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背坑,因所在地理位置而得名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背坑
- 性質:地名
- 羅馬字母拼寫:Nánbèikēng
- 所在區域:江西省
南背坑,因所在地理位置而得名的地名。
南背坑,因所在地理位置而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該地位於南背旁的山坑中,故而得名。歷史沿革倉前村解放初年屬城關區倉前鄉。1958年屬西郊公社山塘大隊。1968年屬西郊公社前進大隊。1972年遷出無人居住。1...
嶺背坑村,位於龍城街道中北部,距街道辦事處5.3千米。相鄰自然村有將軍帽村、節頭背村、中坑村、協平村、黃龍湖村。始建於民國時期,阮姓先祖從鹽田三洲田分遷至此而形成。園村落建在一座山嶺之下而取名嶺背坑村。該村地處丘陵地帶,北面為清林徑水庫。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在老屋旁邊重建。民國時期,屬惠陽...
嶺背坑老圍位於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龍城街道五聯社區嶺背坑村,建於清代,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正門朝南偏東20度,由角樓、祠堂、房屋組成;由一條南北主巷道分隔,左右各建數排房屋,單開間,三合土牆;角樓位於東北角,高3層,頂飾藍紅相間帶,四面開窗,頂層開有射擊孔;祠堂因長年無人管理已廢棄;正對大門有...
背坑村位於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西江鎮西部,東與西江村,東南、南與火星村,西與小密鄉,北與牛睡村毗鄰。全村總面積7.4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159畝。下轄14個村小組,396戶,1826人。境內山多田少,山地資源豐富,宜林地綠化達100%,全國飛播林示範基地“五公面飛播林區”坐落於此。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磷、...
地址二:南坑(Nánkēng)在龍門縣城西28公里。屬鐵崗鄉。明永樂年間(140 3—1424)王坪鸕鶿村民遷此,因坑塘長滿藍草,故名藍坑,諧音南坑。南坑,以其位於萍鄉市的南部,且東、南、西三面環山形成坑地而名之,民國29年至32年(公元1940-1943年)屬萍鄉縣第三區,包括當時的七雄鄉、妙泉鄉和敬業鄉。民國33年...
江背坑村是水南鎮下轄村。江背坑村委會是水南鎮一個比較邊遠的村委會,村委會幹部3人,黨員12人,全村總人口62戶163人,外出人比較多,常住人口只有70多人,水田有12畝,山地有7000畝,村委會下轄有3個村民小組,村集體經濟非常薄弱,年收入只有2千多元。村民主要以種植肉桂、柑桔、油茶等經濟作物為主。
MDH4,位於第Ⅲ區。壓在原民宅牆基之下。不規則環底小坑,深0.5米。填土黑灰。MDH5,位於第Ⅲ區。南距第Ⅰ區與第Ⅱ區相隔的壕溝約10米左右。原壓在民宅之下,因民宅遷移遂被發現。上部已遭破壞。坑呈南北長7.2米、東西寬5.1米的長方形。南淺北深,最深2.5米。坑口稍敞,底部略小。坑壁修治光潔,不...
福民村,隸屬廣東省梅州市興寧市新陂鎮,位於新陂鎮西南,東鄰茶塘村,洋崗村,西鄰福慶村,南鄰茅塘村、先聲村,北鄰福豐村。村西南為山地,村東北為矮嶺平地。有龍頭崗為靠,朱和嶺、角弓嶺、藍田嶺、下長嶺延綿。由佛李坑、長坑裡、白石窩、南坑里、神背坑組成山林地,有曾坑口、沙上、朱和嶺、藍田嶺、...
中坑村,位於龍城街道中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5千米。相鄰自然村有黃龍湖村、嶺背坑村、將軍帽村、朱古石村。始建於清代,因瓦窯坑村張姓分遷至此而形成。2000年,清林徑水庫旁建黃龍湖水庫,全村村民搬遷至五聯社區移民新村。清朝,屬歸善縣。1912年,屬惠陽縣。1949年10月,屬惠陽縣第二區;1951年11月,屬...
在水源枯水期可能發生水量不足的曾家背自然村組還安裝了水錶,入戶設施由村民承擔,其他投資由村組牽頭實施,村民投工投勞,村委會予以工程投資70-80%的補貼。水毀工程。通往肖坊組的橋樑邊坡水毀己修復到位,採用村民投工投勞,村委會補貼50%的方式進行。橋樑擴建。通往曾家背、塘尾里、牆背坑這些偏遠村組的橋樑己...
筀(客家音按“個”)竹村位於八尺鎮北10公里。東連黃畲南龍、上遠村,南連黃沙、樓前、南塘村崬背、河坑;西與鳳頭村大塘 、窩裡、耐坑毗連;北接黃畲牛麻塘。耕地面積3251畝,水田1457畝,山地面積1.13萬畝。村情概況 共轄22個村民小組:大塘尾、罌子窯下、竹細塘、坳下、曾坑、神背、白玉窩、茶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