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學之,審問之

博學之,審問之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是《中庸·第二十章》中關於治學的名句,相傳作者是孔子後裔子思,該句意思是要廣博地學習,要詳細地求教。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
  • 作品別名:禮記
  • 創作年代:戰國末期至西漢
  • 作品出處:《中庸·第二十章》
  • 文學體裁:文言文
  • 作者子思
原文,譯文,注釋,出處,分析,文言知識,

原文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譯文

要廣博地學習,要對學問詳細地詢問,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別,要切實地力行。不學則已,既然要學,不學到通達曉暢絕不能終止;不去求教則已,既然求教,不到徹底明白絕不能終止;不去思考則已,既然思考了,不想出一番道理絕不能終止;不去辨別則已,既然辨別了,不到分辨明白絕不能終止;不去做則已,既然做了,不確實做到圓滿絕不能終止。別人學一次就會,我要學一百次;別人學十次就會,我要學一千次。果真能夠實行這種方法,即使是愚笨的人也一定會聰明起來,即使是脆弱的人也一定會堅強起來。

注釋

之:指問的對象。
博學之,審問之
博學之,審問之
篤:切實地;堅定。
思:思考。
辨:辨別。
行:行動,做;實行。
弗:通“不”,表示否定。
措:擱置,終止。
問:這裡指求教。
道:做到。
審:仔細。
慎:慎重。

出處

中庸·第二十章》原是《小戴禮記》中的一篇。作者為孔子後裔子思,後經秦代學者修改整理。《中庸》是被宋代學人提到突出地位上來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顥程頤極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並把《中庸》和《大學》、《論語》、《孟子》並列稱為“四書”。宋、元以後,《中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必讀書,對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惡的人的本性。從人性來講,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實質上用現代文字表述就是“臨界點”,這就是難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分析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出自《中庸·第二十章》。這說的是為學的幾個層次,或者說是幾個遞進的階段。“博學之”意謂為學首先要廣泛的獵取,培養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喪失了,為學的欲望隨之而消亡,博學遂為不可能之事。“博”還意味著博大和寬容。惟有博大和寬容,才能兼容並包,使為學具有世界眼光和開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進而“泛愛眾,而親仁”。因此博學乃能成為為學的第一階段。越過這一階段,為學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審問”為第二階段,有所不明就要追問到底,要對所學加以懷疑。問過以後還要通過自己的思想活動來仔細考察、分析,否則所學不能為自己所用,是為“慎思”。“明辯”為第四階段。學是越辯越明的,不辯,則所謂“博學”就會魚龍混雜,真偽難辨,良莠不分。“篤行”是為學的最後階段,就是既然學有所得,就要努力踐履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做到“知行合一”。“篤”有忠貞不渝,踏踏實實,一心一意,堅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確的目標、堅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篤行”。

文言知識

釋“審”上文“審問之”中的“審”,指詳細、仔細,句意為對學問要詳細地詢問,徹底搞懂。又“疑事不可不審”,意為對疑難的事不可不仔細地研究。又“審視之,則蛇也”,意為仔細地看它,原來是一條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