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利亞斯·卡內蒂(卡內蒂)

埃利亞斯·卡內蒂

卡內蒂一般指本詞條

埃利亞斯·卡內蒂(Elias Canetti,1905-1994),英籍猶太人作家、評論家、社會學家和劇作家。

1905年7月25日,埃利亞斯·卡內蒂生於保加利亞的魯斯丘克,後移居奧地利維也納。1935年開始寫作。1938年,逃亡法國巴黎,次年移民倫敦並定居取得英國國籍。1994年8月14日,在瑞士蘇黎世逝世。

埃利亞斯·卡內蒂主要以德語寫作,其主要作品有《迷惘》等,於1981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埃利亞斯·卡內蒂
  • 外文名:Elias Canetti
  • 國籍:英國
  • 民族:猶太人
  • 出生地:保加利亞魯斯丘克
  • 出生日期:1905年7月25日
  • 逝世日期:1994年8月14日
  • 職業:作家、評論家、社會學家和劇作家
  • 畢業院校維也納大學
  • 主要成就:1981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 代表作品:《迷茫》
人物經歷,主要作品,創作特點,主題,風格,獲獎記錄,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1905年7月25日,埃利亞斯·卡內蒂生於保加利亞的魯斯丘克(今魯塞)。父親是奧地利籍猶太商人,母親是西班牙籍猶太人。因他的家庭是瑟法底猶太人後裔,所以除了保加利亞語外,卡內蒂還會講拉迪諾語
埃利亞斯·卡內蒂埃利亞斯·卡內蒂
1911年,六歲的卡內蒂隨父母到英國的曼徹斯特。1912年,卡內蒂父親去世,次年母親帶他和他的兩個弟弟移居維也納,在母親的要求下,卡內蒂開始學習德語,平日以德文溝通。先後在蘇黎世法蘭克福等地讀國小和中學。
1924年,卡內蒂進入維也納大學攻讀化學,並於1929年獲博士學位。期間他發覺自己更熱衷於藝術、文學和哲學,故他一直沒有當化學家,反而開始寫作,完成了《年輕的羅馬執政官》和一部詩歌戲劇。
1935年,創作《迷惑》(Die Blendung),靈感來自1920年代暴民焚燒維也納正義宮時的瘋狂現象。此書頗受192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保羅·托馬斯·曼與英國哲學家兼小說家艾瑞斯·梅鐸的讚賞。30年代,卡內蒂亦寫了兩部戲劇:《婚禮》(Die Hochzeit)和《浮華喜劇》(Der Eitelkeit)。不久,美國作家厄普頓·辛克萊(Upton Sinclair)開始翻譯其著作。
1938年,納粹侵占奧地利,身為猶太人的卡內蒂逃到巴黎,次年移民倫敦並定居當地。以後他大部分的時間都英國渡過,而且在那裡他主要用英語發表作品,因此有些作品先有英文版本,然後再由他譯成德文出版。而其小說則被納粹封查,至60年代才重新得到重視。
埃利亞斯·卡內蒂
1945年二戰結束後,卡內蒂在英國停止了文學創作,著手寫論文集《民眾與權力》。
1981年,卡內蒂在獲得卡夫卡獎金的同時,因為“作品具有寬廣的視野、豐富的思想和藝術力量”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1994年8月14日,卡內蒂在瑞士蘇黎世逝世。

主要作品

作品名稱作品類別創作時間
《婚禮》
戲劇
1932
《虛榮的喜劇》(也譯《浮華喜劇》)
戲劇
1934
迷惑
長篇小說
1935
《確定死期的人們》
戲劇
1956
論文集
1960
耳證人
人物特寫
1974
《馬拉喀什之聲》 (也譯《諦聽馬拉喀什》)
遊記
1977
自傳
1977
自傳
1980
自傳
1985
以上參考

創作特點

主題

卡內蒂第一部小說《迷惘》預言了納粹對猶太人的大屠殺,這是20世紀最大的悲劇。但這部作品有別於後來那些揭露納粹大屠殺的文學。顯然他更從本質上關心這一問題。二戰以後,他寫了論著《民眾與權力》。之後又寫了自傳三部曲《獲救之舌》、《耳中火炬》和《眼睛遊戲》,其中揭示的正是他自己思想的形成過程。卡內蒂提出了“民眾人”的概念,這是針對“個人”而言的。歸根結底,“民眾人”就是喪失了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的人,而“權力”正賴此而生。在卡內蒂看來,一方面,民眾是權力得以施行的條件;另一方面,它又是施行權力的對象。二十世紀人類幾場重大悲劇的發生,都可以拿他說的“民眾與權力”來解釋。
埃利亞斯·卡內蒂
卡內蒂便對民眾運動的起源、組成和典型反應作了深刻的研究。他十分懂得向讀者闡明有關“大眾之人”在舉止行為方面的絕大多數的觀點和看法。在《民眾與權力》一書中,通過對民眾的性質和起源的研究,他在基本的歷史性的分析中所揭露的東西歸根結底是信仰權力,而權力的核心正是爭取繼續生存下去。生存的死敵最終就是死亡本身,這是卡內蒂在文學創作中所特有的、用具有激情的力量緊緊抓住不放的主題。卡內蒂對人們的舉止行為進行了辛辣的諷刺,描寫了人們對戰爭的厭惡,刻畫了人們一想到生命的短促就表現出來的頹傷和怨恨的情緒。在《眼睛遊戲》中,卡內蒂把他自己感受到的、來自整個世界的壓倒性威脅對一個人的神志所產生的後果作一番文學想像,希望可以驅散他內心中的恐懼。這種恐懼與他猶太人的身份有關,在《獲救之舌》里已多次有體現,但更多的是和那樁改變了他一生的事件有關:1927年7月15日,維也納暴亂的工人燒毀了司法大廈,“民眾”和“火”兩者自此在他心中劃上了一根連線號,成了他後來在論著《民眾與權力》中的主線,同時,他也感到這個世界對每個個體所具有的巨大威脅。
卡內蒂的一生是在不斷的流亡、放逐和漂泊中度過的,不安、焦慮和驚懼似乎總是與他如影相隨。卡內蒂代表的是二十世紀文學的一種十分特殊的現象:不斷的流亡和放逐,其一生是二十世紀歐洲苦難和戰爭的縮影。

風格

德語作家歌德和卡夫卡對卡內蒂影響很大,他的作品裡有很多深入的思考,但他擺脫了卡夫卡小說的過分哲學化、思索化,而把深刻的思想用幽默的語言,搞笑的情節寫出來,更加具備閱讀趣味。
埃利亞斯·卡內蒂埃利亞斯·卡內蒂
卡內蒂的《迷惘》有著很強的預言意味,其實從回憶錄來看,寫出《迷惘》這樣的作品,乃是卡內蒂個性的必然產物。他刻意地培養出一副冷冽先知的氣質,警惕群體的裹挾力和集體無意識,並很以把本人和時人的偶像一個個推倒為豪;與其說他洞察到魏瑪時代德奧等國的社會和政治危機,不如說是他放大了外部世界針對他個人的威脅。卡內蒂的著作顯示了他的特殊的、出於受虐想像而產生的攻擊性。他喜歡觀察人,是為了尋找各種獵物,把他們身上細小的性格毛孔放大成駭人的黑洞,震撼他的讀者,由此產生了小品文集《耳證人》,在那本書里他用苛酷的筆調刻畫了五十個“怪人”。不過,他付出最多心血刻畫的還是他的另一個自我——漢學家彼得·吉恩,於是《迷惘》成了一本“自噬”式的小說,同時滿足施虐和受虐的雙重想像。
作為東歐的猶太人,卡內蒂與卡夫卡的共通之處在於,都是從個體的感受出發,而歸結為整個人類的境遇。卡內蒂似乎無意於研究政治,他的終極關懷落在廣義的“人”上。卡內蒂的觀測方向是人性的某些細部,一旦把它們顯微放大,謙謙君子也成了猙獰怪物。他很早就決定以觀察人群為畢生事業,他的青年時代覆蓋了奧地利民主隨著魏瑪共和的動盪而日趨衰落,最終被納粹帝國吞併的全過程,但在卡內蒂的回憶錄里沒有多少現實政治關懷。他在乎的只是“人”。他得出的結論無涉階級話語,他只關心“民眾運動”自身的客觀邏輯。所有集體運動都可以抽掉其政治、階級、種族、宗教背景,化約為一份標本。

獲獎記錄

文學類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備註
1981諾貝爾文學獎獲獎
1981卡夫卡獎金獲獎
1980赫勃爾獎獲獎
1972畢希納獎獲獎
1966德國文學批評獎獲獎
以上參考

人物評價

“作品具有寬廣的視野、豐富的思想和藝術力量”。“卡內蒂,這位萍蹤不定的世界作家有自己的故鄉,這就是德語。”——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
墓
“德國怪僻的人中的怪僻的人”。——德國文學批評家賴希·拉尼茨基
“卡內蒂是很容易憤怒又很容易流露恐懼的人,這跟他是猶太人的身份有關係。打他生下來他就看世界的臉色,看這個世界有無打算接受他們,一邊看臉色一邊記錄,可謂疑心生暗鬼。”——編劇史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