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極醫源的孫思邈》是現代趙健雄、郭志編著的一部醫史類中醫著作,系《中國歷代名醫學術經驗薈萃叢書》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博極醫源的孫思邈
- 作者:趙健雄、郭志
- 類別:醫史類中醫著作
-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89年
- ISBN:7504600970
《博極醫源的孫思邈》是現代趙健雄、郭志編著的一部醫史類中醫著作,系《中國歷代名醫學術經驗薈萃叢書》之一。
孫思邈醫術精湛,醫德高尚。他認為醫生須以解除病人痛苦為唯一職責,其它則“無欲無求”,要求醫生要替患者著想,儘量用便宜藥治病,並要“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他曾手療600餘名麻瘋病人,受到百姓尊重。他死後,百姓為他立祠建廟,神而祀之。基本內容 1104年(北宋崇寧三年)徽宗敕封他為“妙應真人”,後人...
《博極醫源的孫思邈》是現代趙健雄、郭志編著的一部醫史類中醫著作,系《中國歷代名醫學術經驗薈萃叢書》之一。內容簡介 全書共十部分。分別介紹孫氏生平與著述、時代背景和歷史淵源、治學方法和思路、學術成就、臨證經驗、學術思想及其對後世的影響、主要制方舉隅、醫德修養、養生及婦兒病論等內容。出版信息 1989年...
書中收集了從張仲景時代直至孫思邈的臨床經驗,歷數百年的方劑成就,在閱讀仲景書方後,再讀《千金方》,真能大開眼界,拓寬思路,特別是源流各異的方劑用藥,顯示出孫思邈的博極醫源和精湛醫技。後人稱《千金方》為方書之祖。《千金要方》在食療、養生、養老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孫氏能壽逾百歲高齡,就是他在...
孫思邈(約581~682),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隋唐時代偉大的醫藥學家。對儒、道、釋均有高深造詣,屢召為官,堅辭不受,終生在民間潛心行醫。代表作有《備急千金要方》(簡稱《千金方》)和《千金翼方》,是繼《傷寒論》之後臨床醫學巨著,為醫家必讀。《備急千金要方》約成書於公元652年。其卷一《...
顯示出孫思邈的博極醫源和精湛醫技。後人稱《千金方》為方書之祖。孫思邈崇尚養生,並身體力行,正由於他通曉養生之術,才能年過百歲而視聽不衰。他將儒家、道家以及佛家的養生思想與中醫學的養生理論相結合。提出許多切實可行的養生方法。時至今日很多內容仍對人們的生活起居起著指導作用,如心態要保持平衡,不要一...
以張仲景“博採眾方 ”、孫思邈“博極醫源”的精神看中醫,古今所有真正的科學(包括自然的、社會的新發現的相關學科)都是中醫學的內容。這樣的中醫學才是醫聖所期望的,這樣的中醫學才是世人所需要的,這樣的中醫學才會流傳久遠。筆者以自小習文練武之根底,學醫行醫三十年,又好修道學佛,欽慕儒家學說,研習武...
《仁心仁術——講述我們身邊的故事》是2016年12月1日蘇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蘇州市吳中人民醫院。內容簡介 醫乃仁術,無德不成醫。中國古代醫藥學家孫思邈云:“博極醫源,精勤不倦”,“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醫務人員的品德要求除了共性的品德規範外,還應有大愛之心...
引此名人哲句為院訓,旨在形成三院人共同分享的價值觀,激勵醫學生從步入醫學殿堂伊始,就要以高師為偶,立志為民濟世,博覽醫書,精益求精,專心勤奮,孜孜不倦,把自己培養成為德才兼備的棟樑之才。謹記古訓,做到“博極醫源,精勤不倦”。孫思邈是古今醫德醫術堪稱一流的名家,以德養性、以德養身、德藝雙馨,...
大醫精誠:出自唐朝孫思邈所著《備急千金藥方》,論述了有關醫德的兩個問題:一是精,即要求醫者要有精湛的醫術,習醫之人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二是誠,即要求醫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養,以“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進而發願立誓“普救含靈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譽”、“恃...
先生醫德高尚,待人謙和,備受推崇,為醫界之楷模。那時候,交通不便,道路坎坷,他從不顧路途艱辛,有來請者,無論是嚴寒酷暑,颳風下雨,還是逢年過節,半夜三更,隨叫隨到。窮人看病,分文不取。他常用孫思邈的“大醫精誠”為座右銘,認為做醫生要“博極醫源、精勤不倦。”切不可做“讀方三年,便謂天下無病...
正如孫思邈云:“學者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如此方能成為“大醫”。他認為醫者應兼取眾長,補己之短,不宜只固於某家某派;對於現代先進的醫學技術成果一應汲取利用,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求新務實和與時俱進的觀點;應匯中西醫醫理於一爐,結合個人經驗與辨證治療將更能取效於臨床。先生行醫...
“博極醫源”出自隋、唐兩代醫藥學大家孫思邈的《大醫精誠》。文章稱醫術為“致精緻微之事”,指出“學者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不得道聽途說,而言醫道已了,深自誤哉!”。博極醫源,指在博大精深的醫學領域,應當精勤不倦,刻苦研讀,不斷探索醫學科學的內在規律和本質,有所發現,有所作為,有所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