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齒紫萁(學名:Osmunda banksiifolia)為真蕨目紫萁屬下的陸生植物。產於福建、浙江、台灣,菲律賓、摩洛哥、日本等地。生於溪溝邊。可供觀賞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植株高大,高達1.5米。主軸高可達60厘米,粗15厘米,密複葉柄的宿存基部;葉簇生頂端,形如蘇鐵。葉為一型,但羽片為二型,柄長30-40厘米,堅硬,淡棕禾稈色,稍有光澤;葉片長50-60厘米,寬22-32厘米,長圓形,一回羽狀;羽片15-30對,近對生或近互生,斜向上,相距3厘米,長15-23厘米,寬2厘米,長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楔形,有短柄,以關節著生於葉軸上,向頂部稍短,頂生小11片有長柄,邊緣有粗大的三角形尖鋸齒,高可達4-5毫米,基部稍寬,斜向前。葉脈粗壯,3-4回分歧,小脈平行,達於加厚的葉邊。葉為堅革質或厚紙質,兩面光滑。下部數對(3-5)羽片為能育,生孢子囊,強度緊縮,長約6厘米,寬約7毫米,中肋兩側的裂片為長圓形,背面滿生孢子囊羣,深棕色。
生長環境
生長於溪溝邊。
分布範圍
產於福建、浙江(沿海地區)、台灣。也分布於菲律賓、摩洛哥、日本。
主要價值
本種為本屬最大的一種,可供觀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