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和菜”的材料很普通:
粉皮(有一種淡綠色的)、蛋皮、
韭菜、瘦肉絲、綠豆芽,一般是五樣。是不是代表端午(五),還是象徵“
五毒”,留待考據家考證。且說這五種菜並非和起來一炒就成了和菜。除了蛋皮要預先攤好外,其餘各樣也要分別對待,一樣一樣下鍋炒熟。而且火候要掌握好,肉絲要炒得嫩,綠豆芽不能炒癟。最後和起來一炒就成了。如果圖省事,各樣材料大呼隆下鍋炒,那準不好吃。所以,就這點看,做起來也頗費手腳的。
“和菜”可說是
什錦菜,葷素搭配,吃起來爽口,營養也豐富。發明這樣菜的人是懂得營養學的。
端午節吃“和菜”的習俗不知起於何時,我家從祖輩起就傳下這個習俗,在早就不清楚了。應為太平凡,沒有人考證——也無從考證。其實,“和菜”不一定要在
端午節吃,平時也可以吃,調劑一下餐桌上的花色品種,不也很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