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綍昌

卞綍昌(1873-1946),原名綸昌,字經甫,號薇閣,晚號獧盦,曾居廣陵路219號。江蘇儀征人,出生在揚州一個官宦之家、善飲,而性又和諧,有五柳之風。卞綍昌工隸書,筆意涵泳,自然妙生,乞書者戶限為穿。不但擅長書法,還精於收藏。抗日戰爭勝利之後的1946年卒,葬於儀征劉家集塘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卞綍昌
  • 外文名:gdfgsdfg
  • 性質:名詞
  • 類別:漢子
人物簡介,人物家族,隸書名家,收藏大家,捲入紛爭,

人物簡介

卞綍昌(1873-1946),原名綸昌,字經甫,號薇閣,晚號獧盦,曾居廣陵路219號。江蘇儀征人,出生在揚州一個官宦之家、書香門第。早年與其兄緒昌於揚州左衛街卞府,從胡慎修學。卞綍昌36歲中優行廩貢生,南菁書院高材生。他是卞寶第次子,大排行第十。初娶廣東廉州府知府張丙炎之四女。光緒二十五年(1899)續娶張之洞長女張仁準為妻。
捐納同知,在廣東試用,光緒二十七年(1901),出使日本大臣蔡鈞奏調他充任隨員,派充日本橫濱領事、長崎正領事官,三年期滿,出使大臣楊樞奏保他為道員,仍留原差,三十三年(1907)二次差滿,楊樞以其“保護華僑異常出力”再行保奏。次年二月農工商部調其在商務司行走,四月督辦鐵路大臣呂寰調他擔任鐵路南段總稽查 。卞綍昌在外為使館官員,在內承辦新式企業,得當時風氣之先。辛亥革命後歸隱不出,優遊林下。卞綍昌善飲,而性又和諧,有五柳之風。抗日戰爭勝利之後的1946年卒,葬於儀征劉家集塘壩。

人物家族

卞綍昌的祖父卞士雲進士出身,官至浙江巡撫,卞綍昌之父卞寶第官至福建巡撫、湖廣總督等職,揚州詩人陳含光曾有詩云“兩世棨戟遙相望,同時七印何輝煌。”就是當時卞家地位的真實寫照。
卞綍昌的大哥卞緒昌官至安徽按察使,1903年安徽巡警總局設交通股時為首任巡警道員,為提倡新風氣,曾親臨城內繁華之處站崗執勤。
卞緒昌之子卞白眉是著名銀行家,與李鴻章的侄孫女李國錦成親,生有六個兒子。長子卞彭年(又名卞彭)成為了科學家,次子、三子卞柏年、卞松年為留美化學博士,四子卞萬年在醫學界享有聲望,五子卞鳳年曾任中國銀行悉尼分行經理,六子卞美年為著名地質學家。除卞彭年之外,卞家父子陸續移居海外。

隸書名家

卞綍昌工隸書,筆意涵泳,自然妙生,乞書者戶限為穿。凌紹祖說卞綍昌之漢隸與譚大經之篆書、王景琦之真楷、卞斌孫之大草堪稱“近代揚州書壇四絕”。卞綍昌定例很高,但不要錢,只要近人名作交換。他的收藏甚豐,但經過戰亂大多已失散。
揚州鄉里多有卞綍昌墨寶。卞綍昌曾贈陳重慶:“垂楊蔭塗,成安平域;美稼樂利,書大有年。”此聯鐫刻在瘦西湖碑廊中,真跡藏在揚州陳寅處。
南京大學文史家卞孝萱是卞綍昌的從侄,他稱卞綍昌為“十太爺”。早年卞綍昌曾對卞孝萱多有獎掖。卞綍昌喜卞孝萱好學,常招卞孝萱至家中閒談。卞綍昌坐時左腿蹺在右腿上,即民間俗稱“二郎腿”者,並輕輕晃動。卞孝萱歸來即問他的母親,十太爺此為何意,他母親說那是官場舊習。十太爺能操官話,即清時之國語。民國三十四年(1945),卞孝萱與段夫人成婚時書贈之喜聯,灑金紅紙,隸書,聯雲“峻節著熊丸成材琢玉,高堂歌燕喜洗手調羹” ,並題跋云:“孝萱賢侄以母太夫人四十壽,與段女士成合卺禮。緬松筠之節,……慶集德門,歡騰合族。爰撰斯聯祝賀,用彰義訓,藉慰慈闈。報答春暉,感深恩於衣線;絪緼和氣,卜吉兆於燈花。乙酉吉日七十三叟猿安卞綍昌隸並跋。” 這是卞孝萱生前最為珍愛的對聯,從揚州到北京、南京,一直呵護珍藏,直到搬進港龍園新居仍偶爾懸掛壁間。
卞綍昌與近代書畫界聯繫廣泛,他曾與現代海上著名女畫家戈湘嵐、海派畫家僧陀、民國花鳥畫家趙銳、日本著名書畫家江上瓊山等有交往。戈湘嵐八駿圖》中有卞綍昌題識:八駿圖……乙酉(1945)小暑猥叟卞綍昌拜識年七十有三。戈湘嵐《彩章雄姿圖》立軸卞綍昌題識:……正朝仁兄雅鑒,時在乙酉十月卞綍昌年七十三題句並隸。僧陀《山水四件》扇面中正面有獧庵鈐印;反面有卞綍昌等人的書法作品。日本著名書畫家江上瓊山繪《洞天一品圖》立軸。圖上有吳昌碩、陸恢蒲華倪田黃山壽、胡淇、哈麟、董侃冠、金興祥、金吉石、楊伯潤、卞綍昌等16人題詠。
卞綍昌經常與揚州本土書法家如王景琦、陳含光、包契常、樊灝等聯手創作。他們各有所長。王景琦,字容庵,號蓉湘,江都仙女廟(今江都鎮)人。能詩善書,長於行楷,楷書工秀,有“字冠八邑”之譽。陳含光,名延韡,初字移孫,後改含光,江蘇儀征人。陳含光的篆書爐火純青,風姿如大家閨秀,精細、華美、嚴整、乾淨,無一筆拖泥帶水,尾筆如錐,似衣帶曳地,同時也兼有力挺剛勁,渾厚秀拔,潔淨古樸,具有濃厚自然的金石味。樊灝字豚園,揚州人,以章草聞名。

收藏大家

卞綍昌不但擅長書法,還精於收藏。最近幾年一些書畫拍賣會上經常出現卞綍昌鑑藏過的書畫作品。2002年上海朵雲軒秋季藝術品拍賣會上拍賣的徐渭仁《古木蕭竹》立軸上鈐有鑑藏印:“真州卞薇閣所得精品”。嘉德2008年秋季拍賣會拍賣的管希寧《村樂圖》手卷水墨紙本上有鑑藏印:“真州卞薇閣所得精品”。2009年嘉德春拍會拍賣的湯貽汾《秋庭梧影》立軸上有鑑藏印:“卞薇閣得此聊以自娛”。

捲入紛爭

卞綍昌曾在日本任駐日外交官七年(1901-1907)。1905年,在清政府駐長崎領事卞綍昌倡議和僑胞贊助下創辦長崎時中學校。該校成為當時日本九州唯一的華僑學校,初時校址在長崎大浦町的孔廟內。
由於卞綍昌是張之洞的女婿,與劉師培的妻子何震有親戚關係,從而捲入到劉師培與章太炎的一場紛爭中。1908 年冬,黃興接到了劉師培的一封舉報信,揭發鼎鼎大名的革命家章太炎 “背叛本黨”,其主要內容是:章太炎 “無心革命”,想到印度去做和尚,缺少路費,便致函張之洞,請求資助。信稿夾在書里,為劉師培所見,章太炎便不再隱瞞,對劉說:“士各有志,同盟會不足與有為,而研習佛教,亦當今急務。”當時,清政府駐長崎領事是卞綍昌。章太炎要求何震通過卞綍昌將函件轉交張之洞,索款三萬元,二萬作為自己赴印的旅費,一萬作為劉師培印書的費用,但何震赴長崎時,卞綍昌已經離任返國。其後,何震回到上海,章太炎又致函何震,要她與卞綍昌及著名居士楊仁山商量,向兩江總督端方謀款。章太炎怕何震一人辦事不牢靠,又令劉師培回國辦理。劉、何二人認為此事不易成功,寫信告訴章太炎說: “三萬元之款,必不可得,即成亦不過按月支款。”章太炎不死心,一再作函催促,同時在 《民報》上刊登告白,宣稱 “腦病忽作,不能用心”,辭去 《民報》總編輯人職務,並將該報寄給劉師培,要求經由卞、楊轉示官場。信中,劉師培並附寄章太炎寫給他們夫婦的六封信的照片,聲言 “觀此數函,則太炎背叛本黨之跡,顯然可睹矣”。劉師培舉報章太炎 “背叛本黨”,由於黃興的理智和冷靜,這件事被壓下來了。1910 年 1 月 22 日,吳稚暉在《新世紀》上選登了章太炎致劉師培夫婦六函中的五函,聲稱 “章炳麟之得金出賣革命,固有數可稽而有憑可證者”。 1912 年《中華民報》於 3 月 5 日發表文章,題為 《民國之文妖》,指責章太炎辛亥革命前在日本 “假手於卞綍昌、劉光漢輩,以通款曲於張之洞、端方,同受虜廷之饋遺”,自此, “冷高人之齒,而寒志士之心。” 繼 《天鐸報》、 《中華民報》之後,戴季陶也在 《民權報》上著文,由指責章太炎而發展為大揭章太炎的 “老底”,並與 《民聲日報》、 《神州日報》展開筆戰,從而形成了又一次反章熱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