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普費雷的品牌識別稜鏡

根據讓·諾艾·卡普費雷(Jean-Noël Kapferer)的觀點,品牌個性只是品牌身份的一個關鍵棱面。把品牌比作人的明顯優勢在於,對消費者來說(尤其是非專家型的普通消費者),品牌變得更加容易理解與溝通, 消費者能夠輕易地感知品牌,就好像它們也有了人的屬性。

Jennifer Aaker為品牌賦予人性特點的比喻方法,無疑值得稱讚。但是,她同時犯了概念混淆的錯誤,她把品牌識別的不同棱面混合在了一起,全部融進了品牌個性中。 Kapferer建議,恢復品牌識別作為描述品牌的寬泛術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卡普費雷的品牌識別稜鏡
  •  物質層面:產品用途及產品表現
  • 特徵層面: 品牌個性
  • 類型層面:廣告和交流等層面需要考慮因素
品牌識別稜鏡的起源。 歷史
了解一些品牌歷史,對理解Kapferer的稜鏡模型是有幫助的。
1958年,Martineau開始使用“品牌個性”這一辭彙來描述造成商家與眾不同的非物質方面的因素—— 特徵。
20世紀60、70年代,人們對於將產品和品牌等同起來的做法越來越感到不滿, 一個典型例子是Rosser Reeves 的 USP,即獨特銷售主張(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
1982年, Séguela(一家知名廣告公司的副總裁)建議,從三個層面來規範描述所有的品牌:
1. 物質層面(Physical)。 產品用途及產品表現。
2. 特徵層面(Character)。 品牌個性。
3. 類型層面(Style)。 廣告和交流等實際運作層面需要考慮的因素。
20世紀80年代末期,Ted Bates引入了一個新的理念——獨特銷售個性(Unique Selling Personality)。 結果,在流行的複製戰略(Copy Strategy)——在一張紙上概括出可供複製執行的廣告文案——執行過程中,品牌個性(Brand Personlity) 這一新的術語便開始充斥於廣告業務人員的報告裡。
在廣告學研究領域,“個性”類似於心理學上的同名術語,品牌識別架構援引它作為品牌識別的一個尺度,也就是說,人所具有的個性特徵在品牌身上也都可以找到。 除了品牌個性棱面以外,品牌識別架構的其他棱面還包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