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雄組
- 外文名:Nanxiong Formation
- 原稱:南雄層
- 詞性:地層術語
- 簡介:晚白堊世地層
又稱南雄恐龍化石群。位於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南雄市是中國恐龍和恐龍蛋化石埋藏最豐富的地區之一。這裡岩層獨特,地層的層序正好通過了中生代與新生代的界限,成為研究白堊紀/第三紀大滅絕事件最理想的地點。 盆地內發現的恐龍化石包括:霸王龍...
晚白堊紀南雄組出露在南部,古新世羅佛寨群分布於北半部,始新世丹霞組見於北緣。研究意義 南雄紅層,含有豐富的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植物和微體古生物化石,是除北美西部之外研究恐龍絕滅問題的第二個最佳地點,也是亞洲唯一的最佳地點...
在“南雄組”恐龍動物群中,成員有肉食龍中的霸王龍,蜥腳類中的短棘南雄龍,鳥腳類中的南雄小鴨嘴龍,均是晚白堊的標準化石。南雄恐龍化石群遺址是地址歷史時期的寶貴自然遺產,保護區內的恐龍化石群集稀有性、典型性、自然性和系統完整...
命名的湞水段系指分布在南雄大鳳一帶,南雄組主田段與坪嶺段之間的一套碎屑岩,時代歸晚白堊世。1993年廣東地礦局擴大了湞水段的含義將湞水段和坪嶺段合併,稱湞水組,時代仍屬晚白堊世。1986年郝詒純等將其時代歸於白堊紀三分的晚...
一種有著非常長鼻子的新型霸王龍,化石發現於贛州南康龍嶺約6600萬年前的晚白堊世南雄組。簡介 在贛州發現的霸王龍類新表親——長頭霸王龍類虔州龍,因為身長9米而被命名“匹諾曹王”。2014年5月8日,記者了解到,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
下伏地層:上白堊統南雄組紫色砂頁岩 岩相分析 本組為河流相衝積物,岩石為棕黃、紫紅色砂礫石、砂層與亞砂土、亞粘土,可以有兩個沉積旋迴。以松屬及禾本科等耐寒、抗乾的植物繁茂為特徵,適於亞熱帶氣候區的闊葉樹僅有個別的櫟、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