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殘齒蘚(學名:Forsstroemia indica (Mont.) Paris)是平蘚科殘齒蘚屬植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印度殘齒蘚
- 拉丁學名:Forsstroemia indica (Mont.) Paris
- 界:植物界
- 門:真蘚門
- 綱:真蘚綱
- 目:灰蘚目
- 科:平蘚科
- 屬:殘齒蘚屬
- 種:印度殘齒蘚
印度殘齒蘚(學名:Forsstroemia indica (Mont.) Paris)是平蘚科殘齒蘚屬植物。
印度殘齒蘚(學名:Forsstroemia indica (Mont.) Paris)是平蘚科殘齒蘚屬植物。分布範圍台灣。1...
南亞變齒蘚(Zygodon reinwardtii Braun)為苔蘚植物,屬木靈蘚科,植物體細小,稀疏叢生於樹幹。莖直立,單一或稀疏二歧分枝。葉乾時緊貼莖上,常扭曲或捲曲。蒴柄長。孢蒴直立,狹卵形,小口,有明顯的縱脊,台部約為壺部長度的一半或等長。蒴齒兩層。蒴蓋扁圓錐形,有斜長喙。蒴帽小,兜形。形態特徵 植物體...
乾時平滑;外齒層下部淡橙褐色,上部淡黃色,橫隔高,內齒與外齒等長,淡黃色,基膜不及齒高的1/2,齒毛2,較短,殘留或缺失;蒴帽狹,兜形,平滑;蒴蓋先端短喙狀。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雲南(貢山、福貢、綠春、勐海、潞西、瑞麗、滄源);尼泊爾、不丹、印度也有分布。生於海拔770-1900米的樹幹基部。
粗齒紫萁(學名:Osmunda banksiifolia (Presl) Kuhn)是紫萁科、紫萁屬陸生蕨類植物。植株可達1.5米高。密複葉柄的宿存基部;葉簇生頂端,羽片為二型,柄堅硬,淡棕禾稈色,稍有光澤;葉片長圓形,一回羽狀;羽片斜向上,長披針形,頂端漸尖,有短柄,以關節著生於葉軸上,葉脈粗壯,小脈平行,葉為堅革質或...
伴蘚耳蕨(Polystichum muscicola Ching ex W. M. Chu & Z. R. He) ,生於海拔2050-2800米的山谷林中多苔蘚的潮濕岩石上。形態特徵 植株高10-20厘米。根狀莖短而直立,連同殘留的葉柄基部直徑約1.5厘米。葉簇生;葉柄禾稈色,長2-6厘米,直徑不足1毫米,通體疏被鱗片,鱗片棕黃色,闊披針形或卵狀闊...
生於海拔500-2800米的山地林中樹幹上或林下岩石上。分布於中國、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東北部、緬甸、泰國、寮國、越南。此花有栽培,具有較高的園藝價值。(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形態特徵 蘚葉卷瓣蘭根狀莖匍匐,粗約2毫米。假鱗莖通常彼此相距1-3厘米,罕有近聚生的,卵狀圓錐形或狹卵形,大小變化較大...
蘚葉卷瓣蘭(原變種)產於甘肅南部(文縣)、台灣(台北、烏來、嘉義、阿里山)、海南(白沙、瓊中)、湖南南部(江華)、四川中部(寶興)、雲南東南部和西北部(西疇、福貢、瀘水、貢山一帶)、西藏東南部和南部(察隅、波密、聶拉木、墨脫、定結、錯那)。分布於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東北部、緬甸、泰國、寮國...
常兩個苞葉;苞葉背瓣卵圓形,先端圓鈍,苞葉腹瓣長橢圓形,背脊稍呈弧形。蒴萼扁筒形,長約2毫米,中部寬0.6毫米,口部有弱的殘波狀,具有背或腹縱長褶。生長環境 生長於林下岩面薄土上或樹幹上。分布範圍 產於貢山、麻栗坡。分布於廣西、海南、台灣。印度、尼泊爾、印度尼西亞、泰國、菲律賓也有 ...
指甲蘭產於中國的雲南東南部,在印度東北部、緬甸、泰國、高棉、寮國、越南也有分布。指甲蘭喜高溫,稍耐陰,春夏秋三季應遮陽,冬季可以不遮光或少遮光,生長期間保持充足的水分及高的空氣濕度,忌積水,熱帶地區常用碎磚塊或木炭塊栽植。指甲蘭繁殖方式為分株繁殖或扦插繁殖。指甲蘭栽培比較容易,花色嬌艷,芳香怡人,...
生於海拔約1150米的山地常綠闊葉林中樹幹上。產中國雲南南部(勐臘、勐海)。分布於錫金、印度東北部、緬甸、泰國。模式標本產於錫金。生長習性 蘭花一般生長在深山幽谷的山腰谷壁,透水和保水性良好的傾斜山坡或石隙,稀疏的山草旁,次生雜木林陰下。或有遮陰,日照時間短或只有星散漏光的地方。空氣濕度大且空氣能...
董棕原產中國雲南、廣西、西藏南部等地區,印度、緬甸和中南半島等地也有分布。喜溫暖、濕潤氣候,生長適溫20-28℃,可耐短時間1-2℃低溫,要求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一般生於海拔370-1500(-2450)米的石灰岩山地區或溝谷林中。董棕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屬於易危(VU),也是國家二級重點...
該種近蘚葉卷瓣蘭(Bulbophyllum retusiusculum Rchb. f.), 但花小得多,側萼片長不及中萼片的2倍,唇瓣的結構也不同。生長習性 蘭花一般生長在深山幽谷的山腰谷壁,透水和保水性良好的傾斜山坡或石隙,稀疏的山草旁,次生雜木林陰下。或有遮陰,日照時間短或只有星散漏光的地方。空氣濕度大且空氣能流通的...
隱紋花松鼠在中國分布於雲南麗江地區、四川西南部、貴州、廣東、廣西、海南、福建、台灣、浙江、江西、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河北、北京、陝西、甘肅、西藏東南部等地;中國以外分布於緬甸和印度支那北部。繁殖方式 隱紋花松鼠1年繁殖2次,春季和秋季各1次。每胎2至4隻,也有一胎4至6隻。交配行為是雄體追逐雌...
花瓣三角形,長約6毫米,中部寬3毫米,先端急尖,具3條脈,邊緣全緣;唇瓣近卵形,中部以下對摺,基部具凹槽,與蕊柱足末端連線而形成活動關節,中部兩側擴展,邊緣稍波狀,先端稍增厚,上面具1-2條肉質褶片;蕊柱粗短,蕊柱齒不明顯;蕊柱足長10毫米,其分離部分長約5毫米。花期通常2-5月。產地生境 生於海拔達...
平車前在中國分布廣泛,遍及各地,在朝鮮、俄羅斯、印度等國也有分布。平車前耐寒、耐旱、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在溫暖、潮濕、向陽、沙質沃土上能生長良好,大都生於海拔5—4500米的草地、河灘、溝邊、草甸、田間及路旁。平車前的繁殖方式一般為種子繁殖。平車前的種子可以入藥,味甘,性寒。據《如意寶樹》...
中國除西北地區部分省區、華北地區外均有分布。亞洲其他國家(如日本、朝鮮半島、泰國、越南、寮國、高棉、印度、尼泊爾、緬甸、斯里蘭卡、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 、太平洋地區、俄羅斯、大洋洲、中美洲有分布。繁殖方法 蛇足石杉通常通過三種方式成苗:孢子繁殖、芽胞繁殖、分株繁殖,也可以採用組織培養快速...
枯葉蛺蝶主要分布於中國池州、黃山等地;國際上分布於中國、印度、日本、寮國、緬甸、尼泊爾、泰國和越南。枯葉蛺蝶屬於完全變態的昆蟲,一生經歷四個時期,卵-幼蟲-蛹-成蟲。它從卵發育到成蟲歷時56-66天,成蟲平均壽命在60-316天。為了滿足蝴蝶觀賞園區的需求,科學家們已經開發了枯葉蛺蝶的人工規模化繁育技術;人工...
生於海拔380-1700米的山坡草叢中或疏林下。分布於中國、印度東北部、緬甸、高棉、越南、寮國和泰國。此花有栽培,具有較高的園藝價值。(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形態特徵 苞舌蘭假鱗莖扁球形,通常粗1-2.5厘米,被革質鱗片狀鞘,頂生1-3枚葉。葉帶狀或狹披針形,長達43厘米,寬1-1.7(-4-5)厘米,先端...
棕櫚原產於中國,日本、印度、緬甸等地;在中國主要分布在秦嶺、長江流域以南;中國自先秦時期就有棕櫚的記載了。棕櫚有較強的耐陰性,通常栽培於四旁,罕見野生於疏林中;喜溫暖濕潤的氣候,耐寒性較強;忌澇; 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也可在微酸性及石灰性土壤中生長;繁殖方式為播種繁殖。棕櫚可“止鼻洪,...
梳帽卷瓣蘭產於中國廣西、四川中南部、貴州南部至西南部、雲南東南部至西南部等地,在印度東北部、緬甸和越南也有分布。梳帽卷瓣蘭生於山地林中樹幹或林下岩石上。梳帽卷瓣蘭的繁殖方式為分株繁殖。梳帽卷瓣蘭具有藥用價值,全草可入藥,味甘,性溫,有祛風除濕,活血,止咳,消積的功效;可用於咯血,肺炎,...
通常選用四壁多孔的塑膠或陶瓷花盆,用碳根、泥炭蘚、樹皮塊、木炭塊等作盆栽材料。根據蘭苗的大小,選擇不同規格的花盆,但不宜用大盆栽小苗口上述栽好材料在使用前必需在清水中浸泡1天以上備用。盆底要多墊大瓦片或碎磚塊,深度至盆底約1/3處,然後將蘭苗放於盆中央,並在一旁插一細竹竿以固定蘭苗,再填入...
,共34枚。牙齒在個體間略有差異。判斷林麝的年齡,主要依據齒的狀態。一般乳齒脆弱、尖且薄,而永久齒則堅實,廣闊且鈍。隨著年齡的增加,齒面變得光滑,並減低高度。臼齒沿著齶的伸長向里逐漸減低高度,門齒則磨得扁平。麝蹄 麝蹄為偶數。兩蹄同形且對稱。林麝有兩個發達的第三趾,有兩個較大的蹄,蹄細小、...
原產我國長江流域以南各地以及中南半島各地、印度和日本。廣東、福建、廣西、江西、浙江等地區有栽培。歷史典故 相傳漳州有一位老婦女,常年吃齋念佛,每天燒香跪拜菩薩,一年四季,從不間斷。有一年春天,漳州連降大雨,山洪暴發。當大水衝到這位老婦女門口時,突然從天上掉下一粒菩提果,落地生根開花,大水便繞道而...
今天殘存的僅有非洲象和印度象。奇蹄類中以馬的演化研究的最清楚。馬的最早代表是始新世早期的始馬(Hyracotherium),大小如現代的狐狸,前足有4個腳趾,後足有5個腳趾。漸新世出現了中馬(Mesohippus),前、後足只有3個腳趾,都著地。始馬和中馬都生活在森林裡。中新世出現了草原古馬(Mery-chippus),前、...
唐宋文獻稱為“金齒”、“黑齒”、“銀齒”、“繡腳”、“繡面”、“茫蠻”、“白衣”等。元明時期仍稱為“金齒”、“白衣”。“白衣”又寫作“百夷”、“白夷"、“伯夷”,有的誤作“僰夷”,以致與白族混淆。清以來稱為“擺夷”。另外,越南史籍稱傣族為“哀牢”;緬甸史籍稱傣族為“撣”;印度史籍...
中部寬3.5~5毫米,先端稍鈍,基部收狹,具3條脈,兩側的2條常分支,無毛;唇瓣白色,輪廓為扇形,與整個蕊柱翅合生,約等長於萼片,3深裂;側裂片鐮狀倒卵形或楔狀倒卵形,比中裂片大,先端向中裂片彎曲,基部約一半合生在蕊柱翅的外側邊緣;中裂片倒卵狀楔形,先端深凹缺,前端邊緣有時具不整齊的齒;唇盤...
青梅是亞洲熱帶雨林的典型樹種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國、越南、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青梅生長於海拔700米的丘陵和坡地林中,青梅是根系發達、喜光,且適應性較強的優良樹種,能耐乾旱、貧瘠和鹽鹼,其所處的東、西部, 氣候條件變幅較大。青梅種群對維持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多樣性至關重要,是中國海南島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