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業

博物館業

博物館門前靜悄悄的時代即將過去,而博物館面對新挑戰的時代已經到來。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已有2000家各種各樣的博物館。既然人們說博物館是現代城市的“名片”,那么,在如何辦好博物館上就必然存在競爭。這當然是各個城市綜合實力的競爭,是各個城市的文化發展水平的競爭;而這種種競爭,首先就表現在各地博物館工作者思想、觀念、學養、能力乃至對時代精神的理解之差異上。而在大建博物館之後,這種競爭將體現為各博物館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建館難、經營博物館難,要使博物館事業做到可持續發展更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博物館業
  • 國家:中國
  • 年代:70年代
  • 世紀:20世紀
投資與公關意識,定位與市場調查,設計與策劃理念,主題與特色意念,內容與表現手法,服務與參與程度,固定與臨時展館,館舍與外圍環境,綜合分析,

投資與公關意識

博物館缺乏投資,需要加大投資力度。毫無疑問,我國各地博物館建設的投資主體,在目前以及今後很長時期內,仍然是政府。黨和政府的重視,起著決定性作用,但這並不是說博物館工作者可以消極等待。在一個由溫飽進入小康的社會,哪裡不需要投資呢?投資能否流向文博事業,除了取決於領導者對文化事業的認識和對於投入產出的計算以外,還取決於社會的理解、重視、支持。前者需要領導者的睿智眼光,也需要文化事業管理經營者積極主動的解釋甚至遊說;後者更是需要全面的公關策略和經營機制的正確實施。上海博物館的管理者在這方面做出了好的榜樣,他們主動安排文物的鑑賞、講解乃至有關文博工作的情況的分析,為領導的正確決策提供了足夠的依據,為促進決策的實施做出重大的努力,這些工作對博物館的成功無疑是十分重要的。
爭取領導重視、民眾支持以及社會的捐助的,需要博物館人的積極努力,光是等、靠、要是不行的,不但建館時不行,建好之後更不行。事實上,即使在歐美的已開發國家里,博物館事業也不可能單靠政府撥款投資去發展。
在英國,發行彩票一直是博物館重要的資金來源。歷史遺產彩票基金會為威爾斯耗資2100萬英鎊的藝術館提供1575萬英鎊的資助;向倫敦泰特美術館捐贈1875萬英鎊以建現代博物館。
對今天歐美所有的大型博物館來說,籌資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泰特美術館負責籌集資金的全職人員一直不少於34人。新的泰特現代博物館正在尋找24名“創館合伙人”,這些合伙人必須在5年之內為美術館籌資25萬英鎊。
紐約正在建設新古根海姆美術館,這個位於曼哈頓的工程要籌資近10億美元,私營贊助商已許諾解決一半經費。
美國人每年捐獻於公益事業的錢很多,1991年是1168億美元;1992年是1243億美元;1996年,則上千到1507億美元,相當於土耳其當年生產總值。
據統計,美國每年千億美元的捐款,80%是個人捐的,其中70%來自普通人。絕大多數美國捐款來自千千萬萬普通人的每月幾元、幾十元的小額捐款。以1996年為例,那一年平均每戶美國人捐出了1017美元。等於平均每戶把一年全部收入的2.1%捐了出來。
在這些地方博物館,在社會捐助、民眾支持,確實是持續發展的有利條件,但這些條件與博物館取得了人們的理解重視是分不開的。人們說:一個人如果在他17歲之前不去博物館,那他可能一輩子不會去了。外國遊客時時可以看到成群結隊的中小學生在博物館觀看、記錄、摹畫,可以想像,他們長大以後又是博物館新一代支持者。
要解決我們博物館的投資,當然可以提出文化立法、政策扶持等正確而必要的做法,但是否也可以想想,除了政府重視外,我們還有什麼努力的途徑;是否也可以問問自己:上述的場面為何在我們的博物館裡少見呢?我們的博物館定位、設計與策劃理念出了什麼問題?

定位與市場調查

我們的博物館是為什麼人辦的?是為少數專家或“行內人”而辦,還是為社會大眾而設?這本來不是一個問題。但由於主觀認識與客觀實際的差距,博物館的定位仍然會出現問題,尤其是在如何吸引青少年方面,在具體展覽的安排和編排上,用一句很“市場”的話說,就是往往“不能適銷對路”。
在一個博物館建設定位時,徵求專家意見,進行認真的嚴肅的探討,進行科學的論證,都是需要的。但也應當通過科學的社會調查,用數理分析的方式了解社會大眾的需求。現代社會越來越重視量化分析,不僅物質生產需要市場調查,精神產品也需要做市場調查,如果僅以少數人的意見為依據,閉門造車很可能是事倍功半的。
進行科學的市場調查,確實需要動用本來就不充裕的資金,但通過相關分析,卻可以得到較為可靠的、豐富的信息資源。一種是民眾的反饋,對現有的展覽滿意不滿意,為什麼滿意或為什麼不滿意,是什麼職業或什麼年齡的人滿意或滿意,滿意度高的是哪些部分哪種類型,等等。二是民眾的需求與建議,這裡有直接的也有間接的信息,只要認真研究,就能舉一反三,為博物館工作打開新局面服務。
社會調查或市場調查,不僅新建館應當搞,老館也應當定期進行。這是在新時期爭取工作主動與開拓的需要。博物館也是一種文化消費,只有不斷了解消費者的需求才能不斷地發展。
辦好展覽,恐怕對管理者、消費者、工作者這“三者”都要有足夠的了解:要充分了解社會的管理者——黨和政府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法令,中心工作以及對此的期待與支持限度,等等;要充分了解文化消費者——人民民眾的要求、急切的現實的需求、潛在的可開發的需求、大眾的需求、分眾(特定人群)的需求、雅與俗,等等;要充分了解博物館工作者——自己的實力、隊伍素質、投資規模、文物數量與質量、區位優勢與劣勢,等等。也就是說,從管理者、消費者、工作者的實際情況出發,確定博物館乃至每個展覽的定位,這才是實事求是的作風,有了實事求是的作風和正確的定位,才可談持續發展。

設計與策劃理念

博物館不是倉庫、中藥鋪,觀眾到博物館來,不是領料工來領料,不是採購員來看貨。如果不從觀眾的角度出發,不從展覽陳列的整體觀出發,就可能在具體操作中出現問題。某些館的設計理念反映的只是“我有什麼”,於是觀眾只會好奇地逡巡一圈,也就走了,比逛商店還不如。
某些館則用自己的計畫與策劃向觀眾發出強烈的信息:“我擁有的正是你需要的!”“我提供的正是你尋找的!”“我反映的正是你思考的!”甚至是:“我給你想不到的驚喜!”館外如此,館內也如此,館外是策劃宣傳,館內是策劃設計,內外理念如一,有鮮明的針對性。
比如澳門博物館,本來文物不多,但經過精心策劃,定位於民間民俗的變化,把有限的文物放在更大的生活環境和社會環境相互整合的系統來展現,加上仿製品、複製品和聲、光、蠟像、圖畫、電影等手段,還觀眾一個當年的場景,有趣、有益、有回味,給人以強烈的印象。孩子們流連駐足,久久不願意離開。
對成功的博物館及某些展覽、陳列的設計理念的研究,有助於解決通常令人困擾的一個問題:如何吸引更多的觀眾尤其是青少年?如何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就需要理解他們的思維特點和現代生活方式的變化,比如在民風民俗方面,現代人看守歷史樂於尋根,青少年尋根時關注演變,他們的印象容易因“(亮)點”而產生,思考容易因(事物演變)“線”而引起的。設計者可由此考慮主題的針對性,策劃時發現亮點,編排中突出演變的線索,注意整體環境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而一切的實現,要靠主題與特色意念。

主題與特色意念

找準主題似乎不難,因選好主題而成為特色,或以特色突出主題就不容易了。
對主題處理不當或不夠重視,很自然地會成為按物品的自然屬性進行分類陳列,或按時間搞成編史般的展覽,再精心製作,也還是“畫水無風空作浪,繡花雖好不聞香”,也只是個雅致的倉庫或同人俱樂部。平心而論,這種分類編排自有其價值,對於研究和藏品管理是必要的,也是有好處的。問題是面對大眾,當人民平均文化程度不高,欣賞興趣不濃,而在腳步匆匆的現代生活里需要先吸引他們,由此培育他們的興趣,提高他們的水平,才有博物館事業的未來。
對於一些中小城市的博物館來說,特色尤其重要。文物量不夠大,質不夠高,容易搞成“過年煎堆,人有我有”卻總不如人的樣子。這就需要大局意識、市場意識、精品意識。首先明白,社會永遠會有缺陷,缺陷就是需要,就是機會。看四鄰缺什麼,自己可能補什麼,不求全,但求某一項成其系統,成為精品,給參觀者留下一個亮點,勝過平庸的一片。
雖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文物少了不好做,其實多了也不見得好做。上海的魯迅博物館的策劃就不容易,魯迅之名天下皆知,魯迅的文章卻令遠離當年社會背景的青少年漸感難讀。博物館如按傳統的編年方式布展,反而容易割裂了事物的全貌,使青少年觀眾目光分散,不易聚集於反映偉人本質的主要事實。於是他們精心選題,定下6個專題:新文學開山;精神界戰士;新人造就者;民魂求索者;永存的民魂。然後靈活調用材料,圍繞6個題目進行有機組合。事實證明,這樣做,不但吸引觀眾,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而且能像速寫般用簡練鮮明的線條形神俱備地較完整地反映魯迅戰鬥的一生。這種主題策劃就造就了博物館本身的特色。

內容與表現手法

主題確定了,內容組織了,表現手法就成了決定因素。這並不是說形式可以高於內容,而是說文化的諸因素其實是相互關聯與相互依存的,它們的關係處理好了,展品就有了生命,否則在現代的青少年眼中,它們只是一堆故紙舊物。歷來普遍的傳統做法是以物為基礎的表態陳列,加以圖片、文字等簡單的輔助手段。後來注意到時間空間與文物的關係,開始有複製營造出土環境如墓坑等,讓觀眾有更多的感受和想像空間。有形之物可以如此,無形的文化呢?如詩歌、音樂、禮俗、遊戲、禁忌等等呢?澳門博物館把當年風俗中的各類沿街叫賣聲都能重現出來,而且顯然很受男女老少觀眾的歡迎,證實博物館運用更多現代科技手段是有效的。
充分利用光、電、聲、色、電影、電視、錄音、錄像、動畫、模型、雕塑、文獻記載、文學作品、大型畫卷等多種表現手法,尤其是電腦所能做到的各種虛擬環境,讓歷史重現,讓文物變得有生命,讓無形的文化遺產變成可見可聞甚至可觸摸的東西,展覽就可以辦得有聲有色,感人動人留住人。
如果博物館業不能及時地把現代科技的發展與自身的發展結合起來,不懂得讓一切新鮮的表現手段為我所用,必將錯過吸引新一代人的時機,也使自己的發展出現不應有的挫折。

服務與參與程度

現代人的活動十分講究參與,當年“卡拉OK”的風靡一時只是例證之一。現在許多藝術形式在思考增大參與的參與程度,演員們演出注意了觀眾、聽眾的情感交流,演員不失時機地走下舞台到觀眾中去,部分表演讓觀眾充當臨時演員上場。出版者簽名售書,讓讀者在電視節目裡對新書討論評點,如此種種,說明參與對文化活動成功之重要。那么,惟獨博物館事業就不需要民眾參與嗎?
澳大利亞的動力博物館中有一個講電腦發展歷史與現狀的展覽,其中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創造觀眾置
身其中的奇異景觀,讓觀眾可以隨心所欲地操縱;而戰爭博物館則不僅陳列了大量戰爭的史料實物,還設定了身處轟炸機中等虛擬情景讓人體會。這些都吸引了大量的青少年,成年人也為之吸引,樂於參與。這個道理與電子遊戲吸引人是相似的,孩子們喜歡作為一個主帥去排除重重困難“統一中國”,作為一個拳師去贏得勝利,這種強烈的參與感(當然還有其他因素)使他們甚至為遊戲機荒廢學業,為什麼我們不能用這種參與感把他們導向正確的方向呢?
澳門博物館在這方面提供了服務,有良好的嘗試,讓孩子在參觀後用觸摸電腦問答歷史問題,全對者電腦會立即開動,為你拍下一張勝利者的照片。而上海博物館則讓答對者得到一份獎品。
參與程度也是靠相應的服務實現的,入迷的觀眾並不滿足於購買一本圖錄(有些博物館連這也沒有)回家慢慢回味,而相應的複製、仿製品其實太少太貴,或者太粗太濫。
一般博物館的服務只考慮滿足人們的視覺,或者最多兼顧聽覺,卻從不重視另一重要的感覺:觸覺。而這一點對少年兒童尤其重要。最近美國一家博物館與湖北博物館的一個展覽協定要求:除了放於展櫃不可觸摸的編鐘真品,還得有一組複製品的編鐘,懸掛於外,讓人們可以觸摸並敲擊,很明顯,這是不可或缺的體驗。這一要求值得我們深思。
其實,我們的博物館早就注意到這種需求了,只不過我們對此處處只會掛上“不準觸摸”的牌子罷了。為什麼不能改而提供這種服務,把“NO”變成“YES”,讓觀眾得到更多的滿足呢?

固定與臨時展館

博物館的發展與觀眾量的增加是密切相關的。但常常聽到博物館在開館第二、三年觀眾便逐漸減少的情況,有些館認為第二年還能有第一年的觀眾量就很堪以自慰了。其實,令觀眾不但不減而且逐年增加並非不可能,而是應有之義。世界各地現在掀起一股擴建博物館熱,原因就是觀眾人數增加和藏品增多。以法國的皮蓬杜中心為例,20世紀70年代建成時設計能力是每天接待5000名觀眾,而20年後實際觀眾數上升為每天2.5萬人。
有一句哲言是這么說的:“有三樣東西早晚會為一般大眾始終鬧著要的,就是:新奇、新奇、新奇。”博物館如果全部是固定展館、固定展品,對於吸引觀眾不利,對於資源也是一種浪費。適時地調整更換展品固然需要,更需要的是博物館裡固定展館與臨時(非固定)展館應有適當的比例。
就是說,我們不但要不斷地吸引新的觀眾來看原有的展覽,而且要使來過的觀眾再來,要培養一大批像影迷、歌迷、書迷那樣的博物館迷。現在各地都有了“博物館之友”一類的團體,這些都需要珍惜、愛護與培育。但僅此不夠,還是圈子太小,不足以形成較大的社會影響。要吸引新的觀眾加入,要吸引來過的觀眾再來,光靠回味舊的展覽是不夠的,固定展館要有新編與輪換,而臨時展館的任務就更為重要,讓新的精彩的展覽吸引觀眾。
深圳文化局在籌建關山月美術館時做了很好的工作,他們主動徵得了關老的同意,在這樣的專館中也留出了臨時展館,讓觀眾在欣賞大師的傑作時,又可看到其他專題的美術作品。既擴大了觀眾面,又充分利用了寶貴的資源,也符合大師對美術事業發展的期望。當你看到臨時展館分別展出了香港的兒童畫和內地的兒童畫的時候,你不但不會覺得與固定展館裡大師的梅花有什麼不協調,反而覺得相映成趣,覺得展館裡增添了生機和活力。
如果說,觀眾的流量是博物館的生機與活力,那么,臨時展館則是博物館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應當保護適當的比例並努力經營好。

館舍與外圍環境

博物館的環境、氛圍影響展覽的成敗,因此人們越來越注意根據主題的需要營造環境與氛圍,以調動觀眾的情緒,收到更佳的效果。但是,人們往往忘記了,博物館不是獨立存在的,外部的大環境也會嚴重削弱我們做出的努力,破壞了為特定展覽所營造的氛圍。
在一個精心修復美輪美奐的古代名園旁邊,是高高的圍牆與電線桿,工廠的汽錘仍在“咣咣”地響。這種情況確實無奈,卻又不是絕對無奈。廣東的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是1999年全國十大精品展覽,精品出自精心。管理者用積極進取的方式治理周邊的環境,他們利用收支節餘,一間一間地收購故居旁邊的舊民宅,維護,改造。不但有效地防止了周邊環境對紀念館的干擾,而且營造了一片符合故居紀念館整體風格的村落,擴大了保護區,也擴大了觀眾的觀賞區,大大增加了參觀者的興趣,也增加了門票的潛在價值。
上海龍華革命烈士紀念館也很重視處理館舍與周邊環境的關係,除了用建築與雕塑使外庭院與院內保持格調一致敬以外,他們精心種植的一排排樹木,巧妙地擋住了遠處的高樓,使之難以進入視野。有一個方向確實一時連樹木也檔不住,他們就豎起了高高鋼板牆,並在上面繪畫綠色的樹林。總之,他們不讓自己的傑作——展覽館受到不利環境的侵害,努力保證觀眾得到一個儘可能完整的印象,感受一種他們努力營造的氛圍。

綜合分析

上述兩個例子,都體現了可敬的專業精神,有了這種精神,就能盡力使周邊環境保持與博物館的相對和諧。更重要的是,有了這種精神,博物館就有了靈魂,就能在急劇變化的時代和激烈的競爭中生存和發展。
綜上所述,持續發展的問題,首先是意識觀念的問題,是人才隊伍的問題,其次才是錢與物,至於策劃與技巧,是在正確的思想觀念下,人對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的靈活運用。上述的8個問題,不過是博物館事業爭取可持續發展的一點探討。重要的是,博物館工作者守候在積澱了千年萬載歷史的文物旁邊,必須聽到新世界與新生代的呼喚,這世界還將千年萬載地發展下去,而博物館也應有它自己的生命,它不但代表過去,它還有現代與未來,它也需要可持續的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