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猛村,位於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郎德鎮西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07°55′—108°20′,北緯26°02′—26°34′,距縣城13公里,離鎮政府駐地15公里。全村國土面積6.06平方公里,其中田面積404畝,土面積35.87畝,山林面積6215畝,人均耕地面積0.59畝。全村分上、中、下3個自然寨,10個村民小組,193戶、801人,全部為世居苗族。南猛村是南猛、老貓、楊柳3個行政村的中心村,建有一所國小,共有師生110人。 南猛村是苗疆聖地蘆笙舞發源地之一。從古到今,祖祖輩輩都在發揚和傳承蘆笙文化。目前全村有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1名、業餘蘆笙隊員80餘名,建有蘆笙博物館、蘆笙表演場、進山旅遊觀光步道、涼亭、步道安全仿藤圍欄、環保生態竹子圍欄、環境衛生中轉站等公共基礎設施,演奏蘆笙是人民民眾最喜愛的文化活動,發展茶葉、食用菌、蔬菜和電商等已成為村民脫貧致富的重要渠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南猛村
- 外文名稱:Nan meng Village
- 別名:蘆笙舞藝術之鄉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郎德鎮
- 下轄地區:3個自然寨
- 電話區號:0855
- 郵政區碼:557100
- 地理位置:郎德鎮政府駐地西南部
- 面積:6.06
- 人口:801人
- 方言:西南官話、苗語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蘆笙場、梯田、農家樂
- 火車站:凱里站、凱里南站
- 車牌代碼:貴H
歷史概述,一.南猛村村落形成,二.村落歷史重大事件,地理位置,一.位置境域,二.地形地貌,三.氣候特徵,交通,經濟發展,民族文化與技藝,一.語言文字,二、服飾,三.南猛村蘆笙歌舞,四.民間技藝,
歷史概述
一.南猛村村落形成
南猛是雷山苗族古老村寨之一,據該村余姓和李姓老人說,他們的先人已經在此地生活了40多代人,按父子連名制推算,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現流傳有關於苗族“妹榜妹留”、洪水滔天、兄妹結婚等傳說故事,有關於余姓、李姓老人開發南猛村落的傳說,有其先民看到公雞相鬥以後創造蘆笙“鬥雞舞”的故事。
公元1855—1872年,清鹹豐同治苗民反清,抗暴失敗後,因這裡是 義軍將領楊大六的大本營,清軍征戰了18年將其平定。楊大六領導苗族村民開展抗清鬥爭時,其家鄉郎德上寨一帶修築的戰壕、圍牆、馬道、軍火庫等設施,迄今遺址尚存,其故居,歷經修繕,保存完好。
二.村落歷史重大事件
1957年楊炳芳、楊炳福兩位蘆笙先輩代表國家赴莫斯科參加“世界青年聯歡會會”演出,第一次將南猛蘆笙舞跳出了國門,同年南猛村被國家文化部授予“蘆笙舞藝術之鄉”稱號;
1982年5月,南猛女子蘆笙隊楊勝蘭、楊勝春、王正春、餘珍4人出席在內蒙古首府呼浩特市舉行的“全國首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開幕式,4個苗族女子自吹自跳、神采飛揚,被《人民日報》譽為“苗嶺飛來的四隻白天鵝”加以報導,南猛蘆笙舞再次聞名神州;
2002年南猛村被世界旅遊組織專家列為《貴州省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巴拉河旅遊示範村寨;被聯合國專家列為“中國文化與發展夥伴關係項目村”;
2010年 南猛村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苗族蘆笙舞傳承基地;
2012年南猛村入選國家住建部首批“中國傳統村落”;
2015年成為國務院扶貧辦、國家旅遊局確定的首批旅遊扶貧試點村,先後選派劉為和餘暉直接駐村擔任第一書記,領導全體村民進行脫貧攻堅工作。
2016年南猛村被貴州省委統戰部,貴州省民宗委,貴州省旅發委評為“貴州省少數民族(苗族)特色村寨";黔東南州人民政府評為“優秀傳統村落”;黔東南州旅遊活州“十佳”評選活動領導小組評為“十佳鄉村旅遊點”。
2018年受央視春晚導演組的邀請,南猛村村主任余洪先親自帶領40名村民代表雷山縣參加2018年央視春晚黔東南分會場的表演,贏得了海內外及全國觀眾的一致好評。
地理位置
一.位置境域
南猛村,距郎德鎮中心位置15公里,距縣城13公里。南猛村北連凱里市三棵樹鎮,東接本縣西江鎮,南鄰丹江鎮,西靠望豐鄉村境內有望豐河繞東而過。總面積6.06平方公里。
二.地形地貌
南猛村地處雷山縣,位於雲貴高原湘、桂丘陵盆地過渡的斜坡地帶,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境內平均海拔1060米。
三.氣候特徵
南猛村受熱帶海洋氣團和極地大陸氣團交替控制、互相角逐交綏的影響,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其年均氣溫在14℃-15℃之間,最高氣溫35.6℃,最低氣溫零下8.9℃。年降雨量1310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80%。無霜期240-250天,年均降水量1375毫米,年均日照1225小時。
交通
南猛村與其他村莊之間的聯繫道路大部分已經硬化,村民出行以汽車和機車為主,出行較以前便捷許多。南猛南邊與望豐鄉相連的旅遊環線公路已拓寬至10米,東邊又與連線雷山縣城的旅遊公路相連。形成了“朗德-烏流-南猛-雷公山”的旅遊公路網。公路等級的改善,對外交通通達性的提升等都極大的便利了南猛與外界的聯繫,同時,也讓山外的人對南猛和南猛蘆笙產生了濃厚興趣。未來南猛村融入雷山區域交通體系後,從周邊景點進入南猛村只需20~30分鐘即可到達,為南猛發展鄉村旅遊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經濟發展
原雷山縣郎德鎮南猛村第一書記劉為在考察後將經濟定位為“在抓好旅遊產品深加工、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的同時,狠抓茶葉種植,最終實現綠化荒坡、帶富百姓的目標”。為此,他在全村成立了合作社,合作社由蘆笙表演,民族手工藝,農業經營,電子商務四個組組成。
過去的南猛村是一個一窮二白、無產無業的空殼村,自2015年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來,該村大力發展大棚蔬菜及食用菌、茶葉、刺繡、電商、鄉村旅遊等產業,村集體經濟收入得到了歷史性的提升
2018年該合作社收入達15萬元,覆蓋全村193戶801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60戶242人。
民族文化與技藝
一.語言文字
1.南猛村的語言體系
黔東南州雷山郎德南猛村的苗族,在苗族三大方言中屬於中部(黔東)方言區,村內的苗族同胞平時大部分仍然使用苗語進行交流,對外也會使用漢語,是一個漢語、苗語都可以通用的地方。為了使苗族文化更好地發展和傳承,村裡的族長、寨老等其他老人主動承擔起菌語、部分苗族文字的教授和傳承,把祖先遺留下來的語言和部分文字用口頭或筆授的方式傳授給村寨里的孩子們,讓他們從國小習苗族的傳統文化並一代代傳承下去。
2.文字的傳承
原先苗族有自己名族文字,《苗族古歌》記載了苗族先民因逃避戰爭和朝廷的追殺,為避免將名族文化、遷徙秘密等暴露給敵人,不得不將文字焚燒、抹去,當僅有的那些為數不多的知識分子去世後,苗族文字也隨之丟失,留下的只有那寫在衣服上的文字。
先民們為了讓後世子孫了解自己民族的歷史文化並仍然保留對祖先的記憶,他們將苗族語言文字通過敘述苗族起源發展、變遷的神話故事、傳說、古歌、古辭等,以口口相傳的形式,代代傳承。這些美麗動人的神話故事、傳說、古歌和古辭等,仍然打動著人們,是後人了解苗族歷史、變遷,學習苗族語言、文字的重要手段。【神話及傳說主要有:(1)蚩尤神話(2)“姐榜妹留”與楓樹圖騰傳說(3)蘆笙的傳說(4)銅鼓來歷的傳說(5)苗族建築技藝來歷的傳說。】
苗族老人就是苗語老師
3.苗族語言文字的套用與發展
為防止苗族語言、文字的逐漸消亡,一批語言文字專家正在對苗族文字、發音等進行搶救性的挖掘、整理。通過古文獻資料記載、苗族古歌古詞的記述和走訪苗族村寨里的苗族年長者,收集苗族現有語言和發音種類,整理出了一套可供後人學習的苗族語音發音表;通過使用羅馬文字和漢語拼音相結合的方式,總結出了一套“苗文韻母發音表”,包括約50個韻母和約30個聲母。這對雷山縣開展的“苗語進課堂”“雙語教學”“雙語政務”等活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為苗族語言、文字的傳承和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二、服飾
1.服飾的形式
南猛村的苗族服飾分為盛裝和便裝兩種。盛裝是節日禮賓和婚嫁時穿著的服裝,多彩華麗、繁複精緻,集中體現苗族服飾的藝術水平。便裝樣式較為素靜、簡潔,用料少,費工少,供日常穿著之用。
南猛村的苗族盛裝服飾以“構圖、用色、繡技”來展現了苗族刺繡的“三絕”。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苗族刺繡手必須具有嚴謹、對稱、協調的畫家構圖思維。每幅繡圖均分為主、副圖案,構圖內容取材廣泛,包含天、地、人、神、植物動物等,且風格多變,既有古代的、也有現代的,圖案色彩豐富、內容活靈活現,針法技藝高超。
南猛村的苗族便裝服飾較為簡樸,男裝多為青色土布衣褲,包青頭帕。女裝以交領上衣和百褶裙為基本款式,配以紋飾飄帶,所選布料也以青土布、絲絨布為主。服飾上再配以美觀的花式繡品,主題多採用玫瑰花、荷花、蝴蝶、魚等。
苗族服飾
2.服飾的文化
苗族服飾是整個苗族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服飾中可看出苗族的歷史進程和文化積澱,集中反映苗族人民在與大自然的相處中對事物的認識和升華,奠定苗族對事物由感性識別上升為理性認識的基礎,逐漸形成了苗族的審美意識和世界觀。
3.服飾的價值
(1)藝術價值
南猛村苗族服飾繁複的工序,實則反映了南猛苗族的智慧、勤勞和韌性。抽象的刺繡、蠟染圖案中反映了南猛苗族人的內心情感世界,表達了他們對大自然的認知,更加體現出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苗族服飾刺繡
(2)觀賞價值
南猛苗族的刺繡圖案講究“規整性”和“對稱性”,挑花刺繡的針點都有一定的規格和變化規律,等距、對稱、重複循環等特點盡顯其中,圖案結構嚴謹、整齊緊湊。特別是挑花刺繡圖案,很容易在其中找到圓心,坐標軸不論沿橫向還是縱向摺疊,都是對稱的。
(3)收藏價值
苗族服飾,是中國民族服飾中跨越歷史最久、樣式最多、色彩最絢麗的民族服飾,沉澱了苗族人走過的點點滴滴。隨著現代工藝的出現,機器對手工的逐漸替代,苗族傳統工藝逐漸衰落,精美的手工製作的苗族服飾越來越少,隨著老一代苗族會這種傳統工藝的人的離去傳統的苗族服飾漸漸變得越來越難,傳統意義上的苗族精美手工服飾已成為藝術品,極具收藏價值。
三.南猛村蘆笙歌舞
1.蘆笙起源
據文獻記載,蘆笙誕生已有幾千年的時間。據傳蘆笙誕生在苗族的祖先神——高且和告當的遠古時代。相傳那時,告且和告當造出日月後,又從天公那裡盜來谷種撒到地里,可惜播種的穀子收成很差,為了解憂,一次告且和告當從山上砍了六根白苦竹紮成束,放在口中一吹,發出了奇妙、動聽的樂聲。讓人驚詫的是,地里的稻穀在竹管吹出的樂聲中,開始長得茂盛,當年便獲得了大豐收。從此以後,苗家每逢喜慶的日子就會吹起這種竹子做成的樂器,來感謝上蒼恩賜,並祈求來年的風調雨順和苗家人能獲五穀豐登、家宅興旺。這種用竹子製作成的竹管樂器,應該就是最早關於蘆笙的描述,蘆笙的誕生或起源於此。
2.蘆笙吹奏與舞蹈
蘆笙是苗族的族樂,是苗族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是苗族進入文明社會以後最古老的樂器,也是苗族文化的象徵。蘆笙文化作為重要的載體,傳承和承載了苗族的歷史、祭祀、喪葬、婚戀、農耕、教育、音樂、舞蹈、節、飲食習俗、服飾習俗等文化。
雷山朗德南猛村的表演由蘆笙詞、蘆笙曲、蘆笙舞三部分組成。
蘆筆舞曲按其內容分為禮樂曲、敘事曲、進行曲、歌體曲和舞曲,其形式可分為吹笙伴舞、吹笙領舞、吹笙自舞。南猛的蘆筆曲調有五十多種,常跳的蘆笙舞跳法有三十多種。這些曲調和舞姿形式基本都源於日常生活,富有生活氣息。
3.蘆笙表演傳承與發展雷山縣南猛村一帶的苗族的蘆笙舞蹈以娛樂性和儀式性常見,並各有特點。南猛村寨中有一長方形蘆笙堂,為老一輩蘆笙手向新一代傳授蘆笙吹奏法、跳法及節日蘆笙盛會的專用場所。在夏秋季節的月明之夜,蘆笙鳴響,全寨的男女老少齊聚蘆笙堂,吹奏蘆笙,並與舞蹈相結合,或談古論今,盡情享受勞動後的快樂。
南猛村於2002年被世界旅遊組織專家列入《貴州省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巴拉河鄉村旅遊示範村寨。村內村民歷來喜好苗族蘆笙歌舞,這裡家家有蘆笙,男女老幼能歌善舞,尤其擅長高難度的蘆笙舞蹈。南猛蘆笙舞已於2008年被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頒發證書,享有“中國民間藝術活化石”之讚譽
四.民間技藝
1.蘆笙製作技藝
苗族蘆笙由笙斗、笙管、簧片和共鳴管構成。雷山蘆笙製作技藝於2006年第一批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縣內更有一批以莫厭學 為代表的蘆笙製作工匠,他們分散居住在雷山境內的各個村寨里,默默無聞地製作蘆笙,並將蘆笙的製作技藝一代代傳承下去。莫厭學更被批准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蘆 笙製作技藝傳承人,2006年,被評為“貴州省十大民間工藝大師”。
蘆笙製作技藝歷來都由師傅親手教授,無文字資料留存,且技藝考究,傳承比較困難。能熟練製作蘆笙的藝人已越來越少,製作技藝後繼乏人,面臨失傳的危險,亟待搶救、保護。
2.苗族木製吊腳樓建築技藝
是一種純木結構建築,採用穿斗式結構,不用一釘鉚,無論梁、 柱、枋、板、橡、檁、榫,都是木材加工。 屋面則蓋小青瓦或杉皮。吊腳樓的造型為長方形和三角形的組合。可分內外兩部分,內部柱、枋、梁、檁互為垂直相交,構成一個在三維空間上的相互垂直網路體系,奠定長方形結構的基礎。吊腳樓結構功能一一般按三段式劃分,即底層為牲畜、雜物層,二層為生活起居層,三層為糧食儲藏層,其中以二層為主要層。由於這種形制的房屋在結構、通風、採光、日照、占地諸多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優越性,因而在廣大苗族地區得以長期沿襲下來。
3.南猛村苗族刺繡及銀飾服飾製作技藝
(一)苗族服飾
男子服式樣較簡單,-般上身穿對襟或左大襟短衣(也有穿右大襟短衣的),下穿長褲,束大腰帶,頭裹青色長巾。冬天小腿部裹綁腿。婦女服飾種類繁多,有100多種。但大多數婦女穿大領或大襟衣,著百褶裙或大襟衣配長褲,婦女的頭飾式樣繁多。
(二)苗族刺繡
苗族女性服飾的另特色是刺繡。 她們的刺繡飾品從頭帕到上衣到棚到鞋子,都是-針一線的手工繡出,-套少女盛裝往往要花上兩三年的時間才能完成。其刺繡所選色彩以紅、紫、青、藍為主;刺繡紋樣以龍、鳳、魚、鵝、牛、蝶等為主。此外還有水藻、卷草紋樣與花卉圖形的,也有傳說故事、人物造型的。造型紋樣都嚴格恪守世代相傳的標準。南猛的刺繡技法繁多,其中尤以“破線繡”最為精美,也最為複雜耗時,但能熟練掌握這一刺繡方法的人寥寥可數,40歲以下的人基本沒有“破線繡”的經驗。
南猛村現有以南猛上寨的滕樹蘭為代表的南猛刺繡能手數人,其制繡作品技藝嫻熟、針腳細膩、圖案色彩豐富,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費價值和市場價值。