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根據龍潭區委指示,龍中附設國小速師一班,學生30多 人,由李繼源任班主任,本校部分教師兼任功課。 5月,縣委副書記梁慶軒到校聽高三班黃漢海的語文課,聽課 後同師生座談,並指示“語文課要多講語文知識。”暑期,賓業雄、朱汝林等老師帶領部分同學參加博白第一座水電站(綠珠江)建設。 1961年1月周貽德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 7月,龍中高考、中考成績突出:高考占全區120多間高完中的 第13名,化學成績僅次於玉高,排全區第二名,文科古文排地區第 二名,文理科作文排地區第三名;中考占地區70間中學的第二名。 10月,由玉林地區教育局主持召開的、有區教育廳領導、各地 市教育局長、各重點中學校長和玉林地區高國中領導參加的化學教 學現場會在龍中召開。蘇日清老師主講高中化學研究課,廖家炎老 師主講國中化學研究課。主講化學的還有玉林高中李伯銘、石南高 中陳興旗老師。會上蘇老師介紹了“識、熟、用”的教學經驗,王 祥勵副校長在教風、學風方面介紹了“如何辦學”的經驗。教風要 求:“真、嚴、細、實”(認真教學,嚴格要求,精雕細刻, 刻苦 踏實)。與會者對龍中的辦學經驗和化學教學經驗作了高度的評價。 1962年1月,參加縣運動會,高中男藍、男排均獲第一名。 參 加縣學術競賽作文比賽,卜國懷獲第二名,廖家強獲第三名。獲總 分全縣第一名。 這年高考取得較好成績,周瓊昌、盧品勝考取武漢大學,中考 名列全地區第三名。 組織師生學習毛主席“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的指示,對師 生進行階級鬥爭和路線鬥爭教育。 1963年2月,教師學習和貫徹《全日制中學工作暫行條例》。 3月,毛主席題詞“
向雷鋒同志學習”發表, 全校開展“學雷鋒,做好事,創三好”的活動,促進了學風、紀風的建設。 這年高考有13人考取大專院校。 1964年4月, 龍中男子排球隊代表玉林地區到百色參加廣西青 少年男子排球比賽,黃漢海任領隊,林為忠任教練。榮獲第三名。 師生開展學習王傑同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 把學習王傑與學雷鋒結合起來,進一步推進學校的教風、學風、紀 風的建設。 各科舉行
公開課、觀摩課;交流教學經驗和班主任經驗;指導 學生總結和交流學習經驗,推廣學生的優良學習方法;嚴格執行課 程表、進度表、作息時間表;認真抓好後勤工作。工人林日詐等改 建爐灶,增加蒸飯量,保證了師生800多人的熱水、開水免費供應。 7月,有30人被錄取上大專院校。其中周善豐考取北京大學。 中考名列全縣第一。 冬,參加縣舉行的國中運動會和學科競賽,國中籃球隊獲全縣第一名;陳中獲國中作文競賽第一名,朱其一獲高中作文競賽第一 名。 1965年7月,高考成績特別突出,高12、13班, 除個別政審不 合格者外,全部考上大學。考上重點大學的有科技大學的張興強、 北京政法大學的林為輝、北京大學的林寶貴、北京外國語學院的張 九桓和劉敬俊,華南理工學院的盤芝明和林寶劍,武漢大學的盧道 全。中考成績也很好,除個別同學外都考上高中或中專。 這年空軍體檢合格的有
李彪、劉貴勝、李肇南等三位同學。 10月,自治區在南寧召開高考指導經驗交流會,我校代表應邀參加,並在會上作了經驗介紹,得到與會者的好評。
公館中學、
山口中學、博白縣中學等兄弟學校來校取經。 四、“十年”磨難 ( 1966─1976年) 1966年3月,師生掀起學習毛澤東著作高潮。 6月,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開始;全校掀起“大鳴大放、 大字 報、大辯論”,縣委派工作組進校;行政領導靠邊站。全校停課鬧革命。 7月,停止高考、中考。 8月,全校教工集中玉林參加文化大革命學習。王祥勵、 鄭慶 意被斗,闕之祿被出專欄批判。 9月,周貽德、王祥勵、黃漢海、張達西、黃逑賢、蘇日清、 晏忠、鄭慶意、闕之祿、謝元徽、李毓萁、張仲齡、霍風琴、梁鑫、廖家炎等教師分別被以“走資派”、“叛徒”、“大地主”、“ 大右派”、“國民黨要員”、“
反動學術權威”、“富農頭”等罪名強迫勞動,喪失人身自由。 紅衛兵破“
四舊”,摧毀文龍書院的畫棟雕梁,查抄“黑幫”的家,部分教師被抄走證件、照片、圖章、器飾和書籍。部分紅衛兵代表到北京。 10月,部分教工和大部分學生參加“
大串聯”。 1967年2月─3月“
複課鬧革命”,師生陸續回校。4月,師 生分裂成兩派:“龍中革聯”和“井岡山兵團”。 11月,博白武鬥開始後,龍潭中學的兩派各占校舍為據,但沒 有發生武鬥。 1968年春夏季,龍中幹事張達琛被龍潭民兵無辜槍殺。6 月, 龍潭革委會糾察隊、民兵數百人荷槍實彈圍攻龍中,師生被驅趕到 學生食堂軟禁達八個小時之久。糾察隊和民兵查抄師生宿舍、教室,受損嚴重。7月,龍中師生十多人被糾察隊押解到張祠審問。 8月,全縣中學教工集中學習貫徹中央《七·三布告》, 王克 鈺老師被批鬥。
工宣隊、貧宣隊進駐龍中。王克鈺被迫害上吊自殺,四名學生 被開除。 高14、15、16班,初54、55、56、57、58、59班學生畢業離校。 9月,
龍潭中學革委會成立,張武進任革委會第一副主任, 鄒 良榮、李德法(學生)任副主任。 恢復高、國中招生,高中招三個班,國中招四個班。 掀起斗、批、改高潮,教職工16人被游斗或大小會批鬥,有的 被打傷。 10月,師生支援社隊秋收冬種一個月。教師劉卓雲被批鬥,受迫害上吊自殺。 1969年1月高17班、初60、61、62、63班畢業離校, 高中招三 個班。 秋季,各公社辦高中,在龍中讀書的外籍學生回原籍就讀。改 完中為高中,國中由各大隊辦。學制縮短為兩年,砍掉史、地、圖、音四科。 冬季,開展學軍活動,每人自製木槍一支進行軍事訓練。“武 裝”步行到“三堡嶂”軍訓。 組織部分班級師生到茅坡參加搶建水輪泵站;到南坡參加修建 磨刀石水庫。 1970年7月,“文革”後首屆高中生畢業。 8月,張武進調離龍中,江朝有、 藍立中先後調任龍中革委副 主任。 批“智育第一”,宣傳黃帥造反精神。 1971年5月,組織師生挖平老教學樓北面山頭, 上山打柴燒石 灰,籌建灰砂球場四個。74年下期全部完工使用。 7月,實行開門辦學。 9月,“
工宣隊”領導開展“
一打三反”運動。 11月,師生聽傳達關於
林彪叛國事件的檔案。 1972年,江朝有、藍立中先後調離龍中,朱汝垣任龍中革委會 主任,葉振章任副主任。 9月全縣中學生田徑運動會在龍中舉行, 龍中代表隊獲團體總 分第二名。 10月,擬訂學校學習和生活紀律制度。 1973年,掀起學“朝農”、“屯昌”經驗,在離校8 公里的羊 耳夾辦龍中分校,設兩個班。主要任務是開荒種植。每周從校本部 輪流兩個班的師生到分校,邊上課,邊勞動。此外,學校還與附近
生產隊實行校隊掛鈎。龍中被樹為縣中學學農標兵。 參加縣中學化學比賽獲第一名。 龍潭圩鎮和興華大隊借用烏鴉塘教室辦國中班,75年暑期交回。 1974年葉振章調往合浦,朱為堅任校革委會副主任。 3月,師生聽“馬振扶”事件傳達。開始反“回潮”, 接著進 行“批林批孔”、舉辦教工“儒法鬥爭史”學習班。 9月,傳達中共中央1974年23號檔案, 組織學習毛主席軍事著 作,批判林彪資產階級軍事路線。 1975年,部分班級師生繼續到羊耳夾分校上課。 1976年,唐山大地震後,全校師生搭茅棚露天住宿,露天上課。 8月,朱汝垣調離龍中,羅國傑任龍中革委會主任。 抓好教師的教風和學生的學風,恢復和發揚龍中的優良校風。 抓好課堂教學,遵循教育教學規律,恢復以課堂教學為主的教學秩 序。 9月,毛澤東主席逝世, 師生參加公社組織的弔唁活動及追悼 大會。 10月,參加粉碎“四人幫”反黨集團的慶祝活動。11月,學習毛主席關於批判“四人幫”的指示,批判“四人幫”的反動謬論, 清除“四人幫”的流毒影響。在此基礎上結合批判“讀書無用論” 和“遲歸(務農)不如早歸(不讀書)”的錯誤思想。
團總支部組織成立“龍中文藝宣傳隊”,成功地演出歌劇《園 丁之歌》。先後到胡椒場、西牛水庫、白沙、久福等地進行宣傳演 出。 五、繼往開來 ( 1977─1993年) 1977年下期,撤消羊耳夾分校。 11月,
恢復高考制度,組織“文革”後歷屆畢業生上高考複習 輔導課,準備參加“文革”後的第一次高考。重視
雙基教學,調動 教師的積極性,對學生進行“補缺、補漏”工程建設。12月,組織 學生參加高考。有85人被錄取上大學,錄取人數居全縣首位。程春 雷、蔡錦青、
趙傑分別考上重點大學。 1978年初,撤消“龍潭中學
革命委員會”,恢復“博白縣
龍潭中學”。3月,任張達良為龍潭中學副校長。 開始批判“
兩個估計”,逐步平反冤假錯案,調動教師積極性。 團委會組織團員青年學雷鋒,爭當新長征突擊手和向團十大獻 禮活動。 7月,張達西恢復工作回校上課, 擔任高二級重點班語文課和 班主任,兼任語文基組長。 8月,羅國傑調離龍中,龐軍任龍中副校長。 建立和健全各項規章制度,認真抓好科室辦公,落實老師崗位 責任制。科組、教師之間開展“愛護學生,教好功課,以身作則, 努力工作,團結協作,共同提高”的競賽活動。 整頓紀風、學風,對學生的學習、紀律作出明確規定,學習風氣空前濃厚。 10月,全面落實知識分子政策,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召開新老 師座談會,公社黨委書記葉高志同志到會作了講話。 這年高考有70人考上大學。其中被錄取上重點大學的有周英武 (北京航天大學)、張本(湖北財經學院)、鄭華生(北京師範大 學)。 1979年春,黨支部、
行政組織學習和貫徹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精神,學習“
四項基本原則”;開展學雷鋒,創三好活動;學習《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進行法制和紀律教育。 4月,縣撥款10000元,學校自籌7000元開始建第一幢教師宿舍(11間平房),1980年10月完工使用。 添置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儀器,設實驗教師一人。 8月,
張威任龍中第一副校長兼黨支部書記。 11月,玉林地區化學現場會議再度在龍中召開,蘇日清、廖家 炎、張九旭三位老師上研究課,地區教育局領導對龍中化學教學經 驗給予高度評價。 黨支部繼續組織師生學習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開展“實踐是 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討論,澄清思想認識,撥亂反正,把師生思想統一到十一屆三中全會上來。 這年高考有43人被錄取上大學,其中重點大學1人。 團委書記謝廷良被評為1979年度縣“優秀團乾”。 1980年上期,認真總結過去工作的經驗教訓,進一步落實班主 任工作職責;加強科組建設,強調嚴格按照教學常規,備好課、上 好課,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對教師之間互相聽課、作業、考試及學術競賽等提出具體要求。 8月,恢復招收國中2個班,招收龍潭校區初考高分學生。並抽調部分國中教師任課。 10月,團縣委工作經驗交流會在龍潭召開,會上謝廷良代表龍 中團委作經驗介紹。到會代表還觀看了校團委組織的“科學晚會”。龍中團委被評為先進團委。 團委書記謝廷良被評為縣 “優秀團幹部”。 1981年2月學習貫徹“中央關於調整、改革、整頓、 提高”的 方針。學習毛主席《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反對自由 主義》、《糾正黨內錯誤思想》等文章。以加強教職工的思想政治 工作。 3月,開展“愛生活動周”,聽取學生意見, 密切師生關係。 組織教師學習《教育學》。 建立和健全學生考勤制度、好人好事表揚制度,學生請假制度、教職工請假制度、校務會議制度。 4月,試辦學生課外學習小組,培養學生
學習興趣。 5月,總結學雷鋒經驗,開展“五美”教育。 8月,
張威副校長調離龍中。 9月,在校學生增至1160人。 為提高領導班子工作能力和業務 水平,領導班子加強了政治和業務學習,重點學習《瓦-阿-蘇霍姆林斯基談校長工作經驗》。並要求抓教學的主要領導平均每周聽 課2節以上。 定每周星期一晚組織教職工進行政治學習。 對學生進行五個方面的教育:①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教育;②馬 列主義、
毛澤東思想基本原理教育;③
共產主義道德教育;④勞動 教育;⑤紀律教育。 1982年1月,第一屆職代會召開, 中心議題是討論通過學校規 章制度。 2月, 師生學習中共中央《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學習貫徹教育部正式頒布的《
中學生守則》。 3月,縣教局撥款1萬元,學校自籌5千元建第二幢教工宿舍 10 間平房。 7月,龐軍調離龍中,李奕富任副校長兼黨支部書記,主管龍中全面工作。 8月,張達良赴北京參加全國勤工儉學工作會議。 高考有40人錄取上大中專,其中王運強、周貽文分別考上重 點大學。 9月,黨支部組織師生學習黨的十二大檔案精神,加深對黨的 路線、方針、政策認識。在學生中加強以
共產主義理想為核心的理 想、道德、紀律教育。 加強教學管理,繼續學習和推廣廉江語文教學經驗以及東平國中語文教 改經驗,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打倒滿堂灌。學習廣雅中學認真 落實“雙基”,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和綜合解題能力經驗。 建立教師學習室,配置教師每人一塊
小黑板供教師上課使用。 冬,縣教局撥款1萬元,開鑿一口69.70米深水井,83年開始使 用。從根本上解決了師生飲用水問題。 1983年3─4月,學習《中學生最優學習方法》,引導學生不斷 改進學習方法;舉行“文明禮貌”月總結表彰大會。 在武漢大學工作的校友盧道全回校對學生作學術報告,勉勵學 生努力學習,學好本領,掌握技能,報效祖國。 縣教局撥款2萬元,學校自籌1萬元建平頂教學樓一幢。( 9 0 年改為教工套間宿舍) 8月,教工集中縣城參加“文革處遺”學習, 成立“處遺”領 導小組。 李奕富調離龍中,張達西任校長,周琛謀任黨支書。 高考有36人考上大中專,其中梁岸、
李登峰、吳志東分別考上重點大學。 9月, 組織教師學習《關於進一步提高普通中學教學質量的幾 點意見》、《關於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糾正片面追求升學率傾 向的十項規定》。 推廣國中
李繼成老師“培養和提高學習幾何證題能力”的經驗;公社教育組組織國中老師在我校舉行語文、英語觀摩課。 張達西校長深入教學第一線,聽了全部老師的課,並將聽課情 況向全體老師通報,充分肯定了
教學過程的成功驗驗,指出存在問 題。 取得縣體育衛生合格證書。 團委會主辦出版《龍中青年》小報。 新建33間學生浴室,基本解決學生排隊洗澡的困難。 12月,平反了在“文革”中被打成“三反分子”、“歷史反 革命”、“叛徒”的教職工,對受迫害致死的教職工給予昭雪。 學校團委會被評為先進團委會。國中學生盧道永獲縣教學競賽 甲等獎。 1984夏,拆除老教學樓磚木結構樓板,全部換上鋼筋水泥結構 的樓板,用費超萬元。 8月,張達良調離龍中。9月張達西退休。張九耀、王祥啟任副 校長。 組織教師學習鄧小平同志關於教育要“三個面向”的指示。 部分教師家屬農轉非。 通過各種形式培養學生“自覺、自治、自理”的“三自”能力。參加縣田徑運動會獲國中組第三名;高中學生周勇獲縣化學競賽甲等獎。 1985年5月16日,舉行建校42周年慶祝大會, 校友
龐波(龐寶 騰)、余金權等分別講了話,校友周復昌(
廣西農學院副教授)作 學術報告。 黨支部吸收王祥啟等五人入黨。 第二屆職代會召開,通過“十項規章制度”以及
崗位責任制。 黨支部組織師生學習《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 改革課堂教學,學習推廣劉業倫、李國秀的教學經驗。貫徹落實體育衛生工作的兩個《暫行條例》,堅持“兩課”、“兩操”、 “一活動”制度。 8月,李時德從合浦調回任副校長,後任校長。 周琛謀調離龍 中。張九耀任黨支部書記。 9月,教職工歡度第一屆教師節。縣教局、公社黨委、 政府領 導來校慰問教職工。 10月,繼續落實黨的知識分子政策,努力改善教師生活,調動 教師積極性。學習《
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 要求各科組每月出版一期牆報,擴大學生知識視野,開闢第二 課堂。 高中95班學生詹明榮獲自治區化學比賽第一試區甲等獎、全區 三等獎。 學校行政、教導處從人力、物力、財力方面大力支持教師參加電大、函大等業餘進修。 12月,舉行第十一屆學校田徑運動會。 張九耀、林為衍被評為縣優秀黨員;龐繼達同志被評為地區教 育戰線勞動模範;張九耀、王祥啟、龐繼達等老師被評為縣先進教 育工作者;語文科獲縣先進科組乙等獎。 博白縣政協主席黃國祥陪同校友廣東省政協主席
梁威林、廣東 省委統戰部副部長溫戈到校指導工作。 1986年3月,召開教代會,討論學校工作計畫及各項規章制度。 3月,張達良調任龍中副校長。 10月,新教學大樓動工興建。1987年11月交付使用。新建教學大樓共四層十九間教室,八間間房,總面積2326.6平方米。總投資 28萬元。其中上級撥款10萬元,國營白平農場捐資4萬元, 松旺、 雙旺、大壩、沙陂等鄉鎮捐資共1.1萬元。 這年,獲得自治區頒發的體育合格證書,獲得縣“職工之家合 格證”。王祥啟、李繼斌老師獲玉林地區“五講四美為人師表”積 極分子獎;顏玉洲老師獲自治區工會工作先進個人獎;羅昌明、梁 春蘭老師被評為縣“五好家庭”。 1987年,李時德調離龍中,張九耀任校長。 1月,教工聽傳達中央1987年1號檔案精神,師生開展堅持四項 基本原則,
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學習活動。 2月,全體黨員聽傳達中央2、3、4號檔案精神。 建立和試行教學工作的“量化”管理制度,計量評定學生操行。繼續實施和完善《學校十項暫行規定(試行草案)》、《龍中十項制度》、《龍中十項紀律》、《工作定額獎勵制度》、《清潔衛生 檢查制度》。 9月,成立45周年校慶籌委會。 10月,榮獲縣教育成果一等獎;化學科被評為縣先進科組。 11月,校友
張九桓(出使泰國大使館一等秘書)回校向師生 作報告。 12月,成立校辦工廠領導班子,委任廠長、副廠長。教師職稱 評議結束。學校工會榮獲縣“優秀教工之家獎”,工會主席顏玉洲 獲縣“優秀職工之友”獎;張達良、張九耀被評為縣“優秀黨員”。學校榮獲教育成果一等獎;學校文藝宣傳隊參加縣中學生文藝調演獲組織獎,優秀節目獎;團委會被評為地區先進團委,化學科被評為先進科組。學生宣宏獲縣化學競賽高中組甲等獎,李書仕、周勇青獲高二級化學競賽甲等獎。 1988年5月舉行
龍潭中學建校四十五周年慶祝大會。 前來參加 慶祝活動的有博白縣委書記闕之寶、縣長張九先、副縣長余金權、政協主席沈維洲等領導同志。參加校慶活動的各地校友代表共 300多人。慶祝大會由張達良同志主持,校長張九耀作《龍潭中學簡況》報告。校慶期間收到各單位、校友及社會賢達捐款14000多元。 南寧校友贈
電影機一部、柳州校友贈彩電一部,桂林、廣東、玉林及其他各地校友贈送物品一批。校慶前夕,
梁威林同志為龍潭中學題寫校名。 9月─12月, 黨支部繼續組織師生學習
中共十三大檔案精神, 深入進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和
黨的基本路線教育。 組織教師學習教育理論,開展教育思想討論,強調教師嚴格按
教學常規教學,著眼於教學質量的提高。 張九旭、莊啟俊老師獲縣教改先進教師獎,張九旭撰寫教學論 文《對高中化學實驗的改進和分析》獲縣一等獎。 1989年3月,成立由校長為組長,副校長、教導主任、團委書記、工會主席、科組長、政治教師、
班主任為成員的德育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師生認真學習《中共中央關於改革和加強國小德育工作的通知》、《德育教學大綱》。制訂德育工作計畫和實施細則。 4月,開展新教師“匯報課”活動。 5月,舉行“五四”運動七十周年紀念活動。 同月,報教育局批准成立政教處。 6月,梁朝京老師撰寫的論文《談談求異思維的培養》在湖北 大學《中學語文》發表。 8月,張九耀、王祥啟調離龍中。廖興廉任副校長, 張達良任 黨支部書記。廖興廉副校長被評為全國先進教育工作者,團委書記 龐繼達被評為“全國青年思想教育先進工作者”,張九旭、黃世興 被評為地區先進教育工作者。 11月,梁朝京老師撰寫的論文《如何確定朗讀中的停頓與重音》在江西師大《讀寫月報》發表。 1990年8月,廖興廉任校長,顏玉洲任副校長。 學校把德育工作擺在首位,制訂德育量化管理細則,狠抓學風、紀風。開展“一五”普法教育,被評為“一五”普法先進單位。 10月,第四屆教代會召開。 12月,高中116 班鐘輝同學參加全國數學比賽榮獲國家級丙等獎。學校榮獲縣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語文、英語、政治、地理、 歷史、數學、化學、生物等科組獲縣教育教學成果獎,其中語文、 英語獲一等獎。黃宗豪老師的教學論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獲縣 一等獎,周保謀老師被評為自治區優秀化學輔導員。 建好北面圍牆和北校門,動工興建高級教師住宅樓,破土擴建 大運動場。 8月,文科複習班高考成績顯著,錄取率為50%。 12月,高中116 班梁輝龍同學參加廣西化學奧林匹克賽榮獲一 等獎。 1991年3月─5月,梁朝京老師撰寫的論文《語段導讀三則》、《思維流向例釋(一)》、《立論思維的拓展》先後在《語文教學 論壇》、《中學文科》發表。 1992年8月,廖興廉調離龍中,顏玉洲任校長, 周聯謀任副校 長。 學校黨支部和行政注重加強領導班子的團結和建設,分別召開 教代會、團代會、學代會,加強民眾組織建設,調動師生員工教書 育人的積極性,發揮當家作主的作用。同時把教學工作擺在主要地 位,重點抓“三考”(即高考、中考、會考),加強校風建設,制 定校訓:“承先啟後,任重道遠”;校風:“尊師愛生,團結進取”;教風:“管教管導,為人師表”;學風:“勤學好問,刻苦鑽研”。制訂了《教職工工作補貼原則》、《教職工獎懲原則》,以及《財會管理制度的補充規定》。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管理制度和管理體系。 9月,開始籌備建校五十周年慶祝活動。成立校慶籌委會,並決定將九三年五月十六日的慶祝大會提前到五月一日召開。縣分管教育的余金權副縣長對五十周年校慶活動作了重要提示。 10月至12月,張達良支書、周聯謀副校長等先後到南寧、 桂林、柳州、玉林、北海、
博白等地,聯繫各地校友,徵求舉辦五 十周年校慶活動的意見。為搞好校慶活動各地校友會、校友紛紛出 謀獻策。 12月,張平老縣長、林時老校長專程到校指示要認真編寫好《龍潭中學校史》。 龍中第一幢三房兩廳的教師高級住宅樓竣工,並交付使用。24 戶教師喜住新樓。 這年高考數學、化學、政治、語文、物理、歷史等學科獲縣教 學成果獎。 梁朝京老師主編的《高中語文語段導讀》、《文言文自讀津梁》分別在遼寧出版社和瀋陽
白山出版社出版。劉美存老師編著的《寫議論文材料精編與運用》在
廣西民族出版社出版。 1993年1月,安裝使用
無塔供水器。3月,向各地校友發出校慶 請柬。4月,陸續收到各地校友寄回的“校友簡況”及禮物。 召開校慶動員大會,請張達西老校長作動員報告。會後,師生 總動員,狠抓紀風、學風,做好工作迎接校慶。 燈光球場建成。符合國家標準的400 M半圈式跑道的運動場工 程基本完成。
龍潭鎮黨委、政府組織鎮國中師生、糖廠幹部職工及 本校全體師生修好學校至龍潭街校道。 學校領導努力轉變思想,更新觀念,把學校勤工儉學推向市場,開發勤工儉學項目。 5月1日上午,建校五十周年慶祝大會在內操場隆重舉行。參加 慶祝大會的有來自全國各地校友、師生共1000多人。在主席台上就座的各級領導、各地校友代表和嘉賓有:廣東的溫戈、龐震、鄒穎 文、周華昌,南寧的溫科英、劉明榮、周復昌、卜國球、陳達理、 張興強、陳名晉、戴宗華、李玉林,柳州的雷光龍、張重友、
劉章 光、陳強棠,桂林的龍有玉、李險峰,四川的顏玉澄,玉林的范豪 光、沈維球,博白的
黃道偉、余金權、朱明、沈強、沈維洲、凌世 耀、李書成、林國液、林時、廖家強、張九耀、龐軍、張達西、張 達良、顏玉洲等、在主席台就座的還有校友烈士的遺屬黃幼波、 黃烈棣。 參加慶祝大會的還有學校服務範圍的松旺、雙旺、沙陂、大壩、龍潭等五個鄉鎮的黨委書記。大會由張達良支書主持,顏玉洲校長代表學校作工作匯報。縣委書記黃道偉代表縣黨委政府作了重要講話。各地校友代表:溫戈、龐震、劉明榮、林時、顏玉澄、范豪光、龍有玉等同志先後在大會作了發言。下午,部分校友在接待室舉行座談會,對辦好龍中、辦好教育,振興博白經濟出謀獻策。 慶祝大會收到各單位、社會各界人士、校友贊助現金14.5萬多 元(含本校教職工捐款),贈物價值約5萬多元。其中,南寧校友捐 款20209元,桂林校友捐款1628元,柳州校友捐款230元、贈電腦打 印機一部價值17000多元,
梧州校友捐款 2310 元, 玉林校友捐款 8497.88元,北海校友捐款1050元,合浦校友捐款1630元,
博白校 友捐款17008元;羅世營、 陳科鳳校友夫婦贈中英文印表機一台, 價值2萬多元。還有鏡屏、書畫一大批。
龍潭中學創辦至今已50年了,到1993年5月,共招收國中91 個 班,國中複習班2個班;高中133個班,高中複習班32個班。總共招 生一萬多人。畢業學生分布全國各地,有的還擔任著重要的領導職 務。莘莘學子在社會各條戰線崗位上發揮著重要作用,作出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