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勒果蘇

博勒果蘇(1799—1865),永圖里氏,錫伯營鑲黃旗人。19歲應試入選披甲,後為本旗世襲雲騎尉。道光六年(1826年),他奉命跟隨總管額爾古倫出征喀什噶爾,為平定張格爾叛亂並活捉首逆張格爾,曾立戰功。回錫伯營後,官級逐步上升。道光十八年(1838年)升任鑲白旗防禦,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升任鑲黃旗佐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博勒果蘇
  • 出生地錫伯營鑲黃旗
  • 出生日期:1799
  • 逝世日期:1865
生平功績,違心簽約,

生平功績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七月,以卡塔條勒倭里罕和卓為首的七和卓在浩罕的支持下,發動武裝叛亂,並一舉攻占喀什噶爾回城,繼而喀什噶爾漢城、英吉沙爾、葉爾羌、巴楚等地均遭叛軍圍攻。清政府於九月,授陝甘總督布彥泰為定西將軍,奕山為葉爾羌參贊大臣,由伊犁帶兵,越冰嶺馳赴南疆救援。博勒果蘇隨奕山所率之伊犁官兵,於九月到達阿克蘇,十月,即向巴楚進軍,“搜尋殘匪,廓清道路,使巴楚及由巴楚到喀什噶爾、葉爾羌所有軍台基本暢通”。十一月初,博勒果蘇所在援軍由奕山指揮,從葉爾羌向英吉沙爾進軍,行至科科熱瓦特時,與叛軍相遇並激戰數次,生擒叛軍80餘人,傷斃千餘名,取得一日三戰以5000之師抵20000之敵的戰績,並很快克復了喀什噶爾回城,解除了漢城重圍。
這次平叛戰役中,博勒果蘇毫不畏懼,英勇戰鬥,經軍務參贊大臣奕山保奏,賞給諾齊台(蒙古語,意為恰當的,中肯的,嚴重的)巴圖魯名號,並於鹹豐元年(1851年)升為錫伯營副總管。不久,又奉旨賞給副都統銜。鹹豐九年(1859年)九月,越級升為塔爾巴哈台領隊大臣

違心簽約

鹹豐十年(1860年),沙俄迫使清政府簽訂了中俄《北京條約》。鹹豐十一年(1861年)二月,清政府任命烏里雅蘇台將軍明誼塔爾巴哈台參贊大臣明緒領隊大臣博勒果蘇為“會勘邊界大臣。”博勒果蘇於當年五月開始率邊防軍“巡查北部各卡”、“將向卡倫侍衛、官、兵等定教明,應嚴禁之處,皆逐項開導交待。”同時,查看並掌握了各卡倫位置和邊界走向的詳細情況,以備談判時之用。
同治元年(1862年)七月開始,中俄雙方代表在塔爾巴哈台參贊公署進行了劃界談判。由於俄方“意存構釁”,使談判陷入僵持局面。九月二十日,俄方代表將俄國外交部訓令擬訂的“國界草案”交給中方,迫使中方無條件服從。對此,明誼、博勒果蘇一面堅持說理,一面又請示清廷決斷。然而,本無談判誠意的俄方,見談判桌上難以實現其霸占我國領土的目的,就以武力相威脅,並於同治二年(1863年)三月開始,以步、騎、炮兵組成的沙俄“塔城部隊”侵入北起巴爾蘇山口,中經巴克圖卡倫以西,南至胡蘇圖卡倫一線,競預先占地並潛立石碑。四月,沙俄又組成“伊犁部隊”進逼鄂爾果珠勒卡倫、奇沁卡倫和博羅胡吉爾卡倫,形成了從西南、正西、西北三面威脅伊犁的態勢。博勒果蘇聞報後,立即親赴前沿陣地加強防範。五月,俄軍向博羅胡吉爾卡倫進攻,“用大炮向防堵官兵施放,並火箭炸炮擊打”。八月,俄軍侵犯卡倫製造流血事件的戰報飛達北京,清政府嚇破了膽。他們不顧博勒果蘇以武力防範沙俄侵略的主張,認為“西北一帶邊疆,道路綿遠,防不勝防”,若再不答應俄方要求,“致被深入,恐所失愈多,轉寰愈難”,下令“準照該分界使臣議草辦理”勘界。無奈,明誼、博勒果蘇等在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和俄方一手繪製的分界地圖上違心地簽了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