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大學物理科學學院

南開大學物理科學學院

南開大學物理科學學院,位於天津市南開區,前身物理系創建於1919年,是南開大學理科建立最早的系之一。著名物理學家吳大猷教授曾在該系執教,諾貝爾獎金獲得者楊振寧李政道教授是該系的名譽教授。從這裡已培養出五名中國科學院院士或工程院院士。建校初期,南開大學設立了物理學課程,先後由孫繼丁先生和徐允中先生講授。

2018年10月26日,被教育部遴選為首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院(系)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開大學物理科學學院
  • 創辦時間:1919年
  • 所屬地區:天津
  • 類別:公立
學院介紹,科研實力,學科建設,師資力量,專業培養目標,學術競賽,人才培養,地圖信息,

學院介紹

1922年學校正式成立物理系,第一任系主任為饒毓泰先生(任職年限:1922-1930)。1930年至1937年由顧靜徽教授任系主任(任職年限:1930-1937)。抗戰爆發後學校南遷到昆明,南開大學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組成西南聯合大學。1945年返津復校後,由潘孝碩教授任系主任(任職年限:1945-1949)。解放初期,1949年至1952年由劉晉年教授兼任物理系主任(任職年限:1949-1952)。1952年院系調整,原北洋大學物理系與我系合併由江安才教授任系主任(任職年限:1952-1966)。何國柱教授(任職年限:1978-1984)、母國光教授(任職年限:1984)、張光寅教授(任職年限:1987-1991)、潘士宏教授(任職年限:1984-1987、1991-1997)都曾先後擔任過物理系系主任。
長江學者 許京軍長江學者 許京軍
一九八四年根據學科建設和發展的需要,經校行政會議研究決定由原我系半導體物理、無線電物理和電真空物理三個教研室組建成電子科學系及由原我系光學物理教研室的一部分組建成現代光學研究室。現為現代光學研究所。
一九九八年物理系改建成物理科學學院,由理論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胡北來先生任第一任院長(任職年限:1998-2001)。現任院長為羅延安教授。
2018年10月26日,被教育部遴選為首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院(系)之一。

科研實力

物理學院現設有物理學系、光電信息科學系、生物物理科學與技術系以及基礎物理與實驗教學部。1999年經教育部批准,實驗教學部改建為基礎物理實驗教學中心。學院還設有光子學研究中心、機電與冶煉工程中心、光電材料研發中心、介觀物理與納米科技中心、光子技術中心以及現代物理研究所、理論物理研究室、碰撞物理研究室。
楊振寧楊振寧
學院有先進的實驗設備。有為教學與科研服務的網路中心、科技資料中心及兩個計算機房。院資料室藏有各種中、外文期刊600餘種,及豐富的書籍。每個計算機房配有五十台微機終端與校園網相連,並可通過校園網與中國教育科研網(CERNET)及國際互連網(INTERNET)相連。教育部華北地區物理類外國教材中心設在我校。為培養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和從事科學研究提供了優越的環境。

學科建設

物理學院現設有物理學專業、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套用物理學(生物醫學物理)專業和材料物理專業共四個本科專業。
物理學院現擁有光學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兩個天津市重點學科,是經國務院批准的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一級學科單位。1994年被批准為國家物理學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基地,該基地在2002年再次順利通過國家評審。

師資力量

物理科學學院擁有一支事業心強、科學素質高、埋頭苦幹和富有創造力的師資隊伍,學院現有專職教師100餘人,其中教授40人,副教授44人。物理學學科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4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6人,“跨世紀人才”4人和“新世紀人才”13人。學院現有本科生566名、碩士生157名、博士生41名、博士後5名。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許京軍、田建國、王慧田、李寶會、廖 益、陳志剛
跨世紀人才:
許京軍 田建國 孫 騫 孔勇發
新世紀人才:
申 虹 張國權 宋 峰 李寶會 臧維平 廖 益 孫甲明 張心正
楊茂志 陳 璟 劉智波 樓慈波 武 莉 張天浩 魏正濤 周向峰

專業培養目標

物理學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地簡介
“物理學人才培養基地”建立於1994年,設立在物理學專業,是由教育部批准設立的全國理科人才培養基地之一。“基地”以“教學與科研相結合,基礎與套用相結合,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相結合”為基本思路,以“完善教學條件,深化教學改革,精建教師隊伍,培養一流人才”為建設目標,已經為國家輸送了一大批優秀的畢業生。每年有超過40%的物理學基地學生被推薦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近75%的學生到國內外高校或研究所進行研究生學習(其中近30%到國外學習)。
物理伯苓班簡介
   2009年南開大學入選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畫”首批高校,物理伯苓班旨在培養物理學拔尖學生,以小班教學加強師生互動和學生主動參與,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注重個性化培養。配備一流師資,加強國際交流和科研訓練,營造一流學術環境與氛圍,培養學生成長為物理學科領域的領軍人物。物理伯苓班於2009年開始招生,每年從新生中進行選拔,人數20餘名,實行動態流動制。
物理學專業
物理學人才基地和物理伯苓班都設在物理學專業。該專業培養掌握物理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具有良好的數學基礎和實驗技能,能在物理學或相關的科學技術領域中從事科研、教學、技術和相關的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該專業設有凝聚態物理、理論物理、光學三個專業方向,學生可以根據興趣選修為各個專業方向分別開設的專業課程。
凝聚態物理是學院傳統優勢學科,設有碩士點、博士點、博士後流動站。該專業方向的專業課程有專業實驗、X-射線衍射晶體學、固體物理Ⅱ、晶體物理、現代材料和固體光譜學等。
理論物理是天津市重點學科,設有碩士點、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該方向的專業課為粒子物理導論、原子核理論導論、量子場論導論等。
光學是國家重點學科和“211工程”重點支持學科,設有光學碩士點、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該方向的專業課為:高等光學,雷射物理,套用光學原理,光譜學原理, 現代光學與光通訊, 現代光學專業實驗等。
該專業2010年就業率達100%,近75%學生考取研究生,其中30%出國留學,其他學生主要就業與政府機關,大型國企和獨資、外資、三資企業。
光信息科學與技術(信息科學類)專業
該專業的前身是南開大學光學專業,是國家“211”工程重點支持的學科,也是國務院首批碩士學位、博士學位授權專業和博士後流動站之一。其目標是培養現代光學、光電子學、光通信和光感測等領域的高科技套用型人才。學生除了學習物理基礎課程以外,還要學習現代套用光學、信息光電子學、現代光通信、雷射物理和現代套用光學實驗等專業課程。
該專業2010年就業率達100%,其中近75%考取研究生或出國留學,其他學生主要就業與政府機關,大型國企和獨資、外資、三資企業。
套用物理學專業
套用物理專業包括三個專業方向:生物物理信息技術與儀器物理光子學與技術專業方向
生物物理專業方向的前身是物理系生物醫學物理專業,創建於1980年,是國內首家在物理學科內創辦的生物物理學專業。該方向設有生物物理碩士授權點和博士授權點。該專業方向利用物理的理論和實驗方法研究生物和醫學問題,目標是培養既具有寬厚的物理學基礎又具有較廣的生物與醫學知識,以及較高的電子和計算機知識和套用水平,適合在物理與生物、醫學交叉的學科內工作的專門人才。學生除了學習物理基礎課以外,還要學習生物物理概論、生物物理實驗方法、生物化學、醫學物理、基礎醫學、分子生物物理、醫學細胞生物學、生物電子學、計算機接口技術等專業課程。
信息技術與儀器物理專業方向:該專業方向強調面向國民經濟的需要,所培養的學生在具有良好的物理基礎的同時,又具備物理信息採集處理技能和計算機軟硬體的開發技能,造就從事儀器物理和智慧型儀器教學與研究開發的兩用人才。該方向的專業課包括實驗和計量方法、信號與系統、計算機作業系統、數據結構、計算機網路、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信息電子學、程式設計等。
光子學與技術專業方向:光子學是凝聚態光學與信息學科相結合的產物, 研究光子與物質相互作用及其套用的一門新興學科。該學科是物理學一級學科下自設的二級學科,是碩士和博士學位授權點。該方向培養包括光物理,固態光子學,信息光子學,能量光子學,生物醫學光子學等方面的專門人才。專業課包括光子學物理基礎,量子光學,非線性光學原理,信息光子學,相干光學,凝聚態光學,固體光電子學,固體物理等。
該專業2010年就業率達97.1%,其中近50%考取研究生或出國留學,其他學生主要就業與政府機關,大型國企和獨資、外資、三資企業。
材料物理專業
2002年首次面向全國招收本科生。由於新興產業與學科的發展均對材料科學的研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1世紀對材料科學方面的專門人才的需求量日益提高。該專業是碩士和博士學位授權點。其培養目標是:針對科技及產業的發展,培養兼具物理學、材料科學、光電子、信息科學等知識的專門人才,使學生在掌握紮實的基礎知識的同時,又具有一定的科研與開發能力,能夠勝任高校、科研機構和相關企事業單位從事高新技術開發和管理工作的需要。本專業的學生除學習物理基礎課程以外,還要學習材料物理、材料科學基礎、光電子學概論、信息材料、材料物理專門實驗等專業課程。
該專業2010年就業率達100%,其中50%考取研究生或出國留學,其他學生主要就業與政府機關,大型國企和獨資、外資、三資企業。

學術競賽

一、物理學術競賽
南開大學物理科學學院物理學術競賽活動,是在南開大學物理科學學院本科學生中開展的學生團體學術賽事,旨在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和創新性,進一步加強物理科學學院的學風,創造健康活潑、銳意進取的學習氛圍。
二、競賽規則及賽程設定
1、競賽題目設定
物理學院學術競賽活動(以下簡稱學術競賽)參照第25屆國際青年物理學家錦標賽的規則(詳見第5條)和題目,在力、熱、光、電等物理分支下共設17個題目(附屬檔案二)。
2、競賽參與成員
凡南開大學物理科學學院本科學生均可報名參加學術競賽。
所有參賽隊自由組隊(參賽隊伍總數不超過十五支),每支隊伍由5-6名本科學生組成(不限年級),由其中一名學生任隊長。(建議學生跨年級組隊)
參賽隊伍一旦成立,在比賽過程中不允許更換成員。比賽期間不能無故退出比賽,否則取消以後學院的各種評獎、推薦資格。
3、評審團
由物理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提名並組織成立學術競賽評審團,每場比賽評審團包括5-7位來自物理學院不同學科方向的教師。
4、學術競賽賽程
活動時間: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份(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5、比賽規則
本項競賽以抽籤分組、團隊辯論的方式進行。賽前通過抽籤分組(以十五支隊伍為例),每支隊伍參加五輪對抗賽,每輪對抗賽由三支隊伍參加。抽籤過程中要避免兩隊重複相遇。最後,依據各隊五輪對抗賽的總成績進行排名和評獎。
每一輪對抗賽分為三個階段,三支參賽隊在不同的階段扮演三種不同角色,即:正方、反方和評論方,進行三個階段的比賽。每一輪對抗賽中角色的轉換順序如下:
隊1
隊2
隊3
1階段
Rep(正)
Opp(反)
Rev(評)
2階段
Rev(評)
Rep(正)
Opp(反)
3階段
Opp(反)
Rev(評)
Rep(正)

每一階段定時55分鐘,具體流程如下:
流程
限時(分鐘)
反方向正方提出挑戰競賽題目
1
正方接受或拒絕反方挑戰的題目
1
正方準備
5
正方進行所選題的報告
12
反方向正方提問,正方回答
2
反方準備
3
反方的報告(最多五分鐘),正反方討論
15
評論方提問,正、反方回答
3
評論方準備
2
評論方報告
4
正方總結髮言
2
評審團提問
5
總計
55

對抗賽中對不同角色的要求
正方就某一問題做陳述時,要求重點突出,包括實驗設計、實驗結果、理論分析以及討論和結論等。反方就正方陳述中的弱點或者謬誤提出質疑,總結正方報告的優點與缺點。但是,反方的提問內容不得包括自己對問題的解答,只能討論正方的解答。評論方對正反方的陳述給出簡短評述。觀摩方不發表意見。
在每一階段的比賽中,每支隊伍都只能由一人主控報告,其他隊員只能做協助工作,主控隊員可以與本隊其他隊員交流討論,但其他隊員不能替代主控隊員進行陳述。在每一輪對抗賽中每個隊員最多只能作為主控隊員出場兩次。
作為正方,在一支隊伍的全部比賽中,每個隊員作為主控隊員進行陳述次數不能超過三次。
題目挑戰和拒絕規則
在同一輪對抗賽中,選用題目不能相同。反方可以向正方挑戰任何一道題目,但有以下情況除外:
A)正方在先前比賽及本輪中已經拒絕過的題目
B)正方在先前比賽及本輪中已經陳述過的題目
C)反方在先前比賽及本輪中作為反方挑戰過的題目
D)反方在先前比賽及本輪中作為正方陳述過的題目
如果可供挑戰的題目小於5道,則上述限制按照DCBA的順序予以解除。在一支隊伍的全部比賽中正方對於可供挑戰的題目,總計可以拒絕三次而不被扣分,之後每拒絕一次則從正方的加權係數中扣去0.2分。累計拒絕六次,將不計名次,不參與評獎。
三、評分及成績
在一輪對抗賽中,每一次階段賽過後,每位裁判就各隊承擔的角色表現打分,分數為1至10分的整數分數,裁判組的平均分數作為該階段賽的成績(角色成績),計算參賽隊的一輪比賽成績時,不同角色的加權係數不同:
正方:× 3.0(或者少於3.0,見競賽規則);
決賽現場決賽現場
反方:× 2.0;
評論方:×1.0。
各參賽隊在一輪對抗賽中的成績為各階段賽成績的加權總和,並把結果四捨五入保留一位小數。各參賽隊的總成績為該隊在所有五輪對抗賽中取得的成績總和。以參賽總成績進行排名。
四、獎勵辦法和經費支持
本次比賽由物理學院提供經費支持,以共有十五支隊伍參賽為例,每支參賽隊可獲1000元啟動經費(根據具體情況會有所調整),用以購買資料、實驗器材及準備進行實驗。項目經費需先由學生自己墊付,之後分批報銷,報名結束後的隊長會議中會針對經費使用做具體說明。
本次競賽活動(以參賽15支隊伍為例)共設一等獎一隊,二等獎兩隊,三等獎五隊,鼓勵獎七隊。每支獲獎隊伍有相應的獎品及證書。
競賽排名主要由參賽總成績決定,如有兩隊參賽總分相等,則首先參考兩隊相遇輪的相對成績;若兩隊在比賽中未曾相遇,則參考兩隊在比賽中的整體表現,由評審團作最終裁定。

人才培養

南開物理系中培養出的院士校友吳大猷婁成後郭永懷母國光宋玉泉王占國方國洪共7人。
在學生培養方面,既重視培養從事科學前沿探索的基礎研究的科學家,又重視培養高水平的理科套用人才,從事套用開發研究。我們的辦學指導思想特色是:教學與科研,理論和套用並重;既重視基礎理論知識的教育,又重視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既重視高等科技人才的培養,又著眼於國家現代化經濟建設的需要,為國家建設輸送生力軍。各專業設有外語、數學、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原子物理、基礎物理實驗和近代物理實驗等共同基礎課。學院還特別加強了計算機和套用共同基礎課。學院設立程京理論物理獎、沈壽春實驗物理獎和學院基地學生獎學金,以及海外校友捐資設立的獎優助困“七七之光”獎學金、“南開大學李書華獎學金”和“南開物理80獎學金”等。
光子學實驗室光子學實驗室
物理學院作為教育部十四個國家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基地之一(物理與天文學學科),以“教學與科研結合,現代與套用結合,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結合”為基本思路。已為國家輸送了一大批優秀的畢業生。學院為培養我國加入WTO後所需人才,率先在物理基礎課程中開展雙語教學,已確定為我校外語教學課程建設試點單位。
物理科學學院不僅是基礎科學的人才培養基地,也是現代物理學、光電子材料、光電信息科學、光子學及生物物理科學的研究基地,是適應我國經濟發展及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培養基礎紮實、專業知識面廣的綜合型高級人才的培養基地。該院正在進行的國家級和部委級研究項目有80餘項,獲國家級和部委級科技成果及優秀教材獎40餘項。在“SCI”收入的論文總數位居我校前列。90年代以來,正式出版教材、著作20餘部。
物理學院物理學院

地圖信息

地址:天津市南開區衛津路94號南開大學內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