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標準國際研討會

博物館標準國際研討會,在2012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由中國博物館協會區域博物館專業委員會與國際博物館協會區域博物館委員會(ICR)合作舉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博物館標準國際研討會
  • 外文名: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useum standards
  • 主辦:中博協會區域博物館專業委員會
  • 承辦:山西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館
  • 舉辦地:山西太原
2012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由中國博物館協會區域博晚擔坑物館專業委員會與國際博物館協會區域博物館委員會(ICR)合作舉辦,山西博物院和湖南省博物館承辦的“博物館標準國際研討會”在太原成功舉辦,這是中國博物館協會區域博物館專業委員會自2011年舉辦了“美國博物館標準和最佳做法”後又一次舉辦以博物館標準為主題的國際研討汽體地會。來自30個省、市、自治區博物館的百餘名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陝西歷史博物館研究員韓建武、楊瑾代表陝西參加。
博物館標準國際研討會採取“工作坊”形式,由國際博物館協會區域博物館委員會主席、奧地利波西尼亞堡民間藝術與傳統博物館館長哈特穆特·普拉施(Hartmut Prasch)先生和該委員會理事、奧克蘭理工大學紐西蘭旅遊研究院文化遺產部副主任簡·萊格特(Jane Legget)博士主持,他們分別介紹了國際博物館協會區域博物館委員會的博物館質量與標準提升指南、奧地利和紐西蘭的博物館標準和最佳做法。此次“工作坊”採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從“頭腦風暴”開始,經過小組“欣賞性調查”和討論,再對標準的理解、執行、改進機制進行總結,從而集中展示博物館作為一個行業的自律、負責的形象。
首先,由哈特穆特先生介紹了博物館標準的概念和ICR的質量和標準項目,簡博士則分析了標準設計的要素和如何設計標準等實用性問題。以分組討論方式解析了中國區域博物館在行政管理、收藏、展示(陳列展覽)、教育、交流、觀眾服務、公關與行銷等重要領域的成功做法是什麼?其關鍵職能、責任和操作流程等都包括哪些方面?如何制定博物館長期、中期和短期目標、治館原則與日常工作細則?還有哪些方面有待於進一步提升與改進?代表們根據各自博物館的性質與陵膠剃乘功能進行了較為詳盡的闡述。
其次,以調查問卷形式討論了博物館標準的套用問題。例如誰對博物館陳列展覽的質量標準感興趣?是個人還是群(團)體、機構、組織等?他們為什麼對陳列展覽的質量感興趣?他們對哪些具體的方面感興趣?小組討論的題目是博物館最佳做法――識別博物館展覽中的優秀標準,以山西博物院的佛風遺韻、戲曲故鄉、明清晉商、民族熔爐4個展覽為對象,從觀眾、博物館專業人員或其他相關者的角度識別並分析展覽所包含的多種吸引不同觀眾群、滿足利益相關者興趣的展覽技術元素。例如陳列展示的內良挨糊容(觀念、故事、藏品、系統的、戲劇性的、信息、教育)包括氛圍(色彩、照明、聲效、氣味)、空間、技術(用光、聲像)、互動、多媒體、設計(建築、布景、展示工具、信息)、AIDA原則(“吸引其增強關注的欲望”),找出哪些是成功而有效的展陳元素,這些因素如何促成展覽的成功?對那些關注博物館質量標準的利益相關者而言,這些因素具有怎樣的重要性?該項活動的目的是突出觀眾參觀的舒適性以及展覽教育活動的恰當性和定位的準確性等重要問題。
第三,討論了博物館標準套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與挑戰,即標準的評估和監測。標準的評估包括評估的主體、方式與主要內容。例如管理和領導的質量(能力、可靠、專業、高效)的外部和內部考察,前者更關注觀眾∕使用者的需求及社會影響或作用等相關方面,後者集中於內艱拜婆部工作程式與秩序—短期的或長遠的目標(服務對象、社會作用、推動社會發展的方式等)和員工管理(招募與培訓)、財務、公關與行銷、建築與設施等。還有藏品、展示、教育∕交流、觀眾服務(參觀前、中、後)、評估(內部、外部、比較)以及宣傳等,幾乎涵蓋了博物館工作的全部內容。
筆者認為,這種形式多樣的互動型學習和討論能夠激發起參與者的濃厚興趣,留給我們博物館界許多啟發。通過實地考察與案例分析,不但加深了我們對國際博物館協會區域博物館委員會博物館標準的理解,而且在比較中國、奧地利、紐西蘭及其他區域博物館的質量評估標準過程中,發現了博物館普遍性的價值觀與行業規範,特別是陳列展示和觀眾服務方面。
當前,中國的博物館事業進入了又一個蓬勃發展的新時期,博物館界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行業規範與標準以及博物館運營質量評估的重要性。自2008年以來,國家文物局啟動了對全國83家一級博物館的定期評估工作,通過《全國博物館評估辦法(試行)》和《博物館評估暫行標準》使博物館更好地完成使命,讓觀眾和體驗者在博物館愉快地欣賞藏品和歷史文化遺產、展品,並參與活動。博物館用這套行之有效的標準體系證明它已經考慮到了觀眾體驗祝協的戲棕察陵整個過程,並且提供了足夠的設施使觀眾感到被歡迎、被尊重,體驗到舒適以及樂趣。
對於很多正處在從收費到免費開放轉型時期的博物館而言,進入並參與國家制定的認證和評估體系尤為重要。中國博物館協會區域博物館專業委員會與國際博物館協會區域博物館委員會合作的此次工作坊,延續了該委員會自1998年以來一直重視的“博物館質量與標準提升”傳統,為我國的博物館專業人士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有助於博物館工作目標的實現。通過共同觀察、思考、分析探討我國博物館運行評估標準,中外博物館轉接分享各自的工作得失,這將會促進全國博物館在社區參與、多元性、資源管理、領導藝術的主動性方面的提高,為中國區域博物館邁向未來有著積極的作用。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對目前我國通行的博物館等級化質量評估與指標體系進行了一次富有成效的審視與考察,嘗試構架起多維度的分析體系,確保我國博物館跟隨社會不斷發展的腳步,建立科學的目標和資源引導機制,提高博物館管理和服務質量,力爭保持最高的業績水平,獲取積極有效而恆久的社會影響,實現其傳遞信息、吸引觀眾、引導興趣、創造積極情感和關注帶來舒適感受的教育目標。
筆者認為,這種形式多樣的互動型學習和討論能夠激發起參與者的濃厚興趣,留給我們博物館界許多啟發。通過實地考察與案例分析,不但加深了我們對國際博物館協會區域博物館委員會博物館標準的理解,而且在比較中國、奧地利、紐西蘭及其他區域博物館的質量評估標準過程中,發現了博物館普遍性的價值觀與行業規範,特別是陳列展示和觀眾服務方面。
當前,中國的博物館事業進入了又一個蓬勃發展的新時期,博物館界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行業規範與標準以及博物館運營質量評估的重要性。自2008年以來,國家文物局啟動了對全國83家一級博物館的定期評估工作,通過《全國博物館評估辦法(試行)》和《博物館評估暫行標準》使博物館更好地完成使命,讓觀眾和體驗者在博物館愉快地欣賞藏品和歷史文化遺產、展品,並參與活動。博物館用這套行之有效的標準體系證明它已經考慮到了觀眾體驗的整個過程,並且提供了足夠的設施使觀眾感到被歡迎、被尊重,體驗到舒適以及樂趣。
對於很多正處在從收費到免費開放轉型時期的博物館而言,進入並參與國家制定的認證和評估體系尤為重要。中國博物館協會區域博物館專業委員會與國際博物館協會區域博物館委員會合作的此次工作坊,延續了該委員會自1998年以來一直重視的“博物館質量與標準提升”傳統,為我國的博物館專業人士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有助於博物館工作目標的實現。通過共同觀察、思考、分析探討我國博物館運行評估標準,中外博物館轉接分享各自的工作得失,這將會促進全國博物館在社區參與、多元性、資源管理、領導藝術的主動性方面的提高,為中國區域博物館邁向未來有著積極的作用。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對目前我國通行的博物館等級化質量評估與指標體系進行了一次富有成效的審視與考察,嘗試構架起多維度的分析體系,確保我國博物館跟隨社會不斷發展的腳步,建立科學的目標和資源引導機制,提高博物館管理和服務質量,力爭保持最高的業績水平,獲取積極有效而恆久的社會影響,實現其傳遞信息、吸引觀眾、引導興趣、創造積極情感和關注帶來舒適感受的教育目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