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演藝經歷,主要作品,
演藝經歷
1900年,希曼諾夫斯基寫了9首鋼琴前奏曲。1901年去華沙跟諾斯科夫斯基學作曲、隨扎維爾斯基學和聲。1905年去柏林,受到施特勞斯及其他作曲家的影響,在那裡寫了第一交響曲。後又與G·菲泰爾貝格、L·魯伊茨基、A·謝盧托等波蘭作曲家組成“波蘭青年音樂協會”,以出版物和組織演出形式宣傳波蘭的新音樂,柏林愛樂樂團曾為他們舉行了作品專場演奏會。
1908年,希曼諾夫斯基離開柏林回到故鄉。此時他的樂曲已受到一些波蘭音樂家的推崇,如魯賓斯坦、菲泰爾貝格與其妹妹斯丹尼斯拉娃,曾催簽龍指揮和演唱了他寫的許多作品。並在波蘭大提琴師科漢斯基的鼓勵下,寫了第一小提琴協奏曲和其他作品。1920年定居華沙。曾去巴黎、倫敦和紐約訪問,參加過當地一些現代作品音樂會。回國兆蜜嚷龍後致力於發展波蘭民族風格,創作了幾部受民間故事啟發的作品。
1926年起,希曼諾夫斯基任華沙音樂院教授,後任院長。此間改革了教學方法。1930年因患肺結核辭去院長職務。1933年他完成了第二小提琴協奏曲,由科漢斯基進行首演。此後一年裡,他以鋼琴家身份在歐洲各地巡迴演出自己的作品《交響協奏曲》。由於身體日漸虛弱,他不得不再隨後幾年邊作曲邊求墓催醫,終因久病不愈,於1937年3月29日在瑞士洛桑療養院去世。
希曼諾夫斯基是20世紀波蘭作曲家中尋求個性解放的一個典型代表。他的早期音樂創作受德國學派和法國印象派影響恥巴戶欠較深,代表作有《波蘭民歌主題變奏曲》和《降b小調練習曲》,作品與波蘭傳統音樂有密切聯繫。回波蘭後,他又受到蕭邦的愛國主義思想啟示,致力於研究祖國的音樂,尤其是塔特拉山里人的歌舞,創作出許多具有現代浪漫主義色彩的、內容豐富和帶異國風味的歌舞劇、交響樂曲、小提琴和鋼琴協奏曲,以及大量歌曲。
1906年起,希曼諾夫斯基多次訪問德國和奧地利,受新浪漫派音樂吸引,創作了《第二鋼琴奏鳴曲》、《B大調第二交響曲》和歌劇《哈吉特》良良全等。作品明顯受華格納、雷格爾和R·施特勞斯的影響,但已初具個人風格。1909-1914年,他遊歷了義大利、英國和北非諸國,接觸到阿拉伯古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在創作思想和美學追求上產生變化。1914-1917年間,他採用無調性、多調性、極端半音體系、複雜的節奏及東方的裝飾風格和微分音等創作手法,寫出一批優秀作品,如《神話》、《第一小提琴協奏曲》、《夜之歌》等交響曲和歌劇《羅格爾王》。
從1921年起,希曼諾夫斯基的創作直接採用波蘭民間曲調形式,把現代作曲技法同民族音樂交融一體,創作出《聖母哀悼頌》、《第四交響曲》、《第二小提琴協奏曲》和舞劇《山盜》等作品。他是波蘭用對位法創作的第一位作曲家和波蘭新室內音樂的創始人,是繼蕭邦之後至20世紀30年代波蘭最傑出的作曲家,有“波蘭現嚷求棄代音樂之父”譽稱,其作品也飲譽全球。1982年為其百年誕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該年為“希曼諾夫斯基年”。
主要作品
其他作品有:芭蕾舞《曼特拉戈拉》、《哈爾納西》;管弦樂《f小調第一交響曲》、《第三交響曲》、《E大調音樂會序曲》;聲樂與樂隊配樂曲《彭特西麗亞》、《德梅特爾》、《阿加瓦》、《聖母悼歌》、《造物主降臨》、《聖母瑪麗亞的連禱歌》;室內樂《d小調小提琴奏鳴曲》、《弦樂四重奏》;小提琴和鋼琴曲《浪漫曲》、《夜曲與塔蘭泰拉》、《阿雷土沙噴泉》、《那喀索斯》、《林中女仙與潘神》、《帕格尼尼隨想曲》、《艾塔喬·埃尼亞搖籃曲》;鋼琴曲《降b小調復估捉籃奏曲》、《c小調第一奏鳴曲》、《a小調第二奏鳴曲》、《波蘭主題復奏曲》、《f小調幻想曲》等20套及70餘首聲樂曲、歌曲、搖籃曲和兒童歌曲等。
主要作品
其他作品有:芭蕾舞《曼特拉戈拉》、《哈爾納西》;管弦樂《f小調第一交響曲》、《第三交響曲》、《E大調音樂會序曲》;聲樂與樂隊配樂曲《彭特西麗亞》、《德梅特爾》、《阿加瓦》、《聖母悼歌》、《造物主降臨》、《聖母瑪麗亞的連禱歌》;室內樂《d小調小提琴奏鳴曲》、《弦樂四重奏》;小提琴和鋼琴曲《浪漫曲》、《夜曲與塔蘭泰拉》、《阿雷土沙噴泉》、《那喀索斯》、《林中女仙與潘神》、《帕格尼尼隨想曲》、《艾塔喬·埃尼亞搖籃曲》;鋼琴曲《降b小調復奏曲》、《c小調第一奏鳴曲》、《a小調第二奏鳴曲》、《波蘭主題復奏曲》、《f小調幻想曲》等20套及70餘首聲樂曲、歌曲、搖籃曲和兒童歌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