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淮陰區轄鎮。位於區境西南部,東鄰武墩鎮、西接吳城鎮,南連趙集鎮,北靠碼頭鎮,距城區25千米。面積93.27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65428人(2017年)。轄1個居委會和21個行政村。
沿革
1958年為陳集公社,1980年更名南陳集公社,1983年改鄉。1996年,面積54平方千米,人口3.9萬人,轄陳集、福河、新生、高莊、學田、梨園、高成、林圩、天橋、漁塘、蠶桑、竹莊、魯黃、梅暢、馮莊、壽塘、喬莊、雙河、譚莊、聯堡、三趙、翻身22個行政村。2007年,轄陳集、鎮西、鎮北、合心、南果林、喬莊、梅暢、漁塘、高福、淮豐、南雙莊、小橋、蠶桑、竹園、學田、高陳、林圩、壽塘、孫莊、窯廠、張周、頭堡22個行政村,153個村民小組。
【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320804103:~001 121陳集居委會 ~201 122鎮西村 ~202 122鎮北村 ~203 220合心村 ~204 220南果林村 ~205 122喬莊村 ~206 220梅暢村 ~207 220漁塘村 ~208 220高福村 ~209 220淮豐村 ~210 220南雙莊村 ~211 220小橋村 ~212 220蠶桑村 ~213 220竹園村 ~214 220學田村 ~215 220高成村 ~216 220林圩村 ~217 220壽塘村 ~218 220孫莊村 ~219 220窯廠村 ~220 220張周村 ~221 220頭堡村
【2007年村民小組、人口數據】陳集村: 7組 1008戶6278人。鎮西村: 7組 719戶2936人。鎮北村: 8組 692戶2874人。合心村: 8組 670戶3110人。南果林村:7組630戶2744人。喬莊村: 8組 868戶3508人。 梅暢村: 8組 795戶2262人。漁塘村: 9組 738戶3385人。高福村: 6組 520戶2151人。淮豐村:11組 810戶2222人。南雙莊村:10組792戶1665人。小橋村: 8組 862戶3795人。 蠶桑村: 6組 523戶3652人。 竹園村: 8組 600戶1827人。學田村: 6組 459戶2122人。高成村: 6組 432戶1882人。林圩村: 6組 545戶2533人。壽塘村: 5組 445戶2667人。孫莊村: 6組 527戶2683人。窯廠村: 4組。 張周村: 4組 434戶1990人。頭堡村: 5組 419戶3631人。
地區規模
全鎮面積93.27平方千米(2017年),該鎮有22個行政村,153個村民小組,65428人(2017年),耕地面積61701畝。全年總產值12.51億元,其中:第一產業產值2.07億元,第二產業產值5.95億元,第三產業產值4.49億元。
經濟發展
工業
該鎮2008年工業總產值39502萬元,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8321萬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銷售收入16872萬元。2008年工業技改投入14088萬元,占任務數的140%;工業入庫稅金382萬元,其中,區經濟開發區的信達五金企業納稅90萬元,淮安飛昵長馬針織服裝有限公司納稅58萬元。同時抓好工業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對區經濟開發區的信達五金、天龍保溫等企業服務。
私營經濟
該鎮加強經濟軟環境建設,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為個體私營經濟發展提供寬鬆的環境,有效的促進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全鎮新增個體私企21個,新增個體工商戶142戶。
農業經濟
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4910元,同比增長10.7%。抓好農民增收著力點有三個方面:
一是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抓好農業開發、農技推廣、提高農業綜合效益。使用農業開發資金95萬元,開發黃河故道3000畝,投入160萬元,新建、改建、擴建竹新等電站,建造中型橋樑13座;
二是抓好勞務輸出,轉移勞力1.35萬人,勞務收入突破1個億,人均勞務收入超過8000元,其中,成建制輸出3100人;
三是抓好農業特色產業,圍繞產供銷一條龍、公司+農戶模式,發展農業產業化,鞏固和發展了山芋加工冬粉和養蠶及製作蠶種等;
四是抓好農業保險,投保面積4.42萬畝,獲賠面積1530畝。
財政收入
該鎮2008年實現財政收入452萬元。主要工作有三個方面:
一是大力培植稅源,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招商引資上,以增強財政後勁,僅招商引資項目,納稅182萬元;
二是積極向上爭取敬老院建設、農橋改造、泵站建設、校舍改造和小橋、淮豐片扶貧等項目資金310萬元;
三是加強稅收征管,加大依法徵收力度;
四是嚴格財經紀律,建立和堅持配套財稅工作制度,規範財經管理。
招商引資
採取以商招商、駐點招商等形式,紮實推進招商引資工作,收集各類招商信息32條,達成大項目意向4個。加強鎮工業集中區建設,在張福河以東至二河規劃2000畝土地,用於集中區建設,現有淮安飛昵長馬針織服裝有限公司和偉超混凝土2個投入超過3500萬元項目進區。全年完成招商引資8683萬元,引進各類項目12個,投資3000萬元以上項目3個。
基礎設施
該鎮新鋪四等級水泥路4條,里程達11公里,全鎮水泥路循環線實現貫通。投入大量人才、物力、財力,為漂母路、工業新區內道路的鋪設和張福河大橋建設做好大量的土方、清障等工作。在集鎮建設管理方面,已完成集鎮農貿市場建設的前期土方工作和王順路街道段的彩磚鋪設和下水道建設。
社會發展
人口和計畫生育
該鎮全年出生857人,其中男467人,女390人,出生率13.37‰;死亡1136人,男603人,女533人,死亡率17.72‰;自然增長-279人,男-136人,女-143人,自然增長率-4.35‰。
加強生育文化建設,開展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建成陳武路、陳碼路婚育新風大道,投入175萬元,建成計畫生育世代服務中心,獲得國家、省、市、區計生委的肯定。落實獎勵扶助189戶,發放獎扶金9.6萬元。2007年計畫生育率為99.25‰,人口出生率為8.53‰。
文教、衛生
該鎮鎮文化中心投入使用,陳集中學新教學樓建成使用,陳集衛生院建成輸液大廳,全鎮建起10個省級村社區衛生所。全鎮新型合作醫療參保人數達4.82萬人,農民的參保率逐年提高,達到應保盡保,其中五保戶、低保戶一一參保。發展沼氣282戶,改廁所552戶。原魯黃國小經過富士康科技集團投資改造後現已建成一所極具現代化特色鄉村國小。鎮內所轄蠶桑村(原魯黃村)葛氏家族威名遠揚,清乾隆皇帝專門題詩一首讚頌:葛氏家族威名揚,建國立業能安邦,康乾盛世國家旺,強國必定能安邦!!此首詩專門刻賦於村頭以供後人瞻仰。
民眾生活
該鎮為878個農戶1505人辦理了最低生活保障手續,為34個集中供養及271個分散供養五保戶落實了生活保障專項資金。及時發放鄉幹部、復員軍人生活補助費,為重災戶及困難大學生解決困難。協調配合區民政局開展民眾大病救助活動,救助75人次,救助資金52.5萬元。?
人口
鎮域現狀人口(2008年):72000人;近期(2015年):75368人;遠期(2020年):79699人。鎮區現狀人口(2008年):18000人,城市化水平25%;近期(2015年):30000人,城市化水平40%,遠期(2020年):50000人,城市化水平63%。
65428人(2017年)。
用地布局
規劃形成“一核心、兩軸、多片區”的用地布局結構。“一核心”:原有城鎮的綜合服務中心。“兩軸”:沿王順路經濟發展軸、沿鎮中路經濟發展軸。“多片區”:多個現代居住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