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三叉蚜繭蜂

印度三叉蚜繭蜂

雌蜂:體長1.44-1.72毫米。全體黃褐色。頭橫形,寬約為中胸背板的1.30倍,深褐色至黑褐色,圓滑,具光澤,散生細毛。頰為複眼縱徑的1/5。複眼突出,卵圓形。唇基及口器黃褐色。觸角長0.94-1.11毫米,11節、柄節、梗節和第1-2鞭節黃褐色,余褐色和第一、二鞭帶等長,其長為寬的2.20-2.50倍。胸都深褐至黑褐色,並胸腹節黃褐色。中胸背板和小盾片圓滑。有光澤,其上散生稀疏細毛。並胸腹節具五邊形小室。腹部第一節黃色,第二節黃褐色,第三節以精褐色。產卵鞘向下彎曲,基部1/3呈瘤狀膨大,端腹節腹片有21個稍向上彎曲的刺突。翅脈淡黃色,翅痣大,呈鈍三角形,長為寬韻2.50倍,翅脈比翅痣短,與徑脈等長,基脈以外的脈消失。足黃褐色,前足脛節長度約為第一跗節的2.90倍;第一跗節長度約為第二跗節的2.30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印度三叉蚜繭蜂
  • 外文名:Trloxys indicus Subba
  • 動物界
  • 昆蟲綱
  • 膜翅目
  • :蚜繭蜂科
  • 功能類別:寄生性天敵
  • 寄主昆蟲:棉蚜
  • 寄主危害作物:棉花
形態特徵,生物學特性,地理分布,

形態特徵

雄蜂:體較小,長1.15-1.48毫米。觸角有12節,長0.94-1.19毫米。除生殖器外,其它特徵與雌蜂同。
卵;白色,長約0.08毫米,寬0.029毫米。兩頭尖,中間寬。
幼蟲:黃白色,蛆形。老熟幼蟲體長約1.64毫米,寬0.26毫米。化蛹前在棉蚜體內結成白繭,身體彎曲。蛹:初蛹白色,後變淡黃褐色,自體捲曲於繭內。

生物學特性

(1)習性;主要寄生高齡蚜蟲,刺探和產卵的動作非常敏捷,在人工飼養條件下,一分鐘可以刺探20-30頭蚜蟲。羽化後的成蟲,性已成熟,能很快交配、產卵。被寄生的蚜蟲所形成的僵蚜為土黃色。
(2)歷期:該蜂在長江流域5-6月間完成一代約需7-8天;7-8月間氣溫升高,歷期縮短,一般只需5-6天;早春氣溫較低,完成一代需12天左右。
(3)年生活史:印度三叉蚜繭蜂在湖北省於11-12月3間在有翅蚜體內以前蛹期越冬,翌年4月上旬化蛹羽化,交配後,在木槿、石榴等植物上的蚜蟲體內產卵繁殖,於4月下旬或5月上旬遷入棉田。也有一部分被寄生的仔蚜蟲,發育成有翅遷移蚜後,把蚜繭蜂帶到棉田,一年約可繁殖20代以上。

地理分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