體評價
印度坦克的最後競標結果,以1956年印度接收4個團的
百人隊長坦克告終,英國人以他們的實際裝備,而不是圖紙獲得了最終的勝利。不過我們不難猜測德國人設計未能成功的原因:首先德國人的設計中,很多車體組件(比如炮塔)是一個很大的鑄造件,這在當時的印度是沒有能力生產的(維克斯主戰坦克是由勻壓制鋼板焊接而成)。 另外,計畫採用的光學觀瞄儀器也同樣是印度難以自產的高級貨。儘管這個項目競標失敗了。但是研發這個項目所產生的成果和經驗並沒有浪費,它們作為瑞士戰後坦克發展的基礎,影響深遠。諷刺的是,研發代號的名稱和二戰時期的德國坦克一樣都是“Panzer(Pz)”。這個名稱體現了瑞士坦克與二戰德國坦克的連續性。總的來說,印度豹是德國裝甲設計師們汲取了二戰寶貴教訓的產物,現代的工藝與精良的設計成就了它紙面上不平凡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