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國防研究和發展組織,1958年由印度政府將原來的國防科學組織(成立於1948年)和軍隊技術發展研究中心及技術科學研究中心理事會合併建成,是印度國防科研的核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印度國防研究和發展組織
- 成立時間:1958年
印度國防研究和發展組織,1958年由印度政府將原來的國防科學組織(成立於1948年)和軍隊技術發展研究中心及技術科學研究中心理事會合併建成,是印度國防科研的核心。
印度國防研究和發展組織,1958年由印度政府將原來的國防科學組織(成立於1948年)和軍隊技術發展研究中心及技術科學研究中心理事會合併建成,是印度國防科研的核心。其任務是研究和設計各種複雜的、新型的武器和設備(包括軍用食品),提選有關的研究課題供適當的機構研究。下屬近40個分布於全國各地的研究所和實驗室,近20...
據印度《印度防務》網站2009年3月2日報導 印度國防部的一位高級官員於向新聞界表示,布拉莫斯航宇公司(Brahmos Aerospace)正致力於實施一項名為“布拉莫斯”Ⅱ(Brahmos Ⅱ)的高超聲速飛彈研發計畫,預計研發工作將於2013年前完成。印度國防研究發展組織(Defence Research Development Organisation,DRDO)官員A Sivathanu ...
印度MCA戰鬥機,是印度計畫驗證新一代的中型戰鬥機(Medium Combat Aircraft,簡稱MCA)。預計新機的研製和生產工作將在LCA“光輝”輕型戰機的研製工作完成後開始。基本特點 在“印度航空-2009”國際航期間,,印度國防部下屬的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下屬的印度航空發展局(Aeronautics Development Agency,簡稱ADA)曾展示...
”據稱,射程5000公里的“烈火-5”洲際飛彈是印度“最具野心的戰略飛彈計畫”,它發射成功後印度媒體稱這款飛彈將使印度躋身於及具有研美、俄、法、中、英之後第六個制洲際飛彈能力的國家之列。2012年4月19日,該型飛彈首次試驗成功。印度國防研究發展組織與戰略部隊司令部計畫在2011年上半年試射全新設計的“烈火-...
1994年,印度國防科研開支3.75億美元,軍工產值11億美元,占國民產值的0.4%,軍品採購費23億美元。實力 印度軍事工業在中國周邊國家中處於比較發達的水平。國防科研水平不斷提高,國防研究發展組織已成功地研製出1100多項武器系統和裝備。兵器工業是軍事工業中自主生產能力最強的行業,能自行研製和生產包括輕武器、彈藥...
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的官員說,“烈火-2+”採用了許多新技術,射程可達3000公里,正好彌補射程為2000公里的“烈火-2”與射程達3500公里的“烈火-3”中程彈道飛彈之間的空白。這位官員表示,“烈火-2+”中程飛彈全長約21米,重約17噸,可攜帶一枚1噸重的核彈頭。發射試驗 2009年 新華網2009年11月24日 電...
1962年,印度國家空間研究委員會由尼赫魯創立,第一任主席是維克拉姆薩拉巴依。1963年11月21日,發射第一枚火箭。1969年,印度空間研究委員會更名為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其職員人數由1986年的13488人增加到了1996年的16800人,2002年增長為16400人,已穩定在兩萬名左右。宗旨/文化 ISRO的主要目的是發展印度的航天...
《印度軍工發展研究》是一本2022年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儉平,張超哲,戴永紅,瞿萍。內容簡介 目前,印度國防工業構架中已經形成了以國營為主、私營軍工企業為輔的布局。私營軍工企業的產品已占據印度國防工業生產的一定份額,軍民結合、公私結合的狀況得到促進,國防工業體制改革取得一定成果,整體國防...
本書是在中國駐印度使館科技外交官們長期調研工作的基礎上編撰而成的,全面價紹了印度的科技管理和運行機制科技政策的歷史沿革、科技決策和管理體系,重要科技管理部門和研究組織的運行機制從長期、中期和近期三個層次描述了印度政府建立知識社會的長遠構想,國民經濟五年計畫中科學技術中期發展戰略,以及現行的科技政策和...
正是從50年代開始,印度負責火箭和衛星空間研究的國防研究發展組織、印度科學研究組織、國家航空實驗室、印度斯坦飛機製造公司等一批國字頭的高科技研究機構在班加羅爾安營紮寨,形成了以空間技術、電器和通訊設備、飛機製造、工具機、汽車等產業為龍頭的一批產業,逐步奠定了班市雄厚的科研基礎,成為印度有名的“科學城”。
近年來,印度軍事力量獲得一定的發展。但由於軍工基礎薄弱, 財力有限,實際情況和預期目標有很大的差距。2020年11月26日,印度海軍維克拉瑪蒂亞號航空母艦搭載的一架米格-29K戰鬥機在阿拉伯海海域墜毀,一名飛行員獲救,另一名飛行員失蹤。2022年7月28日,印度國防部發表聲明宣布,印度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維克蘭特”...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有1.68萬人,具備製造和發射運載火箭、人造衛星、地面控制與回收等技術,建成了空間研發體系。發展沿革 1963年,印度在頓巴建成了第一個火箭發射台,發射了第一枚探空火箭。1975年4月19日,印度第一顆自製衛星從蘇聯的火箭發射場發射成功。1980年7月18日,印度第一次用自製的運載火箭從本國的...
《印度國防經濟研究》是2002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蔣一國、於秀清、楊會春。一 戰略演變篇 第一章 印度國家戰略 第二章 印度軍事戰略 第三章 印度國防經濟發展戰略 二 國防經費篇 第四章 印度國防費發展的絕對規模 第五章 印度國防費負擔 第六章 印度國防費結構 三 國防工業篇 第七章 印度國防工業發展之路 第八...
印度2010年1月11日在東部奧里薩邦沿海地區成功試射了新研製的國產超視距空空飛彈“阿斯特拉”。“阿斯特拉”是印度國防研究和發展組織自行研製的最新一種超視距空空飛彈。“阿斯特拉”飛彈是印度國有的國防研究開發試驗室(DRDL)為印度空軍研製的一種先進空空飛彈。該飛彈在超聲速狀態下以迎頭方式攔截敵機時射程可達80千米...
普拉哈爾飛彈,據《印度教徒報》3日報導,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已開發出一種全新的精確制導近程飛彈“普拉哈爾”,預計在7月17日進行首次飛行測試。報導稱,未來它將部署到印度陸軍炮兵部隊,成為打擊敵方戰役縱深的利器。用印度媒體的話說,它將使印軍在邊境有爭議地區享有巨大的火力優勢,隨時能給對手“下一場飛彈...
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研製“納格”飛彈歷時20餘年。由於該武器及其它一些自主研製的飛彈系統的進展緩慢,直接導致了印度“集成制導飛彈發展計畫”於2008年二月終止。現在,印度終於完成了其“納格”第三代反坦克制導飛彈的研製。而“納格”飛彈是繼“烈火”-I和“烈火”II中程彈道飛彈、“大地”空對空飛彈以及“...
印度國防研究和發展組織武器研究和發展機構開始研製這種炮射飛彈,計畫在2017年完成。一些裝甲兵高級軍官稱,國防研究和發展組織研製的飛彈距離試驗還有很長的路。但是國防研究和發展組織一直在遊說國防部,讓其說服印度陸軍同意購買200~250輛阿瓊2主戰坦克,車上將暫不配備炮射飛彈系統。印度國防研究和發展組織的高級官員...
此外,該機還可攜帶多種先進機載武器,其中包括目前印度國防研究發展組織(DRDO)正在研製的“阿斯特拉”(Astra)中距空空飛彈,以及各種防區外精確制導武器。但與西方同類戰鬥機不同的是,AMCA將是世界第一種中型隱身垂直起降戰鬥機,其重量只有20噸左右。此外值得指出的是,儘管按照最初的設計,AMCA是主要是用來滿足...
2020年3月,印度首架達到FOC(完全作戰能力狀態)的LCA“光輝”輕型戰鬥機成功實現首飛。仍是“半成品”LCA戰鬥機交付部隊後,一些印度媒體一度將其盛讚為“印度航空工業的里程碑”。來自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的多位科學家甚至信誓旦旦地展望稱,印度有能力將“光輝”發展成“具備隱形能力的第五...
阿卜杜勒·卡拉姆1931年10月15日出生於印度南部泰米爾納德邦一個穆斯林家庭。從小努力學習,1954年起在馬德拉斯理工學院學習航空工程學,1958年獲博士學位。畢業後在班加羅爾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工作。1963年起在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從事航天技術研究工作。1982年起,卡拉姆擔任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研究組織的負責人,長期負責印度外...
作為印度海軍著力打造的“海上輕騎兵”,卡莫爾塔級輕型護衛艦採用先進的雷達技術,該艦裝備有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和巴拉特電子公司聯合研製的中程三坐標監視雷達,該雷達重2.5噸,可以跟蹤150個目標,探測距離200千米,主要用於對空/對海搜尋並提供目標方位數據。在隱身技術方面,該艦採用了法國公司轉讓的隱身技術和...
“阿里德哈曼”號可裝備8枚K-4飛彈(一種中程潛射彈道飛彈,正由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研發,預計射程3500公里),也可搭載24枚K-15潛射彈道飛彈(射程預計700-750公里);該艇還裝有六個533毫米魚雷管。“阿里達曼”號排水量為6000噸,基本上與“殲敵者”號相近,艇長約111米,水下航速24-30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