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

《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是北宋文學家蘇軾所寫的一首詞。該詞上片寫登臨遠望之所觀所感,通過對所觀景象的描寫,表達自己渴望超脫而又無法真正超脫的無可奈何。下片借登高宴飲來抒發自己達觀的人生態度,同時也表達了對友人的懷念之情。全詞使用用戲謔的手法,展現了自己的人生態度,同時也抒發了詞人以順處逆、曠達樂觀而又略帶惆悵、哀剩的矛盾心境。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體裁:詞
  • 作者:蘇軾
  • 作品出處:《全宋詞》
作品原文,注釋翻譯,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南鄉子1·重九2涵輝樓3呈徐君猷4
霜降水痕收5,淺碧6鱗鱗7露遠洲。酒力漸消風力軟,颼颼。破帽多情卻戀頭。
佳節若為酬8,但把清尊9斷送秋。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10。明日黃花蝶也愁。

注釋翻譯

詞句注釋

  1. 南鄉子:原為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名。有單調、雙調兩體。此詞雙調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平韻,一韻到底。
  2. 重九: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
  3. 涵輝樓:在黃岡縣西南。
  4. 徐君猷(yóu):名大受,當時黃州知州。
  5. 水痕收:指水位降低。
  6. 淺碧:水淺而綠。
  7. 鱗鱗:形容水波如魚鱗一般。
  8. 若為酬:怎樣應付過去。
  9. 尊:同“樽”,酒杯。
  10. 休休:不要,此處意思是不要再提往事。

白話譯文

深秋霜降時節,水位下降,遠處江心的沙洲都露出來了。酒力減退了,才覺察到微風吹過,讓人覺得涼颼颼的。破帽卻多情留戀,不肯被風吹落。
重陽節如何度過,只借酒消憂,打發時光而已,世間萬事都是轉眼成空的夢境,因而不要再提往事。重陽節後菊花色香均會大減,連迷戀菊花的蝴蝶,也會感嘆發愁了。

創作背景

據弘治《黃州府志》記載,徐君猷任黃州知州時“崇儒重道,下士愛民。蘇東坡謫居黃州,與弟子由書雲‘舉目無親,君猷一見如骨肉”’,可見兩個感情之深。
元豐五年(1082年)的重陽節,時詞人被貶黃州,徐君猷為黃州知州。徐君猷沒有因對方被貶而顯出怠慢之意,與蘇軾交情深厚。這首《南鄉子》即是詞人在涵輝樓上寫給徐君猷的一首懷人詞。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上片寫登臨遠望之所觀所感。“霜降水痕收,淺碧鱗鱗露遠洲”二句寫作者與眾人登上涵輝樓放眼遠觀的景象。深秋時節的江水不再像往日那樣洶湧,水位下降,水波微微蕩漾,露出了江心埋沒許久的沙洲。此兩句寫重陽實景,描寫出秋高氣爽、開闊壯麗的晚秋景象。作者在下文中描寫了歡飲之後酒醉的感受。
“酒力漸消風力軟,颼颼。破帽多情卻戀頭”此三句寫酒後感受。“酒力漸消”,皮膚敏感,故覺有“風力”。而風本甚微,故覺其“力軟”。風力雖“軟”,仍覺有“颼颼”涼意。但風力再軟,仍不至於落帽。此三句以“風力”為軸心,圍繞它來發揮。“破帽”這裡具有象徵隱喻意義,指的是世事的紛紛擾擾、官場的勾心鬥角。作者說破帽“多情卻戀頭”,不僅不厭惡,反而深表喜悅,這其實是用戲謔的手法,表達自己渴望超脫而又無法真正超脫的無可奈何。
下片借登高宴飲抒發自己達觀的人生態度。“佳節若為酬,但把清樽斷送秋”,逢此佳節,何不用杯中清酒及時歡樂,也省卻自身哀嘆清秋的煩憂。作者借用杜牧《重九齊山登高》詩中“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怨落暉”的意蘊,抒發自己遭受政治失意之後,以賦詞飲酒來消解愁悶、看淡事情的處事態度,反映出作者曠達從容的人生追求。
歇拍三句中說為何要以美酒斷送秋。“萬事到頭都是夢”是化用宋初潘閬“萬事到頭都是夢,休嗟百計不如人”句意。“明日黃花蝶也愁”反用唐鄭谷詠《十日菊》中“節去蜂愁蝶不知,曉庭還繞折殘枝”句意,意謂明日之菊,色香均會大減,已非今日之菊,連迷戀菊花的蝴蝶,也會為之嘆惋傷悲。此句以蝶愁喻良辰易逝,好花難久,正因為如此,此時對此盛開之菊,更應開懷暢飲,盡情賞玩。
“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這與蘇軾別的詞中所發出的“人間如夢”、“世事一場大夢”、“未轉頭時皆夢”、“古今如夢,何曾夢覺”,“君臣一夢,古今虛名”等慨嘆異曲同工,表現了蘇軾後半生的生活態度。他看來,世間萬事,皆是夢境,轉眼成空;榮辱得失、富貴貧賤,都是過眼雲煙;世事的紛紛擾擾,不必耿耿於懷。如果命運不允許自己有為,就飲酒作樂,終老餘生;如有機會一展抱負,就努力為之。這種進取與退隱、積極與消極的矛盾雙重心理,在詞中得到了集中體現。
全詞抒發了作者以順處逆、曠達樂觀而又略帶惆悵、哀剩的矛盾心境。作者以詩的意境、語言和題材、內容入詞,緊扣重九樓頭飲宴,情景交融地抒寫了自己的胸襟懷抱。

名家點評

西北大學中文系教授薛瑞生《東坡詞編年箋證》:“皆絕去筆墨窪徑間,直造古人不到處,真可使人一唱而三嘆”。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蘇軾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