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陽仰韶文化遺址
- 地理位置:湯陰縣東南14公里
南陽(湯陰縣伏道鄉南陽村)仰韶文化遺址位於湯陰縣東南14公里,今伏道鄉南陽村南。1988年公布為湯陰縣文物保護單位。1南陽仰韶文化遺址高出地表3米許。其陶片多為素麵磨光黑陶及彩繪紅陶,陶質多為泥質夾砂,陶胎較薄,燒制火候...
老墳崗遺址是一處重要的仰韶文化遺址,呈半島形台地,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00米。台地三面斷崖上暴露有文化層和灰坑。遺址主要分布在台地的中東部。東部斷崖陡峭文化層和灰坑暴露明顯,早年取土曾破壞掉一部分。文化層厚1~3米,總面積20萬平方米。因為在遺址常發現古代墓葬(包括一些東漢墓等),所以當地民眾稱之為...
八里崗遺址,發掘工作主要在遺址的中心區進行,共清理窖穴、灰坑500餘座,房屋遺蹟48座,墓葬120餘處,獲得了大量陶、石、骨器等人工製品以及穀物、獸骨等自然遺物,其中大多數為仰韶文化至石家河文化的新石器晚期至銅石並用時代遺存。其文化序列比較完整,為南陽盆地史前文化研究增添了一批新資料,其中多座仰韶文化晚期...
遺址座落在留山河東岸的河旁高地上。南北長160米,東西長105米,總面積約20000平方米。文化層厚1--3米左右,內含豐富,紅、灰陶片約各占50%,還有少量彩陶。出土器物有白衣黑彩陶片、紅陶缽口、紅衣黑彩陶片、夾砂灰陶鼎口、鴨嘴狀鼎足、灰陶豆把、磨製石斧等。它是一處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中、晚期及龍山文化...
譚崗遺址 位於縣城西4公里譚營村南300米處的崗上,高出四周地面約5米左右。地形為南高北低,東西長400米,南北寬300米,總面積達12萬平方米。遺址內容豐富,地表暴露的紅燒土、灰土、鼎足等比比皆時。該處為仰韶文化晚期遺址。為省級重點保護單位。茅草寺遺址 位於興隆鎮東4公里處。因原茅寺廟座落在遺址上,故...
在該遺址還發現了近50件玉器,主要是簪、笄、錛等,均出土於灰坑和灰溝之中。資料顯示,在仰韶文化時期遺址中,玉器如此數量的集中發現,在關中乃至整個陝西地區尚屬首例。中國有新疆“和田玉”、陝西藍田“藍田玉”、河南南陽“獨山玉”及遼寧岫巖“岫玉”四大名玉,對四大名玉之一的藍田玉的研究較為模糊。這些...
石器有斧、鑿、刀等;陶器有鼎、缽、壺、盆、罐、鬲、紡輪等,還出土了一件折腹杯。陶器質地以泥質和夾砂紅陶為主,其次是褐陶、灰陶、黑陶。紋飾有刻劃紋、弦紋、附加堆紋和彩繪等。根據地層堆積、出土器物分析,該遺址為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典型文化遺存。出土的折腹杯表明內含大溪文化和屈家嶺文化因素。?
2018年5月至2021年9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對遺址進行了連續主動性考古發掘。揭露面積共近2400平方米,確定了遺址是由人工河壕(運河)與自然河環繞的新石器時代大型中心性遺址。2022年11月,在山東台地、山西崗地等地進行發掘,出土大量仰韶、屈家嶺、石家河文化遺蹟。仰韶中晚期,地面...
鑽探和發掘表明,遺址現存面積約60萬平方米,文化層堆積厚約0.8~2米,發現有明清、漢唐、東周、西周、二里頭時代早期、王灣三期文化、石家河文化和仰韶文化等時期遺存。其中以史前和東周時期遺存最為豐富。發現各時期灰坑、灰(壕)溝、水井、陶窯、墓葬、瓮棺等各類遺蹟總計2800多個。出土銀、銅、鐵、陶器、石器...
1958年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原長辦考古隊河南分隊)調查發現該遺址,並於1959年對其進行了小規模發掘,發現有仰韶、屈家嶺、龍山三個時期的文化遺存。1989年該遺址被確定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理環境 該遺址所在地屬於豫西南山區, 向東大約50千米是南陽盆地, 從這裡可進入豫中地區,古代水運發達時期,自...
旅遊景點遍布全鎮,恐龍蛋化石遺址保護區、仰韶文化遺址、赤眉古寨等,標誌著赤眉歷史的悠久和輝煌。經過近幾年的努力,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形成了良好的投資環境。交通便利,緊臨312國道、寧西鐵路、豫51線,邵陽戰備公路、赤眉至袁店、赤眉至馬山口公路貫穿全境;教育、文化、衛生事業發達,電力設施完善,現有水電站2座...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白牛鎮因東漢建武三十年(54年),封賜子嵩為白牛侯,在該地置白牛侯國,後稱白牛邑。明、清設驛站,稱白牛店、白牛鋪,簡稱白牛;鎮以村名。文物古蹟 白牛鎮屬仰韶文化遺址,有進士府、阜民橋、王庚先烈士陵園等地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著名人物 白牛鎮著名人物有明末進士李瓚,清朝進士李...
207國道穿鎮而過。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林扒鎮因明初,林姓由福建省遷入開店,稱林家店,又因四周廣植刺笆,易名林家笆,後稱林家扒,簡稱林扒,故此得名。文物古蹟 林扒鎮境內有黑龍廟仰韶文化遺址,古村落遺址磚灘寺、茱萸寺等古蹟。1958年5月,在境內排子河附近河槽內發現一枚25萬年前的古象牙化石。
1958年在南陽黃山仰韶文化遺址中出土的圭形玉鏟可以看作是玉器誕生的標誌。殷商時代,玉雕大量製作禮儀用具和各種佩飾。西周玉器的特色是出現了琮、璧、璜、圭等禮器。春秋戰國時期,琢玉工具得到了改善,雕刻工藝也不斷提高,出現了浮雕、半浮雕和精湛的透雕技法。玉器成品常見有玉璜、玉琮、玉璧、玉鐲、玉環、玉劍飾...
南陽黃山遺址:新石器時代玉石器手工業基地 南陽黃山遺址考古一直備受關注,被列為“考古中國——長江中游文明進程研究課題”重點項目,連續考古工作有多項重要收穫。黃山遺址是一處年代跨越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涉及玉石器製作性質的中心性大遺址。該遺址新石器時代玉石器製作遺存以獨山玉石為資源...
歷史文化 臥龍區境記憶體留的古文化遺址有50多處,比較著名的有仰韶文化遺址、養心莊古文化遺址、丁奉店遺址、商代興隆鎮遺址、姜尚故里、漢代遺址保護區、九女崗、鄂城寺、隋塔等。傳承下來的風俗文化多種多樣,有剪紙、烙畫、石雕、玉雕、角雕等手工藝術,其中南陽烙畫因具有獨特民族風格和濃郁地方色彩而享譽世界。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