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水口戰役

南雄水口戰役

南雄水口戰役,1932年7月發生於廣東省南雄、水口地區,是一場由朱德領導的民主革命戰爭。此次戰役紅軍計擊潰粵軍15個團,沉重打擊了粵軍。

毛澤東評此次戰役:如像水口圩一類的仗,本來一般算作勝仗,而且還算作大勝仗(擊潰陳濟棠10個團),然而我們歷來就不歡迎這種勝仗,在某種意義上簡直還可以說它是敗仗,因為沒有繳獲或繳獲不超過消耗,在我們看來是很少意義的。

基本介紹

  • 名稱:南雄水口戰役
  • 地點:廣東省南雄、水口地區
  • 時間:1932年7月
  • 參戰方:紅軍、粵軍
  • 結果:紅軍獲勝
  • 傷亡情況:紅軍計擊潰粵軍15個團
  • 主要指揮官:朱德
事件經過,事件意義,

事件經過

粵軍得悉紅軍主力回師贛南後,立即調集6個團的兵力向大庾集中,企圖各個擊破紅軍。1932年7月2日,紅1方面軍第3軍團首先在大庾東北池江地區擊潰國民黨軍4個團,潰軍退守大庾。翌日,紅1軍團一部攻占南雄以北梅嶺關要隘,擊潰守軍1個團。4日至7日,紅3軍團多次圍攻大庾,未果。此間,國民黨軍第14、第52師及粵軍第4、第5師和獨立第3師分別由上猶、韶關、信豐向大庾、南雄急進,企圖從南北兩個方向合擊紅軍。7日,粵軍第5師、獨立第3師進抵南雄,第4師進抵烏逕。8日,紅一方面決定集中3個團,消滅由南雄出動和進抵烏逕之粵軍。當紅5軍團向烏逕進擊時,得知烏逕之粵軍已西逃,紅5軍團遂向南雄以東水口方向截擊,並在水口對岸蒻過村,擊潰粵軍第4師2個團,迫其餘部退守水口。9日,粵軍援兵6個團由南雄趕至,水口粵軍增至10個團。紅5軍團未悉軍情之變,仍按原計畫攻擊水口,結果造成很大傷亡,幸江西軍區紅軍獨立第3、第6師及時趕到,穩住了戰局。10日,紅1軍團、閩西紅12軍趕到水口地區,紅軍各部對水口守軍發起總攻,擊潰粵軍10個團,迫其退守南雄。此戰,因紅3軍團未能及時趕到,沒有達到全殲該部粵軍的目的。國民黨軍第14、第52師聞訊後,止足於大庾東北地區,配合作戰的國民黨湘軍第15師亦退回桂東。

事件意義

此役,紅軍計擊潰粵軍15個團,給入贛粵軍以很大打擊,穩定了中央蘇區南翼,為紅軍爾後在北線作戰創造了有利條件。但是,這次戰役,紅軍不僅未獲重要繳獲,而且自身“損傷兩千以上”。此戰沒有達到殲滅的目的,而是造成了擊潰戰、消耗戰,其原因是兵力集中不夠。在水口戰鬥時,主要攻擊方向選擇不當,紅軍主力本應從右翼向敵之左側背實施包抄,斷敵南雄退路,但主攻部隊卻從左翼實施攻擊,導致將敵打跨後,追擊不及;有的部隊未能按時趕到指定位置,進行截擊,使敵人乘隙逃跑。同時,有的部隊誤報情況,和在主要戰鬥時未能察明敵情,這也是造成紅軍未能大量殲滅敵人的重要原因。
毛澤東在《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第225頁《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第六節《集中兵力問題》中講到:“1932年7月廣東南雄縣水口圩地區打陳濟棠的作戰,吃了兵力不集中的虧。如像水口圩一類的仗,本來一般算作勝仗,而且還算作大勝仗(擊潰陳濟棠10個團),然而我們歷來就不歡迎這種勝仗,在某種意義上簡直還可以說它是敗仗,因為沒有繳獲或繳獲不超過消耗,在我們看來是很少有意義的。我們的戰略是“以一當十”,我們的戰術是“以十當一”,這是我們制勝敵人的根本法則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