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國家乳製品發展委員會

印度國家乳製品發展委員會(NDDB)是由印度政府建立的機構,建立該機構的目的是在全國範圍內制定並實施乳品發展計畫,以促進乳品業、農業品和相關產業的發展,並使其沿著合作模式的路線發展。印度國家乳製品發展委員會是一個法人實體,而且根據印度國民議會頒布的法案(1987年頒布的國家乳製品發展委員會法案)規定,它具有政府機構的職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印度國家乳製品發展委員會
  • 外文名:National Dairy Development Board,NDDB
  • 機構類型:法人實體
  • 特點:具有政府機構的職能
  • 負責人:Sri. T. Nanda Kumar
  • 主要辦事處:古吉拉特邦阿南德
基本介紹,背景知識,發展概況,洪流計畫,管理原則,主要職能,奶牛飼養,發展建設,技術服務,加工技術,技術研發,培訓和諮詢,設立機構,近期展望,目標,四個關鍵點,

基本介紹

印度國家乳製品發展委員會的使命是使印度的乳品產業迅速發展並使數百萬奶農的生活得到進一步提高。作為完成這一使命的重要措施,印度國家乳製品發展委員會實施了洪流計畫,通過該計畫印度一躍成為世界最大的牛奶生產國。2001年印度就以牛奶產量達到8400萬噸而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牛奶生產國,單頭奶牛的日產奶量達到225克。

背景知識

發展概況

牛在印度農民的經濟生活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自古以來,牛一直是印度農村最主要的耕田和產奶牲畜。牛對農民的生活實在太重要了,以至於農民將它們看作是神的化身。牛在諸多方面為印度農村的繁榮做出極大的貢獻。
至2008年,印度乳品產業經過29年的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已從種類貧乏、數量不足發展到目前的產品豐富、品種繁多。印度的奶農們可以了解到很多關於提高產奶率和經濟效益等方面的最新科技知識。而且在許多地區,即便是沒有土地的農民或是貧困的農民也擁有產奶率非常高的奶牛。現代科技的套用以及在牛奶加工和銷售過程中運用先進的管理系統,使印度乳品產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洪流計畫

印度乳品產業的發展使消費者在產品和包裝方面有了更多的選擇空間。在這個轉變過程中,印度國家乳製品發展委員會實施的洪流計畫起到了關鍵作用。洪流計畫的價值體現在它更多的關注於農村的奶農。在印度農村由於合適的工作機會很少,使得養牛產奶成為許多農戶不錯的選擇。由於資本密集度低、經營周期短,加之收入穩定,使得養牛產奶成為貧困農戶以及耕地較少的農戶(平均每戶不足兩公頃耕地)的首選,對那些無耕地的農戶更是如此,他們也可以在公共牧場和林地放牧奶牛。在印度,一些牛奶產區有57%的農戶生活在貧困線以下並且缺少耕地。大約7000萬農戶擁有9800萬頭奶牛,平均每戶奶農有1.2頭奶牛,產奶量占全國的70%。印度農戶平均收入的22.5%來自於出售牛奶所得。
1970年,印度國家乳製品發展委員會通過洪流計畫的實施,在印度全國大面積複製亞蘭德模式合作組織,它的業務流程包括:奶農分散進行牛奶生產;村級合作社收取奶農的牛奶;區級牛奶聯合會對牛奶進行集中處理;最後由邦的牛奶聯盟負責牛奶和奶製品的銷售。
洪流計畫的實施為印度乳品業成為一個蓬勃發展的產業打下了強大的基礎,使印度能不斷抓住主動權並創造新的條件,鞏固印度在世界乳品業的領先地位。洪流計畫實施之初,印度國家乳品發展委員會制定規劃並作為實施印度牛奶業發展規劃的先鋒,通過積極扶持奶農及他們僱傭的管理合作組織的專業人員推進牛奶產業的發展。此外,委員會還在全國範圍內積極促進其它商品合作組織、相關產業和獸醫生物行業的快速全面發展。

管理原則

印度國家乳製品發展委員會的作用體現在它提高了牛奶銷售聯盟和奶農合作社的經營能力,使它們能為奶農提供優質服務,並給印度農村送去先進的科技服務。印度國家乳品發展委員會按以下原則對乳品產業進行管理:
合作社是印度奶業發展的首選形式,通過民主的管理方式,奶農們可以控制自己創造的資源的全過程。
鼓勵自力更生,奶農們在一起工作並獲得了利益,讓大家都願意自己進行管理,並願承擔建設和管理他們自己的合作組織的責任。
敦促奶農們努力發展生產追求更好的經濟利益,使合作社不斷發展壯大。
所有的受益人,特別是婦女和地位較低的人必須參與合作社的管理和決策。
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和尋求更好的方式達到制定的目標,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保持領先位置。
在形勢發生變化而改換管理方式時,目標和價值觀不能改變。

主要職能

奶牛飼養

改良奶牛品種是提高牛奶產量、提高奶牛日產奶量以及增加農民收入的最根本的一環。改進水牛和雜交奶牛的基因是一個需要投入技術力量和資金的專門領域。為確保達到奶農的需求,印度國家乳品發展委員會制定並啟動一些先進的項目,如奶牛後代測試、胚胎移植和開放式集中飼養等方案,並為印度全國的奶牛飼養提供技術支持。
從1985年開始,委員會就通過牛奶合作組織網路推廣其先進的飼養方法,在全國範圍內擴大推廣範圍和影響力,使奶農獲益。國家乳品發展委員會提供的畜牧業服務對象包括牛奶合作組織、政府機構以及其他部門。
拉賈斯坦邦本地的奶牛品種Rathi的日產奶量平均可達8-10升,還具有抗疾病、易繁殖等特點,而且全邦適合這種奶牛的飼料很多。為了推廣這種優良品種,國家乳品發展委員會在拉賈斯坦邦的比卡內爾和甘加納加啟動了Rathi 奶牛品種繁育項目。

發展建設

印度國家乳製品發展委員會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合作發展和管理計畫,旨在幫助建立依靠自己的力量並進行專業管理的牛奶合作組織,以滿足合作組織成員的經濟及社會期望。
作為中心工作之一,國家乳製品發展委員會在奶農中開展婦女發展計畫和領導能力發展計畫,以幫助牛奶合作組織實現自立。委員會還提供諮詢服務,幫助奶農們改進管理方法,鞏固和加強合作組織以及增加牛奶的產量。
印度國家乳製品發展委員會還在組織機構建設、提高婦女在合作組織的參與及管理能力、加強組織的能力和策略等方面對牛奶合作組織提供幫助。除邦級牛奶銷售聯盟和區級合作社聯合會之外,印度國家乳製品發展委員會也為從事乳品業及與其相關的合作機構、以及為婦女爭取權益的非政府組織或發展機構提供聯合發展和管理等方面的服務。

技術服務

為實現加強牛奶合作運動這個最大的目標,印度國家乳製品發展委員會的技術服務組實施了一系列有關乳品及其相關產品的項目,以使其達到國際質量標準。
印度國家乳製品發展委員會的技術服務組通過講授和諮詢的方式提供技術支持和技術培訓。技術服務的對象包括奶農和飼料種植的合作聯合會及銷售聯盟、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一些國外組織。服務的內容包括建立牛奶加工廠、冷卻中心、奶牛飼養場以及相關產業的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印度國家乳製品發展委員會還在其他領域展示了它的技術實力和項目管理能力,諸如其水果蔬菜項目、散裝牛奶自動售貨系統、口蹄疫疫苗生產廠以及動物疾病研究實驗室等。
通過採用最新技術自行設計一流的牛奶設備,委員會的技術服務努力為項目帶來更大的價值。用於乳品業及相關項目設備的設計和開發工作由委員會的資深工程師完成。一個成功的例子是委員會的工程師設計了公路和鐵路運輸牛奶的專用冷藏車,它是構成印度全國牛奶網路的重要設備。

加工技術

作為向牛奶合作組織提供服務的一部分,委員會提供了鑑定、開發、測試、運輸及加工技術等。在開發乳製品和生產工藝方面,考慮到區域特點非常重要。委員會專門設計開發了針對國內奶製品加工的商用化設備,這些設備可以生產shrikhand(印度一種由壓縮優酪乳為主要原料製成的甜點)、 paneer(印度式乳酪)、 khoa(一種全脂奶粉)、 lassi(一種用優酪乳或酪乳加水製成的印度甜開胃飲料)、 gulab jamun(印度甜湯丸:一種印度甜品,將炸透的乳酪放在糖漿內熬煮而成)、mishti doi(一種甜酸乳酪)和凝乳等乳製品,還有西方流行的冰淇淋和乳酪等。
在開發生產工藝、產品和設備時,重點是保持牛奶的高質量標準。委員會開發出檢測牛奶質量的檢測設備,還提供乳製品樣品分析服務。

技術研發

印度國家乳製品發展委員會還在生物工程的研發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提高產奶牛的產奶率。1979年委員會在亞蘭德建立了動物疾病診斷實驗室,開展家畜疾病方面的科學研究工作。印度國家乳製品發展委員會的研究工作已經涉及動物遺傳學、動物健康以及動物營養等領域,為幫助牛奶合作組織實施提高產奶率計畫提供了支持。
由於擁有先進的研究設備,並擁有一大批資深科學家,動物疾病診斷實驗室所屬的動物健康部門成為公認的口蹄疫以及牛的熱帶泰勒氏梨漿蟲病的權威診斷機構。除了研發活動外,印度國家乳製品發展委員會還為奶牛養殖組織,奶牛飼養廠、疾病診斷實驗室、疫苗生產單位,以及國內、國際政府機構和非政府組織提供諮詢服務和培訓項目。培訓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細胞遺傳學分子遺傳學胚胎移植、動物飼養方法、動物診斷、寄生蟲病的控制以及其它與生物技術相關的領域。

培訓和諮詢

在當今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下,牛奶合作組織的成功取決於它的工作人員。董事會、委員會的高層主管、經理、一線工作人員、以及其他員工的工作能力必須勝任其承擔的職責。委員會長期以來一直致力於為牛奶合作組織提供技術培訓和專業技術服務。多年來,委員會在人員素質、經驗、服務方法和培訓技巧等方面有了長足的發展,以履行他們的職責。
印度國家乳製品發展委員會可以提供一系列培訓課程,同時也可以在各種技術和職能領域提供諮詢。培訓和諮詢服務涵蓋從合作組織的建設到市場調研開發、從乳製品工廠管理到可行性和效果研究等方方面面。培訓課程是由委員會自己開設的並由委員會各領域的專家進行講授。大部分培訓課程是專門為牛奶合作組織開設的。還可以為其他組織提供諮詢服務和培訓課程。

設立機構

由於洪流計畫取得了巨大成功,印度國家乳製品發展委員會將亞蘭德模式擴展到其它農產品上來,委員會已經建立了一些商業公司來開發這些具有潛在合作優勢的領域,以使眾多的農民受益。印度國家乳製品發展委員會所建立的公司包括:位於海得拉巴的印度免疫研究有限公司(IIL)、位於亞蘭德的印度乳品機械有限公司(IDMC)、位於德里的母親乳品和果蔬有限公司(MD F&V)、以及位於巴羅達的達拉植物油和食品有限公司(DOFCO)。
促進牛奶合作組織的發展是印度國家乳製品發展委員會最關心的問題,委員會已經建立了獨立機構,並與許多國家級機構進行密切的合作。這些機構包括:位於Bidaj的SAG 國家研究中心(Sabarmati Ashram Gaushala)、位於Salon的動物飼養中心(ABC)、位於亞蘭德的農村管理學院(IRMA)、位於亞蘭德的印度國家乳製品合作聯盟(NCDFI)、以及位於亞蘭德的生態安全基金會(FES)。
農村管理學院
農村管理學院位於亞蘭德的農村管理學院是國家乳製品發展委員會於1979年設立的第一個培訓印度農村管理人員的國家級學院,以滿足印度農業部門對農村管理人才的需要。學院設立的為期兩年的農村管理研究生課程已經培訓了1300多名農村管理人員,短期管理培訓項目已培訓了7000多名在職農村管理人員。農村管理學院的使命是提高農村管理人員的水平,建立民主的、可持續發展的組織機構,使印度農村得到保護生態環境的、公平的、社會與經濟的全面發展。
建立農村管理學院的初衷是為國家乳製品發展委員會實施洪流計畫培養專業管理人才,隨著環境的不斷的變化,農村管理學院已經發展成為印度第一個從事農村管理領域研究和培訓的中心。學院肩負著通過培訓與合作推動農村發展的使命。從一開始農村管理學院就同牛奶合作組織、非政府組織、政府部門以及國內和國際機構開展密切合作。2005年,農村管理學院已經名列印度管理學院的第五位。
母親乳製品和果蔬公司
母親乳製品項目和母親果蔬項目是國家乳製品發展委員會分別於1974年和1986年在德里建立的公司。這兩家公司於2000年4月合併成為母親乳製品和果蔬公司。新公司是國家乳製品發展委員會的全資附屬企業,主要從事牛奶、奶製品以及農副產品的生產、批發和零售。
母親乳製品和果蔬公司母親乳製品和果蔬公司
公司的牛奶加工廠的日加工能力為130萬升,並通過設在德里和周邊地區的636家自有牛奶商店以及6500多家零售攤點銷售牛奶。公司生產的“母親乳品”牌冰淇淋占德里市場份額的60%。
公司生產的“SAFAL”牌農副產品有新鮮、冷凍、深加工等多種形式,並在全國部分地區的263家自有的果蔬連鎖店和20000多個零售攤點銷售。農戶生產的新鮮的農產品由設在德里的現代化的果蔬加工設備進行再加工,日處理新鮮果蔬能力達到12萬噸。公司於1996年在孟買建立的印度最先進的水果加工廠是一個出口導向型企業,生產的優質產品全部銷往國際市場。母親乳業集團今年的營業額達到133億盧比。公司的果蔬生產廠已經通過ISO 9001:2000質量體系認證。
Dhara植物油和食品有限公司
設在巴羅達的Dhara植物油和食品有限公司是印度國家乳製品發展委員會於2000年12月11日建立的全資附屬企業,主要從事食用油和油料種子的生產和經營。Dhara植物油和食品有限公司所銷售的“Dhara”牌的包裝食用油是市場的主導品牌,共有23種不同包裝的花生油、芥末油、葵花籽油和大豆油。為提高產油率,公司還在作物種植地區銷售雜交油料作物種子。其中有一種雜交棕芥種子是由德里大學農作物基因研究中心開發的,它的產量比現行的品種要高很多。

近期展望

印度國家乳製品發展委員會在2010年規劃中對印度乳品業的未來設定了比較現實的目標。規劃通過洪流計畫的成功運作得以實施,並在委員會的指導下由邦牛奶銷售聯盟和奶農聯合組織不斷地向目標推進。規劃的目標和實施戰略是由其實際的執行者—牛奶銷售聯盟和合作社聯合會在印度國家乳製品發展委員會的支持下制定的。

目標

在洪流計畫實施地區將牛奶合作組織的液態奶日產量增加到日均4880萬公斤,並占據全國液態奶總產量的80%。
將牛奶合作組織的液態奶日銷量增加到3650萬公斤,占據城市市場份額的60%,在一級城市的市場占有率要接近50%。

四個關鍵點

2010年規劃主要關注四個關鍵點,包括加強牛奶合作組織的經營、提高牛奶產量、確保牛奶質量以及建立全國性的信息網路。
1. 改善牛奶合作組織的經營
擴大市場銷售力度,幫助各牛奶聯盟制定及執行計畫,並檢查其執行情況,以達到2010年遠景綱要的目標的要求。
對各牛奶銷售聯盟和聯合組織在產品促銷、客戶培育、擴展分銷網路等方面提供技術和資金支持。
引入並改善銷售體系和銷售方式,以適應市場競爭。
改善各牛奶聯盟和聯合組織的管理,並對管理人員進行培訓。 婦女參與將牛奶合作組織的婦女會員增加到總數50%,並使她們成為具有畜牧業實用知識的決策者。
採取各種有效措施提高婦女參與各級合作組織管理的力度。
促進建立可以為婦女提供儲蓄和信貸的機構。
2. 提高奶牛的產奶率
通過遴選種牛提高本地奶牛品種(如:沙希華牛、吉爾牛、 Rathi 和 古吉拉特牛 )和水牛(如:摩拉水牛、Mehsana和 Jaffarbadi水牛)的產奶率。
在飼料豐富的地區用非良種奶牛和荷蘭弗里斯蘭奶牛進行雜交,在飼料缺乏的地區與澤西奶牛雜交。
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採取適當的高質量飼料以提高奶牛的產奶量。
採用新鮮飼料和青貯飼料進行餵養以提高奶牛的產奶率。
鼓勵合作聯盟、非政府組織和合作社等機構將公共土地改造成牧場和飼料林地。
將急救體系擴展到村級合作社。
建立奶牛乳房炎和普魯氏菌病的防控體系。
建立全國性的奶牛產奶率和健康信息系統,並在全國範圍內建立奶牛無疾病區。
3. 確保牛奶質量
建立覆蓋從奶農到消費者等各流通環節的全面的鮮奶質量資料庫。
開發對牛奶各環節進行檢測的技術。
為牛奶合作組織提供技術支持和其他的服務以確保其達到國內和國際質量標準的要求。
通過質量教育計畫加強對奶業合作社管理人員、牛奶運輸人員和奶農的教育,鼓勵和提高質量意識。
建立村級牛奶冷藏系統作為將牛奶運送到加工廠和消費者的冷鏈系統的第一環。
按照ISO-9000-2000 認證(質量控制體系)和ISO HACCP (安全管理體系)認證標準管理牛奶合作組織,並使牛奶加工廠保持認證標準所要求的生產條件。
4. 建立全國性信息網路
將較大的合作社、聯合會以及銷售聯盟與國家乳製品發展委員會一起納入到全國性的信息網路,該網路可以收集和發布有價值的信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