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鄭概況
據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本縣境內居住20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最多,占總人口的99.9%。此外,有回族、滿族、蒙古族、壯族、土家族、苗族、彝族、布依族、朝鮮族、黎族、侗族、維吾爾族、土族、仡佬族、畲族、藏族、佤族、拉祜族、仫佬族等19個少數民族計518人,占總人口的千分之一。少數民族相對集中的有:聖水鎮、城關鎮、大河坎鎮、新集鎮、郭灘鄉等,其中聖水鎮五愛村回民隊聚居回民138人。
基礎建設
全縣通車公路總里程2163.7公里,其中:國道44公里,省道57.9公里,縣道333.1公里、鄉道343.8公里、專用公路94.2公里、村道1290.7公里,公路密度達到75.9/百平方公里,全縣百分之百的鄉鎮通油路或水泥路,百分之百的行政村通公路、百分之八十的行政村通水泥路。全縣營運客車、貨車發展到338輛和1610輛,開通了縣城501路公車,全縣境內共開通班線50 條,投放客車121 輛,其中通村客運70 輛,全縣鄉鎮通班車率達100%,行政村通班車率達86%,以普中高相配套、大中小相結合、營運功能齊全的運力格局不斷完善。全縣公路初步形成了以縣城為中心,以大河坎為軸柄,以京昆高速公路及漢通、漢南、漢寧、新鐵公路為主骨架、鄉村公路交織成網、四通八達的扇形公路網路,公路運輸網路日趨完善和發展。
歷史沿革
南鄭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考古工作者在縣境北部的梁山腳下發現的龍崗舊石器遺址遺物證實,南鄭地區早在120萬年以前即有古人類生息繁衍;原始公社時期,已有較發達的農牧業和手工業。南鄭是漢水流域人類文明發祥地之一,人類社會從古到今各個時期的承載、延續蹤跡都可以在這找到。
南鄭地名,始見於《史記.秦本紀.六國年表》,秦厲共公“二十六(年),左庶長城南鄭”。名稱來源歷史上有三種說法,其中“鄭民南奔”說逐漸為大家所認同,據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沔水》引《耆舊傳》語:“南鄭之號始於鄭桓公。桓公死於犬戎,其民南奔,故以南鄭為稱”。
南鄭置縣時間,史無明載。其地在殷商、
西周時期即為漢水上中游地區重鎮,為褒國所有。東周春秋為蜀地,戰國時期秦置漢中郡,轄南鄭縣,南鄭正式置縣,為陝西置縣最早的縣之一。自公元前451年秦左庶長建築南鄭城後,歷為漢中郡、道、府附郭首縣。漢高祖劉邦為漢王時曾以南鄭為都城;漢末張魯以“五斗米道”在此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權將近30年;三國時蜀漢與曹魏在南鄭地區進行過激烈較量;晉武帝泰始年間,南鄭為梁州及漢中郡治所。西魏廢帝三年(554年),南鄭縣改為光義縣,治所不變;隋開皇初年復稱南鄭縣;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廢漢川郡置梁州,南鄭縣為州治所;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南鄭為山南道梁州屬縣;宋代,南鄭為府轄縣及路、府治所;元朝(1271~1368年)設陝西行中書省,南鄭為興元路路治,南鄭縣正式劃歸陝西;明朝時期南鄭為漢中府治,其間明末農民起義軍在南鄭地區留下眾多可歌可泣的鬥爭史話;清朝南鄭屬陝西布政使司漢中府轄縣。民國17年(1928年),撤銷漢中道,南鄭縣直屬省轄。20世紀30年代初,南鄭縣是中國工農紅軍創建的川陝革命根據地之重要組成部分。1949年12月6日,南鄭縣被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隨即將南鄭分置為南鄭縣與南鄭市。南鄭縣遷治與漢中城東的十八里舖,除漢中城及郊區歸南鄭市外,其餘集鎮和鄉村仍由南鄭縣轄領。1954年底,將四川省通江縣的碑壩區劃歸南鄭縣。1958年底撤銷南鄭縣,轄區併入漢中市。1961年9月縣市分設,劃漢江以南原南鄭縣轄的冷水、漢山、紅廟、南海、碑壩五區及原褒城縣轄的高台、新集、黃官三區和原黎坪中心區的部分區域為南鄭新政區。今南鄭縣實為兩省四縣(區)邊緣地區組成的老名新縣,屬陝西省漢中市(地級)轄縣。1996年6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撤區並鄉,將原縣轄的9區、10鎮、58鄉合併為19鎮、19鄉;2001年11月,經
陝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合併鄉鎮,全縣轄18鎮、12鄉。鄉鎮以下行政村501個,村以下村民組3805個。2002年4月,成立社區居民委員會14個。2002年12月,漢中市民政局根據市委市政府《關於印發〈理順漢中經濟開發區管理體制實施方案〉的通知》,將南鄭縣大河坎鎮所屬的丁舒營村、董家營村、康家營村、蘇家山村、回龍寺村、張家村等6個村民委員會劃出,設立漢中經濟開發區南區辦事處,劃歸漢中經濟開發區管理。至此,鄉鎮以下行政村為495個,村以下村民組3770個。
地理位置
南鄭特產
麵皮
麵皮被譽為漢中風味小吃的“四絕”之首,它是把大米(最初用麵粉)放入水中浸泡四個時辰,然後推(或打)成米漿,上籠蒸成薄薄的餅子,置於通風處降溫,抹上菜籽油切成細條,調入精鹽、米醋、醬油、胡椒粉、薑汁、蒜泥及紅油辣椒等佐料,拌勻即可食用。也可配點蘿蔔絲、豆芽菜,看起來白裡透紅,或配以菠菜白綠相間。吃起來微辣微鹹,酸香可口。自古而今,漢中人就有用麵皮招待親友的習慣。
麵皮起源於秦漢時期。相傳劉邦在漢中稱王,命蕭何修築山河堰,糧食連年豐收。農民為改善生活,把麵粉加水稀釋,蒸成薄餅,切條涼拌而食,味道很美。一日,劉邦微服出訪,進入百姓之家,好客的農民便以涼拌蒸餅絲條招待。劉邦邊吃邊稱讚,問及名稱,農民說不出來,劉邦聽了製作方法哈哈一笑,信口說道:“此乃蒸餅也。”後來,人們改用重疊式竹籠,一次可蒸數張,而且又大又簿。切成細條,筋絲柔韌,軟而不斷,恰像皮條,改名“麵皮”。
說起麵皮,漢中還流傳著一個“麵皮知府”的故事。清代康熙年間,漢中人張某在河南汝陽當縣官。有一年朝廷派欽差大臣到汝陽視察,張知縣未備酒宴,只有家鄉的麵皮簡單招待。欽差大人沿途吃喝,早覺胃口油膩,一嘗麵皮,喜之不盡。問起製作方法,張知縣一一奉告。欽差回朝不久,張知縣就提升為洛陽知府。人們一致猜定,很可能是一餐麵皮討得欽差心歡,美言上奏天子而升官爵。此事傳回漢中,被老百姓戲稱為“麵皮知府”。但令人遺憾的是,北京人至今不會蒸麵皮。可能是欽差大人把製作方法全忘了,即使想吃也做不出來。
然而,漢中人製作麵皮的工藝越來越精。如今早由原來的麵粉稀釋改為大米磨漿。配料、調味更為講究。因而,不僅居民農戶、大小集鎮,處處麵皮飄香,近幾年一些人還去西安、西寧、洛陽、北京等城市去開小吃店,專門經營“漢中麵皮”。
漢中的麵皮有悠久的歷史。漢中涼皮主要是香在辣椒中的調料上,尤其是在辣椒油的製作上下功夫。辣椒油是涼皮(粉皮)調料中最關鍵的,好吃不好吃最主要取決於辣椒中的調料。
黎坪八大碗
最早的八大碗以豬肉為主,而且碗碗全是肉。通常一桌八大碗要用掉六斤多肉,每個碗放八片或八塊肉。如:條子肉、方塊肉、米粉肉、蒸臘腸、蒸血丸子、蒸土雞、蒸酥肉、臘瓤腸、蒸臘肉排骨、排骨燉蓮藕、蒸燜野味等。體現出的是宴請者家底之殷實,待人之厚道。講究的是實惠、解饞。吃席時再配以大碗喝酒,那種豪爽、那種酣暢淋漓的場景,往往會給吃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讓沒吃過的人產生無限的遐想。八大碗雖然碗碗不離肉,但工藝做法有別,墊底的輔菜也不相同,用的都是當地的土特產,如紅薯、土豆、乾竹筍、乾四季豆、香菇、木耳、豆腐、紅白蘿蔔等。八大碗菜品具有香濃味厚、鹹鮮酸辣的口味特點。
歷久演繹、不斷變化,今天黎坪的八大碗,形成了鹹鮮、酸辣、鮮香的口味特點,以脆嫩、清爽、酥爛、軟糯適口、質感鮮明為特點,在傳承老八大碗精髓的基礎上,融入人們的飲食習慣,更注重營養與口味,更注重葷素的合理搭配。所以說,黎坪今天的八大碗是傳統技法與現代文明有機結合的美食中的精品。
八大碗從開始到現在都是一種在重要場合下的餐飲文化形式。八大碗並不一定只限八種,菜的做法特別是輔料的添加會根據具體情況、不同時節調整變更。但基本的內容沒有太大的變化。每桌八人,圍而坐之,上八大碗,每碗中的內容有八份,大家平均分享。
八大碗中的菜品豐富多樣,按照葷素合理搭配的原則,新開發的八大碗菜系組合,已有幾十種之多。諸如五葷三素、四葷四素、三葷五素、五葷五素、八碗一品、十碗一品、十二碗一品等。無論組合怎樣變化,八大碗席面上常見的如:條子肉、方塊肉、米粉肉、蒸臘腸、蒸血丸子、蒸土雞、蒸酥肉、臘瓤腸、蒸臘肉排骨、臘肉、橡子涼粉、血豆腐、菜豆腐、米豆腐等。隨著人們飲食習慣的變更,八大碗中葷素搭配已成為當今飲食的主流。因而,橡子涼粉、各類豆腐、粉皮子等深受人們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