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米話是一種兼有白話、客家話、閩南話特點又自成體系的混合型方言,是珠三角東部一種特有的語言。分布於廣東省汕尾市西南部(海豐縣、陸豐市)和深圳市東部,使用人口約20多萬。在惠東縣鐵涌鎮溪美村,當地人所說的一種話被稱為“...
除了嶺南地區的三大漢語方言客家話、“福佬話”(即閩南話)和白話(粵語)齊備外,還有各種混合型的方言土語,它們是“軍聲”、“占米話”、“本地話”和“平婆話”,還有古代少數民族遺留下來的“大車山語”(即畲語)和“甌船胥...
海陸豐方言文化研究中心位於汕尾職業技術學院,成立於2021年4月19日。海陸豐方言豐富多彩,福佬話、客家話、占米話、軍話等方言深具地方特色。海陸豐方言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旨在進一步保護海陸豐方言,傳承地方優秀文化,培養海陸豐方言研究...
鵝埠街道方言比較複雜,主要使用占米話、客家話和福佬話三種漢語方言。除漢語方言之外,在紅羅村,還有約200人的畲族保留了原有的民族語言—畲語。占米話是鵝埠的第一大方言,全鎮約 80%的居民講占米話,故當地人亦稱 “占米話”為 “...
赤石街道方言比較複雜,主要使用福佬話、客家話和占米話三種漢語方言。此外,還有兩種各具特色的小方言,即白話、潮汕話。福佬話是赤石的第一大方言,分布在赤石大部分村落。客家話分為“海陸客”和源於閩西的“平婆客”,海陸客”分布...
一直以來,溪美村的人都講尖米話(也叫占米話)。據2003出版的《惠東縣誌》記載:“占米話可分兩大類,即客味占米和粵味占米,河潭、溪尾話屬客味占米,它更接近於惠州本地話……”;2013年出版的《鐵涌鎮志》也有記載:鐵涌主要...
鐵涌主要有三種方言,分別是占米話(本地話)、福佬話(閩南話)、客家話,其中60%居民講占米話。其尖米話又有別於惠州話,它融合了閩南、客家語系。得名 據考證,鐵涌鎮區南部原為河涌地帶,地下蘊藏鐵礦,故名鐵涌。鐵涌尖米山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